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華夏族)

華夏民族

華夏族一般指本詞條

華夏族是中華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認同的民族稱號,華夏也稱“夏”、“諸夏”。華夏又稱中夏。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稱“中華”。

甲骨文中,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聖潔,顯赫尊貴。華夏族是炎黃血脈

華夏族是黃河及長江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其文明順序是: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東漢以後華夏族開始接受“漢人”的稱呼,但是華夏這個稱謂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續至今。

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華夏兒女為了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四方胡人

三天內解經》:自天地開闢,乃有邊夷、蠻、戎、狄,為中國之籬落(附屬)。

比如漢朝多以”漢人“自居。而明朝既以漢自居也以華夏自居,兩個詞為同義詞。總之,漢族和華夏族作為整體族稱是自從漢朝到現在普遍的。

古代漢族往海外移民時自稱華夏人,由此產生“華人”一詞。“華人”一詞最初指漢族,但隨著華夏文明擴展到全國各地,“華人”的概念漸漸由當初單指漢族,擴展到中華大地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少數民族,成了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

華夏先民分為許多部落,活躍於黃河中下游,自黃帝時統一為華夏部落聯盟。其中比較著名的首領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顓頊(黑帝)、黃帝炎帝赤帝)、帝嚳高辛氏)、、夏禹。其中伏羲、黃帝、夏禹為主。華夏族在黃河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夏族
  • 外文名:HuaXia nation
  • 別稱:夏族、華人、中原人、炎黃子孫
  • 主要圖騰
  • 始祖:華胥伏羲黃帝炎帝唐堯虞舜夏禹
  • 文字:中文簡體、中文繁體、甲骨文
  • 服飾:華服、華夏服裝、夏裝
  • 文明起源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
  • 名稱起源:華胥、黃帝嫡親夏朝王族夏後氏
  • 文化: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元曲等
  • 繼承者:姬昌、嬴政、李淵、趙匡胤、朱棣
  • 飲食:酒、茶、麵條、饅頭、米飯、餃子
  • 華夏國粹:武術、戲曲、音樂、雜技、中醫
  • 華夏哲學:儒、道、墨、兵、陰陽、縱橫等
考證,發源地,含義,闡發,歷史,由來,形成,天中,地中,人中,文化,圖騰,學術,史學,文學,曆法,音樂,服飾,飲食,風俗,節日,臘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傳說,阪泉之戰,華夏族稱漢族,

考證

據史書記載及考古發現,華夏族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現代分子人類學也有證明),華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黃河流域建立了大地灣文化(甘肅天水一帶)和裴李崗文化(河南新鄭一帶)。
華夏民族
又於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
再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龍山文化出自大汶口文化)。
華夏族於商周時期遷往江漢平原,往後南遷至南部更深遠的區域。華夏文明源自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這幾個文明為華夏文明圈的代表。

發源地

先秦文獻記載的資料與夏、商、周的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活動於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西到甘肅東到山東)。

含義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夏人、夏族,通稱為諸夏。古籍中將“夏”作為中原,“蠻夷戎狄”作為四方。華夏又稱中夏、中土、中國。
漢族的祖先黃帝和炎帝在中原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併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後來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九黎族首領蚩尤,把聯盟勢力擴大至今日的山東境內。後又以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為主體,與山東境內的部分東夷部落組成了更龐大的華夏部落聯盟,華夏族源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黃河中下游黃帝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夏族與漢族是不同時期的同一稱呼。

闡發

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左傳》“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覆,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華”與“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族”。
伏羲女媧伏羲女媧
華夏為古漢族的自稱,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用以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現被用作中國和漢族的稱呼。
“華夏”,一般作為代稱中國,相傳在大約五千年前,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的華山與夏水之間分布著許多部落,比較重要的有後來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等。炎、黃兩部落融合成的“華夏民族”,即為“炎黃子孫”。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中的首位是黃帝,後來的人稱黃帝為華夏族的始祖。黃帝之後,最著名的有帝嚳,唐堯、夏禹等人。禹系軒轅嫡系夏後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夏後氏,又稱夏禹、大禹、神禹。夏後禹治水有功,繼位於舜當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建立中國的第一個王朝。
夏朝在上古為中央大國,“夏人”即為“中國之人”,“華夏”即為中國的代名詞。文化高的地區稱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夏人”。“華夏”合起來就代表了中國是一個有高度文明和發達文化的中央大國,“華夏”久而久之便成了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可信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尚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偽孔傳將其解釋為“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
華夏族隨著生存空間的擴張而繁衍壯大,到漢唐時期人口文化經濟達到空前高度,到宋時人文各項領域達到頂峰,“漢人”這一辭彙到了蒙元時期被蒙古人廣泛地稱呼華夏族。及至後來又有漢族之稱。

