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 [tombs surrounded by a park]:本指帝王或諸侯的墓地,今通稱以陵墓為主的園林。也作“園陵”。
(2) [cemetery]:公墓。
分類
1. 皇陵園:皇陵園是中國傳統歷史產物,它主要是以權利而形成。
3. 普通陵園公墓:它一般沒有特殊要求,主要是安葬社會各界人去世的地方,根據國內國情,一般以安葬骨灰為主。普通公眾陵園今後將成為陵園安葬逝者最多地方,全國市級城市均有,比如:重慶市
寺坪陵園、銀川
松鶴陵園、呼和浩特
古林人文紀念園等等。
4. 革命烈士陵園:為了國家解放和民族獨立而奉獻出生命的烈士專用墓園,用於愛國主義教育和勿忘國恥教育。
5. 管理機構為民政部為主。
文化
佛教陵園屬於墓園建築,特別涉及於佛教文化的陵園建築。它分為生活區、主陵區和墓園區,其中生活區包括輔助建築小區和活動小區;主陵區包括
放生池、
地獄之門、菩薩壇場和護光建築;墓園區包括往生廊,
西方極樂世界小區、東方
玻璃世界小區和上方兜率淨土小區。本發明改變了舊墓園的落後陳舊面貌和習俗,提高土地及空間利用率,美化祖國山河大地,豐富民眾生活,不僅具有佛教文化內涵又可以作旅遊景觀,給子孫後代留下文化遺產。
一種佛教文化陵園建築,其特徵在於沿一中軸線布置的佛教文化陵園建築群,它主要分為三個區,其中:
第一區為生活區或僧伽區,它一般包括二個小區:第一小區為輔助建築小區,在小區內建有
牌坊、停車場和分別布置在其兩側的賓館、飲食及相應的旅遊商業服務設施;第二小區為活動小區,在小區內建有山門、釋迦殿、紀念堂、菩薩殿、左右配殿及跨院的僧寮、禪堂和供文化交流用的會堂、內部客堂;
第二區為主陵區或菩薩區,它一般包括
放生池,架在其上的拱橋,地獄之門,矗立著菩薩像的壇場和護光建築,其中的菩薩為
地藏菩薩,
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或
普賢菩薩;
第三區為基園區或佛陀區,它一般包括緊接第二區的往生廓,西方
極樂世界小區,
東方琉璃世界小區,上方兜率淨土小區和建在三小區交會處的明王像,其中在
西方極樂世界小區內建有以阿彌陀佛為主尊,
觀世音、
大勢至二菩薩為脅侍的露天造像,在東方琉璃世界小區內建有以
藥師佛為主尊,日光、月光二菩薩為脅侍的露天造,在上方兜率淨土小區內建有以
彌勒佛為主尊,造交腳
彌勒像做說法相;
在壇場、護光建築內和第三區中的三個小區內均可藏納骨灰,分為集中和分散兩種形式,如在壇場、護光建築內部設有存放骨灰盒的盒位,在西方極樂世界小區,東方琉璃世界小區和上方兜率淨土小區內開設有埋藏骨灰盒的墓穴。
歷史
墓葬是特定社會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縮影。人類對與生俱來的死亡,從原始社會的恐懼、茫然,發展到階級社會的“事死如生”,總是直接地或間接地反映了某個時代的社會制度、社會經濟和意識形態等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體現了各個時代的階級關係。中國古代
帝王陵寢制度是這個階級關係中最集中的反映。就像古代帝王生時為九五之尊一樣,他們死後的陵寢則是名副其實的陰間的宮院,以便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裡繼續享受作威作福的生活。
中國古代帝王
陵寢,從戰國時代建造陵墓始,下迄明清,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整而複雜的制度。從高大的
秦始皇陵到巍峨壯觀的
唐乾陵,從似乎漫無邊際的
明十三陵到幽深莫測的
清東陵、
清西陵,這些雖各具時代特色但主題一脈相承的皇帝陵寢,形成並體現了中國特有的古代陵寢制度。
君王之墓最早稱陵,始於春秋。
趙肅候十五年(公元前335年)起
壽陵,此事記載於《史記·趙世家》。至
秦惠文王規定“民不得稱陵”起,陵便成為帝王墓葬專用詞了。《後漢書·明帝紀》載,秦始皇“起寢於陵側”,即把宗廟之寢移至陵邊一側。西漢在繼承這一做法的同時,將宗廟也造到了陵園附近。這就初步形成了陵側起寢,陵旁建廟的制度,也就是將陵與寢、陵園與宗廟結合起來的陵寢制度。
