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的由來,人物經歷,歷史記載,後世影響,傳說一,傳說二,傳說三,傳說四,傳說五,傳說六,祝融火攻戰法,祝融共工之戰,出處考證,楚人之祖,祝融峰,南海神,古扶胥運河,
祝融的由來
從黃帝六相到六官的演變
天師——冢宰——吏部尚書
后土——司徒——戶部尚書
句芒——宗伯——禮部尚書
祝融——司馬——兵部尚書
蓐收——司寇——刑部尚書
玄冥——司空——工部尚書
六部的演變
天官——吏部
黃雲氏——土正——中官——戶部
青雲氏——木正——春官——禮部
縉雲氏——火正——夏官——兵部
白雲氏——金正——秋官——刑部
黑雲氏——水正——冬官——工部
“句芒”指春季出土植物。所以做春官的官名
句者畢出,萌者盡達。——《禮記·月令》
草木出土時,彎的叫句,直的叫萌。又如:句爪(鉤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彎曲);句倨(彎曲);句圜(屈曲連環)
“祝融”祝指男巫,融指的是大明,大亮,泛指明亮 。夏天四季中光明最多的季節所以祝融用作夏官官名 如:融光(明亮的光);融晶(猶光亮);融徹(通明透徹)。祝融就是祈願光明的男巫。
“蓐收”蓐指秋季陳草。蓐收秋官官名
蓐,陳草復生也。——《說文》。徐鍇系傳:“陳根更生繁縟也。…言草繁多也。”
“玄冥”玄指黑色。冥指幽暗。冬季是四季中黑暗最多的季節所以做冬官官名
玄,黑也。——《小爾雅》冥,暗也。——《廣雅》
句芒、祝融、蓐收、玄冥本為春夏秋冬四官官名。後演變為春夏秋冬四季神名。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同神名不同神很常見。祝融神有祝融容光,祝融黎,祝融吳回。玄冥神有修和熙《左傳》修及熙為玄冥。類似的還有《左傳》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稷神也有周棄和烈山氏之子柱之分。 同神名不同神。
“春夏秋冬”四官與“東南西北”四方的關係
中國大部分地方屬於季風氣候。春天東風,夏天南風,秋天西風,冬天北風。之所以《山海經》里春官句芒是東方神。夏官祝融是南方神。秋官蓐收是西方神。冬官玄冥是北方神。就是與中國的季風氣候有關。
類似於《堯典》里的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為了確定春夏秋冬分別前往東南西北。黃帝時代的祝融容光就是因為曆法上確定立夏點才到南嶽衡山的並非衡湘土著。
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屬於曆法辭彙。出自同一個民族的語音並非四方的四個民族。反應了四千多年前中國人就掌握了四季季風的變化並融入到曆法當中。
司馬懿的祖先從祝融氏變為司馬氏的原因
堯帝以後用改句芒官名為宗伯,改祝融官名為司馬,改蓐收官名為司寇,改玄冥官名為司空。句芒、祝融、蓐收、玄冥這四個官名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君道》當堯之時契為司馬,舜為司徒,禹為司空。裡面提到的契是商朝祖先堯時掌夏官火正,契本來也是要叫祝融的。只是因為堯帝時代司馬官名替代了祝融官名而已。
《晉書》
正文 帝紀第一
宣帝
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及周,以夏官為司馬。其後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
司馬懿的姓氏司馬以其祖先祝融黎的稱號祝融是一個含義。歷史上之所以有祝融共工大戰就是因為祝融和司馬是一個官職只是不同時代官名不同罷了。
人物經歷
《
山海經·
海內經》一書中關於他的出生作了以下敘述:“
炎帝之妻,
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由此可見,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來孫。另據《海內經》中又稱:黃帝生
昌意,昌
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
大荒西經》則補敘為:“顓頊生
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是官職炎帝後代擔任過此職務以官職為族號,顓頊之後也擔任過祝融一職也以職務為族號造成歷史上有炎帝族祝融氏和顓頊族祝融氏之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麼模樣呢?《山海經·
海外南經》中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可見他並非“完人”,
郭亞注釋“火神也”。《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員,神話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逐步
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職。《
漢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
行火政。”正因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套用到兩軍對壘的戰爭中去了。《
墨子·非攻下》記載如下:“(成湯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乾厘夏城之閒,西北之隅。”降火助戰,這可能是首次把
火戰使用於戰爭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吳回,又稱回祿,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聲沒有祝融大,人們把火災稱為“祝融之患”不是沒有依據的。於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災一詞的來歷。
祝融,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最著名氏族領袖之一。名重黎,黃帝後裔高陽氏的玄孫。帝嚳
高辛氏時,任火正(官名),受封於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鄭一代),葬衡陽市
南嶽區祝融峰。他以火施教,為民造福。帝嚳命名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河南省《新政縣誌》
(1).神名。 帝嚳 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為火或火災的代稱。《國語·鄭語》:“夫 黎 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
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呂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
高誘註:“ 祝融 , 顓頊氏 後, 老童 之子, 吳回 也,為
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 唐
張說《蒲津橋贊》:“飛廉煽炭, 祝融 理爐。”
