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釋義
拼音:zá shuō
基本解釋
1. [various opinions]∶各種說法
雜說不一
2. [scattered essays]∶零碎的論說文章
詳細解釋
1. 百家的學說。
《
漢書·公孫弘傳》:“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博明萬事為子,適辨一理為論,彼皆蔓延雜說,故入諸子之流。”
唐
顏師古《<漢書>敘例》:“近代注史,競為該博,多引雜說,攻擊本文。”
2. 指怪誕鄙俗之語。
《北史·文苑傳·李文博》:“﹝
魏郡侯白﹞通侻不持威儀,好為
俳諧雜說。”
3. 指筆記小說。
宋
周密《齊東野語·
王魁傳》:“世俗所謂 王魁 之事,殊不經,且不見於傳記雜說,疑無此事。”
魯迅《<唐宋傳奇集>稗邊小綴》:“詩有‘
顓蒙事可親’之語,注云:‘ 公佐 字 顓蒙 ’,疑即此 公佐 也。然未知《全唐詩》采自
何書,度
必出唐 人雜說,而尋檢未獲。”
4. 古籍分類子部中一目。敘述人事,兼發議論者屬之。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一》:“ 六朝 雜說,有《會林》、《對林》,見《隋志》。又《類林》、《辯林》、《笑林》,見《通志》。今率不存。”
《四庫全書總目·雜家類一》:“雜家之義廣,無所不包……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
清 沉彤 《義門何先生行狀》:“先生蓄書數萬卷,凡經傳、子史、詩文集、雜說、國小,多參稽互證,以得指歸。
韓愈有“雜說”四篇,分別為《龍說》、《醫說》、《崔山君傳》、《
馬說》。
作者
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是
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
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
昌黎,世稱
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
韓柳”,有“
文章巨公”和“
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
落井下石”、“
動輒得咎”、“
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韓愈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
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
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
董晉、
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
四門博士。36~49歲,任
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
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
裴度征
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
潮州刺史。移
袁州。不久回朝,歷
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
生平
唐貞元二年(788年)
韓愈十九歲,懷著經世之志進京參加進士考試,一連三次均失敗,直至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進士考試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進士以後還必須參加吏部博學宏辭科考試,韓愈又三次參加吏選,但都失敗;三次給宰相上書,沒有得到一次回復;三次登權者之門,均被拒之門外。
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韓愈二十九歲,受
董晉推薦,出任
宣武軍節度使觀察推官。這是韓愈從政開始。韓愈在任觀察推官三年中,邊指導
李翱、
張籍等青年學文,邊利用一切機會,極力宣傳自己對散文革新的主張。
貞元十六年冬,韓愈第四次參吏部考試,第二年(801年)通過銓選。這時期寫的《答李翊書》,闡述自己把古文運動和儒學復古運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主張,這是
韓愈發起開展古文運動的代表作。這年秋末,韓愈時年三十四歲,被任命為
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韓愈步入京師政府機構任職開端。任職四門博士期間,積極推薦文學青年,敢為人師,廣授門徒,人稱“韓門第子”。
貞元十九年(803年)寫了名作《師說》,系統提出師道的理論。冬,韓愈晉升為
監察御史,在任不過兩個月,為了體恤民情,忠於職守,上書《論天旱人飢狀》,因遭權臣讒害,
貶官連州陽山令。韓愈三年任職陽山令,深入民間,參加山民耕作和魚獵活動,愛民惠政德禮文治,《
新唐書·
韓愈傳》因此特書“有愛於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陽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
韓愈門下,與青年學子吟詩論道,詩文著作頗豐,今見之《
昌黎文集》有古詩二十餘首,文數篇。此時構思並開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構成
韓學重要論著“
五原”學說,這是唐宋時期,新儒學的先聲,其理論建樹影響巨大。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間,韓愈離開陽山,八月任
江陵法曹參軍。
元和三年(808年),韓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
員外郎分司東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職調為河南令,以後相繼任職方員外郎、國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晉升為比部郎中史館修選,完成《順宗實錄》著名史書編寫。
元和十二年(817年),協助宰相
裴度,以
行軍司馬身份,平定淮西亂,因軍功晉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憲宗皇帝派遣使者去
鳳翔迎佛骨,京城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論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將佛骨 “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憲宗得表,龍顏震怒,要處以極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極力說情,免得一死,貶為
潮州刺史。韓愈任潮州刺史八個月,概括說來:驅
鱷魚、為民除害;請教師,辦鄉校;計庸抵債,釋放奴隸;率領百姓,興修水利,排澇灌溉。千餘年來,使潮州成為具有個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區成為禮儀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
韓愈調任
袁州刺史,雖然僅在袁州九個月,卻辦了一件“禁隸”的大好事,據新舊《唐書》記載:“袁人以男女為隸,過期不贖則沒入之。愈至,悉計庸得贖所沒入之父母,七百餘人。因與約曰:禁其為隸。”當地人為了感激韓愈的這一行為,建了
昌黎書院(今存)表示紀念。
元和元年(820年)六月,韓愈奉召回長安,官授權知國子博士。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韓愈詔內調為
國子祭酒。
長慶元年(821年)七月,韓愈轉任兵部侍郎。 長慶二年(822年)單身匹馬,冒著風險赴鎮州宣慰亂軍,史稱“勇奪三軍帥”,不費一兵一卒,
化干戈為玉帛,平息鎮州之亂。九月轉任吏部侍郎。
長慶三年(823年)六月,
韓愈晉升為京兆尹兼
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稱複雜難理,在韓愈整治下,社會安定,盜賊止,米價不敢上。後相繼調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長慶四年,韓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於長安,終年五十七歲
韓愈在政治上主張天下統一,反對
藩鎮割據。
唐憲宗時,曾隨同
裴度平定淮西
藩鎮之亂。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並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他們反對過分追求形式的
駢文,提倡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韓愈,曾經因為進言佛骨一事,被貶
袁州,即今江西
宜春。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現宜春秀江中有以
沙洲,名為
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
狀元樓,宜春市區有