中國古代君主帝王所居宮殿,前稱“朝”,即處理政事的所謂朝廷;後稱“寢”,即君主飲食起居之所。君主宗廟亦分為兩部分,前為廟,供祭祀祖先;後為寢,以陳列祖宗生前衣冠及日常生活用品而供奉養。秦及漢初時把寢從宗廟中分離出來,建到陵墓上或邊側,最初仍只是做為墓主魂靈日常生活的處所。隨著陵寢制度的發展、變化,寢的規模亦逐漸擴大,成為陵園地面建築的主要部分。中國帝王陵寢歷經2000年的風霜雨雪,其中經歷改朝換代,因此各朝各代的陵寢形制也隨之不斷變化,而這一系列的變化既是一種文明,文化差異的體現,又向我們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思想,技術不斷進步發展的過程。
由於
炎帝、
黃帝,還有
大禹,他們都不是後來意義上的“帝王”,他們的陵墓的真實性也只能是神話與史料結合了。而整整開始中國帝王陵寢文化的,還應推“
千古一帝”
秦始皇的
始皇陵。
秦王朝雖然祚短,
秦始皇陵的陵墓本身也並未發掘,但僅因
兵馬俑坑的發現,就已在
秦漢以後的中國帝王陵墓中,獨占鰲頭,並有“
世界八大奇蹟”之譽。漢代以後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因封建世襲政治體制的相對發展,導致帝王陵墓文化也一直盛衍不衰,綿延發展。秦朝的陵寢主要由封土而成,因此人們用山陵比作最高統治者,把最高統治者去世隱諱地稱為“山陵崩”。秦朝皇陵規模上是空前的。
蔡邕《獨斷》中載:“秦始皇寢,起之於墓側。”
秦始皇陵位於今陝西省臨憧縣城東5公里處,陵園平面呈南北長,東西窄的長方形,有內外兩重夯土築造的垣牆。內垣牆南北1300米,東西578米。外垣牆南北2513米,東西974米,內外垣牆每邊都設有門。墳丘在內垣牆的南半部。夯土築造,底部方形,每邊長約350米,現存高43米(註:墳丘的原來形狀,因年久塌毀,已不甚明顯,估計應為覆斗形)。墳丘的東西北3邊都發現墓道。在西道的過洞中發現彩繪銅車兩乘,每乘駕銅馬四匹,車上各有一銅御官涌,銅車馬涌約為真車、真馬、真人的二分之一,車馬的挽具齊全,裝飾華麗。內垣牆的北半部,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遺址,正是秦始皇的
寢殿所在。
從古代的活祭到在
秦始皇陵園東側發現了百餘座馬廄陪葬坑,17座陪葬墓。陵園西側發現了31座珍禽異獸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馬廄
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10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木車馬則位於地宮之西,原封土之下。又在始皇陵北發現了一座較大的動物陪葬坑,在東內外城垣之間發現了鎧甲坑、百戲俑坑…… 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思想比起最原始的人祭有所進步,但是對於視死如生的觀念仍然沒有很大的變化,依舊用了大量的陪葬物,希望死後依然可以享受生前所有的特權。漢代承襲秦制,依舊採取了封土為陵的形制,漢陵均為覆斗狀,上小下大,顯得非常穩重,全部用夯土築成。在漢代,長、安、陽、平、茂
五陵還設有陵邑,徙天下富豪、旺族於此。
漢代墓穴中以漢武帝的
茂陵最為有名,漢武帝在即位後第二年起就開始營建陵墓,歷時五十三年。據史書說,當時把全國貢賦的三分之一作為建陵和徵集隨葬品的費用。陵墓的修建非常奢靡,為使墓土不生長雜草,封土專門由外地運來,經過篩選、爐炕、鍋炒處理後才使用。所以,這裡的墓土“貴如粟米”。茂陵在
漢陵中規模最大,其外形如一個被攔腰削去上半部的
金字塔。按西漢禮制,帝王陵穴可占地一頃,墳冢高十二丈,墳頂還可建築祭陽的
獻殿等。漢武帝茂陵卻高出二丈,周長也增加二十步,以顯示自己的功業和雄才大略。這時的陵寢形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由於當時漢代的強盛,漢武帝早早的為自己營建壽陵,勞民傷財,確實是不明智的舉動,在漢武帝去世葬入
茂陵之時,他墓中的陪葬品已在也放不下了,充分的體現出當時帝王陵墓的奢華逼人,但通過挑選封土來封墓穴人們又驚喜的發現當時的工藝水平較秦朝已有了改進和提高,文明程度有了發展,就這一點來說是可喜可賀的。
漢代之後,中國古代經歷了幾番動亂,直到唐代時中國的帝王陵寢才有了明顯的變化,為了防止屢禁不止的盜墓行為,又為了展現高大巍峨的盛唐之勢,唐代的帝王開始將自己的墓穴建在山中,因此有了“因山為陵”的陵寢形制。唐代的
乾陵是中國唐代
高宗皇帝
