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確定的16所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畫”、“111計畫”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首批重點建設大學,卓越大學聯盟、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建築老八校”之一,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將天津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
截至2018年12月,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占地面積1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5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占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萬平方米建設,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3159人,其中本科生17724人,碩士研究生11410人,博士研究生4025人。有64個本科專業,3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8個
- 所屬地區:中國 天津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學校官網:http://www.tju.edu.cn
- 中文名:天津大學
- 外文名:Tianjin University
- 簡稱:天大(英:TJU)
- 創辦時間:1895年10月2日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理工類
- 屬性:985工程
211工程
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111計畫
卓越大學聯盟
2011計畫
研究生院
自主招生
全國重點大學
教育部直屬高校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李家俊
校長:金東寒 -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 - 本科專業:64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3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7個
二級學科8個 - 院系設定:29個學院(部)
- 校訓:實事求是
- 校歌:《北洋大學校歌》
- 校慶日:10月2日
-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
- 院校代碼:10056
- 主要獎項:2012年16項國家級科技獎項
全國大學生滿意度50強高校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 知名校友:賈慶林,張太雷,馬寅初,徐志摩,吳自良,師昌緒,吳德等
- 國家千人計畫:56人
歷史沿革
清末/北洋大學堂時期
中華民國/國立北洋大學時期
- 專辦工科時期
- 抗戰時期
- 理工結合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 建設多科性工業大學時期
- 向綜合性大學發展時期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 | ||
國家能源局科研機構 | ||
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APEC Sustainable Energy Center-APSEC)(天津大學牽頭) | ||
天津市科研機構 | ||
天津套用數學中心 | 天津市能源研究中心 | |
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 ||
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 | ||
港口水工建築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
精餾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工業結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國家文物重點研究基地 | ||
文物建築測繪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 ||
綠色合成與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力系統仿真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港口與海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定量系統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微光機電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機構理論與裝備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濱海土木工程結構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智慧型電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先進燃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中低溫熱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形狀記憶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輕型動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綠色精製過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監測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微納製造與測量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天津市電力系統仿真控制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生物分子與製藥工程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港口與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套用催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現代工程力學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低維功能材料物理與製備技術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過程檢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生物醫學檢測技術與儀器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建築物理環境與生態技術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土木工程結構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材料複合與功能化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現代連線技術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膜科學與海水淡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現代藥物傳遞及功能高效化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非線性動力學與混沌控制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裝備設計與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室內環境質量監控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複雜管理系統重點實驗室 |
