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四對矛盾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
第二次工業革命 和
壟斷組織 的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發展到
帝國主義 階段。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而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使其實力對比發生重大的變化,列強之間的矛盾也變得更加繁複。其中,基本的矛盾有四對,即
英德矛盾 、俄德矛盾、
法德矛盾 和
俄奧矛盾 。四對矛盾大致內容如下:
描繪德國挑戰英國海軍霸權的漫畫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世界
兩大集團 1879年,在德意志帝國首相
奧托·馮·俾斯麥 的推動下,德國與奧匈帝國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
三國同盟 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俄德交惡後,工業革命不斷發展的俄國需要外資來建築鐵路,而法國正需要資本輸出,法國政府就利用貸款發展兩國外交關係。1892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法俄軍事協定》,第二年生效。協定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
俄法同盟 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它也是向
三國協約 方向推進的第一步。
描繪三國協約的海報(1914)
面對共同的敵人德國,英法的矛盾逐漸緩和。1904年,《
英法協約 》簽訂,協調了兩國在殖民地的糾紛。英、俄在近東和
遠東 的矛盾原來很尖銳。
日俄戰爭 後俄國被削弱,使英對俄的畏懼心理消除,而德國的巴格達鐵道計畫既有對付英國,也有封鎖俄國
黑海 出口的意圖,於是,英、俄在近東有了共同的敵手,原有的矛盾退到次要地位。另一方面,俄對英法資本的依賴性加強。這樣,1907年英俄兩國簽訂《
英俄協約 》,協調兩國在波斯、中國西藏、阿富汗的爭執。至此,三國協約正式建立,使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戰爭起因 擴軍備戰 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形成後,為爭奪世界霸權,積極擴軍備戰,不斷提高國防預算。1890年,德、奧、意的國防預算分別是2880萬英鎊、1280萬英鎊、1480萬英鎊,到1914年,分別增加到1.108億英鎊、3660萬英鎊、2820萬英鎊。兩大軍事集團都大力擴張陸軍。到戰爭開始時,德國和奧匈帝國共有陸軍370萬人;協約國的陸軍總兵力為580萬人。德國、法國、俄國、英國和奧匈帝國受過軍事訓練的人數,分別是490萬、506萬、565萬、120萬和300萬。1913年,比利時的軍隊只有5.4萬,戰時激增到34萬。在海軍軍備競賽方面,英國和德國最為突出。從1889年到1914年,德國4次擴充海軍。英國不斷建造噸位和大炮口徑更大的
無畏號戰列艦 ,還提出德國造一艘軍艦、英國就造兩艘的“2:1原則”。到1908年,英、德“
無畏艦 ”的比例已為4:3,英國只略占優勢。到1914年大戰爆發時,英國已有軍艦688艘,德國有391艘。
1915年的歐洲(紅色為同盟國,綠色為協約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一些國家的軍隊已經開始用先進的武器裝備起來。在
裝甲車 的基礎上,出現了時速25公里以上的
坦克 ;
飛機 用於戰場,這在俄國、法國、英國和德國得到迅速發展,出現了新的兵種
航空兵 ;
汽車 長途運輸完成軍事任務也不鮮見。
常規武器 方面,出現了自動、
半自動步槍 ,輕、
重機槍 ;口徑達155毫米的
野戰炮 ;最遠射程達12公里的
榴彈炮 等。隨著戰爭的臨近,各國都在制訂戰爭計畫。德國制訂了先後擊敗法國、俄國的“
施里芬計畫 ”;奧匈帝國制訂了配合德國,主要針對俄國和塞爾維亞的計畫;俄國制訂了配合法國、同時打敗德國和奧匈帝國的“
第十九號計畫 ”;法國制訂了進攻德國的“
第十七號計畫 ”,英國還制訂了海上打擊德國的作戰計畫。
帝國主義列強一面積極擴軍備戰,一面不斷高喊和平裁軍,以掩蓋自己的戰爭行徑。1899年5月,26個國家的代表在荷蘭
海牙 召開第一次和平會議(參見詞條
海牙和平會議 )。會議雖然簽訂了《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公約 》等檔案,但沒有在
裁軍 問題上做出任何實質性決議,國際局勢沒有絲毫緩和。1907年6月,