李治與中國歷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之地,是全國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婦皇帝合葬陵。陵地距中國中西部的古都西安80公里,其居梁山。三峰聳立,風景秀麗,遠望宛如一位女性仰臥大地而有“睡美人”之稱。乾陵利用自然山勢修建,陵園雄踞整個
梁山山巒,海拔1047.9米的主峰如首而高昂,東西對峙之南峰似其乳。綿延逶迤,氣勢宏大讓人不敢逼視。
乾陵陵園周圍約40公里,園內建築仿
唐長安城格局營建,宮城、
皇城、外廓城井然有序。初建時,宮殿祠堂、樓闕亭觀、遍布山陵,建築恢宏,富麗壯觀。陵園內現存有
華表、翼馬、
駝鳥、無字牌、
述聖記碑、
石獅、
六十一蕃臣像等大型石雕刻120多件,整齊有序地排列於
朱雀門至
奶頭山遙遙兩華里之餘的
司馬道兩側,氣勢宏偉,雄渾莊嚴,被譽為“盛唐石刻藝術的露天展覽館”。據歷史文獻記載,乾陵玄宮內涵十分豐富,隨葬著大量的
金銀器、珠寶玉器、銅鐵器、琉璃、陶瓷、絲綢織物、漆木器、石刻、食品、壁畫及書畫墨寶等稀世珍品。墓前的雕刻藝術更是讓人覺得望而生畏,石獅昂首挺胸,雙目圓瞪,高大威嚴,比起漢代的雕刻藝術更進一步,細膩而不失氣勢;出土的墓室壁畫,更是精美絕倫,堪稱唐代瑰麗的地下藝術畫廊。此時的人們吸取
秦漢之時陵墓用封土而制,經過多年雨雪剝蝕而造成的損壞的教訓,將陵寢修在山上,無疑是明智之舉,而雕刻藝術,繪畫,書法,詩詞歌賦,都在唐代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墓前的外族首領石雕,更是充分體現出當時世界文化,文明的高度交融,唐代的強盛吸引了無數慕名前來的人們,也在帝王的陵寢建築中有了體現。
宋代的陵寢建築比較複雜,一開始的北宋帝王陵寢較為破舊,沒有修建什麼大型的陵寢,後來南宋又偏安一隅,因此陵帝的陵寢又建在了南方,比起唐代的氣勢雄偉,宋代明顯不足,但是宋代的
陵寢建築陽剛不足,秀雅有餘,從它的石雕藝術中也可以看出,
石獅,
石虎的雕工細膩,刀法婉約,不如唐代那么
張揚。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南方的溫婉和北方的豪邁的不同的文化差異。
在這期間經歷了少數民族的入侵,無論是
金太祖的陵寢還是
元太祖的陵寢都顯示出不同於
中原特色的少數民族氣息。金太祖的陵園占地5.1公頃,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分為先導空間、
神道空間、
寶頂和寧神殿及地宮四個部分。在先導空間,遊人可以參觀
玉帶橋、門殿和兩座鵲台;在神道空間,有乳台,
望柱和
石像生等;寶頂高聳,松柏參護,儼然一派帝王陵寢的森然氣象。寧神殿建築古樸、雄健、莊嚴,是遊人憑弔之場所;地宮深9米,面積約750平方米,存放著金太祖的棺槨和各種
殉葬品。金太祖陵寢,恢宏大氣,神秘壯觀,展求出
金源文化之神奇,處處透著一股
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其中,豐富了中國中原地區的文化,是一種另類的少數民族文明,是少數民族人民智慧的體現。
明孝陵對中國帝王陵寢文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
天人合一”的
古代哲學思想在陵墓布局中得到了形象再現。雖然秦始皇及歷代不少帝王墓葬中都有星象圖的設定,也都體現了這種人文情懷。但與一般帝王不同的是,
朱元璋通過自己的陵墓格局設計,來體現了這種人文情懷,從而使道家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與儒家封建
禮治秩序實現了完美統一。
其二是開創了“
前朝後寢”的帝王陵宮制度和“前圓後方”的陵墓格局。
明孝陵繼承了中國帝王陵墓“因山為陵”的制度,但一改漢、唐、宋以來帝陵方上、
靈台、方垣、上下宮的制度,合上下宮為一區,新創了
方城、明樓、享殿、圓丘及
寶城、長方形陵宮的制度。在陵寢建築平面布局上,開創了“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在陵宮建築內容上,首次仿皇帝生前宮殿分前朝後寢的格局,建立“前朝後寢”的陵宮制度。這種格局既繼承了漢、唐、宋的帝陵形制中的優秀成分,又創建了新的帝陵制度,並規範著此後明清兩代500多年20多座帝王陵墓的建築形制,在中國帝王陵墓建築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這種帝王陵寢形制無疑又是一大突破,展現給我們另一種文化的全新面貌。