天津市認知計算與套用重點實驗室 | ||
參考資料 |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學術期刊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 兩院院士
類別 | 姓名 | 簡介 | 姓名 | 簡介 |
---|---|---|---|---|
化工蒸餾專家 | 流體力學專家 | |||
建築學家 | 生物物理學家 | |||
雷射與非線性光學專家 | ||||
水利工程學家 | 化工工業結晶專家 | |||
製藥工程專家 | ||||
一般力學專家 | 電力系統分析、規劃與仿真專家 | |||
水利工程學家 | 感光材料專家 | |||
內燃機專家 | ||||
雙聘院士(部分)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海岸動力及海岸工程專家 | 通信工程專家 | |||
化學工程與設備專家 | 藥代動力學專家 | |||
水利工程專家 | 水利工程專家 | |||
環境工程專家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血管外科專家 | 病毒學專家 | |||
分子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家 | 實驗血液學專家 |
- 國家級教學團隊(14個)
序號 |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年份 |
---|---|---|---|
1 | 化學工程教學團隊 | 王靜康 | 2007 |
2 | 光學與光電子技術教學團隊 | 郁道銀 | 2007 |
3 | 力學教學團隊 | 亢一瀾 | 2008 |
4 |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教學團隊 | 葉聲華 | 2008 |
5 | 工科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田宜靈 | 2008 |
6 |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課程教學團隊 | 馮亞青 | 2009 |
7 | 製藥工藝學教學團隊 | 元英進 | 2009 |
8 | 中國古建築測繪教學團隊 | 王其亨 | 2009 |
9 | 化工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 張金利 | 2010 |
院系設定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工程力學、智慧型製造工程、工業設計 |
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天南大合辦)、生物醫學工程 |
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智慧型電網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 |
微電子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固體電子與微電子)、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建築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管理(第二學士學位) |
建築學院 | 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環境設計 |
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學) 分子科學與工程(天南大合辦)、套用化學(工)、食品科學與工程、製藥工程 |
管理與經濟學部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保密管方向)、工業工程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物流工程、金融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 |
理學院 | 套用物理學、套用化學 |
外國語言與文學學院 | 漢語言文學、英語 |
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藥學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職教師資班)、公共事業管理(第二學士學位)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體學院 | 軟體工程、動畫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 |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 海洋技術、海洋科學 |
法學院 | 法學 |
數學學院 | 數學與套用數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 智慧型醫學工程 |
資料來源: |
學科建設
-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
建築學 | 水利工程 | ||
二級學科 | |||
流體力學 |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
- 一級學科碩士點
類別 | 學科名稱 | ||||
---|---|---|---|---|---|
人文社科類 | 哲學 | 套用經濟學 | 法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教育學 |
理學 | 數學 | 物理學 | 化學 | 生物學 | |
工學 | 力學 | 機械工程 | 光學工程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電氣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建築學 | 土木工程 | 水利工程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城鄉規劃學 | 風景園林學 | |
軟體工程 |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工商管理 | 公共管理 | ||
藝術學 | 美術學 | 設計學 | |||
醫學 | 藥學 |
- 一級學科博士點
類別 | 學科名稱 | ||||
---|---|---|---|---|---|
理學 | 數學 | 化學 | 生物學 | ||
工學 | 力學 | 機械工程 | 光學工程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電氣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建築學 | 土木工程 | 水利工程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城鄉規劃學 | 風景園林學 | |
軟體工程 |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工商管理 | 公共管理 |
化學 | 力學 | 機械工程 | 光學工程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電氣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建築學 | 土木工程 | 水利工程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工商管理 | 數學 | 城鄉規劃學 |
- 學科排名
