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樂山

歌樂山

歌樂山,屬大巴山華鎣山脈的分支中梁山,中梁山南延入重慶沙坪壩區後稱為歌樂山。介於東經106°23′52″一106°26′42″,北緯29°29′30″一29°44′50″之間。地跨重慶沙坪壩區中梁鎮歌樂山鎮兩鎮。呈東北一西南走向。長22.6公里,寬4.6公里。呈東北一西南走向,北起於尖坡頂,南止於望江台。海拔一般在500一700米之間,高度依山勢走向從東北到西南依次降低。主峰雲頂寺海拔693米,為重慶市沙坪壩及鄰區最高點。在雲頂寺山頂上建有重慶的坐標原點。

歌樂山為“川東式”背斜低山,岩溶作用發育,結構上上具有“一山三嶺二槽”的特點。除了地下暗河外、水庫、蓄水岩溶窪地以外,還有清水溪、鳳凰溪、詹家溪、跳磴河等溪流發源於此。土壤以黃、紅壤為主。植被為低山常綠闊葉林、常綠針葉林交混。煤藏豐富,地下還有天然氣

古代傳說歌樂山因大禹治水,召眾賓歌樂於此而得名。還以抗戰時期的陪都遺蹟和白公館、渣滓洞監獄而聞名,相關的文學作品長篇小說《紅岩》自從1961至2017年以來,重印113次,再版兩次,印數超過1000萬冊。自然風光方面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綠寶石”之美譽,是重慶市四大“肺葉”之一。

歌樂山距距重慶市中心16公里。交通便利。旅遊資源有歌樂山森林公園,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重慶林園海石公園,歌樂山農家樂,歌樂山轟趴和歌樂山辣子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歌樂山
  • 英文名稱:Gele mountain
  • 別稱:西山
  • 所屬山系:大巴山系
  • 地理位置:重慶沙坪壩區
  • 走向:東北一西南走向
  • 長度:22.6公里
  • 寬度:4.6公里
  • 起點:北起於尖坡頂
  • 終點:南止於望江台
  • 主峰:雲頂寺山
  • 地貌:背斜低山
  • 地形特點:一山三嶺二槽結構
  • 地質構造:川東褶皺帶觀音峽背斜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建議遊玩時長:1-3小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地理環境,山系特徵,地質構造,地貌地形,地質怪象,氣候特徵,土壤分布,地名由來,資源概況,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旅遊資源,人文經濟,人口,經濟,文化,節慶,

地理環境

山系特徵

歌樂山屬於華鎣山脈下的中梁山支脈。
華鎣山脈為川中丘陵和川東平行嶺谷的天然界山。又稱西山。是四川省東部平行嶺谷主體山脈。山脈作北東向展布,長約300餘公里,從四川華鎣市溪口鎮進入重慶市合川渝北境內,在合川三匯鎮分開為雲霧山縉雲山中梁山3條支脈。
中梁山支脈向西南延入重慶北碚區(北碚區內稱雞公山)為嘉陵江橫切,形成觀音峽。再南延入沙坪壩區,稱歌樂山。中梁山在重慶市6個區、縣共長約130公里,海拔一般在600一700米之間,最高點在江北北緣祝聖堂附近,海拔1432.5米。中梁山脈最高峰地理坐標北緯30°01′,東經106°40′。
歌樂山為中梁山脈沙坪壩段,位於重慶主城區西郊。山地北起於尖坡頂,南止於望江台,長22.6公里,寬4.6公里。處於川東平行嶺谷區中段。地貌為背斜低山,中部較高東西兩端較低,呈一山三嶺二槽結構。山體呈南北走向。槽底高程多在500米,溶槽北窄南寬,約100-500米之間;槽谷區間多形成窪地與低緩的峰叢殘丘等地貌形態。
最高點位於位於歌樂山森林公園內的雲頂寺山頂上,最高點海拔693米。此處建有重慶的兩個坐標原點之一。坐落於東經106°25′17″,北緯29°34′15″。

