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準備
1.消除一切感染病灶。2.糾正營養不良、貧血以及肝、腎和其他臟器功能障礙。
5.術前1周用普通飲食,以利調整電解質平衡,如病人長期服用利尿藥,則術前1周將口服
氯化鉀適量增加,以利克服體內鉀的不足。
6.術前3日開始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手術當日術前用藥時,給一個劑量抗生素。
7.重症病人術前1周起靜脈點滴葡萄糖、胰島素和
氯化鉀溶液(GIK),以保護心肌。
8.術前應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消除顧慮,增強醫患合作。讓病人了解手術過程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利病人主動配合。
麻醉方法
建立通道
橈動脈測壓、中心靜脈測壓以及
靜脈輸液通道的建立,可依據具體情況於麻醉前或麻醉後進行。
手術步驟
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是標準的
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切口,它顯露好,適合任何部位的心臟手術。切口起自胸骨
切跡稍下,達
劍突下約5cm。
鋸開胸骨
沿正中用電刀切開
胸骨骨膜,分離胸骨
切跡達胸骨後;然後解剖
劍突及分離胸骨後間隙。切除劍突後,用風(電)動鋸沿中線將胸骨縱行鋸開。骨膜用電凝止血,胸骨用
骨蠟止血。
切開心包
縱行正中切開心包,上達
升主動脈反折部,下達
膈肌,切口下段向兩側各切一側口以利顯露。之後將心包切緣縫合於雙側
胸骨外的軟組織,用撐開器撐開胸骨,顯露心臟[圖1-1~3]。
心外探查
建立體外循環
⑴腔靜脈套帶:先將主動脈和
肺動脈間的間隙分開,行
升主動脈套帶,牽拉升主動脈上的帶向左,顯露
上腔靜脈內側,用
直角鉗沿上腔靜脈內側繞過其後套帶。用同樣方法用下腔套帶鉗繞
下腔靜脈套帶備用。
⑵動脈插管:在升主動脈的遠端,用7號線作兩個同心
荷包縫合,均不穿透血管,縫於主動脈的外膜,荷包線的開口左右各一。將荷包線套入止血器,以備插管時止血和固定。將荷包中央部分的外膜切除。向右心耳注入肝素(3mg/kg)後用小圓(尖)刃刀在荷包中央切一略小於動脈插管口徑的切口,退出刀刃的同時將動脈插管送入升主動脈切口內,立即收緊兩個荷包線的止血器,並用粗絲線將動脈插管與止血器固定在一起。最後將動脈插管固定在切口邊緣或撐開器的葉柄上,將插管與
人工心肺機連線。
⑶腔靜脈插管:於右
心耳和
右心房各縫一荷包線,套以止血器,然後切口,插入上
下腔靜脈插管(一般先插經心耳上腔管),收緊止血器。用粗絲線圍繞插管結紮切口以下2~3mm的心耳和心房壁,並用此結紮線固定上下腔插管以防滑脫。將上下腔插管與人工心肺機連線。
⑷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在
升主動脈根部前側外膜作一褥式縫合,將其套入止血器。將冷心停搏液灌注針頭排盡氣體後刺入褥式
縫合線的中央部位進入升主動脈內,抽緊止血器,將插管和止血器用粗線固定在一起。將插管與灌注裝置連線。
⑸左心引流插管:可選用下列二者之一:
左房引流 於右上
肺靜脈根部與左房的連線部作一大的褥式縫合,套以止血器,在褥式縫線圈內切一小口後,將左房引流管插入左心房,收緊止血器,並用粗絲線結紮,把
引流管與止血器固定在一起。將引流管與
人工心肺機連線。
左室引流 某些病人套用左室引流效果更佳,在左室近心尖無
血管區作一褥式縫合,套上止血器,在褥式縫合圈中央作一小切口,自小切口置入左心室引流管,收緊止血器,將引流管與止血器固定在一起。將引流管連線於
人工心肺機系統。
檢查所有管道及其連線均無錯誤,肯定各通道沒有任何障礙,即可開始
體外循環,並行循環數分鐘後,阻斷上、
下腔靜脈,進入完全體外循環,此時上、下腔靜脈血液完全經插管流入
人工心肺機,不流入右房。同時進行血液降溫。
⑹阻斷
升主動脈:在全身溫度降到30℃左右時,提起升主動脈套帶,用主動脈阻斷鉗,阻斷升主動脈。立即由主動脈根部的灌注管灌入4℃冷心停搏液(10~15ml/kg),同時心臟表面用4℃冰鹽水或冰屑降溫,以使心臟迅速停搏[圖1-4]。
平均動脈壓 5.33~9.33kPa(60~90mmHg)。
中心靜脈壓 0.59~1.18kPa(6~12cmH2O)
體溫 一般手術28℃左右;複雜心臟手術可用深低溫20℃~25℃.
