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書院

昌黎書院

昌黎書院 位於江西?>宜春。明嘉靖十八年(1549)以春台山東麓韓文公祠改建,為袁州府宜春、萍鄉、分宜、萬載4縣生童治學之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昌黎書院
  • 地理位置:江西宜春
  • 著名景點:韓愈文化
  • 建造時間:明嘉靖十八年(1549)
簡介,發展歷程,

簡介

設有講學、藏書、祭記之所。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增修,“堂廡巍然,樓閣翼翼,齋舍庖湢”一應俱全,聘浙江名儒張堯夫為山長,另委派府縣教職兼司訓。時每年二月報考,生童取錄者酌給膏火費。同治十三年(1874),江西巡撫劉坤一曾頒發書籍一批,仔儲書院。同治十一年,有學田1219畝,租谷折銀680餘兩。學田收入供生童學膳、文具、修葺院舍等用。每年需將開支造冊呈報府存案予以核銷。不足時,由4縣攤捐。清末改為袁州府中學堂,現尚存部分建築。

發展歷程

據史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於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向憲宗上書《論佛骨表》,觸怒了迷信佛教的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袁州剌史。韓愈到袁州後興辦書院,為培養造就古袁州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並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等名篇、佳句。為紀念韓愈任袁州刺史(宜春太守)時期的功績,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袁州知州事祖無擇, 於府學明倫堂西側,興建韓文公祠崇祀(今天符巷口對面立韓文公祠),以李翱、皇甫湜、郡人盧肇、鄭谷配之。元末毀於兵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袁州知府姚文重建祠於宜春台右側,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府劉廷誥、宜春知縣徐拭等人將韓文公祠修葺,擴充匾曰“昌黎書院”。祠在西,書院在東(現存)。在書院院門楹柱上曾有一聯曰:朝奏九重,夕貶潮陽,公骨何如佛骨健;文起八代,明重袁州,教功當比政功高。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作最後一次修建。
該建築為書院式布局,磚木結構,懸山頂,單檐,泥瓦,兩側砌為風火垛子牆,抬梁式木構架。面闊5間,分上下二棟,有斗拱,較簡易,內檐雀替短小扁平,簡易、素麵。金柱較小,柱礎花崗石,方腳扁鼓形。內無牆,槅扇門構築,無花飾。棟與棟之間架有走廊,走廊兩邊有天井。西側為韓文公祠,面闊3間,結構和書院相同。
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3年)將宜春郡圃舊堂更名曰“景韓堂”。明正德年間(1506-1522年),知府徐璉又更名曰“仰韓堂”(原袁州府署內均毀)。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昌黎書院改為袁州中學堂,民國三年又改為江西省立第八中學(即今宜春中學)、宜中、七中、後為鄉村師範學校校舍。現書院尚存一部分在今現存宜春市四中校園內,依然保存完好。1984年5月,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2月,省政府批准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點之一。
現如今,針對原昌黎書院破舊不堪的狀況,宜春市政府決定另擇新址,重修昌黎閣。現昌黎閣位於袁山之巔,高21米,共三層,建築面積519平方米,一層為景韓堂,以簡潔的廟堂來突出“韓愈文化”主題;二層為戀清軒,以豐富的文化陳設來填充,主要介紹韓愈生平,展示韓愈在宜春的主要業績及其文學作品;三層為勝游樓,展示“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文化內涵,滿足遊客登高望遠的休閒願望。同時,還在閣的南面修建了昌黎廣場。整個工程通過楹聯、廊柱文化、掛匾、壁畫和石鼓文化來體現“韓愈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