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心房顫動
- 英文別名:atrial fibrillation,AF
- 就診科室:心內科
- 多發群體:老年人
- 常見病因: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甲亢等
- 常見症狀:心悸,乏力、勞累;眩暈;胸部不適;氣短等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300~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
2、環行運動或多處微型折返學說 由於生理或病理原因使心房肌不應期長短差別顯著時,衝動在房內傳導可呈規則或不規則的微型環形折返,分別引起房撲和房顫。目前...
可見於所有的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在非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也可發生房顫,發病率高持續時間長,還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力衰竭和動脈栓塞。導致病人殘疾或病死率增加。...
房顫治療的目標除了預防血栓栓塞併發症以外,仍為滿意控制心室率、恢復竇性心律並防止其復發。...
持續性房顫可以是心律失常的首發表現,也可以由陣發性房顫反覆發作發展為持續性房顫。持續時間超過7天的房顫。...
2013年3月19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八大學會聯合發起的中國房顫聯盟(CNAFA)在京成立。會上同時宣布將每年的6月6日定為“中國房顫日...
房顫脈是指心房顫動(房顫)發生後脈象也隨之變化,出現多種異常脈象,由房顫而形成的脈象。...
本病是心內科門診常見的心律失常,多發生於風心病、冠心病、甲亢、心肌病、高血壓等患者,也可發生於無器質性心臟病者(特發性房顫)。...
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60歲以上的人有1%出現房顫,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成倍增加。其中無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占3%~11%。Framingham研究發現房顫患者死亡率...
房顫(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臟紊亂,房顫患者不協調的心房活動可以導致心房機制的衰退,並最終導致中風和死亡率的增加。房顫可以被細緻分成3種...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導折返環引起許多小折返環導致的房律紊亂。它幾乎見於所有的器質性心臟病,在非器...
心房顫動(AF)簡稱房顫,是室上性心律失常最嚴重的類型。繫心房各部分心肌纖維毫不協調地、無規則地亂顫,其發生機制認為是心房內同時存在多條折返環活動所致,又...
房顫學院是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發起...
2013年3月19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八大學會聯合發起的中國房顫聯盟(CNAFA)在京成立。會上同時宣布將每年的6月6日定為“中國房顫日...
由房顫(心房顫動)而行成的脈象叫房顫脈。當心室率>100次/分的房顫叫快速房顫,由此而行成的脈象(脈短絀,脈率>100次/分)叫快速房顫脈。與中醫28病脈中的散...
《心房顫動心電圖分析》分兩部分介紹心房顫動心電圖分析。第一部分介紹了心房顫動發生機制、臨床表現、心電圖表現、臨床意義和治療。...
房顫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在人群中的大約1%的人會患房顫,其中在40歲以上人群中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會患房顫,而這一數字在80歲以上人群中可增至...
《心房顫動的現代治療》是2007年8月1日由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家光。本書主要介紹了房顫的發病機制和coxⅠ型、Ⅱ型、Ⅲ型迷宮手術。...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 詞條標籤: 科學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
房顫也可繼發於其它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動過速或心房撲動,這類心律失常源於心房的某一區域,可逐漸進展為房顫。引起房顫的另一重要因素與心房複雜的解剖結構有關。...
反覆發作的陣發性房顫,若無心房肥大、心動功能不全及相關心外疾病,稱孤立性房顫,多見於無心臟病變的中青年。 ...
上海交通大學房顫診治中心在心電生理學著名專家劉旭教授的帶領下長期處於房顫導管消融領域的領先地位。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唯一指定的房顫診治中心、房顫培訓基地,上海...
2.心室率過快可給予毛花苷C(西地蘭)靜脈注射,可先變為房顫,再轉復竇性心律。 3.胺碘酮靜脈注射或口服,亦可取得良好療效。 4.普羅帕酮(心律平)、奎尼丁、丙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