地質構造

地層分布
歌樂山地質構造為四川中台坳川東褶皺帶觀音峽背斜(又稱中梁山背斜),地表出露地層自核部向兩翼分別為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T1f)和嘉陵江組(T1j)、中統雷口坡組(T2l)。槽谷外側為須家河組(T3xj)、侏羅系地層。岩性為碎屑岩夾碳酸鹽岩泥質岩。槽底被第四系亞粘土覆蓋,厚4一5米。
構造演化
中梁山背斜屬於川東褶帶的重慶弧形構造的觀音峽背斜之南延部分。背斜軸跡呈一個略向西凸出的弧形構造。川東褶皺帶在印支運動形成華鎣山隆起的基礎上,燕山期仍受東南的西部兩側板塊夾持,產生順時針的水平扭壓條件下開始褶皺,喜山期定型成北北東向並向西南撒開,南部轉向近南北向,北部轉為近東西向的”S”型隔擋式褶皺帶。地質構造控制著地貌形態和展布,背斜發育成山嶺。
岩溶作用
地形受構造及岩性控制,山體兩側斜坡呈陡坡狀,中部為相對較為平緩的岩溶槽谷地貌。受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歌樂山岩溶形態形式多樣,其中以落水洞、漏斗、暗河等8種岩溶形態最為常見。

地貌地形

總體特徵
隔擋式地質構造和灰岩條帶狀分布條件下,山體中發育喀斯特槽谷,為我國特有地貌景觀。所謂“川東式”背斜構造低山,地形上具有三山兩槽的總體布局。歌樂山從東往西依次出現單斜山嶺、岩溶槽谷、岩溶殘丘、岩溶槽谷、單斜山嶺的地形組合。由於岩溶作用,其內還發育有下列地貌單元岩溶窪地落水洞、漏斗、天窗、暗河、溶洞。由於人口多,開發久,人工水庫、礦坑等人工地貌也是歌樂山重要組成部分。
秋天的歌樂山槽谷秋天的歌樂山槽谷
單斜山嶺
位於山體兩側,由須家河組砂頁岩構成,沿構造線呈長條狀延伸,山嶺受橫向裂隙和溝谷分割,常成鋸齒狀嶺脊。
岩溶槽谷及殘丘
山體中部出露的灰岩在岩溶作用下剝蝕呈槽谷地形通常沿構造線走向發育,形成歌樂山東、西槽谷。槽谷中段以低矮殘丘為主。
岩溶窪地
歌樂山岩溶窪地共28處,平面分布多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規模40米×25米一455米×300米。基本上分布在槽谷內嘉陵江組(T1j)地層,標高一般474一553米。最低處多伴生有落水洞,常與垂直裂隙或管道相連。部分落水洞被自然或人為堵塞並築壩形成魚塘、水庫。例如歌樂山下天池水庫面積160畝,由自然降雨和地下水聚積而成。20世紀60年代,天池村居民以及駐地部隊官兵共同修建了天池水庫,為當地的農業灌溉提供水源。
歌樂山下天池歌樂山下天池
垂直岩溶通道
垂直岩溶通道起著溝通地表水與地下暗河的作用,有著落水洞、漏斗、天窗等類型。
歌樂山發現落水洞58處、漏斗23處、天窗11處。
暗河
暗河分為淺埋型和深埋型,淺埋型分布在槽谷之中或槽谷邊緣地帶,受橫向溝谷切割出露地表;深埋型位於最低侵蝕基準面附近,在嘉陵江右岸出露。
淺埋型:發育在槽谷之中,共發現5條,標高在453一485米。其中余家灣水庫北側暗河出口標高485米,埋深5一25米,雨後流量達73.52升每秒,晴天無水流出,季節性變化大;清涼庵暗河出口標高453米,埋深10一55米,流量12升每秒,雨季大2一5倍。其餘3條暗河規模較小,埋深較淺,流量受季節影響明顯。
清涼庵暗河示意圖清涼庵暗河示意圖
深埋型:位於嘉陵江右岸,有兩處暗河,以懸掛泉形式排泄,標高在170一453米。一處位於西槽谷排泄區,出口標高約200米,流量38升每秒,豐水期大2一3倍,旱季約5一15升每秒。另一處位於東槽谷排泄區,出口標高約250米,流量32升每秒,豐水期大2一3倍,旱季2一5升每秒。
溶洞
歌樂山發現19處溶洞,以淺埋型為主,地面與頂板埋深小於30米,規模較小,一般洞深5一30米,個別達80米。常常保存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抗戰時期,考古學家衛聚賢及中央地質調查所黃汲清等人,對歌樂山黑天池洞穴群的20餘個洞穴,進行過考察和試掘,曾獲得化石20多箱。1951年11月,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地質學家劉東生等人,也曾經對歌樂山部分洞穴進行過考察和發掘,並把該地區的動物群化石命名為歌樂山動物群。
2009年發現了一系列出產化石的新的洞穴地點,其中太平洞、黃桷洞化石資源豐富。前者在探查中發現較多大型動物化石,包括大型牛科動物和乳齒象化石等,後者則以出產小哺乳動物化石為主。
黃桷洞位於歌樂山金剛坡氣象站附近,洞口坐標為北緯29°36',東經106°24'。洞口朝向西南,洞口附近因岩溶塌陷形成有天井狀構造。洞穴內部空間很大,經過對該洞穴的初步探查,發現該洞穴平面長度為50多米(從西南向北面延伸),內部空間一般高度在4一8米之間,其中最高處約12米多。黃桷洞本為一天然溶洞,無名,因洞口長有一顆巨大的黃桷樹,故名之黃桷洞。
岩溶地面塌陷
岩溶地面塌陷是歌樂山最常見、危害性最大的岩溶形式。調查共發現塌陷133處,形態多成圓或橢圓形,塌陷坑直徑2一21米,深度1一17米。
礦坑海子
20世紀至本世紀初,中梁山因礦山開發變得“千瘡百孔”。雖然已經停止開礦,至2016年山上還留有16個廢棄的礦坑,有的已蓄水自然形成礦坑海子,成為人工地貌。
例如中梁鎮王家溝石坑群。最大的4處坑,都已經填滿了水,水質清澈,在四周採石形成的30餘米高的絕壁映襯下,儼然成為了碧水、黃岩呼應的人工湖。據當地一名姓王的居民介紹,他們曾粗略丈量過湖面的大小,最大一個湖面積達60餘畝。最深處有20餘米。