流量 50~60ml/kg為中流量;70~80ml/kg為高流量,臨床常用高流量。兒童與嬰幼兒流量應高於成人。
PvO2 3.3~5.3kPa(25~40mmHg)。
pH 7.35~7.45。
PaCO2 4.6~6.0kPa(35~45mmHg)。
尿量 2~10ml/kg/小時。
血鉀 在
體外循環運轉過程中K保持在4~6mmol/L,每小時應給氯化鉀1~2mmol/kg。
肝素化 人體按3mg/kg;預充液1mg/100ml;運轉1小時後,經
人工心肺機補充肝素半量。運轉過程中ACT應保持在600秒左右。
終止體外循環
⑴復溫:心內主要操作完成後,可開始復溫,但心臟局部仍需要低溫保護。
⑵排氣:心臟切口縫合完畢即可進行心尖插針排氣,主動脈根部插針排氣,或將灌注針拔掉,通過主動脈壁上的針孔排氣。排氣前將
心包內冰屑或冰鹽水清除。
⑶開放主動脈:開放升主動脈阻斷鉗,此時應保證左心引流通暢,防止左心膨脹。
⑷去顫:開放升主動脈阻斷鉗後,如條件合適,
心臟多能自動復跳,如不復跳,可用電擊去顫,一般用直流電5~50瓦稍。去顫前應查血氣及離子,如不正常,應立即給以糾正,保證在生理條件下復甦成功。復跳後應保持一段時間心臟處於無負荷跳動,以利
心肌功能恢復。
⑸輔助循環:復甦後開放上、下腔阻斷帶,使完全
體外循環轉變成為並行循環,以輔助心臟搏動,降低心臟負擔。心內操作時間越長,需要輔助循環的時間也越長,以利心臟代謝及功能的恢復。
⑹停止體外循環:體外循環停機的條件是:①體溫達36℃;②
平均動脈壓8~10.66kPa(60~80mmHg);③手術野無重要出血;④血氣分析報告正常;⑤血離子正常;⑥無嚴重
心律紊亂。停機前可使用血管擴張藥與利尿藥,如
硝普鈉、
速尿等,使人工心肺機記憶體血逐漸減少,對人體實現正平衡。到停機時,機內只留下最低限度維持運轉所必需的血量。停機後要繼續用動脈泵緩慢輸血,以防止血量不足,也要防止輸入速度過快而致
心臟膨脹,損害
心肌功能。
⑺中和
肝素:根據ACT測定值計算
魚精蛋白用量;或按1∶1的數量給魚精蛋白中和體內肝素。防止使用魚精蛋白過量或不足。
⑻補充鉀:終止
體外循環之前,一般病人都自然
利尿,如尿流速度不夠理想,可用速尿,此時最易發生低血鉀所致心律紊亂。補鉀量應根據尿量及
血清鉀的監測:一般每排出500ml尿應輸入0.7~1.0g
氯化鉀,為防止液體過度負荷,可用6∶1000~15∶1000
氯化鉀溶液靜脈點滴,需注意高濃度的鉀要從大靜脈內插管輸入,周圍靜脈輸入高濃度鉀難以保證通暢。
⑼補充
血容量:停機後,創面仍不斷失血,加上利尿(尿流常較快),因此應立即輸入新鮮血及血漿以補充血容量之不足。血與血漿的比例可根據細胞壓積及血紅蛋白測定數值來決定。
⑽拔管:停機之後,在病情穩定的條件下,可拔去上腔插管,將下腔插管退到
右心房內。如病情繼續穩定,可將下腔插管拔除。如果不需要再輸入機內血液,應儘可能早拔除動脈插管。同時在主動脈插管處的結紮線範圍內注射
魚精蛋白,經主動脈內注射魚精蛋白極少引起血壓下降。
術中注意事項
2.切開心包,顯露心臟,建立
體外循環前,應通過心外探查,偶爾進行心內探查,進一步確定診斷,或修正診斷及改變手術設計。
4.上下腔靜脈套帶有困難者,血管張力或右房張力大,或有粘連難以分離者,可先在右房插管,待體外循環開始後,心臟及腔靜脈張力下降後再進行套帶;套帶時如發生腔靜脈破裂,可迅速經右
心耳將管插入破裂的上(下)腔靜脈,同時用手指捏住或壓迫破口制止出血,啟動體外循環,待心臟張力下降後,修補破口。
5.