昌黎路,都是為了紀念韓愈的特別功績。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詩人,其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韓愈時代的詩壇,已開始突破了大曆詩人的狹小天地。韓愈更是別開生面,也創建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他善於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
恢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另外
韓詩在藝術上有「
以文為詩」的特點,對後世亦有不小的影響。當然韓詩中也有追求怪誕詭譎的遊戲文字,是
不足取的。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文學成就
文創作理論上: 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
文以載道,
文道合一,以道為主。 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並博取兼資
莊周、
屈原、
司馬遷、
司馬相如、
揚雄諸家作品。 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
陳言務去”。 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書》)。 提出“
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被列為“
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將他與
杜甫並提,有“
杜詩韓文”之稱。 他在詩歌創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謂“
以文為詩”,別開生面,用韻險怪,開創了“說理詩派”的詩風。當然,他的詩也存在著過分散文化、議論化的缺點,對後代有不良影響。韓愈還是一位熱心的教育家,他能逆當時的潮流,積極指導後進學習,他“收召後學”、“
抗顏而為師”(柳宗元《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特別重視教育和培養年輕作家。 他在《答李翊書》一文中說:“根之茂者,其實遂……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所謂“根”或“氣”,都是指作家的思想修養、人格修養強調作家的道德修養和文學修養,對搞好創作的重要性。現存《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韓愈作為
修武人,曾多次遊歷縣境北部的
百家岩,在此曾作長詩《題西
白澗》,由此使西白澗也成為百家岩重要一景。 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
清淨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讚
孟子辟排楊朱、
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
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
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
管仲、
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
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複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韓愈的散文、詩歌創作,實現了自己的理論。其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
哀辭、祭文、
碑誌、狀、表、
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論說文在
韓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長篇,有《
原道》、《
論佛骨表》、《
原性》、《師說》等,它們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
獲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
送窮文》、《進學解》,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學習儒家經書的,如《
平淮西碑》,用《
尚書》和《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眾多人物,寫法脫化於《尚書·顧命》、《周禮·考工記·梓人職》。繼承《
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
張中丞傳後敘》,融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學《史記》、《
漢書》,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清河張君墓志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
柳子厚墓志銘》、《南陽樊紹述墓志銘》、《貞曜先生墓志銘》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銘中,
韓愈也有些“
諛墓”(指為死者歌功頌德,在墓志銘中不論其功績如何,一概誇大其詞予以讚頌的行為)之作,當時已受譏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
贈序如《
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
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於虛構,接近
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 他善於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
蠅營狗苟”(《送窮文》)、“
同工異曲”、“
俱收並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
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祗以自嬉”(《送窮文》),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特色以奇特雄偉、光怪陸離為主。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內容深刻;《
南山詩》、《
岳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於填砌生字僻語、押險韻。韓愈也有一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韓詩古體工而近體少,但
律詩、絕句亦有佳篇。如七律《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答張十一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等。 韓集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
昌黎先生文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遺文》(明徐氏東雅堂翻刻)最為通行。清代
顧嗣立、方世舉各有詩集單行注本。今人
錢仲聯《
韓昌黎詩系年集釋》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註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
朱熹,清陳景雲、
王元啟、沈欽韓、
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譜以宋洪興祖《韓子年譜》最為詳備。趙翼《
甌北詩話》、方東樹《
昭昧詹言》、林紓《
韓柳文研究法》中有關部分,是評論其詩文的代表著作。
《雜說》原文
一:《龍說》
原文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
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
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
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
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翻譯
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著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
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雲,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怪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
《周易》說:“雲跟隨著龍。”那么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雲跟隨著它啊!