歷史

由來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華夏族在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起源並逐漸發展,進入新石器時期以後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傳說陝西中部地區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東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他們都源於原始農耕氏族少典氏,但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在中原地區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占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華夏民族華夏民族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的方式成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黃河中游的炎帝與黃河中上游的黃帝發生阪泉論戰,炎帝小宗歸入黃帝大宗,黃帝從此成為人文道統的始祖。炎黃重新合併成為華夏族,少典氏族又重歸一統了。
夏商周是也是大一統,為天下制度,官方有標準的文字和官話。而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中國至此進入中央集權制,帝國模式。
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在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又進入中亞和雲南。
華夏民族(華夏族)
到大明、滿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後期為充實邊疆,又準許漢族進入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北方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根據復旦大學基因研究對照和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而非大家所認為的其他民族漢化所致。相關研究結論在美國權威雜誌《自然》上發表。當今南北漢族父系至少有80%的同一性,而母系也有50%的同一性。
華夏民族(華夏族)
華夏族的歷史,從炎黃二帝開始,之後是顓頊、帝嚳、堯、舜和夏商周三代。在周朝之前便有“華”或者“夏”的單稱。從西周開始出現華夏的連稱。
按照左丘明、司馬遷等古代歷史學家的觀點,五帝同根、三代同源。但是,作為一個民族,無時不在運動、發展、變化的過程中。生活在中原地區的眾多氏族部落,長期的通婚、戰爭、結盟、通商等,是一個滲透融合的過程,他們在生活諸方面漸趨一致。所以在華夏族形成的過程中,共同的血緣認同是第一位的,即都是炎黃子孫。河洛作為炎黃二帝的故里,也正是華夏族的發源地。
華夏族華夏族
《說文解字》說:“華,榮也。”也有人說,起源於地名。其實,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古人解釋說:“冕服采章曰華”,這和披髮左衽的夷狄不同,因河洛先民自炎黃二帝以來,已是冠冕博衣大帶采飾。這種服飾實際上就是圖騰崇拜。“華”與“花”二字古代通假。炎黃二帝是以有嬌(蟲喬)氏為母族的,而活動於洛陽西北平逢山的有嬌(蟲喬)氏是以蜜蜂為圖騰的。蜜蜂采百花而成蜜,自然由對蜜蜂的崇拜延伸到對花的崇拜。炎黃子孫稱自己為花(華),也應該初源於此。
《說文解字》說:“夏,中國之人也。”這裡的“中國”指古代河洛地區。更深一層講,“夏”實際上應是源於山雞。山雞古稱夏翟,簡稱夏。《尚書·禹貢》有“羽畎夏翟”之語。孔穎達《正義》曰:“《釋鳥》云:‘翟、山雉’。此言夏翟,則夏、翟共為雉名。”古人以山雞羽作舞具,稱為“舞夏”。《周禮》有一種官職叫染人,其職責是染絲帛,稱“染夏”。原因是經染色後,絲帛五色斑斕,色似山雞。古人認為,河洛地區為山雞聚集地,《爾雅·釋鳥》說:“伊洛而南,素質五采皆備成章曰翬。”翬即一種羽毛鮮艷的山雞。
山雞稱為夏,又稱鶇(音洛)。郭璞在對《山海經·西山經》的注釋中提出過這種觀點。這些都說明,洛河、洛邑的得名與山雞(夏)有不可忽視的聯繫。後來建都偃師二里頭的夏王朝以“夏”為號就應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華夏族正是因為對鮮花、山雞這兩種“五采皆備”的生靈十分崇拜而自美其名的。
唐人孔穎達說:“中國有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族創造了中國的絕大部分歷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空前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出現了。其後,華夏族也曾稱為秦人、漢人,甚至唐人。後來的“中華民族”一稱,則是涵蓋了我國境內所有民族。