趙翼《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趨觀乃知此樓毀,剎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龍而辯於東方,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漢書·揚雄傳上》:“麗
鉤芒與驂
蓐收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顏師古註:“ 祝融 ,南方神。” 唐 韓愈 《
南海神廟碑》:“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
河伯之上,號為 祝融 。”
(3).傳說中的古帝。 漢
王符《潛夫論·五德志》:“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 伏羲 、
神農為
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
女媧,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的最高峰。據《路史》雲, 祝融 葬衡山之陽,是以名之。 唐 韓愈 《謁衡岳廟》詩:“
紫蓋連延接
天柱,
石廩騰擲堆 祝融 。” 宋
楊萬里《送劉子思往衡陽》詩:“ 洞庭 昨夜起霜風,翩然欲登 石廩 與 祝融 。”
【道場】自燧人氏發明的轉木取火,但有了火種不會保留和使用,後由祝融發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種的方法後,黃帝封了他為主管火的正火官。後因祝融對南方的情況比較熟悉,又派了他來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後葬於衡山,故
南嶽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場。現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山頂建有
祝融殿。
歷史記載
衡山祝融氏是黃帝夏官
《管子》提到的黃帝六相有祝融,六相指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中祝融是夏官官名。以夏官官名祝融為氏族名。
鄭州祝融氏是帝嚳夏官
重黎居火正被帝嚳命曰祝融,其弟復居火正也被命為祝融。火正即夏官。同樣以夏官官名祝融為氏族名。
衡山祝融氏葬衡陽
《路史.前紀》雲,祝融氏葬衡山之陽,是以名之。
鄭州祝融氏葬鄭州
《路史·國名紀》:“今鄭州有祝融冢。
衡山祝融氏是歷山氏的子孫。
《山海經·海內經》“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據《春秋合成圖》《春秋運斗樞》《黃帝錄》等文獻記載:“衡山祝融名字叫容光是黃帝的大司馬也就是祝融(祝融與大司馬是一個官職)。容光就是《管子》里黃帝六相的祝融。《衡湘傳聞》載:“容光為祝融兼司徒”,“徒武陵(今湖南常德),因亦有
南嶽容山之號,在今施容、容美之間”。“容光又取(娶)於州山氏,曰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
鄭州祝融氏是顓頊氏的子孫。
《史記.楚世家》記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
左傳》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
《世本·帝系》:顓頊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產老童。 老童生重黎及吳回。
《周禮》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灶神。
《大戴禮記·帝系篇》:“顓頊產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吳回”。
《
晉書》:“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
《
史記》《左傳》《世本》《
周禮》《大戴禮記》《晉書》這些正史公認鄭州的祝融氏是顓頊的後代。有些現代學者用猜想來否認重黎是顓頊後代,這絕不是嚴肅的行為。
正史公認鄭州的祝融重黎是顓頊氏之後
正史公認鄭州的祝融重黎是顓頊氏之後,正史並沒有錯。有些人把衡山祝融氏和鄭州祝融氏混淆才會出現認為重黎是炎帝之後的謬論。類似的同族號不同族,同名不同人,同官職不同人等情況很常見,如鄫侯乙的鄫國和山東鄫國,韓王信和淮陰侯韓信,孤竹國伯夷和四岳氏伯夷,司馬穰苴的司馬氏和司馬程伯休父的司馬氏,中國塔吉克族和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衡山祝融氏是黃帝夏官以夏官官名祝融做氏族名,鄭州祝融氏是高辛氏夏官同樣以夏官官名祝融做氏族名,因此族號重名而已。
實際情況
楚國是北方中原祝融氏的後代成為南方統治者,所以南北祝融氏開始被混淆。
後世影響
傳說一
祝融是中國帝王。他以火施化,號為赤帝。相傳,祝融還是一個音樂家,他經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祝融死後,葬在
南嶽衡山之陽(今衡陽市
南嶽區),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
南嶽最高峰稱為
祝融峰。
傳說二
上古
帝嚳(kù音酷)在位時,有一個叫
重黎的人,是
顓頊的重孫(《
史記·楚世家》:“
高陽生稱,稱生卷章, 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
光融天下, 帝嚳命曰祝融……﹝帝嚳﹞誅重黎 ,而以其弟
吳回為重黎後,復居
火正,為祝融。”),他的官職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於職守,努力為帝嚳和廣大黎民服務,當火官有功,帝嚳於是賜以“祝融”的封號。“祝”是永遠、繼續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徵,就是希望重黎繼續用火來照耀大地,永遠給人帶來光明。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舜廟的南峰,即今之
祝融峰下。
傳說三
黃帝時期,黃帝南巡,分不清方向,於是請“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應該說,衡陽的南嶽,最先是由祝融辨出來的,他因此擔任了
司徒的職務。後來,祝融被封
楚地,成為楚國人的始祖。 今
衡陽市南嶽區祝融峰頂還有一座
祝融殿,殿後岩石上建有石欄桿,可以憑欄瞭望北山的風光。這個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樣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認為,南方屬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徵,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離(見下“圖”)屬火,方位在南方的
卦象。
▅▅▅▅▅▅▅▅▅▅▅
▅▅▅▅▅ ▅▅▅▅▅
▅▅▅▅▅▅▅▅▅▅▅ (離的卦象)
傳說四
堯時,洪水滔天,浸山滅陵,黎民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堯令鯀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過去了,毫無成效。後來,鯀知道天上有一種稱為“