其三是獨特的神道設計理念和精美的神道石刻藝術交相輝映。北京
明十三陵受孝陵影響,共用一個神道,從
石牌坊到
長陵,總長達7000米,從而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宏偉的陵墓建築群。並且開創了第一代皇帝陵寢神道作為後世子孫(世子或繼位皇帝)共用神道的制度。
其四是大量使用磚石結構,並具備了體系完善的
排水系統,
明孝陵利用天然的水系,設定外
御河、內御河及寶城御河三道由東向西的水系,通過御橋在空間上實現聯接,使整個陵區和諧完美,富有生命的活力。可見當時的工人技術之發達,在如今看來也要嘆為觀止。這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文明傳播的歷程。
清代承襲明制,但是在陵寢制度上用“
寶城寶頂”的建築風格清代各陵的禮儀建築設定如碑亭、
石象生、
隆恩殿(明代稱裬恩殿)、
方城明樓等,皆按軸線展開,形成有序的空間層次。這種軸線安排是以遠景、對景為依據,並不是固定方向不變的直軸,達到“前後照應”、“返顧有情”的效應,亦與
明陵的意匠相通。有關方城明樓的形制,在入關以前諸陵中有強調城堡形象的意圖,但入關以後接受了明陵設計中以隆恩殿與明樓為建築主體的構圖。又如石象生採用動物及文武臣兩種系列,每一對石象生動物皆取立臥兩式,亦是效仿明制。四角立
望柱,以強調“神功聖德碑亭”地位的手法,也是學習明陵神道的處理。
但清代陵墓亦有時代變化特徵值得注意。如清代實行
帝後分建陵寢制度,取消了后妃
殉葬制度。從陵寢數量上相對來講,清代是增多了。另一項變化是縮小地宮規模,而增加地面建築的數量,地宮寶頂封土較明代為小;地宮由多進正殿配殿複合的拱形體系,簡化成南北一列的排布,埋深也逐漸變淺。與此相反,地面建築逐漸增多,在軸線上增加了橋、碑亭、
龍鳳門等項內容,而且延長了軸線長度,在軸線中部設立蜘蛛山以為間隔。蜘蛛山不僅可以作為陵區的“
案山”,而且可形成祭典路線的暫停與轉折,變化謁陵過程中的情思。清代
陵寢建築的規模尺寸雖較
明陵為小,但裝飾質量遠較明代豪華。如乾隆裕陵地宮的面積達372平方米,全部為青白石壘砌,內壁、券頂、門扇滿雕各種佛像、經文、裝飾圖案等,精雕細刻,類似一座雕刻博物館,僅雕工即用了五萬餘工。又如
慈禧太后定東陵的建築裝修更為華麗奢侈,不僅大量使用
花梨木、
楠木等貴重木材作為結構材料,還廣用
磨磚對縫的清水磚牆及
磚雕,甚至在磚雕上還要貼金,以期造成金碧輝煌、斑斕瑰麗的華美效果。到了清代,帝王的陵寢布置已臻化境,吸取了前朝的經驗和教訓,融合了少數民族和中原地區的文化,清帝陵無疑是中國陵寢藝術上不可多得的瑰寶。
探秘中國古代帝王陵寢,是因為它帶給人們很多神秘感,而它帶給我更多的是它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流淌著文明的氣息,讓人覺得與其說仔細的研究每一座帝王陵寢是在和千年前的帝王神交,還不如說是在和千年前的智慧的人類對話。傳承著千年文化,陪伴著千年不滅的文明之火。
文化特徵
中國帝王的
墳墓,是
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類型。現代對革命領袖的墳墓也稱陵,如
中山陵。中國古代習用
土葬,中國古代人
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
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
從
新石器時代起,墓葬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坑墓,有的距地表深達10餘米,並有大量奴隸殉葬和車、馬等隨葬。到了後來,帝王的陵墓-地下寢宮裝飾得越來越華麗,隨葬各種奇珍異寶,其建築規模對後世陵墓影響很大。唐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一個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
由於帝王拜謁陵墓的需要,在陵園內設立了祭享殿堂,稱為上宮,陵區內置陪葬墓,安葬諸王、公主、
嬪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將、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獸、闕樓等。