地質怪象

歌樂山屬於中梁山山脈,主要為喀斯特地貌,石灰岩運動較為活躍。2005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奇特的地質現象。
歌樂山天池村地陷歌樂山天池村地陷
2005年1月5日歌樂山天池村青槓堡社相距百餘米的兩地塊沉陷,附近民房牆體出現不同程度開裂,居民被疏散安置。
2009年2月23日歌樂山鎮天池村青槓堡社村民陳天福家門口超過20平方米的地面突然下陷了十餘米。村民牟祥明表示,早在此前一年的11月,而今沉陷的那個位置就已經出現了直徑2米左右的沉陷,政府隨後派人對坑進行了填埋。沒過多久,又發生一次沉陷。這次是第三次發生沉陷。
2010年10月21日、23日和24日沙坪壩區歌樂山鎮金剛村龍塘坎社接連發生地陷。
2012年6月11日,歌樂山鎮歌樂村對角橋社的村民發現,在凌雲水庫上游出現了一個大洞。該洞長約20米,寬約10米,呈漏斗狀,深不見底。

氣候特徵

歌樂山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濕度大,日照少,風力小的氣候特點。統計資料(沙坪壩區氣象站1951一1987,共32年)表明:常年平均氣溫為18.3度;年平均降雨量1085.3毫米;日照時數平均1233.7小時,屬低日照區。

土壤分布

本地土壤主要由森林黃壤、黃色石灰土、暗紫色土、灰棕紫泥土和少量石灰岩水稻土組成。森林黃壤主要分布於兩側須家河組地層構成的單斜山嶺中,黃色石灰土分布於岩溶槽谷內。暗紫色土、灰棕紫泥土分布於兩側山麓。

地名由來

歌樂山聞於史,最早莫過於“大禹治水,會諸侯於塗山,宴賓客於歌樂山”的傳說。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主峰留下的石刻:“大禹會諸侯於塗山(重慶南岸),召眾賓歌樂於此”。而流傳民間的傳說則是:“蜀丞李冰子二郎奉父命駐紮山上制伏了嘉陵江里的孽龍,感動了天官的葛蘿仙子下凡降臨山上,奏起仙樂,慰問二郎神,歌樂山由此而得名。”相傳為紀念此事,人們在歌樂山主峰修二郎廟,明弘治年間(1488年一1505年)、嘉靖年間(1522年一1566年)兩次重修此廟更名為雲頂寺。民國《巴縣誌》云:“舊傳李冰次子二郎佐父導水,駐節山上,異樂忽作,如聞鈞天之音,故名歌樂其說荒渺。或曰其上松杉翳日,清風倏來,則萬籟齊鳴,勝於鼓吹。是為近之。”沿用了清乾隆《巴縣誌》考據,認為歌樂山名由來於天籟之聲。

