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昌黎書院

宜春昌黎書院

宜春昌黎書院位於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中心區的宜春台右側,古稱“昌黎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昌黎書院
  • 位置:江西宜春
歷史記載,歷史名稱,新昌黎閣,

歷史記載

據記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於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向憲宗上書《論佛骨表》,觸怒了迷信佛教的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袁州剌史。韓愈到袁州後興辦書院,為培養造就古袁州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並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等名篇、佳句。 為紀念韓愈任袁州刺史(宜春太守)時期的功績,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袁州知州事祖無擇, 於府學明倫堂西側,興建韓文公祠崇祀(今天符巷口對面立韓文公祠),以李翱、皇甫湜、郡人盧肇鄭谷配之。元末毀於兵火。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袁州知府姚文重建祠於宜春台右側,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府劉廷誥、宜春知縣徐拭等人將韓文公祠修葺,擴充匾曰“昌黎書院”。祠在西,書院在東(現存,但已被改為四中宿舍樓)。
宜春昌黎書院

歷史名稱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昌黎書院改為袁州中學堂,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江西省立第八中學,十六年(1927年)改為省立宜春中學,十六年秋改為省立第七中學,二十二年(1933年)改為省立鄉村師範學校校舍。 昌黎書院尚存一部分在今宜春四中校園內。

新昌黎閣

針對原昌黎書院破舊不堪的狀況,宜春市政府決定另擇新址,重修昌黎閣。現昌黎閣位於袁山之巔,高21米,共三層,建築面積519平方米,一層為景韓堂,以簡潔的廟堂來突出“韓愈文化”主題;二層為戀清軒,以豐富的文化陳設來填充,主要介紹韓愈生平,展示韓愈在宜春的主要業績及其文學作品;三層為勝游樓,展示“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文化內涵,滿足遊客登高望遠的休閒願望。同時,還在閣的南面修建了昌黎廣場。整個工程通過楹聯、廊柱文化、掛匾、壁畫和石鼓文化來體現“韓愈文化”。
宜春昌黎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