明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另一高潮,明代除了太祖孝陵在江蘇省南京外,其餘各帝陵在北京
昌平縣天壽山,總稱
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整個陵區前都設定總神道,建
石象生、碑亭、
大紅門、
石牌坊等,造成肅穆莊嚴的氣氛。其中
定陵已經考古發掘,地下寢宮分前殿、中殿、後殿和左右二配殿,全部用石材構築。
中國陵墓是建築、雕刻、繪畫、自然環境融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其布局可概括為三種形式:
1、以陵山為主體的布局方式,可以
秦始皇陵為代表。其周圍建城垣,背襯
驪山,輪廓簡潔,氣象巍峨,創造出紀念性氣氛。
2、以神道貫串全局的軸線布局方式。這種布局重點強調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
乾陵,以山峰為
陵山主體,前面布置闕門、
石象生、碑刻、華表等組成神道,襯托
陵墓建築的宏偉氣魄。
3、建築群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將各帝陵協調地布置在一處。在神道上增設
牌坊、大紅門、碑亭等,建築與環境密切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莊嚴肅穆的環境。
皇陵扼要
皇陵在中國延續達2000餘年,世界絕無僅有。它不僅為研究中國古代死亡文化尤其是
墳墓葬式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而且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社會結構以及雕塑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並由此構成
中國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由於“帝陵無制”,皇陵修築的規模及奢儉也就帶有隨意性。皇陵歷來反映了國運的盛衰,如漢、唐皇陵和兩宋皇陵之間有天壤之別,清皇陵也比
明皇陵更顯雄姿和力度。清代全盛的康、乾時期,疆域北至
貝加爾湖,東到庫葉島,西至中亞,堪與盛唐媲美;而明代北部始終只能以長城為邊境,終朝忙於應付邊患,大修長城,只是說比北宋稍強。歷來,一個國家的威力最直接地是通過它在世界中的地位來顯示的。
同時,皇陵還反映了皇帝本人對生活的態度、嗜好,如清皇陵中,極重奢華當推
慈禧太后的
定東陵;而最儉樸的則為道光帝的墓陵,陵園垣牆既未掛灰,也不塗紅,陵園神道上沒有華表、碑樓、石像生、方城和明樓,這在皇陵中是不多見的。據史載,道光帝生平確實非常儉樸,這恰好反映了他們生前的生活作風的差別。
地宮是塵世生活的反映,歷代皇陵的地宮(即藏
靈柩處)大體模仿了皇宮制度,極盡宏麗堂皇,多有陪葬物,以圖於另一世界也能過奢華生活,故曰“
地下宮殿”。於此,可以看到當時統治者最上層所享受的生活水平,以及他們所信奉的生活方式。同時,陵墓的地面建築及神道石像等均取偶數,講究對仗工整,與宮廷生活相同。
總之,皇陵構成了中國古代隆喪厚葬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民間的隆喪厚葬起了示範作用。
中國皇陵地宮上的封土形式大約經歷了3種變化過程:秦漢時期,封土為陵,以方上為主。即在帝陵的地宮之上層層夯土,築成了一個下大上小的方錐體,因其上部是方形平頂,故名曰“方上”,如
秦始皇陵的陵頂就最典型。惟
漢文帝鑿山建陵為特例。
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因山為陵”的築墳方式,即利用山峰作為陵墓的墳頭,鑿山為陵,在
唐太宗昭以後的唐代帝陵列為制度。明清,又恢復堆土為陵,但陵頂由方形改為圓形,稱“頂寶”,再周以磚壁,上砌女牆,謂“寶城”。(宋代也屬堆土為陵,但陵頂與漢陵同,都是方形。)從
明孝陵起,改為圓形。明朝多圓形,清朝多長圓形。
中國最後的陵墓為孫中山先生的“
中山陵”。孫中山先生1912年初辭去臨時
大總統,一次於南京
紫金山打獵時到此,見風景優美,便說,希望去世後葬此。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於北京,暫厝於