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 召開。在長達4個月的會期中,裁減或限制軍備問題根本未被列入議程,列強也沒有實質性裁軍行動。會議締結了《海牙公約》,包括禁止使用毒氣和達姆彈、保障戰時中立國和中立人員的權利、限制敷設水雷等。但是,這些在後來的戰爭中,從沒有很好地執行。兩次海牙和平會議在裁軍或限制軍備方面一無所獲,而戰爭狂熱卻不斷增長。
大戰預演 軍備競賽直接導致軍事衝突和政治危機加劇。1898年的
美西戰爭 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拉開了帝國主義時代更大規模戰爭的序幕”。
20世紀初期,北非接連出現了兩次摩洛哥危機,使英法協約得到強化,而英德矛盾更加明朗和深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因素之一。
1905年,法國向
摩洛哥 提出將其淪為法國保護國的“改革”方案。德國認為,法國的行為使其切身利益受到威脅,積極支持摩洛哥拒絕法國的方案。德國皇帝
威廉二世 於該年3月底訪問摩洛哥,支持摩洛哥維護主權,強調各國在摩洛哥的地位應“絕對平等”。法國在英國的支持下不甘示弱,於1905年6月派軍艦到摩洛哥炫耀武力,出現了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在其後召開的國際會議上,法國獲得了許多特權,德國陷入困境。
1911年春,摩洛哥首都
非斯 爆發了反帝人民起義,法國以恢復秩序和保護僑民為名出兵鎮壓,占領非斯,並進而控制了整個摩洛哥。7月,德國“豹”號炮艦駛入摩洛哥西南部港口
阿加迪爾 ,進行戰爭挑釁。法德爆發了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英國海軍趁勢進入戰備狀態,支持法國並對德國施壓,迫使德國再次妥協。德國在兩次摩洛哥危機中的失勢,促使它大力發展軍事力量;英法的軍事聯繫也更加密切,隨時準備應對德國挑起的戰爭。
在地中海東部的
巴爾幹 地區,列強明爭暗鬥,與巴爾幹民族獨立運動交織在一起,使這裡的局勢愈加錯綜複雜。1908年,波士尼亞危機爆發。根據1878年的《
柏林條約 》,波士尼亞和
黑塞哥維那 雖名義上是
奧斯曼帝國 的行省,但奧匈帝國取得了對波、黑的管理權。然而奧匈帝國並不滿足,時刻準備正式吞併這兩個地區。1908年9月,奧匈與俄國秘密達成協定:奧匈同意對俄艦隊開放
黑海海峽 ,俄國同意奧匈兼併波、黑兩地。10月7日,奧匈宣布正式吞併波、黑,俄國十分惱火。塞爾維亞政府始終把波、黑看作是未來以塞爾維亞為主體建立的大
南斯拉夫 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奧匈帝國極為憤怒,遂進行戰爭動員並尋求俄國支持。俄國則以
斯拉夫人 的“保護者”自居,支持塞爾維亞人抵抗奧匈。但奧匈在德國的支持下,態度十分強硬,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1909年2月,土耳其與奧匈簽訂協定,以250萬英鎊為代價,放棄了對波、黑的主權。德國以戰爭相威脅,要求俄國敦促塞爾維亞承認波、黑被奧匈吞併這一事實。俄國得不到英法盟國支持,勢單力薄,開始對德國做出讓步。塞爾維亞在俄國的壓力下,被迫屈服。
波士尼亞危機使塞、俄與奧匈、德之間的矛盾日趨加劇,俄國開始大規模重建軍事力量。歐洲開始全面走向戰爭。
1912年10月,在土耳其控制的巴爾幹地區爆發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組成巴爾幹同盟,很快打敗了土耳其。土耳其被迫求和,並請列強調解,而列強也趁機謀求自己的利益。1912年12月6日,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的和談會議和英、法、德、俄、意、奧匈六國大使會議同時在倫敦召開。在六國大使會議上,協約國支持巴爾幹同盟,同盟國支持土耳其。1913年5月30日,土耳其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和約》,後者取得了大片領土,而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僅保存了伊斯坦堡和海峽北面的狹小地區。這場戰爭使巴爾幹各族人民擺脫了土耳其的統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次巴爾幹戰爭具有爭取民族解放的性質。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同盟各國因爭奪領土而分裂,1913年6月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列強藉機干涉,奧匈帝國支持保加利亞,協約國支持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保加利亞在力量對比和戰場態勢明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被迫提出停火,交戰雙方8月在布加勒斯特簽訂和約。