息壤”的寶物,只要用一點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起來,積成山,堆成堤,於是鯀想辦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間。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終於漸漸看不見洪水蹤跡了。但是,
天帝知道息壤被竊,就派
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鯀殺死,並奪回餘下的息壤。天帝還命祝融監視人間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權。由於祝融屬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為一神,兼任
南海之神了。
傳說五
北
水神王與火神祝融戰鬥,被祝融真火煉死。從此,祝融成為水火之神。
傳說六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
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建築群。該廟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以後歷代有重修擴建。現存的是
清代建築,但仍保留隋唐時代的規模和建制。1988年起,政府也曾對南海神廟作過三次較大的修復,現已基本恢復了廟宇的古貌。
修復前大殿僅存殿堂,如今廟宇規模宏大,占地面積達3萬平方米。其主體建築是一座五進的殿堂,由南至北依次為頭門、儀門及復廊、禮亭、大殿和
昭靈宮。南海神廟門前有石牌坊,額題“
海不揚波”。廟中保存有歷代的許多石刻。還有
華表、
石獅、
韓愈碑亭、
開寶碑亭、
洪武碑亭、康熙萬里彼澄碑亭等附屬建築,構成一組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群。廟中還保存漢代和明代的銅鼓和制鐘,以及
南海神玉印等重要的文物。還有木棉樹、相思樹等古樹名木。這裡存放的漢代銅鼓是中國現存三大銅鼓之一。廟西一小山崗上有“
浴日亭”,宋元時
羊城八景之一的“
扶胥浴日”即指此處。
從唐朝開始,南海神廟便香火日盛,各朝代政府也派人前往管理廟事。事實上它已成為四海神廟中香客最多、地位最高的一個,這主要是由廣州海上貿易日益發達的地位決定的。
中國古代
海上絲綢之路從西漢時就已經開始形成,到了隋唐時期達到了鼎盛階段。尤其是
唐代,從廣州出發的貿易船隊,經過南亞各國,越
印度洋,抵達西亞及
波斯灣,最西可到達
非洲的東海岸。明清之後更遠至歐美了。這條航線長達1萬多公里,溝通了東、西方政治、經濟和
文化的交流,擴大了
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處於這條航線重要位置上的南海神廟,在古代有碼頭,碼頭外面又是茫茫的大海——
南海,南海實際是太平洋靠近東南亞大陸部分,大海又緊連著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出海航船或來自遠方的航船,都須經過坐落在南海神廟的這個古碼頭。於是眾多的
商船順路經過這裡均停下來上廟祭祀,以祈求航路平安、生意順利。於是,神廟附近的扶胥鎮便商旅雲集,民間廟會交易頻繁。南海神廟之興旺,成為廣州海上貿易繁榮的歷史見證,遺留下許許多多珍貴歷史文物,包括皇帝御賜的碑文、題字等,是一點也不奇怪的。當然百姓們更多的還是感恩於庇佑他們一帆風順、平安大吉的
南海神的。
南海神廟坐北向南,占地3萬平方米,是明代建築風格,恢宏壯觀且古樸大方。
廟外有“海不揚波”的
石牌坊。廟宇的主體建築沿著中軸線從南到北依次為頭門、儀門、禮亭、大殿、昭靈宮共五進,一進高於一進。其他附屬建築均以五進為中心,左右對稱。這是較典型的中國傳統廟宇建築。
南嶽傳說之祝融的故事
黃帝時候有個火
正官,官名叫祝融,他的名字叫做容光,是一個氏族首領的兒子,生成一副紅臉膛,長得威武魁偉,聰明伶俐,不過生性火爆,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火冒三丈。那時候隧人發明
鑽木取火,還不大會保存火和利用火。但容光特別喜歡跟火親近。所以十幾歲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裡,只要不是長途轉遞,就能長期保存下來。容光會用火燒菜、煮飯、還會用火取暖、照明、驅逐野獸、趕跑蚊蟲。這些本領,在那個時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容光的爸爸帶著整個氏族長途遷徙,容光看到帶著火種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鑽木取火用的尖石頭帶在身邊。
一次,大家剛定居下來,容光就取出尖石頭,找了一筒大木頭,坐在一座石山面前“呼哧呼哧”鑽起火來。鑽呀,鑽呀,鑽了整整三個時辰,還沒有冒煙,容光很生氣,他嘴裡喘著粗氣,很不高興。但是沒有火不行,他只好又鑽。鑽呀,鑽呀,又鑽了整整三個時辰,煙倒是出來了,就是不起火。他氣得臉子黑紅,“呼”地站起來,把尖石頭向石頭山上狠狠砸去。誰知已經鑽得很熱的尖石頭碰在
石山上,“咔喳”一聲冒出了幾顆耀眼的火星。聰明的容光看了,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了一些曬乾的蘆花,用兩塊尖石頭靠著蘆花“嘣嘣嘣”敲了幾下,火星濺到蘆花上面,就“吱吱”冒煙了。再輕輕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竄了。
自從容光發現石頭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著費很大工夫去鑽木取火了,也用不著千方百計保存火種了。中原的黃帝知道容光有這么大的功勞,就把他請去,封他當了個專門管火的火
正官。黃帝非常器重他,說:“容光呀,以後就任命你為祝融好了,祝就是永遠,融就是光明,願你永遠給人間帶來光明。”容光聽了非常高興,連忙磕頭致謝。從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黃帝在位的時候,南方有個氏族首領名叫
蚩尤,經常侵擾中原,弄得中原的人無法生活。黃帝就號令中原的人聯合起來,由祝融和其他幾個將領帶著,去討伐蚩尤,蚩尤人多勢眾,尤其是他的九九八十一個兄弟,一個個身披獸皮,頭戴牛角,口中能噴射濃霧,好不威風。開始打仗的時候,黃帝的部隊一上大霧就
迷失方向,部隊之間失去聯繫,互不相顧。蚩尤的部隊就趁勢猛撲過來,打得黃帝所部大敗,一直向北逃到涿鹿才停下來。黃帝被蚩尤圍在涿鹿,好久不敢出戰。不久,因發明了指南針,就再也不怕濃霧了。後來祝融見蚩尤的部下都披獸皮,又獻了一計,教自己的部下每個人打個火把,四處放火,燒得蚩尤的部隊
焦頭爛額,慌慌張張地朝南方逃走。黃帝駕著指南車,帶著部隊乘勝向南追趕。趕過了黃河,趕過了長江,一直趕到黎山之丘,最後終於把蚩尤殺死了。祝融由於發明了
火攻的戰法,立了大功,黃帝重重
封賞了他,他成了黃帝的重要大臣。
黃帝的部隊班師回朝時,路過雲夢澤南邊的一群大山。黃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問道:“這叫什麼山?”祝融答道:“這叫
衡山。”黃帝又問:“這山的來歷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時候,天地一片渾沌,像個雞蛋。