北京西山,1927年春
蔣介石定都南京,1929年將孫中山靈柩迎葬於此,場面極為隆重,史稱“
奉安大典”。不過,借稱“陵”,是指其墓地山勢的雄偉以及人們對他的敬重,與古代皇陵不是一回事。
史上之最
西夏陵
西夏陵位於銀川市城區西35公里處的
賀蘭山東麓,東西寬約5千米,南北長約10千米,在方圓50千米的範圍內,隨崗丘壟阜的自然起落,坐落著九座帝王陵和254座形狀、規模、大小不等的陪葬墓。西夏陵的建築規模,同北京的明代
十三陵陵園相當,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每座帝陵陵園均是一個完整的建築體。占地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坐北朝南,平地起建。陵台是陵園中的主體建築。西夏陵台建在墓室北10米處,不具封土作用,其形狀呈八邊7級、5級、9級塔式,底層略高,往上層層收分,是塔式陵台,為
夯土實心磚木混合密檐式結構,且偏離中軸線矗立,這在中國建築史上無前列,是
党項族的創造。十分遺憾的是,
西夏被
蒙古軍隊滅亡之後,陵園遭到了人為的毀滅性破壞,地面建築全毀,碑刻都為碎片。
秦陵園遺址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市
長安區南的
神禾原上發現了一座大型戰國秦陵園遺址,陵園規模較大,布局完整,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戰國時期陵園建築。從出土文物的品位與規格推斷,其主人應系王公級別的人物,很有可能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
2004年7月初,為配合基建,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對長安區神禾原一帶進行考古勘探時發現了一座大型戰國時期陵園,經過一年多的發掘勘探發現,這座陵園整體呈長方形,南北長550米,東西寬310米,占地面積約260畝。陵園外設
兆溝、內築夯土陵牆,東、南、西、
北陵牆中部各有一門,並建有門闋。另有
夯土隔牆將園內分為南北兩區,隔牆中部也開設一門。北區南北長410米,中間偏南有一座帶四個斜坡墓道的亞字形大墓,十二座長條形陪葬坑分布在墓道旁。已清理髮掘了陵園北門、門闕及東西兩側的部分牆陵,北門外的兆溝,一座車馬坑的局部,大墓的發掘仍在進行。
初步的考古勘探發掘資料表明,
兆溝圍繞陵牆一周,所清理的部分呈倒梯形,口部寬約4—6米,底部寬約0.40米,深約3.40米,陵牆為夯築,現僅殘存東、南、北三面牆體的部分
夯土基礎,寬度約5米、深約1.2米左右。北門及門闕位於北牆的中間,與北墓道遙相對應。陪葬坑分布於
墓葬四周,共12座,深度一般為4—4.5米,寬4—4.2米,最長者65米,短者只有8米。對位於西墓道南側一個陪葬坑試掘後發現,這是一座車馬坑,東西長30米,寬4.1米,深4米,在坑東部的發掘部分,清理出安車一輛,挽馬骨架六具,應屬所謂“天子駕六”的規格,坑內出土有青銅管、錯金、
錯銀、銀、角、骨質等
車馬器數十件,據陪葬坑總長度30餘米的規模推測,其內可能共陪葬有5—6套車馬。
亞字形大墓位於陵園
北區,鑽探深度15米,東西長約140米、南北寬約113米。其中墓口東西長29米、南北寬28米。四個斜坡墓道中東墓道最長約67米,其他三條墓道長度在38—42米之間。清理西墓道、北墓道全部,東墓道大部及南墓道局部,發掘清理深度約8米。在墓道填土中發現有
秦半兩錢幣、
鐵鍤、泥質灰
陶缽、加砂紅
陶釜殘片及泥質
灰陶紡輪等。在墓室中間位置及其與東、北墓道連線部位分別發現有盜洞,盜洞內出土有長方形漆盒的
錯金銀青銅托座、錯銀銅鐏、銅帶鉤,谷紋玉璧以及碗、缽、繭形壺、大型小口瓮等陶器殘片,還有帶一個“衛”字的殘
石磬。
這座陵園建築處於
秦都鹹陽與
秦嶺北麓之間的最高黃土台原——
神禾原上,布局完整,規模宏大,現狀保存較好,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戰國時期陵園建築,陵園的形制上承兩周,下開秦漢陵園之布局,從出土文物的品位與規格推斷,其主人應系王公級別的人物。《史記·呂不韋傳》有秦始皇七年,“夏太后獨別葬杜東”的記載。
秦漢之
杜縣,位置在今長安區西北數里的
