家天下(世襲君主制度)

家天下(世襲君主制度)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家天下指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為己有,世代相襲。既所謂帝王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世代相傳。家天下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到了夏朝時期,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當成君王一家的私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天下
  • 本質:世襲君主制
  • 特徵:君主來自於同一個家族
  • 拼音:jiā tiān xià
  • 概念: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為己有世代相襲
  • 建立者夏啟
世襲君主制度,漢語詞語,詞語釋義,基本概念,理想狀態,

世襲君主制度

世襲君主制,是君主制政體的最常見形式。世界上大多數現存及曾經存在的君主制國家均採用這種政體。與其相對的制度是選舉君主制
在世襲君主制制度中,所有君主來自於同一個家族,王位在家族內部從一個成員傳給另一個成員(通常是父傳子,也有可能是兄傳弟、叔傳侄等等)。世襲系統有政權穩定、延續性好和可預測的優點,這來源於家族成員之間的忠誠和親和力。
舉例來說,當一位世襲君主去世或退位後,王位通常會傳給下一代的直系血親,如他或她的孩子,而且往往是較年長者。當這個孩子死了,王位將再傳給他的孩子;如果此人絕嗣,則會傳給他的兄弟、姐妹、侄子或其他親屬。為了維持這種體系,世襲君主制常常需要以法律形式制定一個明確的繼承順序,以決定一位君主去世之後,誰有最優先的權利成為下一位君主。現代的世襲君主制國家所採用的繼承順序通常基於長子繼承權,但也存在著其他的繼承體系,如最年長男性親屬繼承、在世君主指定繼承和交替繼承,這些體系在以前的君主制政體中套用得更為普遍。
歷史上存在過多種繼承體系,它們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女性是否可以擁有繼承權。在父系繼承制中,繼承權由男性獨占,女性沒有權利繼承,而且她們的男性後代也無權繼承。把這種制度體現得最為典型的是古法蘭克人的薩利克法典。但薩利克法典的本意並非剝奪婦女的繼承權,而是避免土地由於婦女結婚落入村社之外。與之相對的,有些繼承體系就允許女性成為繼承人。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選舉君主制實際上是世襲君主制,例如所有候選人只能來自一個家族時。這在許多古代國家中出現過,常常是由真正的選舉君主制轉化而來的。一種常見的情形是,君主在自己尚在位時就利用權力和影響使其親屬(如兒子)被“提前”選舉為下一任君主。另一種情況是,某個家族歷史上有多位成員被選為君主,逐漸積聚了強大的勢力,以致他們最後可以壟斷王位(因為沒有人敢於選舉該家族之外的人)。
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許多國家在名義上是選舉君主制,然而該國的王位實際已由一個家族把持了數世紀之久。這種情況可以稱為“偽選舉君主制”,它只在官方上有一個選舉的形式,而在本質上王位是世襲的。在步入近代之後,這些“偽選舉君主制”的國家大多數變成了真正的世襲君主制。

漢語詞語

詞語釋義

詞目:家天下 拼音:jiā tiān xià 釋義:指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為己有,世代相襲。謂帝王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世代相傳。 《禮記.禮運篇》講禹以前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在那時,一切財產都是公共所有(天下為公),首領依其才能選舉產生(選賢與能)。講到禹以後的社會時,指出國家財產成了一家私產(天下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繼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大人世及以為禮),有了“禹傳子,家天下”的制度。所以,家天下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到了西周時期,進一步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口號,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當成君王一家的私產。

基本概念

伴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中國原始氏族社會開始解體,其最後一位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禹被兒子啟繼位為“夏後”,開始了“父傳子,家天下”的王位繼承制。使用暴力奪取政權,變選舉為世襲,為什麼就看作是社會發生了質的變化,看作是從野蠻到文明、從部落制度到國家的分界線呢?這是有原因的。馬克思《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在談到“希臘人的胞族、部落和民族”時說:“氏族制度本質上是民主的,君主制和氏族制度是不相容的。氏族、胞族、部落——每一個這樣的機構都是完整的自治組織。當若干部落合併為一個民族時,其所產生的共同管理機構必和民族的各組成部分的原則相協調。”從馬克思的論斷中可以看出,啟變選舉為世襲,變傳賢為傳子,不是個簡單的繼承制變化問題,實際反映著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啟以前的堯、舜、禹時期,雖然部落酋長的職位早已世襲,但在聯盟管理機構中任職的公職人員,特別是最高首長的產生方式,則始終保持傳統的民主選舉,就是所謂“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這件事很不簡單,反映著氏族制度的民主本質。啟一舉否定了選舉制,就是否定了氏族制度的民主本質,就是否定了氏族制度。啟以個人意志代替人民的意志,正反映了這時公共權力已經開始脫離了人民,正反映了國家的本質。從此,不僅對這一問題使用暴力處理,對其他一切問題都將同樣使用暴力處理。它標誌著氏族制度向國家的轉化開始了。所以,啟的奪權是質變,是野蠻與文明、部落制度與國家的分界。 到了“家天下”的時代,就需要“城郭溝池以為固”了。從本質上看,城市是階級對立的表現及其產物,是統治階級用以統治被壓迫階級的一種據點。文獻記載,夏代作為五都的城邑已有宮殿、宗廟、社稷等建築,它們不僅是統治者政治上的需要,也是統治者思想意識的表達。夏啟宴享諸侯的“璇台”,夏桀所修建的“傾宮”(瓊宮)、“瑤台”和“瓊室”,都是宮殿建築。夏啟《甘誓》所說:“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其中的“祖”即“祖廟”“宗廟”,“社”即“神社”。《竹書紀年》說:“夏桀末年,社坼裂。”神社崩坍,意味著國家政權的崩潰。

理想狀態

這個詞是不久之前央視的公益廣告的用詞。詞義的內容和上述的私有制王朝的內容是截然相反的。他們的廣告的意思是把整個社會都當成一個大的家庭,實行家的文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不再有任何阻擋,建立一個溫馨的大社會,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等等理想狀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