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代方國。姒姓。夏後相曾居此國。《左傳.襄公四年》:“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鄩氏。” 即指此國。晉人杜預云:“樂安壽光縣東南有灌亭。” 即今。後因收容並協助夏後相而為寒浞之子澆攻滅。
2.上古氏族。與夏同姓。大禹之後。因其祖先封於斟灌國(今山東省壽光境內)而成此族。《世本》:“斟灌氏、斟尋氏,夏同姓。”據史料記載,夏朝時,有個斟灌氏國,位於現在的壽光境內。後來寒浞率眾造反,將帝相逐出都城。又指使其子澆滅斟灌。斟灌王開甲被殺。一年後出兵攻打斟潯,追殺了帝相。帝相的妻子後緡當時已懷孕,逃回娘家並產下遺腹子少康。少康長大後,召集斟灌遺民,舉兵討伐寒浞,寒浞被滅後,臣民推舉少康為帝。少康還故都,復興夏道,諸侯來朝,成為夏朝的中興之主,少康又傳11代,至夏桀,被成湯所滅,為商朝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斟灌氏
- 性質:民族
- 別名:斟尋氏
- 分布地區:山東省壽光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