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昌黎書院
- 位置:江西宜春
歷史記載,歷史名稱,新昌黎閣,
歷史記載
據記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於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向憲宗上書《論佛骨表》,觸怒了迷信佛教的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袁州剌史。韓愈到袁州後興辦書院,為培養造就古袁州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並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等名篇、佳句。 為紀念韓愈任袁州刺史(宜春太守)時期的功績,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袁州知州事祖無擇, 於府學明倫堂西側,興建韓文公祠崇祀(今天符巷口對面立韓文公祠),以李翱、皇甫湜、郡人盧肇、鄭谷配之。元末毀於兵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袁州知府姚文重建祠於宜春台右側,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府劉廷誥、宜春知縣徐拭等人將韓文公祠修葺,擴充匾曰“昌黎書院”。祠在西,書院在東(現存,但已被改為四中宿舍樓)。
歷史名稱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昌黎書院改為袁州中學堂,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江西省立第八中學,十六年(1927年)改為省立宜春中學,十六年秋改為省立第七中學,二十二年(1933年)改為省立鄉村師範學校校舍。 昌黎書院尚存一部分在今宜春四中校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