注釋
龍說:選自《雜說》,為其首篇,題目為編者加。
噓:噴吐。
伏:遮蔽。
景:通“影”。
神變化:語出《管子·水地篇》“龍生於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則化為蠶,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
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
水: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汩:漫。
雲從龍:語出《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從:隨,跟隨。
二:《醫說》
原文
善醫者,不視人之瘠肥,察其脈之病否而已矣;善計天下者,不視天下之安危,察其
紀綱之理亂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紀綱者,脈也。脈不病,雖瘠不害;脈病而肥者,死矣。通於此說者,其知所以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諸侯作而戰伐日行矣。傳數十王而天下不傾者,紀綱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無分勢於諸侯,聚兵而焚之,傳二世而天下傾者,紀綱亡焉耳。是故四支雖無故,不足恃也,脈而已矣;四海雖無事,不足矜也,紀綱而已矣。憂其所可恃,懼其所可矜,善醫善計者,謂之天扶與之。《易》曰:“視履考祥。”善醫善計者為之。
翻譯
擅醫術之人,不看病人的胖瘦,只以其脈象來判斷他是否有病;擅謀劃天下之人,不看天下的戰和,只以其法度是嚴明還是散亂來判斷天下是否興盛。天下,就如同人一樣;戰與和,就如人之胖瘦;綱常法度,就如人之
心脈。心脈沒有疾病,即使瘦也不會危害到生命;心脈有了病,再肥壯之人也只有死路一條。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他的智謀學識就可以用來治理天下了!夏朝、商朝、周朝末期,諸侯四起、戰亂不斷,卻仍傳了數十代而未衰亡,只因法度還存在罷了。秦皇稱霸天下之後,不分設諸侯,聚兵鹹陽、焚書坑儒,傳了二世便滅亡了,只因法度不存罷了。因此四肢雖無病痛,也沒什麼可放心的,心脈才是關鍵;四海雖無動亂,也沒什麼可自滿的,法度才是關鍵。擔憂那些可以依靠的東西(指
心脈),害怕那些可以誇耀的東西(指法度,意為害怕法度消亡),擅長醫術與謀術之人,稱之為上天賜予他們的幫助與恩惠。《易經》云:“視履考祥。”擅醫擅謀之人也正是如此做的。
注釋
瘠:瘦弱
計:謀劃
紀綱:法度
安危:平安與危險,指和平與戰亂
害:使其損傷,指危害
所以:用以,用來
為:治理
衰:事物發展轉向微弱,指王朝末期
傾:衰亡
聚兵而焚之:指聚兵鹹陽和焚書坑儒(《史記·
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
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漢·孔安國《〈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
恃:依賴、依靠
扶:幫助
與:給予
視履考祥:“履”為鞋子,引申為自己走過的路,亦指人生之路。“祥”為外界所呈現出的吉凶之兆,引申為即將應對的前程。“視履考祥”,意思是說,處於人生艱難跋涉之途的君子,應該經常檢視自己所走過的道路,並考察前途可能出現的新情況。 (《履卦·上九》云:“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
三:《崔山君傳》
原文
談生之為《崔山君傳》,稱鶴言者,豈不怪哉!然吾觀於人,其能盡其性而不類於禽獸異物者希矣,將
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為乎?昔之聖者,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其喙有若鳥者,其貌有若蒙其者。彼皆貌似而心不同焉,可謂之非人邪?即有平肋曼膚,顏如
渥丹,美而很者,貌則人,其心則禽獸,又惡可謂之人邪?然則觀貌之是非,不若論其心與其行事之可否為不失也。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將特取其憤世嫉邪而作之,故題之云爾。
翻譯
作者談氏在他寫的《崔山君傳》里說,那些聲稱自己如仙鶴般長壽能知往事的人,實在太荒謬了。但據我觀察,能夠盡到人的本性而不象禽獸那樣的人太少了,而這些人又
憤世嫉俗、隱居避世,這是為什麼呢?昔時的聖人們,有的頭象牛,有的身體象蛇,有的嘴巴象鳥,還有的面貌象
蒙倛那樣方而且醜陋,但是他們僅僅是與那些野獸外貌相似,而本性卻完全不同,我們能夠說他們不是人嗎?而
有的人身材豐滿,皮膚細嫩滑澤,面色紅潤有如硃砂,美麗非凡,他們的外表是人,而本性卻象禽獸一般。那么是否還能夠把他們稱作人呢?所以以貌取人,不如觀其言察其行來的正確。鬼神之說,我們儒家弟子從不輕信,所以我就從這個故事中選擇了憤世嫉俗的一面,來發表一些感想而已。
四:《馬說》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
奴隸人之手,駢死於
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注釋
祇:只,僅僅,副詞。辱:受屈辱。
駢:兩馬並駕。駢死:並列而死。
槽櫪:原指養獸的食器,這裡指養馬的處所。
不以千里稱也:不把它稱做千里馬。以,把。稱,叫。
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馬。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一食:吃一頓。或:有時。盡粟一石(dan):吃盡一石(dan)粟。粟:泛指糧食。盡,全,這裡作動詞用,是“吃盡” 的意思。石,十斗為石。
食:同“飼”,餵養。
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能:才能。
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顯現。美,美好素質,優點。
且:將。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夠,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策:這裡作動詞,駕馭,驅使。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盡其材:全發揮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日行千里的才能。
鳴之:它叫。之:不譯。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通:通曉。
執策:拿著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之:到馬的跟前。臨,到它跟前。
其:難道,語氣助詞,加強反問語氣。
其:恐怕,語氣助詞,加強肯定語氣。
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把它稱作千里馬。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它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到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朗讀停頓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通假字
(1)食馬者:“食”通“飼”,餵養。
(2)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表露。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一詞多義
雖有千里之能:的。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定語後置標誌。無義。
策之不以其道: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音節助詞,不譯。
食之不能盡其才: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
2.能
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活用動詞,用鞭子打。