盤古氏
開天闢地,才有了生靈。他活了一萬八千年,死後躺在中原大地之上,頭部朝東,變成泰山;腳趾在西,變成華山;腹部凸起,變成嵩山;右手朝北,變成恆山;左手朝南,就變成了眼前的衡山。”剛剛說完,黃帝緊接著又問:“那么,為什麼名叫衡山。”祝融馬上答道:“此山橫亘雲夢與九嶷之間,像一桿秤一樣,可以稱出天地的輕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黃帝見他對答如流,非常高興,笑呵呵地說:“好哇!你這么熟悉南方事務,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黃帝並不說出是什麼重任。
隊伍在
衡山駐紮下來了。黃帝登上最高峰,接受南方各個部落的朝拜。許多氏族首領會集在一起,大家都很高興,祝融一時興起,奏起了黃帝自己編的曲子-鹹池之樂,黃帝的妃子嫘祖也踏著拍子,跳起舞來。大家見了,都圍著黃帝跳了起來。跳了個痛快以後,黃帝叫大家靜下來,說:“我就位以來,平
榆罔,殺蚩尤,制訂曆法,發明文字,創造音律,編定醫書,又有嫘祖育蠶治絲,定衣裳之制。現在天下一統,我要奠定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
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中嶽嵩山。從今以後,火正祝融鎮守南嶽。”大家一聽,都大聲喊著:“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祝融這時才知道,原來黃帝說的委以重任就是這么回事。
黃帝走了以後,祝融被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務。他住在
衡山的最高峰上,經常巡視各處的百姓。他看到這裡的百姓經常吃生東西,就告訴他們取火,教他們把東西燒熟再吃。他看到這裡的百姓晚上都在黑暗中摸摸去,就告訴他們使用火
松明。他看到這裡瘴氣重、蚊蟲多,百姓經常生病,就告訴他們點火熏煙,驅趕蚊蟲和瘴氣。百姓們都很尊敬他,每年八月秋收以後,就成群結隊地來朝拜他。大家說:“祝融啊,我們人丁興旺了,雞鴨成群了,五穀豐登了。你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好處,我們感謝你,我們要尊你為帝了。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我們就叫你赤帝吧!”從此,祝融就被大家尊為
赤帝了。
正在大家
安居樂業的時候,忽然電閃雷鳴,從中原地帶來了震天動地的殺喊聲。百姓們嚇得不得了,都跑來問祝融是怎么一回事。祝融告訴
他們說:“這是共工和顓頊爭帝位,打起來了。”他們打了很久,還是不分勝負,共工氣得七竅生煙,縱身一跳,一頭朝
不周山上撞去。這不周山原來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它撐住了天空,不讓天垮下來;它系住了大地,不讓大地傾斜。共工一頭撞過去,只聽得“轟隆隆”一陣巨響,火星飛濺,照亮了半天,撐天的柱子折斷了,系住大地的繩索也繃斷了。從此,天空向西北傾斜,日月星辰都往西北方向落下去。大地向東南傾斜,江河湖泊的水都往東南方向流過去。本來,
南嶽衡山這塊天眼看也要垮下來了,這塊地也一晃一晃的就要翻過去了。老百姓一個個抱著大樹,攀著岩石,嚇得哭起來了。祝融連忙使出自己的全身本領,像個大柱子一樣撐住這個地方的天才沒有垮,山才沒有塌。唐朝有個詩人,特意寫了這件事:“東南地益卑,維岳資柱石。前當祝融居,上拂
朱鳥翮。”後來,還有一個詩人也寫道:“地涌一峰秀,高撐南楚天。”祝融在
南嶽山上活到一百多歲才死去。百姓把他埋在南嶽山的一個山峰上,並把這個山峰命名赤帝峰。他住過的最高峰,大家就一直叫做祝融峰。在祝融峰頂上,百姓們修建了一座祝融殿,永遠紀念著他的功德。
祝融火攻戰法
祝融是在我國長期以來廣泛祭祀的火神。據
羅泌《
路史·前紀》卷八中說:“
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為祝融氏……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史記·
楚世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
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傳說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發現了擊石取火的方法,還發明了火攻戰法。
祝融原名叫黎,傳說他誕生在氏族社會,是氏族首領的兒子。黎從小就特別喜歡火,那時,
燧人氏剛發明了鑽木取火,人們對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識很缺乏。有一次,他隨父親進行氏族長途遷徙,因帶著火種走路不方便,他只帶了鑽木取火的石頭。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卻取不出火來,頓時氣得他將取火的石頭向山上扔去,不料石頭落下來濺起了幾顆火星。聰明的黎見了靈機一動,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辦法。他采來曬乾的蘆花,用兩塊尖石頭靠著蘆花連敲幾下,火星濺到蘆花上,再輕輕一吹就冒起了火苗。這就是後來的擊石取火方法。擊石取火比鑽木取火省力多了,更不用千方百計保存火種,因此,當時中黃帝封他為火
正官,並賜名祝融。
火攻戰法傳說也是祝融最早發明的。當時南方有個氏族,首領叫蚩尤,經常侵犯中原,祝融奉命前去討伐。蚩尤人多勢眾,非常強悍。祝融就命自己的部下每人打個火把和爆燃之物,等蚩尤的人一到,就四處放火,把蚩尤的隊伍燒得焦頭爛額,倉皇潰敗,他們乘勝追擊,終於打敗了蚩尤,立了大功。為此,黃帝重賞了他,命他掌管天下的火,鎮守南山。
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不但發明了新的取火方法和火攻戰法,他還教人們如何用火把食物燒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驅除瘴氣和蚊蟲,防止鬧病。祝融以火施化,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因火是赤色的,人們就稱他為“赤帝”,每年秋後都向他朝拜。
在科學文化落後的年代裡,人們對火的認識還僅僅是表面的,認為火很神秘,主宰火的是神。祝融用火為人們造福,所以,後人把他尊為火神,每年都要進行隆重的祭祀,以表達人們對祝融的感激和紀念。
火神祝融的傳說,帶有神話色彩,但它反映了人類同火災作鬥爭的一種希冀,寄希望於火神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光明和幸福,驅除邪惡,消災免禍。然而,要真正預防火災,避免火災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祭神求佛是無濟於事的,只有依靠科學,依靠人類的智慧戰勝火災。今天,人類對火已有了科學的認識,再不用祈求火神保護了,但火種祝融以火造福人類的形象卻將作為美好的傳說繼續流傳下去。
祝融共工之戰
各種各樣的
打火機,已經普及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邊遠山區,農民至今還隨身攜帶著取火用的火鏈,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隨時用,隨時取。所以,一直沿用了幾千年。那么,火鏈最早是誰發明的呢?