形成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傳說活動於河南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的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華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論戰,黃帝戰勝了炎帝,華夏族就此產生。
華夏文明有一部分本身就是自然法則創造的文明。而後隨著火文明的誕生,炎黃合族創造了華夏文明,這兩部分才是真正的華夏文明的創造者,即自然和華夏先人。 這也是為什麼華夏文明自誕生起就會強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因。這個理念讓華夏族迅速強大和適應環境,也成為這個文明堅定的主導者和開發者,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的發展模式。有人認為華夏文明是地域文化的融合組成,這只是某些學者的融合論所致。這些地域上的文明源頭還是一致的,可以看各新時代的玉器的琮,外方內圓。良渚上溯到6500年,而河圖成書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二萬五千年前,多源頭說法大可不必理會,多分支說法可以接受。史前區域文化中沒有易之理念和禮器外方內圓的物化展示,是需要仔細鑑別其族群。自炎黃合族,華夏族就開始統治亞洲天下。

天中

自宇宙誕生,太陽系成形,地球就有了太陽的照射,時間與地域的差別造就了太陽照射的差別,這差別也就讓華夏祖先認識到天域也是有差別的,所以也就有了天中的概念。

地中

天有差別,地也就自然有差別,地中概念也就產生。地中分大地中,小地中。

人中

天地有別,人也有別,族群之別自然產生,能接受華夏理念的皆為人中,不接受的成為四夷。
天地人貫通成為王,說的就是這個天地人中理念貫通之人。 華夏族為什麼建中央之國多在中國之內,即天中,地中,在此內。中央之國為大地中,諸侯國為小地中,這些都是其地域的中心,華夏族會建立文武系統對地中四邊的異族進行教化,華夏軍隊與當地異族女人進行通婚,五代之內這裡基本為華夏族裔,經過幾千年這樣的同化,中國境內99%為華夏後裔。
華夏的王室和貴族,不僅會在亞洲統治自己的天下,還會到臣服和歸順的國家進行監國,勢力範圍擴大至歐洲,後來由於白種人的迅速繁衍,勢力範圍退縮至東亞範圍。

文化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凶、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尤為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
華夏民族(華夏族)
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較完善教育制度,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等。周從殷禮,對殷商文明存在著繼承關係。
華夏民族(華夏族)

圖騰

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占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誌。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那么您知道“龍的傳人”出於何處嗎?聞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龍鳳》、《端午考》中指出,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來源於黃帝時代的傳說。相傳,黃帝在統一中原之前,以“熊”為標誌性圖案。戰敗蚩尤統一中原後,它的標誌兼取並融合了被吞併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標誌性圖案。如鳥的標誌圖案、馬的標誌圖案、鹿的標誌圖案、蛇的標誌圖案、牛的標誌圖案、魚的標誌圖案等。最後拼合成華夏民族崇拜的形象“龍”,一種虛擬的綜合性神靈。“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成了帝王的符瑞。相傳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北斗”而生,堯帝是慶都感“赤龍”而生,始祖是龍繁衍的後代,因此,華夏民族的子孫便是“龍的傳人”了。由對原始圖騰崇拜升級到人為創造的圖騰崇拜,這是人類社會信仰進步的標誌,而華夏民族的信仰並沒有停留在這個位置,而是進一步升級到祖宗崇拜,即敬天法祖。這是因為華夏民族發現世間所謂的猛獸,人造神明都不能在民族危亡之時給予族群庇護,而在這時能拯救族群的是這個族群的英雄,他們帶領族群從困境走出,讓族群重新獲得新生,強大,繁衍。這在當今世上還找不到這樣的信仰崇拜,唯獨華夏族群升級至此。

學術

在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各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時的古希臘文明輝映。至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統治漢族古代思想與文化近二千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在古代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

史學

史學方面,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雜史、地方史志、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如張衡、祖沖之、一行(名張遂)、郭守敬等已被舉世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農學往往包括古代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成就,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間,包括已經散佚與流傳至今的農書達370餘種,其中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著作的代表作。

