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第一板塊 戰略板塊 緊扣企業戰略規劃目標和企業文化的要求,規劃人力資源體系,使人力資源管理真正成為
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並成為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和保證。
第二板塊 業績管理板塊 建立以工作分析為基礎,以關鍵業績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為核心,以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為主要內容的
業績管理體系。
業績管理的手段是考評,核心是激勵,目標是改善。
第三板塊 員工發展板塊 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員工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員工能力的開發與培養,運用人才的引進、
培訓開發、
生涯管理等方式方法,不斷提升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三、以
目標管理為基礎的人力資源體系的設計步驟 該人力資源體系的設計步驟可如下所示:
第二 開展工作分析
1、
流程再造 對企業現有的流程進行分析,架構更適合企業業務和管理實際的流程。
首先,確定公司級的關鍵業績指標(KPI);
最終,確定每一個崗位的關鍵業績指標(KPI)。
第四,構建科學合理的
績效管理體系。“科學”是指符合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合理”是指符合企業
業務及管理的實際,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實用性。
績效管理既重視工作結果,也重視完成工作的過程,把結果考核與行為表現的評價結合起來。構建符合企業運作特點的績效管理體系。
第五,薪酬變革,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有效的激勵機制。考評結果最直接的套用表現在兌現激勵上。主要包括: 1、
薪酬激勵:考評結果與
績效工資、獎金掛鈎,績效表現決定
薪酬水平; 2、
晉升激勵:考評結果是職位晉升的依據,績效考評與
人事管理聯動; 3、發展機會激勵:考評結果兌現與員工的培訓、培養等緊密結合,拓展
績效激勵的空間和形式,豐富激勵內容。
第七,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開發體系
第八,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模組
1、組織機構的設定,2、
企業組織機構的調整與分析,3、企業人員供給
需求分析,4、企業人力資源制度的制定,5、人力資源
管理費用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國際人力資源管理1、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2、組織內部
評估3、
組織發展與變革; 4、計畫組織
職業發展;5、比較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綜述 6、開發人力資源發展戰略計畫7、工作中的績效因素 8、員工授權與監管)
1、理論學習,2、項目
評估,3、調查與評估,4、培訓與發展,5、
需求評估與培訓,6、培訓建議的構成,7、培訓、發展與員工教育,8、培訓的設計、系統方法,9、開發管理與企業領導;開發自己和他人,10、項目管理:項目開發與管理慣例。
1、
績效管理準備階段,2、實施階段,3、考評階段,4、總結階段,5、套用開發階段,6、績效管理的面談,7、績效改進的方法,8、行為導向型考評方法,9、
結果導向型考評方法。
五、人力資源薪酬福利管理:
六、人力資源的員工和勞動關係:
1、就業法,2、勞動關係和社會,3、行業關係和社會,4、
勞資談判,5、工會化和勞資談判(安全、保全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項目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促進工作場所的安全和健康管理
職業健康和安全)
人力資源管理與競爭 1、人力資源管理與競爭優勢,2、人力資源管理的發令以及環境,3、
人力資源規劃,4、工作分析,5、
人員招聘6、培訓和發展員工 7、員工績效評估 8、提高生產力方案。
包括員工入職手續、員工信息檔案、
人事檔案以及員工
獎懲制度等,是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
八、職業生涯管理
職業生涯管理是企業通過規劃員工的職業生涯,引導員工把自身發展目標與
企業發展目標充分結合,有效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良好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
內容
現代體系