學科名稱 | 第三輪排名 | 學科名稱 | 第三輪排名 |
---|---|---|---|
1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8 |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2 | 力學 | 9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3 | 生物醫學工程 | 12 |
光學工程 | 3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14 |
建築學 | 3 | 軟體工程 | 16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4 | 工商管理 | 17 |
水利工程 | 5 | 17 | |
風景園林學 | 5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17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6 | 機械工程 | 18 |
城鄉規劃學 | 6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20 |
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6 | |
土木工程 | 8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批次 | 專業名 | |||
---|---|---|---|---|
第一批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工商管理 | 電子信息工程 |
第二批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建築學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工程管理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
第三批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土木工程 | 製藥工程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
第四批 | 套用化學 | 信息工程 | 水利水電工程 | 工程力學 |
第六批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熱能與動力工程 | 通信工程 | 軟體工程 |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 ||||
第七批 | 生物醫學工程 | 環境工程 |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1 | 電工學 | 王萍 | 22 | 材料力學性能 | 王吉會 |
2 | 材料力學 | 亢一瀾 | 23 | 理論力學 | 賈啟芬 |
3 | 製藥工藝學 | 元英進 | 24 | 工程振動與測試 | 劉習軍 |
4 | 通信原理 | 侯春萍 | 25 | 無機化學(工科) | 崔建中 |
5 | 化學工藝學 | 米鎮濤 | 26 | 弧焊電源及控制 | 胡繩蓀 |
6 |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 | 馮亞青 | 27 | 工程成本規劃與控制 | 王雪青 |
7 | 質量管理 | 何楨 | 28 |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 張世昌 |
8 | 金屬工藝學 | 楊玉虎 | 29 | 測控電路 | 張國雄 |
9 | 基礎工業工程 | 齊二石 | 30 | 化工分離過程 | 姜忠義 |
10 | 光電圖像處理 | 劉文耀 | 31 | 中國古建築測繪 | 王其亨 |
11 | 精密機械設計基礎 | 裘祖榮 | 32 | 鋼結構 | 丁陽 |
12 | 建築設計基礎 | 彭一剛 | 33 | 生物醫學光子學 | 趙會娟 |
13 | 電視原理 | 侯正信 | 34 | 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 | 陳樹昌 |
14 | 化工原理及實驗 | 賈紹義 | 35 | 管理統計學 | 劉金蘭 |
15 | 運籌學 | 吳育華 | 36 | 合金固態相變 | 趙乃勤 |
16 | 電路基礎 | 孫雨耕 | 37 | 有機化學(工科) | 張文勤 |
17 | 工程光學 | 郁道銀 | 38 | 光電子技術 | 姚建銓 |
18 | 國際工程契約管理 | 張水波 | 39 | 化工設計 | 王靜康 |
19 | 大氣污染控制 | 陳冠益 | 40 | 材料現代研究方法 | 杜希文 |
20 | 計算機網路基礎 | 孟昭鵬 | 41 | 水工建築物 | 張社榮 |
21 | 物理化學 | 周亞平 | 42 | 反應工程 | 辛峰 |
序號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 | 年份 |
---|---|---|---|
1 | 葛寶臻 | 理工科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創新實驗區 | 2007年 |
2 | 余建星 | 理工類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2007年 |
3 | 黃田 | 機械與力學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 2007年 |
4 | 徐可欣 | 光電與測控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 2007年 |
5 | 王成山 | 電氣與自動化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 2007年 |
6 | 曾堅 | 建築與規劃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 2007年 |
7 | 元英進 | 化工與生物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 2007年 |
8 | 侯春萍 | 工科高層次班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 2007年 |
9 | 練繼建 | 水土與環境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 2007年 |
10 | 崔振鐸 | 材料與化學類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 2007年 |
- 教學成果
序號 | 項目名稱 | 等級 | 年度 |
1 | 工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09 |
2 | 化工類多元化和國際化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的構建 | 一等獎 | 2009 |
3 | 化工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改革的研究與實施 | 一等獎 | 2005 |
4 | 獨立辦學、緊密合作,創新辦學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 一等獎 | 2005 |
5 | 高等化學資源共建共享平台* | 一等獎 | 2005 |
6 | 面向21世紀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01 |
7 | 面向21世紀熱工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01 |
8 | 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01 |
9 | 理工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9 |
10 | “三三”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9 |
11 | 《工程光學》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9 |