體外循環啟動後應隨時檢查上、
下腔靜脈引流是否滿意,
中心靜脈壓是否升高,左心引流是否通暢,心臟是否膨脹,以便及時發現並排除故障。
6.心內操作要輕柔、細緻,要以最小的損傷,最短的時間完成手術,並取得最佳的手術效果。
7.阻斷
升主動脈進行心停搏液灌注時,應及早將右房切開減壓,以免右心膨脹。如切開右房(室)時發現有大量血湧出,應考慮兩種可能:①升主動脈阻斷不全;②下腔靜脈阻斷不全,或左
上腔靜脈沒有阻斷。確定後應加以糾正,即可使手術野清晰。
8.手術結束時應及早排除心腔內的氣體,儘早開放升主動脈阻斷鉗。如不自動復跳,應及時去顫,勿使
心室纖顫時間過長。應依靠監測血離子及
血氣分析來保證復甦時
內環境處於生理狀態。
9.血管擴張藥的套用 重症病人可於復溫開始時靜滴
硝普鈉,以減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左心負擔,增加
心排出量;有利於機器余血輸入體內;加強利尿,有利於將體內多餘的水及早排出。一般用量常在0.5~3μg/kg/分,很少需要超過5μg/kg/分。需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調整速度或用量。
10.心肌保護 心肌保護的總原則是增加能量儲備,減少能量消耗;開始手術前,著重於術中,繼續鞏固於術後。
⑴冷心停搏液的灌註:目前套用最廣的是冷化學心停搏液,其主要成分是
氯化鉀15~20mmol/L、鎂、鈉、鈣和葡萄糖等。多數學者主張用含鈣0.5~1.0mmol/L,但亦有用無鈣心停搏液,其
滲透壓應略高於正常,一般主張在340~360毫滲量左右。酸鹼度應略偏鹼,即pH在7.60左右。溫度為4℃。冷心停搏液要在
升主動脈阻斷鉗的近端灌入主動脈進入
冠狀動脈內,壓力為5.3~6.6kPa(40~50mmHg)左右。用量為10~15ml/kg,要求在3~4分鐘內注完。手術中每隔20~30分鐘再灌注一次,其量可酌減,但在復甦前一次的灌注液應減低鉀的含量為5mmol/L,以免影響復甦。近年來主張心停搏液自冠狀靜脈竇灌入稱為逆灌,或者順灌和逆灌相結合使用。
⑵心表降溫:灌注心停搏液的同時,用冰屑或冰鹽水灌入
心包腔進行
心臟表面降溫。對有明顯
心肌肥厚的病人同時用冰鹽水灌入心腔,以增加全心降溫效果,使心肌溫度保護在15℃~20℃。
⑶GIK溶液的套用:術前、術後均可用GIK溶液靜脈點滴,以提高心肌
糖原的儲備,及改善心肌的
能量代謝。
⑷充分左心減壓:充分左心減壓,不但可使手術野清晰,而且是心肌保護重要的一環。在
主動脈瓣有關閉不全的心臟,灌注心停搏液時,要間斷有節奏地擠壓左室,使漏入左心室的心停搏液被擠入
冠狀動脈,增強冷心停搏液的作用,同時也避免左室膨脹造成的損害。
⑸血管擴張藥的套用:血管擴張藥可減輕心臟的前後負荷,使
心肌以較低的能耗就能增加
心排出量;同時也擴張
冠狀血管和肺血管,有利於
心肺功能的改善。即使是血壓偏低,亦非血管擴張藥的
禁忌證,可以在用血管擴張藥的同時使用
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或兩者合用,依靠調節兩種藥的用量(即依靠調整兩種藥的濃度和靜點時的滴數),可使低血壓的病人逐漸改善,不但不致引起血壓下降,反而可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改善全身微循環。
術後處理
低心排出量的處理
正常心排血指數是2.5~4.4L/m體表面積。低排的診斷不能依據單一的體徵或症狀,而應依據病人的全面情況進行判斷。其診斷依據如下:①煩躁不安、憂慮或淡漠;②周圍脈搏細而速;③皮膚冷濕,
甲床紫紺;④尿少,成人每小時尿量少於30ml;⑤低
血氧症;⑥血壓多偏低,但低排時也可以血壓正常或偏高;⑦心排血指數<2.5L/m。處理低排要針對原因,尤其應強調預防。
⑴
低血容量:①停止
體外循環前應儘可能將機器血輸入體內,即停機前要求適當正平衡;停機後要將機內余血緩慢輸入。一般要求
平均動脈壓達8~8.66kPa(60~80mmHg),
