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語

馬語:原名馬建緒,一九七二年三月出生於陝北神木縣南部山區一個叫馬家坬的小山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語
  • 作者:莫言
  • 體裁:微型小說
  • 主人公:一匹馬
馬語,莫言小說《馬語》,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馬語

馬語
馬語:原名馬建緒,一九七二年三月出生於陝北神木縣南部山區一個叫馬家坬的小山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榆林日報文藝部主任。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在《人民文學》《當代》《北京文學》《散文》《散文選刊》等大型雜誌發表作品三十餘篇。2010年長篇散文《消逝在酒館裡的歲月》獲得《人民文學》《北京文學》《散文選刊》等雜誌的同時關注和好評,《人民文學》刊發後,在社會上引起轟動。2012年11月15日,第六屆老舍散文獎在京揭曉,陝西省榆林作家馬語(原名馬建緒)創作的長篇散文《一言難盡陪讀路》獲此大獎,得票排名第四位。
老舍散文獎評獎語: 《一言難盡陪讀路》,是言之有物的散文,是有話忍不住要說的散文,又是一言難盡百味雜陳的散文。這樣的文章不多。沒有文人氣,沒有文章氣,他不打算把話說圓,也沒想起把自己收拾妥當了出來見人,就這樣本來面目,所謂真的人生。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李敬澤

莫言小說《馬語》

《馬語》
體裁:微型小說
作者:莫言

作品原文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臉上拂過來拂過去,使我從睡夢中醒來。眼前晃動著一個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牆。一股熟悉的氣味令我怦然心動。我猛然驚醒,身後的現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陽光燦爛,照耀著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黃的土牆。牆頭上枯草瑟瑟,一隻毛羽燦爛的公雞站在上邊引頸高歌;牆前有一個傾頹的麥草垛,一群母雞在散草中刨食。還有一群牛在牆前的柱子上拴著,都垂著頭反芻,看樣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彎曲的木柱子上沾滿了牛毛,土牆上塗滿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觸摸到那些雞,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觸摸到那些牛。我沒有摸雞也沒有摸牛,我仰臉望著它——親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著“Z99”字樣的、盲目的、據說是從野戰軍里退役下來的、現在為生產隊駕轅的、以力大無窮任勞任怨聞名鄉里的老騍馬。
“馬,原來是你啊!”我從草垛邊上一躍而起,雙臂抱住了它粗壯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淚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滾動。它聳聳削竹般的耳朵,用飽經滄桑的口氣說:“別這樣,年輕人,別這樣,我不喜歡這樣子,沒有必要這樣子。好好地坐著,聽我跟你說話。”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體就輕如鴻毛般地脫離了地面,然後就跌坐在麥草垛邊,伸手就可觸摸那些雞,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觸摸那些牛。
我端詳著這個三十多年沒有見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當年的樣子:碩大的頭顱、偉岸的身軀、修長的四肢、瓦藍的四蹄、蓬鬆的華尾、緊閉著的不知道什麼原因盲了的雙目。於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跟前了。
我曾經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肅立,猶如一堵牆。我多少次坐在它寬闊平坦的背上看小人書,它一動也不動,好像一艘擱淺了的船。我多少次對鄰村的小孩子炫耀著它,編造著它的光榮的歷史,說它曾經馱著兵團司令衝鋒陷陣,立過赫赫戰功,它一聲不吭,好像一塊沒有溫度的鐵。我多少次向村裡的老人請教,想了解它的歷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樣瞎的,無人告訴我。我多少次撫摸著它的脖子問,親愛的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彈皮子崩瞎的嗎?是害紅眼病弄瞎的嗎?是老鷹啄瞎的嗎?——任我千遍萬遍地問,它不回答。
“我現在回答你。”馬說。馬說話時柔軟的嘴唇笨拙地翻動著,不時地顯露出被穀草磨損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聲音十分沉悶,仿佛通過一個曲折漫長的管道傳遞過來的。這樣的聲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驚竦,令我如聞天籟,不敢不認真聽講。
馬說:“日本有一個著名的關於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毀容盲目後,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還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殺父娶母之後,悔恨交加,自毀了雙目。你們村子裡的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婦,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點瞎了雙目。這說明,世界上有一類盲目者,為了逃避,為了占有,為了完美,為了懲罰,是心甘情願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當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為什麼瞎了眼睛……”馬沉吟著,這個話題勾起了它的無限辛酸的往事。
馬說:“幾十前年,我的確是一匹軍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證明。我的主人是一個英武的軍官。他不僅相貌出眾,而且還滿腹韜略。我對他一往情深,如同戀人。有一天,他竟然讓一個散發著刺鼻脂粉氣息的女人騎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惱怒,精力分散,穿越樹林時,撞在了樹上,把那個女人掀了下來。軍官用皮鞭抽打著我,罵我‘你這匹瞎馬!’……從此,我決定再也不睜開我的眼睛……”
“原來你是裝瞎!”我從麥草垛前一躍而起。
“不,我瞎了……”馬說著,調轉身,向著那漫漫無盡的黑暗的道路,義無反顧地走去。