12 | 材料類複合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綜合改革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9 |
13 | 國家“十五”規劃教材《水工建築物》(教材) | 二等獎 | 2009 |
14 | 強化化工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9 |
15 | 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9 |
16 | 學研互動的大化工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9 |
17 | 面向21世紀兩套工科精品教材—《物理化學》與《無機化學》(教材) | 二等獎 | 2005 |
18 | 工程實踐教學新體系和機械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5 |
19 | 電路網路課程的建設 | 二等獎 | 2005 |
20 | 實驗教學實施體系的建構與管理 | 二等獎 | 2005 |
21 | 製藥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研究 | 二等獎 | 2005 |
22 | 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人才 | 二等獎 | 2005 |
23 | 高職高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5 |
24 | 國際工程市場學(教材) | 二等獎 | 2001 |
25 | 面向21世紀工科基礎化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 | 二等獎 | 2001 |
26 | 面向二十一世紀培養高素質儀器儀表類人才 | 二等獎 | 2001 |
27 | 全面提高綜合質量爭創更大社會效益的中國古建築測繪實習改革 | 二等獎 | 2001 |
28 | 工科基礎課程化工類系列CAI課件的研究與開發 | 二等獎 | 2001 |
29 | 工科基礎力學系列課程創新體系改革與建設 | 二等獎 | 2001 |
合作交流
校園環境
設施資源
主要景觀
敬業湖 | 友誼湖 | ||
主校門(東校門) | 北洋大學堂(北洋紀念亭) | ||
主樓(第九教學樓) | 圖書館 | 科學圖書館 | 北洋游泳館 |
大學生活動中心 | 第26教學樓 | 天南大聯合研究大廈 | |
王學仲藝術研究所 | 馮驥才藝術研究院 |
天大·海棠季
文物保護單位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
校長 | 金東寒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雷鳴 |
副校長 | 張鳳寶 |
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長、統戰部長 | 趙美蓉 |
副校級幹部 | 譚欣 |
黨委常委、校長助理 | 張力新 |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 古瑤 |
校長助理 | 劉寧 |
校長助理 | 肖松山 |
黨委常委、宣傳部長 | 賈啟軍 |
歷任領導
時期 |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北洋大學堂 1895.10-1912.1 | 督辦 | 1895.10-1896.10 | 校長 | 1895.10-1896.10 | ||
督辦 | 1896.10-1903 | 督辦 | 1903-1904 | |||
督辦 | 1904-1907 | 督辦 | 1907-1908 | |||
督辦 | 1908-1910 | 督辦 | 1910-1911 | |||
總辦 | 1897-1902 | 蔡紹基 | 總辦 | 1902.8-1903.6 | ||
錢嶸 | 總辦 | 1903.6-1903.8 | 沈桐 | 總辦 | 1904.9-1905.1 | |
監督 | 1905.2-1906.1 | 監督 | 1911.12-1912.1 | |||
監督 | 1906.1-1911.12 | |||||
北洋大學校時期 1912.1-1913.2 | 徐德源 | 校長 | 1912.1-1913.3 | |||
1913-1928.7 | 蔡儒楷 | 校長 | 1913.2-1914.3 | 校長 | 1914.3-1920.1 | |
校長 | 1920.1-1924.8 | 校長 | 1924.9-1928.7 | |||
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 | 校長 | 1928.7-1929.6 | ||||
國立北洋工學院 1929.7-1938.7 | 茅以升 | 院長 | 1929-1930.6 | 院長 | 1930.7-1932 | |
院長 | 1932-1938.7 | |||||
西北工學院 | 李書田 | 籌委會主任 | 1938.7-1939.2 | 院長 | 1939.2-1943.10 | |
院長 | 1943.10-1946.5 | |||||
泰順北洋工學院 1942.12-1946.5 | 院長 | 1942.12-1946.5 | ||||
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 1944-1946.5 | 李書田 | 院長 | 1944-1946.5 | |||
國立北洋大學時期 1946.5-1951.9 | 茅以升 | 校長 | 1946.5-1948.8 | 校長 | 1948.8-1949.4 | |
校長 | 1949.4-1951.9 | |||||
天津大學時期 | 劉錫瑛 | 校長 | 1951.9-1952 | 吳德 | 校長 | 1952-1957 |
校長 | 1957-1966 | 校長 | 1977-1978 | |||
校長 | 1978-1982 | 校長 | 1982-1986 | |||
校長 | 1986-1993 | 校長 | 1993-1997 | |||
校長 | 1997-2006 | 校長 | 2006-2011 | |||
校長 | 2011-2016.9 | 校長 | 2016.9-2019.02 |
文化傳統
- 校訓
- 校慶
- 校色
- 校徽
校徽外形為圓形,取自《淮南子·主術訓》“智圓行方”之意。校徽中間“1895”字樣為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創建時間,盾形為原來北洋大學校徽的概括,二者說明了天津大學前身為北洋大學,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學。英文為“TIANJIN UNIVERSITY(PEIYANG UNIVERSITY)”亦為天津大學(北洋大學)的英文翻譯。校徽外為齒輪,象徵天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的綜合性大學。
- 校歌
校區地址
衛津路校區
北洋園校區
濱海工業研究院
郵編:300460
知名校友
- 政界
姓名 | 簡介 | 姓名 | 簡介 |
吳 德 |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天津大學原校長 | 橋樑專家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 | |
革命先驅,中共早期重要領導人,廣州起義主要領導人 | 法學家 曾任民國國務總理 | ||
中華民國首任國務總理 | 徐 謨 | 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首位中國大法官 | |
外交家 曾任民國國務代總理 | 民國“四大家族”代表之一 | ||
北洋政府鹽務總署署長 | 民國交通銀行董事長 | ||
民國交通部部長 | 曾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 | ||
曾任國民黨中統局長 | 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委員長 | ||
原國務院國資委主任 | 原天津市市長 | ||
儲 波 | 原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 | 原吉林省委書記 | |