資源概況

生物資源

歌樂山森林系統群落結構比較簡單,上層喬木以馬尾松為主(占80%以上),馬尾松林中還夾雜有其它樹種如松樹、絲櫟、香樟、刺槐、合歡、柳樹、楓樹及楠竹等;林下灌叢主要為映山紅、桅子、柃木;草本植物主要有野芒、巴茅等;地被植被有苔蘚、地衣等。有林地面積3010.9公頃,其中針葉林2408.72公頃,闊葉林451.65公頃,竹林185.63公頃,覆蓋率為32.4%。
由於開發較早,人口較多,歌樂山野生動物受人為干擾以鳥類和昆蟲為主。
鳥類可以經常看到翠鳥麻雀、紅嘴鷗、相思鳥、白頭鵯斑鳩等。看到其他地方少見的畫眉灰卷尾黑卷尾。重慶歌樂山、南山等山地是候鳥遷徙重要的必經路徑,相關季節在歌樂山有著龐大的遷徙鳥群通過,種類繁多,包括一些珍稀猛禽。例如2015年在歌樂山的觀雲台上,重慶觀鳥愛好者便首次發現了從新疆飛來的靴隼雕短趾雕
蝴蝶群落的數量結構,由粉蝶科最高,鳳蝶科和眼蝶科稍低,蛺蝶科和灰蝶科其次,弄蝶科和蜆蝶科最低。優勢種是東方菜粉蝶(Pieriscanidia)、菜粉蝶(Pieris rapae)、柑橘鳳蝶(Papilio xuthus)。

礦產資源

歌樂山各類礦產主要有煤、石灰岩。還發現有天然氣。由於地處市內,且煤質差,煤礦早已關閉。
例如歌樂山渣滓洞原是商人程爾昌開辦的煤窯。渣滓洞煤窯開辦於1920年。1943年被中美合作所所占,煤礦停辦。
沙坪壩區歌樂山、中梁山一帶石灰岩礦產資源豐富,一直是主城區的高強優質石灰岩基地,也是重鋼集團煉鋼熔劑用石灰岩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經濟發展,採石業迅速崛起,截至2003年底,全區石灰岩採石場達150處,年產量350萬噸。從2003年起,沙坪壩區將區內150處石灰岩採石場整合為22家優質採石場。2010年5至6月,區政協進行專題調研,向區委、區政府提交了《關於加快推進歌樂山中梁山生態建設的建議案》,建議儘快關閉和取締區內的所有採石場、黃砂廠、岩磚廠,實施非煤礦山關閉後的生態恢復建設。區政府制定了《沙坪壩區關閉非煤礦山任務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了關閉非煤礦山的完成時限,即2010年關閉22家採石場,2012年前關閉12家磚廠,2013年前關閉9家條石廠。

水資源

歌樂山水資源有:地下暗河、岩溶窪地(天池)、蓄水礦坑(礦坑海子)、地表溪流。地表溪流有清水溪、鳳凰溪、詹家溪、跳磴河等溪流發源於此。
歌樂山清水溪、鳳凰溪流域圖歌樂山清水溪、鳳凰溪流域圖
清水溪發源於沙坪壩區歌樂山鎮山洞村附近,流經覃家崗鎮,在磁器口匯入嘉陵江。清水溪幹流全長15.88千米,流域總面積約35平方千米,流經城區的流域面積約21平方千米,主要有5條支流,相對高差317米,平均坡降26.6‰,多年平均流量0.47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478立方米。清水溪小流域降水豐沛,降雨強度大,季節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082.9毫米,暴雨日數年最高達5一8日。
跳磴河發源於沙坪壩區歌樂山獅子岩,流經覃家崗鎮進入九龍坡區華岩鎮,在大渡口區跳磴鎮小南海注入長江。
歌樂山西坡有部分無名小溪屬於梁灘河流域,匯入梁灘河後北流至北碚匯入嘉陵江。