文學

文學方面,詩歌占顯著地位,從《詩經》、《楚辭》、到樂府、唐詩、再變成宋詞、元曲。屈原、李白、杜甫、柳永、陸游、辛棄疾等人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公認的名家。
散文方面,有著名的秦漢古文,至唐中晚葉,由韓愈、柳宗元等倡導恢復秦漢古文運動;到宋朝古文運動大獲全勝。
明清時,小說創作發展。不少少數民族作家也用漢語創作,產生了許多名家、名著。 其他方面,都有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他們獲得了令人讚嘆的藝術成就。在這些藝術的發展中,尤其表現了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以發展其藝術,形成了特有的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朝的《永樂大典》、《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不僅顯示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也顯示了古代漢族學者與少數民族學者合作與互相學習的精神。

曆法

漢族有悠久的天文學觀測的傳統。遠在傳說時代,就有世襲執掌天文的官吏,專門觀測天象。以後歷代沿續,設觀星台、觀象台、司天台、司天監、欽天監等機構,負責觀測天象、推算曆法。因此,漢文獻中以日食、月食、恆星、彗星、太陽黑子等天象的觀測與記錄,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完整的。漢族古代天文學家製造的天文觀測儀器有許多優點,其關鍵部件和原理至今仍被套用於現代大型天文觀測儀器中。並以顯示天體運行為契機,最先發明了報時的機械鐘。此外漢族獨立發明了自己的曆法。
日食發生的最早記錄,在距今約4000年前的夏代。距今約3000年前的商代甲骨卜辭中,有日食、月食的確切記錄。周代以及春秋戰國以來的典籍中,更有日食、月食的諸多記錄。
恆星的觀測記錄,也見於商代甲骨文中。《周禮》有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戰國時甘德著《星占》八卷,石申著《天文》八卷,後人合稱為《甘石星經》,其中記載120顆恆星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古代天文學家把周天分三垣(太微、紫微、天市)二十八宿(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鳥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用這種區域劃分來確定天體和天象發生的位置。先秦時期漢族先民繪製星圖,留存至今最早的實物有五代時期出土的二塊28宿星圖刻石,其它著名的有宋代蘇州石刻天文圖及敦煌唐代星圖。
對於哈雷彗星的觀測記錄,從公元前613年到20世紀初,漢文載籍中共有31次記錄,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對於太陽黑子的觀測,最早見於約公元前4世紀甘德的《星占》。正史中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始於公元前28年。至1638年,見於正史中的太陽黑子記錄約百餘例,散見於其它漢文載籍的記載可能更多。這些珍貴的資料,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由於積累了歷代天文觀測的豐富知識,漢代天文學家明確提出宇宙結構理論“渾天說”。否定了先秦的“蓋天說”。
為了準確地觀測天體和天象的位置,漢代天文學家耿壽昌、賈逵等發明了以赤道為坐標系的天文觀測儀器,漢文稱為“渾儀”或“渾天儀”。
漢代天文學家張衡創製的“渾象”(也叫“渾天儀”),是用來顯示天象的儀器,類似現代的“天球儀”。它利用漏壺滴水發動齒輪,帶動渾象繞軸旋轉,可以將天象準確地顯示出來。
機械鐘的發明,始於顯示天球旋轉(即地球自轉及公轉)的天文儀器,為漢族首先製作。公元725年,唐代天文學家一行高僧(張遂)與梁令瓚在“渾儀”和“渾象”的基礎上,製成“渾天銅儀”。這是一架附有報時裝置的天文儀器,注水激輪帶運轉,一方面顯示日月運行情況,另一方面立二木人於地平之上,每一刻自然擊鼓,每辰自然撞鐘。其擒縱輪靠水力驅動。
公元1092年,宋代天文學家蘇頌製造了更先進的“水運儀象台”,這實際是一座大型天文鐘台,高35.65尺,寬21尺。台分三層,上層是渾儀,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層是渾象,旋轉並確顯示天象;下層設木閣,木閣又分五層,每層有門,每到一定時刻,門中有木人出來報時。木閣後有漏壺和機械系統,驅動整個儀器。蘇頌鐘是人類在中世紀最卓越的機械製造,其原理於兩個世紀後傳入歐洲,導致機械鐘在西方的發展。
此外,春秋以前被普遍用來測量日影長度的“圭表”,也是漢族先民的一大發明。表為立竿,圭為臥尺,測日影長度,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以及回歸年的長度。唐代一行等人最早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 漢族先民最早發現天然磁石和磁鐵指南,並製作了“司南”和指南針。
漢族先民很早就發明了曆法。相傳先秦有黃帝歷、瑞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合稱“古六歷”。夏曆又稱“夏正”,以正月為歲首。殷歷又稱“殷正”以12月為首。周曆又稱“周正”,以11月為歲首。秦用瑞頊歷,以10月為歲首。漢以來,有太初曆、三統曆、四分曆、乾象曆、太明歷、戍寅元歷、大衍曆、12氣歷、統天曆、授時曆、時憲歷、天曆等。這些曆法當中,除北宋沈括創製的“12氣歷”和太平天國頒行的“天曆”是陽曆外,其它曆法都是陰陽合曆。直到今天,漢族仍然習慣使用傳統的陰陽合曆,同時使用世界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