傳說從
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到了黃帝時期,人類已開始用火燒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驅趕毒蟲猛獸,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時,人們只知道用火,卻不會保存火種,這對過著遷徙不定的遊牧遊獵生活的人們來說很不方便。他們必須經常帶火種行路,每到一個地方,頭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種燃火燒飯,燒過飯後又得把火種小心地保存起來。
有一年,黃帝帶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轉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發,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澆得像落湯雞。祝融負責管理火種,他隨身帶的火種也被暴雨撲滅了。人們又冷又餓,孩子們哭 叫不停。黃帝命令大家在一個大石洞裡暫住下來,
等待天晴之後再走。誰知,老天好像故意與人們作對,一連幾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人們住在山上石洞裡饑寒難忍。但因失去了火種,無法生火做飯取暖。餓得實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開始吃生肉, 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著急萬分,想用鑽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帶來的木柴全是濕的,鑽了很長時間,也未鑽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滿頭大汗,毫無效果,一氣之下,便把手裡的鑽頭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鑽頭碰擊在石洞的岩石上,濺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裡頓時由憂變喜,他忘記了疲勞,找來好多岩塊,用力互相碰擊,只見火星不斷飛濺 。可是,怎樣才能使火星燃燒呢?這又成了一個難題。黃帝走過來對祝融說:“你不要太急,從石頭上能擊出火星,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么辦,需要多找些人來共同商量。”黃帝的這番鼓勵,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來
常先、
大鴻、
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辦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話也不說。大家以為他餓病了,勸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說了聲:“有辦法了!”說著,把自己纏腰的腰圍解下來,用勁撕開,從容掏出一團花絮,對祝融說:你把這些蘆花絮放在石頭下面,再擊石取火。”祝融按他的建議把蘆花絮擺好,再擊石,火星濺落的越來越多,點燃蘆花絮的聲音越來越大,祝 融用口輕輕一吹,隨著一股濃煙竄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們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裡的大人小孩無不歡呼跳躍。黃帝專門為祝融舉行了慶功會,給他記了大功,並封他為“火正”(官職)。
祝融發明的“
擊石取火”,使人不再為保存火種發愁,這就大大方便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因火又是紅色的,所以後世人都把祝融稱為“
赤帝”。
祝融因為教會人類使用火,人們對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過眼,心想世界萬物離不開水,為什麼人類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氣憤。於是集四湖五海之水沖向崑崙山,把崑崙山上的聖火澆滅,頓時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憤怒,騎上火龍,與共工大戰起來,水始終是往低處流,洪水從崑崙山下落下來,祝融乘機發起進攻,把共工燒得焦頭爛額。共工輸得
不順氣,一氣之下撞向不周山,誰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給撞斷了,天也塌下來,給世界萬物帶來災難,於是就引來女媧補天的故事。按今天的話來說這可以說是女媧補天的前傳。
另一說法,
伏羲死後共工作亂,黃帝派祝融平叛,雖然打敗了共工,但沒有殺死所有
共工氏成員,黃帝殺了祝融。後由他的弟弟
吳回擔任火
正官,依舊稱祝融氏。
出處考證
大致說來,祝融氏是
神農氏時代,或者早在伏羲氏時代出現的一個以善於取火管火用火而聞名的部落,並逐漸遷移到南方生活,對中華先民用火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到
五帝時代,“祝融”又因此被用作官職名稱,其實更準確地講應該是一個行業名稱。
《國語·鄭語》:“夫黎為
高辛氏火正,以
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史記?楚世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嚳命曰祝融”。這是古人對“祝融”一詞的解釋。“祝”字在
甲骨文的字形,像一個人跪在神前拜神、開口祈禱,其本義指男巫,是祭祀時主持祝告的人,引申用來表示對人對事的美好願望。“融”字是個
形聲字,從鬲,蟲
省聲。鬲是古代一種烹飪器。“融”字的本義是炊氣上升,引申為長久、明亮、通達、流通、顯明、昌盛、和樂、恬適、和煦、暖和等義。所以,“祝融”一詞表示在炊器旁用火,給人們帶來希望的人,是掌管用火的人。