中心靜脈壓2~2.67kPa(15~20mmHg)。②停止機器余血輸入後,立即開始輸入庫存血,輸入的速度及量應依據
血液動力學變化,排尿速度,平均動脈壓和中心靜脈壓進行調整。但要避免輸入血或液體過多、過快,以免心臟過度負荷或發生
肺水腫。有些病人應進行左房測壓對輸血進行指導。③體外循環剛終止時,尿流常很快。這時
血容量變化較快,應嚴密監測動、靜脈壓和左房壓的變化,並可定期查細胞壓積和血色素,以指導輸血速度和量。
⑵
心功能不全的處理:
體外循環手術後低
心排血量的病人常有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套用血管擴張藥常可改善心臟功能,減輕
心臟前後負荷。低排嚴重者可在用血管擴張藥的同時使用正性藥物,既可強心,又可減輕心臟負荷,如套用
硝普鈉0.5~5μg/kg ·min,對減輕前後負荷有較好的效應。需要強調的是血壓低不是套用硝普鈉的
禁忌證,在套用硝普鈉的同時加用
多巴胺2~10μg/kg·min,既可減輕心臟的前後負荷,增加
心排出量,又可改善心、腎的血液供應,升高血壓、降低周圍阻力,改善微循環,常可使循環逐漸穩定。但調整兩種藥達到合適的輸入速度需要一段平衡過程。心臟復甦後不要急於終止
體外循環,應給予一定時限的輔助循環,有助於
心臟功能的恢復,對於預防低排將起一定作用;即使在停止體外循環後,如病人發生
心功能不全,可再度進行體外循環輔助心臟排血,有利心功能的恢復,常起著治療低排的作用。嚴重的病人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常可明顯改善。
⑶
心包堵塞的處理:心包堵塞的處理關鍵是及時確診、迅速處理,猶豫不決常導致災難性的結果。有如下幾點時應考慮有心包堵塞的可能性:①臨床沒有心功能不全的其他因素(如
心肌保護欠佳,畸形或病變糾正不徹底,
血流量不足等),然而表現低排,對正性藥反應不佳者;②
胸管引流出血量偏多,或引流量特別少;③胸管引流量突然減少或出現凝血塊;④
頸靜脈怒張,靜脈壓升高;⑤動脈壓下降,
脈壓差變窄,用正性藥不改善者。一旦確診,應緊急送進手術室,手術清除血塊、積血並徹底止血,如情況緊爭,可於病室內將切口下段打開,用戴有消毒手套的手指伸入心包內,即有血湧出或有血塊排出,病情頓時改善,然後急送手術室,進行徹底處理。要注意心包堵塞可發生於手術後3日內,而且此後仍可發生遲延性的心包堵塞。
心律紊亂的處理
體外循環術後
心律紊亂最主要的原因是低鉀。因此,防止低鉀是預防心律紊亂的重要環節。術前應充分糾正體內鉀缺失,術中要按常規給鉀,術後要依據尿量及血鉀測定結果進行補鉀。
⑴
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處理:①異搏定5~10mg靜注,為目前首選藥物。②心得安10mg口服或氨醯心安25mg口服。③
甲氧胺5~10mg靜注或10~20mg
肌注。④興奮
迷走神經藥,如新斯的明0.5~1.0mg肌注。⑤
苯妥英鈉100mg靜注。⑥
氯化鉀可用0.4%~0.6%靜點。⑦
毛地黃類:
西地蘭0.4~0.8mg靜注(未曾用過者),每2小時後再靜注0.1~0.2mg,24小時內不超過1.2mg。⑧同步直流電復律:各種不同藥物無效者可用此法,但毛地黃中毒者不宜用。⑨心房起搏超速抑制,用高於其頻率的速率起搏,20秒後突然停止起搏常可轉為
竇性心律。
⑵
房顫:西地蘭或狄戈辛靜注,亦可用電復律或超速起搏方法。
⑸
室速:①利多卡因靜注,如反覆出現可1~3mg/kg·min,靜脈點滴。②電復律。
酸鹼與電解質平衡失調的處理
常見
酸鹼平衡失調是
代謝性酸中毒。鹼缺失>3mmol/L,pH<7.35,PaCO2<4.0kPa(30mmHg)就應糾正。計算公式如下:
總細胞外鹼缺失=鹼缺失mmol數×0.3×體重
用5%NaHCO3補充1/2總鹼缺失量。半小時後複查血氣後決定進一步糾正的用量。
體外循環術後最嚴重的
電解質紊亂是低鉀,尤其術前長期用利尿藥的病人,其總體鉀常是低的,儘管
血清鉀測定可以正常,但
心肌細胞內鉀可能偏低。因此,保持鉀的平衡要開始於術前強有力的補鉀,體外循環術中要以1~2mmol/kg/小時補充,終止體外循環後要根據尿量補鉀,每排出500ml尿要補