原核工業部部長 |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 | ||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原社保部副部長 | ||
天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天津市政協副主席 | ||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會長 | 天津市副市長 | ||
天津市副市長 | 河北省高級法院院長 | ||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 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 | ||
河北省政協副主席 | 楮 平 | 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 | |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交通部原副部長 | ||
建設部原副部長 |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 ||
四川省原副省長 | 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 ||
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 |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 ||
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 | 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 | ||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 民革中央原副主席 | ||
新疆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 | 江西省政協原副主席 | ||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 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 | ||
煤炭工業部原副部長 | 楊 輝 | 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 | |
河北省省政協副主席 | 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 | ||
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 | 水電部原副部長 | ||
恆玉珊 | 物資部原副部長、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兼秘書長 | 水電部原副部長 | |
冶金部原副部長 | 石油部原副部長 | ||
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 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 | ||
海南省政協副主席 | 天津市原常務副市長 | ||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 | 海南省原常務副省長 | ||
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 | 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 | ||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 | 遼寧省政協原副主席 | ||
紡織部原副部長 | 全國總工會原書記處書記 | ||
北京市人大原副主任 | 水利部原副部長 | ||
河北省政協主席 | 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 | ||
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 | 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長 | ||
貴州省委常委、紀委書記 |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河北省檢察院原檢察長 | ||
中國標準化協會理事長、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原主任 | 審計署總經濟師 | ||
王 波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 國務院南水北調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 |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 | 天津市原副市長 | ||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 | 寧夏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 | ||
湖北省黃石市市長 | 河南省鶴壁市市長 | ||
河南省安陽市委書記 | 河南周口市委書記 | ||
河南省體育局局長 | 黑龍江省大慶市市長 | ||
河北省衡水市市長 | 河北省邢台市市委書記 | ||
北洋政府農商總長,王光美、王光英之父 | 原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副書記 |
- 科研界
姓名 | 簡介 | 姓名 | 簡介 |
地質學家 | 中科院院士、著名經濟學家、人口學家 | ||
數學家,原東南大學校長 | 中科院院士、冶金專家、"兩彈一星"獎章獲得者 | ||
中科院院士 雷射與非線性專家 | “兩彈一星”功臣 |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 著名法學家 | ||
中科院院士 機械學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 核材料、材料科學家 | ||
中科院學部委員、化工專家 | 水利學家 | ||
物理學家 | 李署森 | 教育家 | |
崔 愷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 兩院院士、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 | |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汕頭大學執行校長 | 中科院院士、冶金專家,原東北工學院院長 | ||
中科院院士、材料專家 上海交大原名譽校長 | 中科院院士、冶金專家 | ||
中科院院士 國家測繪局科技委主任 | 中科院院士、鋼鐵冶金專家 | ||
張 維 | 中科院院士、力學專家 | 中科院院士、原北京郵電學院院長 | |
中科院院士傅家、原清華大學校長 | 中科院院士、中國首席內燃機專家、原天津大學校長 | ||
中科院院士、物理冶金學家 | 中科院院士建築專家 | ||
中科院院士 結構疲勞專家 | 南開大學原校長 物理學家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原院長 |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地震與防災工程專家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發電工程與設備專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 紙漿造紙工程專家 | ||
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屬材料專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 鋼鐵冶金專家 | ||
余建章 |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地質學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 西北工大原校長 | |