旅遊資源

烈士陵園
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修築於原”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舊址,地處重慶市西北郊的歌樂山下。重慶解放前夕的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軍統局在此處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0多名革命者壯烈捐軀。進入陵園的大營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中美合作所閱兵場,現為一綠化帶,大型浮雕《不朽》坐落在閱兵場的東部。浮雕北面是陳列總館,占地面積1159平方米。基本陳列為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史實展,以490張圖片、108件實物和重慶“11.27”大屠殺半景畫,披露了國民黨軍統集中營和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黑暗兇殘的內幕,介紹了楊虎城葉挺江竹筠羅世文車耀先等革命先烈英勇不屈的鬥爭事跡。
渣滓洞
渣滓洞原為一小煤窯,在重慶市歌樂山麓,距白公館2.5公里,原為人工採掘的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其後,軍統逼死礦主,霸占煤窯設立。看守所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松等,最多時達三百餘人。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於此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重慶“11.27”大屠殺,僅15人脫險。有文藝作品《烈火中永生》《紅岩》《江姐》等以此為原型。
白公館
白公館白公館
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後,白公館曾改為來華美軍人員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為特別看守所重新關人。至解放前夕,關押人員除息峰監獄撤銷後轉移來的“政治犯”如黃顯聲許曉軒等二十餘人外,還有重慶行轅二處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劉國志周從化周均時、張澤後等三十人。小蘿蔔頭(原名宋振中)他的父母徐林俠夫婦也是關押在此。白公館後面是松林坡,著名的抗日將領楊虎城將軍在此遇難。
森林公園
歌樂山森林公園以山、水、林、泉、洞、雲、霧等自然景觀和“清麗、幽深、古樸、曠達”的風格被譽為“山城綠寶石”,素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譽。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2003年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和重慶市體育主題公園
歌樂山因“大禹會諸侯於塗山,召眾賓歌樂於此”而得名,有馬蹄井龍泉井聰明泉、巴文化雕塑長廊等眾多融入神話傳說充滿靈氣的巴渝人文景點;有“歌樂靈音”、“雲頂煙雲”、“獅峰幽岩”等幾十處秀美清幽的自然景觀,歷來為巴渝遊覽勝地。歷代文人騷客,達官名士都愛到此探幽攬勝。抗戰時期,郭沫若、冰心、老舍臧克家等都曾在山上留下眾多名文佳句。陪都時期,蔣介石、林森、馮玉祥等在山上設有官邸,並留下大量題刻。
在國家登山協會的指導下,歌樂山森林公園開發出了西南地區最大的戶外攀岩場—歌樂攀岩,並被重慶市探險協會定為攀岩訓練基地;坐落於群峰之間的仙女湖,也被重慶市釣魚協會命名為重慶市釣魚協會垂釣基地。作為中國第一座森林體育公園,歌樂山森林公園還推出了歌樂飛降、森林越野卡丁車、空中探險迷宮、越野山地腳踏車、童話故事等眾多體育休閒項目,建成了6條歌樂生態登山道。
