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nova(星體)

超新星:英文名為supernova,也稱nova。

理論而言,質量介於太陽的8~25倍之間的恆星會在一場超新星爆炸中結束自己的生命。當這顆恆星耗盡所有可用的燃料,它就會突然失去一直支撐自身重量的壓力,它的核心坍縮成為一顆中子星或者黑洞——一顆毫無生氣的超緻密殘骸,外側的氣體包層則會以5%的光速拋射出去。

當恆星爆發時的絕對光度超過太陽光度的100億倍、中心溫度可達100億攝氏度,新星爆發時光度的10萬倍時,就被天文學家稱為超新星爆發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新星
  • 外文名:supernova
  • 別稱:nova
一顆超新星在爆發時輸出的能量可高達(10)^43焦,這幾乎相當於我們的太陽在它長達100億年的主序星階段輸出能量的總和。超新星爆發時,
拋射物質的速度可達10000千米/秒,光度最大時超新星的直徑可大到相當於太陽系的直徑。1970年觀測到的一顆超新星,在爆發後的30天中直徑以5000千米/秒的速度膨脹,最大時達到3倍太陽系直徑。在這之後直徑又開始收縮。
Supernova
著名的超新星
●185年12月7日,東漢中平二年乙丑,中國天文學家觀測到超新星185,這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顆超新星。該超新星在夜空中照耀了八個月。《後漢書·天文志》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消”。
●1006年4月30日——位於豺狼座的SN 1006爆發,它可能是有史以來人們記錄到的視亮度最高的超新星,據推斷其亮度達到了-9等。據現代天文學家推測:“在1006年的春天,人們甚至有可能能夠藉助它的光芒在半夜閱讀。”在中國宋朝,這顆超新星由司天監周克明等人發現,因而將它稱作周伯星。在《宋史·天文志》卷五六中記載為:“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周伯星見,出氐南,騎官西一度,狀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鑒物,歷庫樓東。八月,隨天輪入濁。十一月復見在氐。自是,常以十一月辰見東方,八月西南入濁。”
●1054年7月4日——產生蟹狀星雲的一次超新星爆發,這次客星的出現被中國宋朝的天文學家詳細記錄,《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七六中載:“至和元年五月己酉,客星晨出天關之東南可數寸(嘉祐元年三月乃沒)。”日本、美洲原住民也有觀測的記錄。
●1572年11月初(可能在2日到6日之間)——仙后座的超新星(第谷超新星)爆發,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有觀測的記錄,並因此出版了《De Nova Stella》一書,是新星的拉丁名nova的來源。據估計這顆超新星的絕對星等有-15.4等,距地球7500光年;它最高時的視亮度有-4等,可以與金星相比。
●1604年10月9日——蛇夫座的超新星(克卜勒超新星),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有詳細觀測的記錄,這是迄今為止銀河系裡最後一顆被發現的超新星,視星等為-2.5等,距地球6000光年。它曾被伽利略用作反駁當時亞里士多德學派所謂上天永遠不變的理論。
●1885年8月19日——位於仙女座星系的超新星SN 1885A(仙女座 S)被愛爾蘭業餘天文學家艾薩克·瓦德(Issac Ward)在貝爾法斯特發現,這是人類首次發現河外星系中的超新星,也是至今在仙女座星系中發現的唯一一顆超新星。
●1987年2月24日——位於大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1987A在爆發後的數小時內就被發現,是現代超新星理論第一次可以與實際觀測比較的機會。它距地球約為五萬一千四百秒差距,最亮時視星等為3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