中科院院士 金屬缺陷與電子結構專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 紡織工程科技專家 |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017年當選)、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 | |||
藥物化學家 軍事醫學科學院原副院長 |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 經濟學家 | ||
電子信息學家 中國數位訊號處理領域的開拓者和先行者之一 | 揭曾佑 | 農田水利學家 中國現代農田水利學科的重要奠基人 | |
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現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 | ||
劉 穎 | 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原副院長 | 新中國水文高等教育奠基人 | |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合併武漢大學)原院長 |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合併重慶大學)原院長 | ||
周 楫 | 西安公路學院(現長安大學)原副院長 | 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大)原院長 | |
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院長 | 何 振 | 太原機械學院(現中北大學)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 |
華澤澎 | 石油大學(華東)黨委書記 | 呂方潤 | 河北理工大學原黨委書記 |
內蒙古工業大學原校長 | 北京物資學院原副院長 | ||
湖南大學原黨委書記、原副校長 | 湖南大學原副校長 |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黨委書記 | 鄭 剛 |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 |
汪仁樹 | 哈爾濱科技大學(現哈爾濱理工大學)原校長 |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院長 | |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 | 東南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 ||
同濟大學原副校長 | 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 | ||
石家莊鐵道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天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原校長 | ||
李 軍 | 石家莊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 戎 賢 | 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 |
河北聯合大學副校長 | 北京化工大學原副校長 | ||
天津理工大學副校長 | 天津理工大學副校長 | ||
張 樺 | 天津理工大學副校長 | 張 維 | 天津財經大學副校長 |
深圳大學副校長 | 中原工學院副院長 | ||
南京郵電大學原副校長 | 石家莊鐵道大學副校長 | ||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副院長 | 天津工業大學副校長 | ||
張 瑾 | 青島工學院副院長 | 天津商業大學副校長 | |
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 | 內蒙古工業大學副校長 |
- 企業界
姓名 | 簡介 | 姓名 | 簡介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 ||
中國核工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 李 躍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經理 | |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 中國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 | ||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裁 |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 銀河證券董事長 | ||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原總經理 |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 ||
中國華能集團原副總經理 | 中國一汽集團副總經理 | ||
姚發海 |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副總經理 |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 | |
濰柴動力集團董事長 | 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
黃兆鑾 | 中國一汽原廠長 | 三峽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 | |
陳毅松 | 德意志銀行原副總裁 | 毛庭安 | 泰國U航空中國部總裁 |
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南方航空副總經理 | ||
中國醫藥集團副總經理 |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副總裁 | ||
譚 強 | 信誠人壽總經理 | 西南證券總裁 | |
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 ||
吳 峻 | 華潤醫藥集團副總裁 | 國家開發銀行原總經濟師 | |
寶鋼集團副總經理 |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工程師 | ||
高明祥 | 東風汽車公司原黨委常務副書記 | 中化國際副總經理 | |
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總經理 | 王 勇 |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公司總經理 | |
周學仲 | 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總裁 | 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副總裁 | |
王 濤 | 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副總裁 | 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總工程師 |
- 軍界
姓名 | 簡介 | 姓 名 | 簡介 |
中將、 二炮原副司令 | 周錫禎 | 少將 空軍工程學院原院長 | |
少將 解放軍工程兵工程學院原院長 | 副兵團職,海軍指揮學院原顧問 | ||
少將 海軍工程學院原院長 | 少將 通訊工程學院原院長 | ||
少將 總參通信部原局長 | 戴敬升 | 少將 65集團軍原副軍長 | |
趙生亞 | 少將 解放軍防化專家 | 少將 解放軍理工大學副校長 | |
少將 總後勤部基建營房部部長 | 少將 北京軍區聯勤部副政委 | ||
少將 海軍某海防工程中心主任、海防工程專家 | 少將 總裝備部通用裝備保障部部長 |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