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陸軍
歷史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的
蒙古帝國。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
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
庫里爾台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蒙古帝國的領土範圍東到太平洋,北抵
北冰洋,西達
黑海沿岸(鼎盛時達
匈牙利),南至
南海。帝國被公認為是世界歷史上版圖第一大的國家,鼎盛時期達到3570萬平方公里。
海軍
蒙古海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年前的元朝,元日戰爭中
海軍是主力,最終戰敗。
蒙古國陸軍
現役常備兵力約8500名,儲備兵力約137,000人。
準軍事部隊:邊防部隊5000人,
內衛部隊900 人,建築部隊1500人,民防部隊500人。
蒙古國陸軍延續
前蘇聯聯盟陸軍的模式組建。幾乎所有的設備都是蘇聯製造的。 不難推測,蒙古國陸軍並沒有顯著地背離在原蘇聯監護下灌輸的知識。
地面部隊
常備兵力約8,500人。
組織編制
主要裝備
主力戰車:
T-54/55- 370輛
T-62- 280輛
T-72- 85+輛
BMP-1- 約420輛
BTR-60- 350輛
BRDM-2- 120輛
多管火箭炮:
BM-14- 100+輛
BM-21 Grad- 130輛
M-30 122mm 榴彈炮- 100
D-44 85mm- 200
D-48 85mm- 250
T-12 antitank gun- 24
可移動式/攜帶式防空武器:
9K31 Strela-1
ZU-23-2
en:37 mm automatic air defense gun M1939 (61-K)61-K 37mm 自動
防空炮57 mm AZP S-60
ZPU-4
SA-7
S-75
SA-3
SA-5
SA-10
槍械:
部署
幾乎所有的
蒙古國陸軍都在本國的南部,沿著中國邊境部署。只有小部分的後備軍和首都防禦軍駐紮在國內。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未設防。
計畫和項目
蒙古國在削減其現役兵力的同時,建立了一支大型訓練有素的後備軍以備在衝突時調遣。1993年7月,Ochirbat總統承諾將該武裝部隊裁減10%。
蒙古國空軍
常備兵力約1,600人。
武裝部隊結構
概況
蒙古國空軍從1988年起繼續按蘇聯的模式編制,在人員和
作戰部隊方面大量裁員。從三個現役戰鬥團和運輸及支援部隊縮減成至今的:
1個戰鬥團
1個
戰鬥中隊2個運輸中隊
1個直升機中隊
1個訓練分隊
主要裝備
停飛/庫存:
部署
蒙古國空軍僅有兩個空軍基地:
烏蘭巴托和塞音山達;前者是
蒙古空軍基地的總部。蒙古國內遍布了大量的改建或部分改建的飛機場。
蒙古海軍
歷史沿革
蒙古海軍是隸屬
蒙古國政府的海軍部隊,是世界上少數有內陸海軍的國家中規模最小的海軍部隊。
近代的
蒙古國直到1930年才擁有第一艘船,用於在
庫蘇古爾湖運輸石油,蒙古國以此為目的組建海軍以保衛石油運輸,該船用蒙古爭取獨立過程中最重要的人物達木丁·蘇赫巴托爾的名字命名為蘇赫巴托爾號。蘇聯解體後,由於庫蘇古爾湖是蒙古著名的旅遊勝地,沒有污染,為了保護環境,蒙古停止了用油船運油的活動。
軍事實力
2001年起,一艘任被命名為蘇赫巴托爾號的老式俄羅斯拖船得以啟用,配有7名船員。截止2010年,蒙古海軍的全部家當包括有三條船、兩門炮、一台發動機,以及7名成員。而三艘船里也只有蘇赫巴托爾號拖船可以下水作業,在庫蘇古爾湖區執行任務。
蘇赫巴托爾號是一條老式的拖船,它停泊在距最近的大海有2000千米的庫蘇古爾湖中。巴特巴彥是蘇赫巴托爾號的船長。
現狀
由於財政危機,蒙古政府在1997年對海軍推行了私有化管理,所以蘇赫巴托爾號需依靠運送當地出產的羊毛、皮革或其他貨物至俄羅斯銷售等商業行為來貼補船隻的日常運作。蒙古海軍除了運送貨物外,平日並無任何軍事行動。
軍事院校
蒙古國擁有一所綜合軍事學府:
蒙古國防大學。蒙古國防大學共有6個下屬
軍事院校:國防研究所、國防管理學院、通用軍事學校、軍事音樂學院、軍事教育學院和
士官學校。開設有13個軍事學科和11個民用學科專業。其中國防研究所是專門研究國家防務問題的學術機構,有防務政策研究、軍事科學理論、
軍事歷史、軍民關係和科學實驗等研究中心。蒙古國防大學還重視對外交往,與俄、美、德、日、英、韓和土耳其等國軍事院校開展互派留學生或學術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