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在中國的發展,基本上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而外資企業的大量湧入則是其主要的推動力量,短短十幾年時間內,國內整體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與管理水平已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不同地域、不同性質的企業在
管理理念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少數優秀企業已經建立起了人力資源開發與經營的
管理體系,絕大多數企業則處於
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過渡的階段,並且還有相當一批企業仍未脫離傳統人事管理的觀念。幫助中國企業建立起有效的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在
人力資源戰略、策略、管理制度和
人力資源技術等四個層次的建設上實現跨越式提升,是國內所有人力資源服務(諮詢)機構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前文分析過,對於現代企業,尤其是處於高速成長和發展中的企業,有效構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系非常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在現代企業中有效構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呢。有兩點建議:
第一、企業中高層領導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觀念、理論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源管理的觀念,同時在企業中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強化員工人力資源管理的意識;
第二、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人才主權時代,也是一個人才贏家通吃的時代:所謂人才主權時代就是人才具有更多的就業選擇權與工作的自主決定權,人才不是被動地適應企業或工作的要求。企業要尊重人才的選擇權和工作的自主權,並站在人才內在需求的角度,去為人才提供人力資源的產品與服務,去贏得人才的滿意和忠誠。人才不是簡單的通過勞動獲得
工資性收入,而是要與資本所有者共享價值創造成果。所謂人才贏家通吃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越高素質、越稀缺、越熱門的
人才資源將獲得越來越多工作選擇機會,其獲得的報酬越高。二是擁有獨特的人才資源優勢的企業越具有市場競爭力,越容易吸引和留住人才。知識型員工與職業企業家成為
企業價值創造的主導要素,具有對
剩餘價值的索取權。這是人才主權的基礎。人才的
稀缺性,巨大的增值空間和
人力資本投資的高回報性,使得資本追逐人才,人才選擇資本,知識僱傭資本(比爾·蓋次的出現是
知識資本戰勝
貨幣資本的標誌)。才智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任務是構建
智力資本優勢並保持這種優勢的獨特性。
實施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就像財務、質量、生產等管理一樣,必須形成一個體系,才能確保其功能有效完整地發揮。因此,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是在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框架內的分塊管理,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有效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前提。
要充分了解企業三至五年的中短期規劃,特別是企業的發展目標及實現此目標所採取的
戰略手段,只有企業的目標與戰略明確,才能設計足以實現
企業目標並與之相配套的
組織架構。建立
企業組織架構是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根本基礎。
特別是人力資源機構必須完善,否則就談不上對企業整個人力資源的考評工作的開展。
在建立
薪資制度的同時,制訂試用轉正管理辦法,新進人員和晉升人員的考核機制就形成;制訂異動管理辦法,範圍含降級、平調、升級及
調薪等內容,內部
人才流動的渠道就暢通了;制訂離職管理辦法和契約管理辦法等,薪資制度的執行可靠性就建立,有了這些,對人才的
制約機制就形成。
環節2:職別說明
組織架構建立好之後,企業的
管理模式就確定,包括崗位設定、
部門劃分、工作接口、管理路線、組織階層及上下級關係等就界定清楚。為了確保組織架構中所設定的各崗位任務能得以實現,就有必要進一步對
管理組織中所有崗位的級別、責任、權利做出明確規定。因此,以
企業組織架構為基礎,就可以建立職等表,而有了職等表,又為制訂資薪制度建立了基礎。
關鍵點
工作名稱:工作名稱標準化,按照有關
職位分類、命名的規定或通行的命名方法和習慣確定工作名稱。工作代碼:各項工作按照統一的代碼體系編碼。工作地點。
2.工作規範分析:主要目的:全面認識工作整體。