音樂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其成果如車條之輻輳,匯入世界音樂理論之軸心。
編鐘編鐘

服飾

漢民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華服)。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至今。1644年清軍入關後,下令全國剃髮易服,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餘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先進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飲食

主食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麵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魯、川、粵、閩、皖、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又如在漢朝,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製,是漢族傳統的特產酒。
酒不僅是能滿足提神、解除疲勞、醫用等生理需要的飲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媒體,它在漢族長期的飲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舊社會裡,它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這種儀式中它起著溝通人神的媒體作用。在漢族的重要節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漢族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宴。酒可以助興,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至今還在不少地區流行的飲酒時的“猜拳”、酒令”、“酒麴”等活動,既是一種飲酒習俗,又是一種民族遊藝和民間智慧,它具有活躍氣氛,消除酒力,顯示和鍛鍊智力等多種功能。有些飲酒活動形成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漢族中廣泛流傳的除夕飲屠蘇酒,端午節飲雄黃酒,重陽節飲菊花酒等等,蘊含著漢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觀念,至今仍為人們稱道。酒是漢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社會活動中傳達感情,增強聯繫的一種媒介。在漢族許多地區,姑娘出嫁臨行前要飲別親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飲交杯酒等等。所有這些飲酒習俗,都是漢族飲食和生活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
2004年12月,張居中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對賈湖遺址(新石器時代前期)出土陶器壁上的附著物進行化驗分析,結果證明,附著物內發現有酒石酸的成分,表明九千年前,中國先民已會釀酒。被證明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酒”,其原料主要有稻米、山楂、蜂蜜等。研究成果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2005年7月,其古配方在美國德拉瓦納州狗鯊頭酒廠被複製成功。
研究證實,沉積物中含有酒類揮發後的酒石酸,其成分有稻米、蜂密、山楂、葡萄,與現代草藥所含某些化學成份相同,根據C14同位素年代測定,其年代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實物證明,在新石器時代早期,賈湖先民已開始釀造飲用發酵的飲料。
專家認為:此前在伊朗發現的大約公元前5400年前的酒,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酒”。賈湖酒的發現,改寫了這一記錄,比國外發現的最早的酒要早1000多年,成為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早與酒有關的實物資料。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彩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用作祭祀的供品。
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麵、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月餅月餅
三、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風俗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節日

過大年/春節:陰曆正月初一 俗稱過年,傳統上從歲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放鞭炮。
元宵節:陰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春節春節
清明節:陽曆四月五日—四月六日 祭祖、掃墓。
端午節:陰曆五月初五 又稱端陽節,主題:吃粽子。
七夕節:陰曆七月初七 又稱乞巧節,當日女子拜織女,以求自己心靈手巧,嫁得如意郎君; 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題名,事業有成。
中元節:陰曆七月十五 又稱盂蘭節,俗稱七月半、鬼節,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
中秋節:陰曆八月十五 舉家團圓,又叫團圓夜,以前在老爺家工作的奴人到這天都可以回家過節],主題:賞月、吃月餅,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重陽節:陰曆九月初九 又名“敬老節”。
臘八節:陰曆臘月初八 喝臘八粥,相傳喝臘八粥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又名重八,馬皇后專用)弄出來的,太祖朱重八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飢餓,孤苦無依,入皇覺寺(位於鳳陽城西門外)為僧,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重八隻得離鄉為遊方僧。 後當皇帝了,突然有一天想起來了,他年輕時在大寒天氣那天正好臘月,那時他又冷又餓,後來有人實在看不下去就給他吃了碗用紅豆,大米等雜糧做的粥,下令命御膳房照原樣仿製出那碗粥,就是有名的臘八粥。
小年:南方地區為農曆十二月廿四,北方地區為農曆歷臘月廿三 。
漢族傳統節日中西曆對照表