重慶林園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主席林森的官邸,位於歌樂山雙河街,修建於1939年。1955年後此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1943年林森因車禍辭世,蔣介石遷居林園,蔣住1號樓,宋美齡住2號樓,3號樓為蔣辦公和開會用,林森原居編為4號樓。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同志從延安飛赴重慶參加國共談判。蔣介石於當日晚邀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至林園,為其接風擺宴。毛澤東等當晚宿於林園2號樓。29日清晨,毛澤東在花園散步,於小禮堂前林陰處與蔣介石不期而遇,兩人便就近在一張石桌邊對坐交談,毛澤東等於30日離開林園。2013年林園入選重慶第七批”國保”,包括一號樓(中正樓)蔣介石住宅;二號樓(美齡樓);三號樓馬歇爾公館;四號樓林森公館以及林森墓、林森手跡、談判桌等抗戰遺址遺蹟。
燕兒洞
為一溶洞。位於歌樂山金剛坡九草岩下,是陪都時期國民政府文官處的防空疏散地和臨時辦公地。林森、於佑任等國民黨元老曾結廬洞外,多次入洞觀景並藉此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燕兒洞在一個叫余家灣村子旁的山巒凹處。據當地老人介紹,每當向晚時分,燕子糜集洞口,撲朔飛鳴。頗為壯觀,故名為“燕兒洞”。
海石公園
岩溶地貌公園,海石公園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中梁鎮歌樂山北部,錯落有致的歐式城堡似明珠般鑲在岩溶地貌打造的景區。公園由24個山頭組成,占地2100畝。其上分布有淺灰色天然石林,石灰岩式歐式古典城堡則建築其中,爬山虎等攀緣植物綴滿牆上。
天池村
天池村位於歌樂山鎮中部地區,海拔510米,面積3.2平方公里,丘陵地形,內有上、下天池水域287畝。環繞上天池、下天池近3000畝土地,種植了以金桂為主的苗木總計25萬餘株。為主城最大的桂花基地。自2011年開始,每年秋天舉辦桂花節。
農家樂
歌樂山的農家樂已不是傳統的以農家庭院經濟為主的農家樂,許多已經發展成為融休閒、觀光、度假、娛樂為一體的度假山莊了。與重慶市近郊其它農家樂成片的景區相比,歌樂山鎮的農家樂雖說起步較晚,但檔次和規模卻是後來居上。
歌樂山鎮作為沙坪壩區建設“綠色休閒長廊”的骨幹,圍繞“名山旅遊”,“田園觀光旅遊”大作文章,政府加強規劃,理順體制,提出了“旅遊興鎮”戰略。充分利用歌樂山的旅遊資源,吸引各方資金投入旅遊開發。全鎮已有農家樂43家,其中上天池度假村、盛典家園、龍虎休閒俱樂部、龍洞農家樂等一批有特色的農家樂相繼建成並不斷擴大規模,提升檔次。
歌樂山龍洞農家樂歌樂山龍洞農家樂
上天池度假村是歌樂山鎮的“老字號”農家樂之一,已投入300餘萬元進行全面改造。遊客可入住水上別墅、仿古四合院。度假村有寬闊的人農湖供遊人划船、垂釣。以及雞、鴨、魚、兔等為原料的地道農家菜餚和創新江湖菜是上天池度假村的又一特色。
歌樂山國際慢城
所謂“國際慢城”,是興起於義大利的一種新的城市模式,是指面積在3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村莊或社區,有獨特的地方感,擁有傳統的美食、健康的環境、可持續的經濟和節奏休閒舒適的社區生活。2016年沙坪壩利用中梁鎮和歌樂山優良的原生態環境,在重慶市率先提出建設“歌樂山國際慢城”。
主要布局有四大板塊,一是海石夢幻時光記憶城,以生態體驗、新概念養生為主導。二是七彩祥雲國際休閒草場,以高山滑草、綠茵足球和山地腳踏車為主的體育健身、休閒養生板塊。三是太寺埡森林公園,打造森林野趣、真人CS、戶外拓展為主題的戶外娛樂區。四是荷塘悅色,構建“一島二廊三片四道五園”,1座遊玩體驗島、2條休閒觀光廊、3片蔬菜經果區、4條休閒步道、5個主題採摘園。

人文經濟

人口

據統計,2011年山上居住人口50392人。其中歌樂山鎮32136人,居住于山沿、新開寺、天池、歌樂、金剛6個行政村。中梁鎮18256人,分布於1個社區、6個行政村。

經濟

產業以旅遊、農業為主。2011年歌樂山鎮人均收入11983元,中梁鎮人均收入9890元。

文化

教育方面,2017年歌樂山鎮有3所大專院校,包括解放軍通信學院,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重慶正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天池校區。

節慶

2002年以來,歌樂山森林公園在“五一”、“十一”、“春節”幾個黃金周,各類節假日和旅遊旺季有眾多賽事活動,包括重慶市歌樂山旅遊文化節、“歌樂大腕”掰手腕大賽、重慶市大學生攀岩賽、飛鏢大賽、歌樂山萬人登山節、歌樂山五一體育大競技,歌樂山鐵人五項賽、挑戰吉尼斯顛球大賽、歌樂山山地腳踏車越野賽、攀爬車車技賽、紅岩險道登山賽、空中迷宮探險賽等。2011年以來歌樂山天池村每年舉辦桂花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