執策而臨之:馬鞭。
(策勛十二轉:動詞,記載 ——自《木蘭詩》)。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錶轉折,但是。
執策而臨之:連詞,表修飾。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連詞,表承接。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動詞
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 餵養,動詞。
故雖有名馬:即使。
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詞,代“千里馬”。
食之不能盡其材:代詞,代千里馬的。
其真無馬邪:難道,表反問,加強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表推測,“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詞,代驅趕千里馬的。
不以千里稱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盡。
食之不能盡其材: 使……盡,竭盡。
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動詞:辱:受屈辱。例句:祇辱於奴隸人之手。盡:吃盡。例句:一食或盡粟一石。
2、名詞用作動詞:策原意指馬鞭,這裡用作動詞,引申為用鞭子打,這裡是驅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數量詞用作動詞: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盡:使……盡,竭盡。例句:食之不能盡其材。
古今異義
是:古義: 這樣的.例: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今義:判斷詞。
安古義: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古義:同樣.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或古義:有時,有的人.例:一食或盡粟一石今義:或者。
然後古義:副詞,表示一種情況出現以後,出現另一種情況,著重表示前事是後事的條件 例 :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今義:連詞,表示接著某個動作或情況之後。
食古義:通“飼”餵養 例:食之不能盡其材。今義:吃。
策古義:馬鞭 今義:策劃,策略
簡析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
千里馬對
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
文章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實際上指明了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但這裡的“伯樂”是一個
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接著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里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里馬的命運上來,用“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
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為下文揭露“食馬者”的“不知馬”
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不知馬者”。
千里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
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說“食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餵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著,先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勢;再用一組
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為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已隱含著“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馬者”的無知,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
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1)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寫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運用
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8)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
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19)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寫作背景
《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
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儘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
宣武節度使
董晉、
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鬱鬱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
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
馬說》的姊妹篇。
相關故事
汗明見
春申君,候問三月,而後得見。談卒,春申君大悅之……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能駕車的年頭滿了)服(駕)鹽車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膚”)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行動遲緩),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衣(苧麻織成的衣)以(覆蓋)之。驥於是(同“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
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選自《戰國策?楚策四》
賞析
(吳小如賞析)
韓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時也是對宋代作家極有影響的詩人。人們對他的“
以文為詩”(把詩歌寫得散文化)談得比較多,卻很少注意他那更為突出的“以詩為文”的特點。所謂“以詩為文”,是指用具有詩的情調、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即是說把散文給詩化了(但這並不等於從西方引進的新文體“
散文詩”)。我們說把散文詩化,或者說把散文寫得很帶詩意,並不限於寫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對人物進行典型塑造和對事態進行藝術描繪;而是也可以用詩的情調、韻味來寫
說理文或評論文。韓愈的散文特點之一就在這裡。
據說伯樂姓孫名陽,是春秋時代秦國人,會給馬看相,善於識別什麼是千里馬。這原是《戰國策?楚策》中一個名叫