在現代人自來,用火是一項很簡單的技術,但在遠古時期,用火併不簡單。秦安大地灣遺址考古發現,在一期文化(距今約8000年)的4座房址內出土有紅燒土塊、陶器及最早的彩陶製品,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取火用火。在二期文化(仰韶早期,距今6000年)的156座房址中,均出現了圓形和瓢形灶炕,並有保存火種的火種罐。這說明,中華先民很早就掌握了
人工取火、保管火種和用火技術,但由於早期的房屋離不開草木建築材料,一旦失火,危害極其嚴重。所以早期的中華先民還沒有在房內用火的習慣,只有進一步了解火的性質,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用火技術以後,才敢於在房內用火。發展提高用火技術正是祝融氏部落的傳統。
大地灣f301為一座近似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築遺存,屬於仰韶早期半坡類型,集中展示了先民取火、用火、保存火的方法。該房址出土
石斧、
石刀、
骨錐、陶紡綸、夾砂粗紅陶罐、細泥紅陶罐、瓶、碗、杯等以及彩陶罐、骨匕、骨針、骨銼、蚌殼、獸骨等50多件器物,說明人們日常生活全部在室內進行。經碳14測定,距今6000多年。石刀、骨針、蚌殼均穿孔,說明已熟煉掌握了鑽孔技術。石斧、骨錐、骨匕、陶銼、骨針之類,可見有這些工具鑽木取火是毫無問題的。該房址門向西北,門道開在西壁中間。室內靠近門道處,有一口徑為1.12米的圓形灶坑,接近門道處有一地穴開一直徑0.3米的通風洞直通入灶坑內,並在對準通風洞的另一壁開一直徑為0.25米、深0.31米的洞穴,內置一夾砂粗紅陶罐,作為存火種之用。門道由3級台階組成,繞灶坑兩側可直通入室內。如此設定灶坑作用有三:一是利於防止野獸侵襲。當時周圍是原始大森林,野獸出沒,對人威脅很大。晚上人們休息入睡後,野獸出沒。當它來到房屋門口,見到一大堆火就會被嚇跑了。二是門口通風,並且灶坑置有通風洞,火不僅容易燃燒,而且火勢旺。三是門口有火,能夠防止冬天冷空氣入內,不但房內溫度高,而且暖和。由此可見,灶坑相當複雜,在當時是房屋建築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了它,房屋才成為人們溫暖的家。發展如此複雜的灶坑設施並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這應該就是祝融氏事跡廣為流傳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說,祝融氏的貢獻在於,最終把火引入了人們的住房內,使住房變成了溫暖的家。
《
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
燭龍。”
屈原的《天問》中就有“
日安不到燭龍
何照?”的句子。這則故事可能反映的正是祝融氏開創人類在房內用火的事實。“燭”字與“祝”同音,“龍”字讀音則與“融”相近,“燭龍”可以視為“祝融”的諧音詞,或同名異寫之詞。在抹布看來,燭龍的形象就是黑夜裡亮著火光的房子。遠古時期,人口稀少,人們的住房也比較分散,每當黑夜降臨,人類的居住區完全隱藏在黑暗之中,只有一個個透著閃閃火光的房門凝視著行人,背後是無邊無際的黑夜,如長龍一般。只要把這個形象放大,就變成了“其瞑乃晦,其視乃明”的燭龍了。
就一般說來,神農氏之前,人們過著採集漁獵的生活,需要隨著季節經常遷移而獲取食物。只有原始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糧食產量基本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人類才能過上定居生活,住房的重要性才逐漸顯現出來,人們才有進一步改善住房條件的要求。房內無火,算不上真正的住房。祝融氏部落發展用火技術,最終把火成功引入到住房內,為先民創造了溫暖的家。祝融氏發展用火技術的漫長歷史不該被忘記,這可能是祝融氏被一些傳說定為“三皇”之一的原因吧?
楚人之祖
1988年,湖北荊門
包山二號楚墓,出土的竹簡有這樣的記載:楚人的祖先是
老童、祝融、媸酓。
祝融峰
“
南嶽四絕”之祝融峰之高。祝融峰挺拔突起,高出芙蓉、
紫蓋、
天柱、祥光、煙霞、軫宿諸峰之上,據新編《南嶽志》載: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於北緯 27度18分6,東經112度41分05,是南嶽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它是根據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人類發明鑽木取火後卻不會保存火種和不會用火,祝融氏由於跟火親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住在
衡山,死後又葬在衡山。為了紀念他對人們的重大貢獻,將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在古語中,“祝”是祝禱,“融”是光明,祈禱他永遠光明。
祝融峰頂有祝融殿,原名老聖帝殿,明萬曆年間(1573—1620)始建為祠。建築是後來重新修建的,殿後岩石上裝有石欄桿,北山風光盡收眼底。
在祝融殿的西邊,有望月台,月明之夜,皓月臨空,銀光四射,景色格外明麗。遊人站在台上,欣賞月色,較在平地上別有一番景象。即使月亮西沉,這裡也留有它的餘輝。正如明代
孫應鰲的詩所描繪的:“人間朗魄已落盡,此地清光猶未低。”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見了。
祝融峰附近寺廟林立,其南面有
上封寺,隋代以前叫光天觀,是道教活動的地方。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下令改為上封寺。上封寺的正前方是
南天門。上封寺後的山上有
觀日台,現設有氣象台。在觀日台旁邊,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觀日出處”四個大字,在秋高氣爽,特別是雨後初晴的日子裡,遊人可以看到“一輪紅日滾金球”的奇景。
因為牟姓起源於周朝,是火神祝融之後。據《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風俗通》所載,牟(故城在今山東萊蕪東二十里)國為周時子國,相傳為祝融之裔,春秋末滅國,其後以國為氏。