臘月

初七:驅儺日
初八:臘八節
十六:尾牙節
廿三:祭灶日
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除夕夜普遍有闔家團聚吃團圓飯、喝守歲酒的習俗,許多地區家宴中都要安排魚餚,寓意“年年有魚”。 北方地區各家各戶都要包餃子,江南各地盛行打年糕、吃年糕,分別寓意團聚安康與步步登高。

正月

初一:春節(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元宵節鬧花燈元宵節鬧花燈
初七:人日節
初八:穀日節
初九:天日節
初十:地日節
十五:元宵節(上元節、燈節)
二十:天穿節
廿五:填倉節、春分節(於春分日)
晦日:無

二月

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初二:春龍節(龍抬頭、龍頭節、社日)
十五:花朝節(花神節、百花之神生日)
寒食節(冬至日後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節(於清明日)
十九:觀音誕

三月

初三:上巳節(女兒節)

四月

立夏節(於立夏日)
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
十八:碧霞元君節

五月

初五:端午節(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
夏至節(朝節,於夏至日)
十三:雨節(關公磨刀日)
二十:分龍節

六月

初六:天貺節(六月六、曬蟲節、蟲王節、回娘家節)
十九:觀音會
廿四:觀蓮節(蓮花生日)

七月

初七:七夕節(乞巧節)
七夕節七夕節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瓜節)
廿九:地葬節

八月

初一:天灸日(天醫節)
十五:中秋節

九月

初九:重陽節
十九:觀音會

十月

初一:寒衣節(授衣節、冥陰節)
十五:下元節(下元水官節)

十一月

冬至節(於冬至日)

傳說

居住在黃河流域的是遠古華夏部落,先後出現了燧人氏、有巢氏等部落首領。約公元前5000年,發大洪水,人口大減,中原的倖存者伏羲-女媧部落流轉到關中(即後來的華族),另一部分倖存者流轉到秦嶺以北(即後來的夏族)。洪水退後,原居住在東部的東夷族西進,南方的三苗部落北進占據了中原到海濱的廣大地區。華夏族東遷,他們沿長江東進到湘、吳等地,同化或驅逐當地的三苗部落蚩尤

阪泉之戰

黃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舉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須與之較量,於是誕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戰,炎帝和黃帝部族沒有兵戈相見,而是通過廟堂的論戰來判定輸贏。阪是古時一種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黃帝雙方一邊都有一個土池,每一個論點誰贏了,誰就在面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會流入傾斜的一方,直到誰的池水先滿,誰就為最後的贏家。為什麼炎帝和黃帝會產生這樣一種輸贏的方式呢?因為炎帝和黃帝本為一族,後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華夏王朝內部戰爭的第一原則就是合族,而不是殺的你死我活,最後炎帝的小宗歸為黃帝的大宗,所以從黃帝開始,尊黃帝為人文始祖,華夏道統的象徵。而後的華夏文明其實就是在炎黃血脈之內的一種解釋,一種陳述,故不強調血脈,以人文判定。所以華夏王朝歷來就有這樣的概念就是清君側,而不是滅族的形式。採取滅族的一定是外來的夷狄,因為他們不在華夏血脈內。

華夏族稱漢族

華夏族在經歷秦亂,馬上又建立華夏王朝——大漢王朝,劉邦為天子。這時北方的匈奴等部族已經逐漸強大,在經過休養生息的幾代人後,大漢開始向這些日夜騷擾的遊牧族群發動了反攻,匈奴遊牧聯合被擊潰,逃亡歐洲,至此沒有再回中土半步,至此漢王朝的名聲逐漸被東西方世界國家所敬仰和讚譽,漢族成為華夏族一個榮譽稱呼,延續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