作品賞析

微型小說《馬語》,寫法上有幾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採用了馬開口向人傾訴的荒誕手法,帶有一種奇妙的“先鋒”色彩,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二是前文巧設懸疑,反覆渲染“我”“想了解它的歷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樣瞎的”,有效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三是借其他動物烘托盲目的馬的高大、出類拔萃的形象,更加突出了命運對它的不公,從而有力地表達了文章懷才不遇的主題。 激情勃發、畫面五彩斑斕、語言誇誕等始終是莫言不變的風格,這在篇幅相當有限(僅1400字)的《馬語》中也有體現。
本文以“我”與馬的重逢為線索,主要描寫了兩個場面:一是久別重逢時的情景,一是重逢後馬的自述。第二步,前後聯繫,領會用意。先要找出對馬的相關描寫——“碩大”、“偉岸”、“修長”等,後文所寫馬的特殊身份和經歷,以及“我”對馬的深厚情感,都表明這匹馬不僅有非凡的外貌,而且有傑出的才能。牛、雞本可不寫,現在寫公雞“引頸高歌”,母雞“在散草中刨食”,牛“垂著頭反芻”,無非為了說明它們是群胸無大志、碌碌無為卻能安寧度日的動物,從而與馬形成對照。勾勒了馬偉岸的外貌,又用牛和雞來烘托,意在突出馬出類拔萃的形象.一匹傑出的戰馬在遭到不公正對待後自我毀棄的抗爭,與平庸的牛、雞安享平凡的生活形成對照,表達了對遭逢不幸、自我懲罰者的同情與感慨。
本文主人公是匹馬,寫“我”和馬重逢的情景,目的是塑造馬的形象。“世界上有一類盲目者,為了逃避,為了占有,為了完美,為了懲罰……”,這句話表明寫這匹馬是為了寫遭逢不幸、自我懲罰的人。第四步,見微知著,思考主題。小說通過裝瞎的馬的故事想表達怎樣的主題呢?理解這一點,就能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了。在馬的自敘中,有一句“我對他一往情深,如同戀人”,這對理解篇末的“不,我瞎了……”的深層含意很有幫助。(說明:第②點也可答成“伯樂慧眼能識馬,而自己卻投錯了主人,是‘睜眼瞎’”。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是繼馬爾克斯後第二位魔幻主義作家。山東高密人。家境貧苦。國小時逢“文化革命”,輟學務農。成年後到縣城當過臨時工。20歲參加解放軍,歷任保密員、政治教員、宣傳幹事。1981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春夜雨霏霏》。較早的作品《民間音樂》受到好評。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讀書,發表《透明的紅蘿蔔》,表現獨特的風格,此後創作日豐,中篇小說《紅高粱》成為讀者推選《人民文學》1986年“我最喜愛的作品”的第一名。
他是一位主觀色彩很濃的作家,性情憂鬱、內向。早期作品多是過去生活的回顧,表現冷靜、含蓄、有節制。新近作品有強烈情緒宣洩的特點。受西方現代派的一定影響,但仍植根於中國民族的土壤。作者具有較深的古典戲曲、民間文學修養,這將有利於他形成“中國現代型”的創作特色。
台北時間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作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