(1)工作任務分析:明確、規範工作行為,如工作的中心任務、工作內容、工作的獨立性和多樣化程度,完成工作的方法和步驟、使用的設備和材料等。
(2)工作責任分析:通過對工作相對重要性的了解,配備相應許可權,保證責任和權力對應。儘量用定量的方式確定責任和權力。
(3)督導與組織關係分析:了解工作的協作關係和隸屬關係。包括:直屬上級、直屬屬下、該工作制約那些工作,受那些工作制約、在那些工作範圍內升遷或調換,協作關係等。
(4)工作量分析:目的在於確定標準工作量。如勞動的定額,工作量
基準、工作
循環周期等。
3.工作環境分析
(1)工作的
物理環境:即:濕度、溫度、
照明度、噪音、震動、異味、粉末、空間、油漬等以及工作人員和這些因素接觸的時間。
(2)工作的安全環境:工作危險性、
勞動安全衛生條件、易患的職業病、患病率及危害程度。
(3)社會環境:包括
工作群體的人數、完成工作要求的人際效應的數量、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工作地點內外的文化設施、社會風俗習慣等。
(4)聘用條件:包括工作時數、
工資結構、支付工資方法、
福利待遇、該工作在組織中的正式位置、晉升的機會、工作的季節性、進修的機會等等。
4.任職條件分析
(1)教育培訓
受教育、培訓程度,教育、培訓經歷、學歷、資格。
(2)專業技能
對使用的機器設備、材料性能、工藝過程、操作規程及操作方法、 工具的選擇和使用、安全技術、
企業管理知識。
(3)行業經驗
完成工作任務所必須的操作能力和實際經驗。包括:過去從事同類工作的工齡和
業績等;從事該項工作所需的
決策力、
創造力、
組織力、適應性、注意力、判斷力、智力以及操作熟練程度。
(4)心理素質
完成工作要求的
職業性向,包括:體能性向,即任職人應具備的行走、跑步、爬行、跳躍、站立、旋轉、平衡、拉力、推力、視力、聽力等;
氣質性向、即任職人應具備的耐心、細心、沉著、勤奮、誠實、
主動性、責任感、支配性、情緒穩定性等。
只有對工作職別進行全面分析,才能對崗位進行有效、全面訴求、闡述。
根據
組織架構圖及
職等表,根據各崗位在
管理組織中所處的位置、所賦予的任務、所必須實現的功能、所應承擔的責任、所必需的任職資格等,就可以對各崗位的工作進行定位,編寫成為
職務說明書。
再對職務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內容,首先
評估有無疏漏是否完整、縱向橫向是否保持良好銜接、授予的責任是否與所處的崗位相對應等,以確定是否有必要對職務說明書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再進行
崗位分析,評估其工作量大小,以確定此崗位所需的人數,分析整個管理組織架構所需的人數,就完成
定崗定編。
只有明確
職級、崗位,才能進行下一步考評工作的開展。
環節3:考核體系
根據崗位職務說明書,就明白了各崗位的工作事務,為了順利完成各項事務,就必須規定各種事務的經辦人、審核人、覆核人及批准人等,當然,不是所有事務都需要通過四個環節來完成,有些只要三個或二個環節即可,這樣就形成了許可權劃分表。有了許可權劃分表,完成各種事務的
工作流程也就建立了,同時,各崗位之間的工作接口也明確了,各崗位都按許可權劃分表的規定去做工作,企業的流程
規範化就實現。
根據
職務說明書及許可權表對各崗位職、責、權的規定,結合參照企業各階段的目標及分解到各崗位的任務,並考量崗位工作的主次及輕重等權重劃分,就能制訂出各崗位的考核管理辦法。有了考核管理辦法並予以實施,員工工作實績的好壞就一目了然,企業根據考核結果對各崗位員工實行獎優罰劣,企業的
激勵體系就建立。
只有許可權劃分清晰,才能
明確職責與義務,才能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考評體系的相關檢核標準與推進考評工作開展。
通過了解本地區同行業的
基本工資水平,了解企業創利能力及分配原則,
評估企業利潤增長率,根據
勞動法要求、根據企業的定編要求,就可以編制企業
薪資總
預算及年度增長方案,再參照各崗位
職等、責任、
工作性質、強度、難度、環境、重要性等因素,就可以劃定各崗位的
工資水平及增長比例,再將各崗位的總薪資分解為底薪、津貼及
績效獎等項目,以保證工資具有公平合理性、上下浮動彈性及增長幅度空間,企業的薪資制度就建立。
根據企業的用人宗旨,作為薪資制度的延伸,對員工的就業、健康、充電、安居、子女就學等企業政策予以明確,制訂出福利管理辦法,從情感方面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讓員工能夠安居樂業,對員工的
保障機制就形成。
只有完善
薪酬體系,保障員工權益,才能更好留住員工,激勵員工為企業服務。
根據崗位
職務說明書中對任職資格的要求和企業
定崗定編的要求,將企業現有的人員與所設定的崗位一一對號入座,就很容易發現哪些崗位人員有富餘,哪些崗位人員需要調整,哪些崗位的人員必須淘汰,哪些崗位人員需要補充,有哪些新崗位,在什麼時候設立,在未來需要儲備、調整及淘汰哪些人等等,就一清二楚。由此,企業的
人力資源規劃就清晰。
為了確保員工能與企業同步發展,同時也為了員工能適應企業更高崗位的要求,員工自身水平必須不斷提升,因此,必須對員工的教育投資做出年度預算,再根據預算和員工的成長需求,按不同
職等、不同部門、不同時間等因素制訂出
培訓計畫。有針對性地給予員工進行現崗位和更高崗位的知識及
技能教育,實施培訓後,將員工的受訓結果與
薪資、晉升等機會掛鈎,人才培養儲備的目的就可以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