汗明的對春申君黃歇講的一個故事裡的人物。這故事可能是古代傳說,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藝術虛構手法創造出來的寓言。伯樂的典故曾幾次被
韓愈引用(見他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由於韓愈本人命運的坎坷,對伯樂能識別千里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論,還是他的這篇《
馬說》寫得最好,讀者也最愛讀,因為這篇文章寫得太像一首詩了。
詩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訴諸形象思維,它的創作手法也常以比興為主。當然,一首好詩總要比散文寫得更加含蓄曲折,餘味無窮。而從常識論,一篇
說理散文,基本上總是以
邏輯思維為主的,韓愈的《
馬說》肯定是一篇
說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更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全篇幾乎始終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只擺出活生生的事實卻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這已經可以說是詩的寫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不可缺少的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線詞),體現出抒情詩應有的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儘管我們讀起來是一篇散文,但仔細品評,卻儼然是一首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抒情詩。這種“以詩為文”的本領,始自西漢的司馬遷(誰也不曾承認過司馬遷是詩人),到了
韓愈、柳宗元,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至宋代的歐陽修、
蘇軾(尤其是歐陽修)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我們研究
中國文學史和學習古典散文應該注意的新課題。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可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為韓愈這句話是
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我們並不否認,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他這句話是錯誤的。但把它作為詩的語言,它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萬千的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實在太少了。於是作者緊接著在下文從正麵點明主旨,一瀉無餘地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一般水平的牧馬人,而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盡了無知小人的醃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
寶馬竟然成雙作對地一群群死於
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當然,結果更是死不瞑目,誰也不把這些有價值的神駿稱為千里馬,它們的死也自然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這句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已相當透徹;而實際上這裡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還沒有盡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內涵則甚為豐富,其實倒是含蓄不盡的(說他寫得婉約,或許讀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確實沒有把話說盡)。這真是抒情詩的寫法了。
作者著力刻畫“食(飼)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
英雄無用武之地;或雖欲一展所長而有力無處使,甚至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這樣,它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實現它日行千里的特異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不僅如此像這樣連“常馬”都比不上的千里馬,由於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極度的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無辜地痛打一頓(“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當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
馬語;骨子裡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裡,作者似乎還覺得不夠解渴,於是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這不僅使文章更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感情更為憤激了。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有眼無珠,反而讓他面對著這匹千里馬不懂裝懂,發出了仿佛
悲天憫人般的慨嘆:“天下無馬!”意思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自以為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既無處可尋覓,也無地可安插:“天下哪裡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毛病,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踐得不成樣子的千里馬,卻對它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駑駘之輩。這不僅是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極其嚴峻猛厲的
誅心之論。文章寫至此已經水到渠成,作者這才站出來點題,用“嗚呼”以下三句作結,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對矛盾(“無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馬”則是後天人為的犯罪)尖銳地擺出來形成一個高潮,極盡沉鬱頓挫之致。古人說蹙萬里長江於尺幅之中,這種凝聚濃縮的手法正是
韓愈一支筆經過千錘百鍊的結果。我們固然不能不為作者起伏迴蕩、感慨悲涼的情緒而傾倒,卻又不能不為他簡潔洗鍊的筆墨所欽服。
韓愈小傳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內河陽(今河南
孟縣)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發起者,
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自稱祖籍在河北
昌黎,故世稱
韓昌黎。 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
柳宗元並稱“
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韓愈一生創作了幾百首詩,對我國創作詩句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