氯化鉀0.7g~1.0g,力求血清鉀保持在4~5mmol/L。
低鈣常可導致
心肌功能不全,如輸庫血量較大均應適當
補鈣。
防止液體過度負荷
由於
血液稀釋法的套用,或術前存在一定的
心功能障礙,
體外循環結束後,體內有一定的
水瀦留。因此,術後72小時內應保持液體負平衡,特別是
心功能不全時,更應嚴格控制水和鈉的輸入。體外循環結束後常自然利尿,如
利尿不理想,應考慮是否有心臟功能或腎臟功能不佳,或
膠體滲透壓不夠。除針對原因進行處理外,還可套用
利尿劑如
速尿靜注。但需注意利尿與
血容量的關係,及利尿與低鉀的關係,應反覆進行離子監測,使能保持動態平衡。
出血的處理
體外循環術後出血有一定的發生率,關鍵在於預防,即手術中,尤其體外循環終止後,要耐心細緻地徹底止血。術後滲血多的處理是:①等量補充新鮮血液;②輸入乾凍血漿;③輸入血小板;④適當使用
止血劑。但如出血較猛,特別是在動態觀察中沒有減少趨勢,應當機立斷,在病人尚未發生
休克前送
手術室進行止血。
輔助呼吸
體外循環術後,如循環穩定,無出血可能性,無嚴重離子紊亂致
心律紊亂,無肺部併發症,自主呼吸交換量充足,
呼吸頻率合適(30次/分以下),
血氣分析結果正常,且病人已清醒,可以在手術室內拔管。但如病人系重症心臟病,或以上情況有一定異常,則需要人工呼吸,保證充分
氣體交換,以減輕心臟負荷,有利術後恢復。一般術後進行6~12小時的人工呼吸很有幫助。在套用
人工呼吸器時,要在短時間內進行數次血氣分析,據以調整
呼吸機的參數。當確定合適於該病人的參數後,血氣分析可改為4~6小時一次,或每日兩次。要注意呼吸道管理,保證通暢,保證氣體交換充分;定期吸引分泌物,預防感染;如同步不理想,可消去自主呼吸,保證交換充足,減輕病人負荷。要正確掌握停機需要的條件:①神志清楚,有定向力;②循環穩定,無嚴重
心律紊亂;③自主呼吸頻率不超過30次/分,交換量充足;④
血氣分析正常;⑤無出血可能性。還需按呼吸機套用的常規程式進行,停機前使用間斷強制通氣(IMV)進行過渡,逐漸減少IMV的次數,最後停機,停機後1小時再測血氣應在正常範圍,才證明停機是合宜的。
預防感染
預防感染應始於術前,嚴於術中,繼於術後。術前需用預防量抗生素,可於術前2~3日開始,但重要的是手術當日的術前用藥時也要給夠大劑量的抗生素,保證術中有一定血藥濃度,術中一切操作,包括各種通道的建立均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術中可於機器內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體外循環終止後立即再給一個劑量抗生素,隨後定期套用。所有輸液輸血通道均應保持
無菌狀態,防止發生污染。
防止高溫
手術當天易發生低溫後的反跳。因此,體溫達36.5℃時就應開始
物理降溫,一般多能防止術後高熱的發生;如體溫高達38℃,則除物理降溫外可加用冬眠藥物或解熱藥灌腸,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
抗凝治療
術後24小時開始口服
華法令(Warfarin)一般為2~10mg/d,以後按所測的
凝血酶原時間進行調整,直至穩定後才將
抗凝劑固定在一定的每日用量範圍內。但凝血酶原測定時間應將間隔日數逐漸拉開,最後可以1~2個月測定一次。需要注意的是許多藥物,如抗風濕藥、抗
心律失常藥以及
巴比妥類藥等的長期服用均對抗凝治療有干擾,應告訴病人。
嚴密監測
術後病人應在
重症監護病房(ICU)中進行監護。需要監測心電、心率、動脈壓、
中心靜脈壓;重症病人要作左房壓,甚至作
心排出量的監測。循環穩定的病人應15分鐘記錄一次,重危病人5分鐘記錄一次。尿量及胸
引流管的引流量每小時記錄一次。
血氣分析、
血清鉀、血色素及細胞壓積要根據需要定時測定。監護工作人員應善於觀察病情發展動態,對於發展趨勢要隨時分析,不要等待出現明顯異常才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