祝融為
上古時期掌管火的官職,起初為顓頊曾孫重黎所擔任。祝融又稱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績,能
光融天下,被帝嚳命名為祝融。重黎誅伐
共工氏時,因沒有將共工家族斬盡殺絕,而被帝嚳誅殺。後帝嚳命其弟吳回繼任,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子陸終,承襲此職。以後祝融由官職又演變為部落名稱。其後有建立
牟國者,為周時子國,牟國於春秋末滅國,亡國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牟姓。由於祝融之職由吳回之後相襲,故後世牟姓大多尊祝融陸終為牟姓得姓始祖。
南海神
既然祝融兼了南海之神,當然要選擇一個供他管理南海的駐地。這個地點最少要有兩個條件,一是靠近南海出海口,附近有港口,方便商船的出入祭祀;二是附近有一定的人口,能常有人到廟中頂禮膜拜和供奉管理。位於南海之濱珠江口的扶胥鎮(今廟頭村)離廣州城約80里,在珠江北岸,面臨扶
胥江(珠江的一段),東連獅子洋,下接虎門,背靠廣州,是古代出入廣州的
海路交通重地,經此
放洋出海,可以抵達南海各國。扶胥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被稱為“去海不過百步,向來風濤萬頃,岸臨
不測之淵”。這裡成為建海神廟十分理想之地,於是,人們就在此建立了南海神廟,使祝融有了居所。但是,祝融身兼火水兩職,衡陽南嶽祝融峰才是其真正的宮殿,南牆神廟則為其離宮。事實上,南海神廟的建立,是與南北朝以來,廣州地區相對穩定,經濟發展較快,海上交通貿易頻繁有密切關係。當時,中國和西域各國的交往,除了西北陸上
絲綢之路外,海上交通迅速發展,不少海外商賈、僧人等乘舟從海上來華,中國海舶亦出洋到
番國。由於海上風雲變幻莫測,祈求海神保護的願望也與日俱增,
隋文帝開皇十四年下詔建南海神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適應了當時民間和官府的需要。
頭門
過了“海不揚波”石牌坊,是頭門的庭院,庭院東、西側各有一對青石華表,一對石獅子,這顯示出古廟的威嚴與不凡氣度。
頭門兩邊分立著千里眼和順風耳,黑漆大門兩邊分畫有唐初猛將
秦瓊與
尉遲恭的鬥神彩繪像。這四位神祇日夜守護著神廟,其忠心耿耿可謂是千百年來如一日。門上方是“南海神廟”的橫匾。左右對聯寫道:“白浪起時浪花拍天山骨折呼吸雷風;黑雲去後雲芽拂渚海懷開吞吐星月。”原聯由清代林子覺撰寫,現聯由廣東省著名書法家
盧有光於1991年重書。這副對聯生動地繪述了
南海神呼風喚雨、法力無邊的神力。
頭門東側有韓愈碑亭,這是南海神廟保存最早的碑刻。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和元和十四年(819年),
孔子的第38代世孫孔戣來到廣州祭掃南海神,並撥款修葺,擴建了廟宇,適逢唐代大文學家
韓愈因《諫迎佛骨表》一事在元和十四年被貶往
潮州時途經廣州,孔、韓二人素來好友,且孔仰慕韓的文學才能,便請韓愈著文紀念修葺神廟之事。韓愈欣然寫下了1000多字的《南海神廣利王廟碑》。
韓愈碑高2.47米,寬為1.13米,韓愈撰文,陳諫書。韓愈碑刻對研究南海神廟的起源、發展、唐代祭海習俗及當時海上貿易往來,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頭門西側是北宋開寶碑亭。北來開寶四年(917年),
潘仁美率軍南下,滅了南漢國,平定了嶺南地區。開寶六年(919年),北宋在廣州設立南舶司,管理對外貿易,並撥款修葺南海神廟,希望能保佑海上交通、交易順利。開寶碑亭主要記述了這段時期的祭祖及史事。
儀門
南海神廟第二進叫儀門,即禮儀之門。中間的門只供高官貴族進出,其他官階低或普通人只能走側門。儀門門口還有一對石鼓,鼓腳用石頭雕刻了鳥雀、
梅花鹿、蜜蜂和猴子四種動物,其
諧言是“爵祿封侯”之意,祈望來此拜祭
南海神的人都能夠升官發財。儀門上方是一刻有“聖德鹹沾”的橫匾。對聯是“鎮海神休永,司南廟貌崇”。
從儀門庭院到第四進大殿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條復廊,廊中陳列了自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共45塊,除了頭門韓愈碑、宋開寶碑外,廟內著名的碑還有明洪武碑,清康熙碑,等等。南海神廟的這些歷代詩碑、石刻,對研究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神廟的歷史淵源都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南海神廟又被譽稱為“南方碑林”。
相傳唐朝時,古波羅國有來華朝貢使,回程時經過廣州到
南海神廟,登廟謁南海神,並將從古波羅國帶來的兩顆
波羅樹種子種在廟中,他因迷戀廟中秀麗的景致,流連忘返,因而誤了返程的海船。其人於是望江悲泣,並舉左手於額前作望海狀,希望海船回來載他,後來立化在海邊。人們認為朝貢使是來自海上絲綢之路的友好使者,即將其厚葬,並按他生前左手舉額前望海舶歸狀,塑像祀於南海神廟中,並給他穿上中國的衣冠,封為達奚司空,
宋高宗紹興年間,還封達奚為助利侯。由於他是波羅國來的人,又在廟中植下波羅樹,還天天盼波羅國船回來載他返國,所以村民俗稱此像為“番鬼望波羅”,神廟也因此被稱為“波羅廟”了。明代憨山禪師有一首詠達奚司空詩,寫得十分生動和貼切。詩云:
屹立有心歸故國,奮飛無翼御長風。
憂悲鐘鼓愁王膳,束縛衣冠苦漢容。
關於達奚司空的身份,歷來亦有不少人考證。唐朝時期。廣州的海外貿易已非常繁盛,不少外國人亦來華經商。以上關於
波羅樹、波羅廟以及達奚司空的傳說,充分反映了唐宋以來的廣州對外貿易繁榮、中外友好往來頻繁的史實。
禮亭
出了儀門,就進入了第三進的禮亭。禮亭是古代官員拜祭
南海神的地方。這是一座木結構建築,單檐歇山頂,面闊與進深各3間。
第三進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庭園西側的康熙御碑亭。碑上“萬里波澄”四個金色大字豪邁奔放。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這是清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康熙皇帝親筆書寫,製成匾之後派專人送到南海神廟,並專門為此而立碑記事。