杜城村一帶,基本在陵園的正北略偏西。如文獻記載方位稍有偏差,其可能就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陵寢之處,當然也不能排除可能是其他秦王公陵地。
背景知識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
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
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
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
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
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
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非常盛行。
國內有很多殯葬網站,如
中國清明網作為全國殯葬入口網站是在中國民政部及
中國殯葬協會的大力支持並指導下建立開通,網站主要介紹中國殯葬行業時事資訊,殯葬文化,清明節文化等,另外還開通了
清明商城殯葬行業電子商務平台及清明紀念網路紀念平台。
網上陵園
概述
意義
傳承文明 流傳幾千年的祭奠習俗本來就是因時而異。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今天,祭掃習俗的也需與時俱進。
網路祭奠將是傳承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發揚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的現代的、科學的方式。只要祭掃的本義不變--誠心祭奠,祭掃的方式並不重要。
促進和諧 網路紀念館是一個逾時空的網路祭奠和溝通平台,用戶不僅可以向先人表達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加強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溝通,增進了解、強化親情、維護團結,增強凝聚力,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
激勵後代 在這個虛擬的紀念空間裡永久記載著祖祖輩輩的光榮歷史,讓散居在全球的後人都可在這個平台上了解祖輩光輝業績及其未竟之業,以此激勵後代不斷追求和努力奮
社會評價
清明時節,跟往年不同的是,網上陵園熱了起來,有的網站日訪問人數超過百萬。這一除舊布新的祭祀形式,令人感受到科技的發展、物質文明的進步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推動作用。
這幾天,我先後登上了幾座網上陵園,果然大開眼界。比如“英特公墓”網,有“英傑園”、“英公園”、“英科園”、“英武園”、“英企園”、“英宗園”、“英民園”、“英蕾園”等陵園可供選擇;
白求恩烈士、
梅蘭芳、老舍夫人等名人,都有人為他們建墓,拜祭者不少;可以獻花,可以點歌。再如地球村網上公墓,刊載了不少介紹如何安慰逝者的文章,還有文化大觀、政策法規、行業信息等特色內容。
網上陵園,好處多多。跟傳統墓地相比,
網墓能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如可以通過播放錄像展現死者生前的事跡、音容笑貌、遺囑等等,拜祭也不受時空限制,只要想念,隨時隨地都可以打開網站瞻仰。這是一。其二,無需寸土,可以節省寶貴的土地資源。其三,具有環保意義,沒有污染。倘能推廣,清明時節“燒”字當頭的局面將得到扭轉,日清月明將可期。
網上陵園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好處所。團中央推出的“血鑄中華”系列紀念網站,彌補了只能就近祭掃
革命英烈的不足,使全國各地的青少年都能如願以償瞻仰革命先烈的英姿。據報導,2000年3月開通的同網紀念網站上所設的烈士
王偉的紀念館訪問人次已逾15萬。無疑,上網祭掃革命先烈,其形象性、直觀性,將使愛國主義教育更深入更有效。
移風易俗,相信這種現代的、健康的、節儉的方式,會被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