庭園東側是明洪武御碑。該碑立於洪武三年(1370年),由明太祖朱元障授意,禮部情郎王瑋撰文。朱元障因繁就簡,取消
南海神廟以往一切封號,重新加封南海神為“南海之神”。
這兩塊御碑前各栽種的一株古木棉樹,據說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在古代,南海神廟樹木蔥蘢,光是木棉樹就有10多株。嶺南著名詩人
屈大均當年就曾在《廣東新語》一書中將南海神廟的木棉樹比喻為“十丈珊瑚”。兩株當然是後人補種的。由於栽種歷史年代久遠,它們均被列為廣州的古樹名木。
大殿
禮亭的背後是南海神廟中規格最高,也是最重要的建築物。
大殿是南海神廟的第四進。它是仿明代木結構琉璃瓦歇山頂建築。屋頂用綠色的琉璃瓦覆蓋;中間有雙鳳飛翔、鰲魚倒懸等紋飾的琉璃瓦脊;上部有兩條軀體彎曲作騰飛疾走狀的蒼龍造型,它正在爭奪當中的寶珠。據說,雙鳳代表美麗,整魚代表自由,蒼龍代表權力,而寶珠代表智慧。
大殿正中安放了連座3.8米高的
南海神祝融。他頭戴王冠,身著龍袍,手執玉圭,體態豐碩,神情卻十分端莊,一派和藹的王者風度。
大殿左右兩旁有六侯塑像。據說這六個人都是為南海神治理海上風雲而各自立下大功的,因此在“多神教”的道教寺廟中爭得立足之地。他們分別是達奚司空為助利侯、杜公司空為助惠侯、巡海
曹將軍為濟應侯、巡海提點使為順應侯、王子一郎為輔靈侯、王子二郎為贊寧侯。
大殿東側還有一面著名的東漢大銅鼓和一個
明代的鐵鐘。銅鼓直徑138厘米,高71.4厘米,厚0.4至0.6厘米,是一件極為珍貴的文物,僅次於廣西、上海的大銅鼓,在中國現存大銅鼓中排位是第三。它是東漢時期鑄造,鼓面正中太陽芒紋,鼓
邊原鑲有6隻銅蛙,不知怎的現已失散殆盡。其鼓身有圓形的方孔錢紋和雲紋。大銅鼓是古越族人祭祀的重要禮器,代表著權力和地位。這面銅鼓除在神誕慶典中使用之外,據說它還有鎮妖、定海的作用。
祝融像的背後有一塊照壁,浩蕩的海水上有一條龍騰雲駕霧,兩邊有對聯:“順水千舟朝洪聖;伏波萬里顯真龍。”
昭靈宮
第五進叫昭靈宮,也叫做後殿,是
南海神夫人的寢宮。南海神夫人在宋朝時期被封為“明順夫人”。據說她原來是順德的一個養蠶女子,後化為神,許配給了南海神。她除了具有與南海神一樣的法力外,還有“送嗣”的職能,是婦女、兒童的保護神。
浴日亭
在南海神廟西側,有一座小山丘,古時叫做章丘。這大約10多米高的山上有一座小亭。唐宋時這裡是三面環水,“前臨大海,茫然無際”,人立亭中,當然是觀賞海景、對大海抒懷的最佳位置。
據有關史書記載,古代這山崗的階梯共108級,但如今僅餘72級崗階了。這裡東連獅子洋,煙波浩渺,夜幕漸退,紅霞初現,萬頃碧波頓時染上一層金光,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之際,有一半仍沉在大海之中,
吞吞吐吐,此景象壯觀極了——這就是歷史上宋元羊城八景之一的“扶胥浴日”。難怪當時有眾多的文人墨客游完南海神廟,喜歡黃昏泛舟於此,第二天拂曉時分才登上古亭觀日出呢!
北宋
紹聖初年(1094年),大文豪
蘇東坡被貶至嶺南途中,在廣州停留,慕名拜祭
南海神。他登上浴日亭,驚嘆這大海的壯闊,太陽的輝煌,天地的浩茫,廟宇的古樸,便感懷身世地寫下了“南海浴日亭”一詩:“劍氣崢嶸夜插天,瑞光明滅到黃灣。坐看暘谷浮
金暈,遙想錢塘涌雪山。正覺蒼涼蘇病骨,更煩
沆瀣洗衰顏。忽驚鳥動行人起,飛上千峰紫翠間。”
詩因亭作,亭也因詩威。有好事者將蘇東坡所吟之詩刻到石碑上以作留念。碑立亭中,亭也因而叫做浴日亭。後名聲漸漸遠播,更有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觀賞“海中浴日(因神廟古時叫波羅廟,故又叫為“波羅浴日”),亦留下不少與蘇東坡應和的詩句。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人
陳獻章的《浴日亭和蘇東坡韻》一詩。詩是這樣寫的:“殘月無光水拍天,漁舟數點到灣前。赤騰空洞昨霄日,翠展蒼茫何處山。顧影末須悲鶴髮,負暄可以獻龍顏。誰能手抱陽和去,散入千岩萬壑間。”
後人同樣也將陳獻章的詩鑿刻立碑。現兩詩碑並存亭內。
南海神廟像是一位歷史老人,親眼見證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歷史,神廟真不愧是廣州對外交通和對外貿易繁榮的一個縮影。它集我國的宗教、古建築、書法、雕刻、諸種文學藝術於一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與
旅遊價值。
廣州市政府已制定了南海神廟開發的總體規劃,即將實施。整個規劃占地44萬平方米,將恢復“古扶胥一條街”,在“海不揚波”石牌坊前,恢復古碼頭與海景,並開闢水道通珠江。還將籌建“南海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成後,遊人可在此遨遊極其壯觀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風情勝景,發思古之幽情。
古扶胥運河
中國的
京杭大運河和連線汀江與珠江的靈渠已早為人知,然而在南粵之濱,扶胥之江有條古運河,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古時候,珠江水面遼闊,浩似大海,故廣州人往往稱輪渡過江為過海,又稱江邊長堤為海皮(邊)。而位於廣州東面南海 神廟前的珠江口,更被稱為大海了。這裡海面風浪較大,如果遇著惡劣天氣,更是白浪排空,洶濤浪涌,情景嚇人。來往
於東江與珠江的小船,只有風平浪靜的日子才能平安無事。為了解決小船不經珠江口水域便可來往於東江和珠江之間,唐代時,有人在神廟不遠的地方,即黃埔發電廠東側開鑿了一條古扶胥運河。運河寬10丈多,經志成圍、穗東聯圍到東江橫瀝出東江,全程10多公里長。古扶胥運河把黃木灣與東江連線起來,縮短了
珠江到東江的航程,百噸以下的小船可以全天候來往於
兩江之間,而不再受珠江風浪之苦了。運河開鑿後,大船小船都喜歡選擇這一航道。因此,運河河道熱鬧非凡,長年不衰。運河功能一直延續至今,它也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一段美好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