塞爾維亞和希臘瓜分了馬其頓的絕大部分領土,保加利亞只保留馬其頓的一小部分,南多布羅加割讓給羅馬尼亞。在稍後的《保土條約》中,亞德里亞堡劃歸土耳其。這次戰爭使巴爾幹各國分為兩大集團:一方是塞爾維亞、希臘和羅馬尼亞,它們處於俄國和法國的影響之下;另一方是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它們得到奧匈帝國和德國的支持。兩次巴爾幹戰爭進一步加深了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矛盾,在歐洲國際政治中,巴爾幹地區變得愈加敏感,成為歐洲名副其實的“火藥桶”。
大戰導火索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的“國恥日”),奧匈帝國皇儲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 與妻子
索菲亞 在
塞拉耶佛 視察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
加夫里若·普林西普 槍殺。協約國和同盟國集團利用這一突發事件,推波助瀾,導致國際局勢迅速惡化。塞拉耶佛事件後來被認為是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戰爭經過 爆發 塞拉耶佛事件發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向奧匈帝國開出了“空頭支票”,使奧匈帝國皇帝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於1914年7月23日下午6時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參見詞條
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 ),塞爾維亞政府在限定時間內接受了除違反自身憲法、損害主權的第五條和第六條外的所有條款,同時開始了戰爭總動員。奧匈帝國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條款,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交戰雙方分為
同盟國 (Central Powers)和
協約國 (Triple Entente)兩大集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爭主要在歐洲的四條戰線上進行:
西線:英、法、比軍隊與德軍對抗;
東線:俄國軍隊與奧匈、德軍作戰;
義大利戰線:義大利軍隊在英法支持下對抗奧匈軍隊。
另外還有英、土對抗的近東戰線和俄、土對抗的高加索戰線,以及海上戰役和空中戰鬥。在上述諸多戰線中,西線(參見詞條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 )和東線(參見詞條
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 )是主要戰場。西線戰事被認為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形勢(歐洲戰場)
兩大陣營的主要國家與人物(按參戰時間排序) 所屬陣營
國家
參戰時間
主要人物
1914年8月1日(1916年1月向奧匈帝國投降)
大英帝國 (含英屬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紐西蘭、紐芬蘭、南非及其他殖民地)
貝納迪諾·馬查多、西多尼奧·拜斯、諾頓·德·馬托斯
1917年4月6日(以Co-belligerents名義)
註:捷克斯洛伐克、亞美尼亞、波蘭與阿拉伯的部分酋長國也派遣軍隊(或志願者、非正規軍)協助協約國作戰。
1914年8月2日(秘密加入)
1914年10月29日(正式加入)
(表格參考資料 )
進攻 1914年是戰爭的第一階段。
1914年7月30日,俄國和奧匈帝國開始戰爭動員。7月31日,德國向法國和俄國發出“雙重最後通牒”。8月1日,法國、德國開始戰爭動員,德國宣布與俄國進入戰爭狀態。8月2日,德軍進入
盧森堡大公國 。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英國開始戰爭動員。8月4日,德國向
比利時王國 宣戰,英國向德國宣戰。奧匈帝國於8月5日向俄國宣戰。
施里芬計畫
自8月開始,德軍根據戰前制定並經過修改的施里芬計畫,意圖首先在西線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受到英、法、比三國軍隊在第一次
馬恩河戰役 (9月5日至12日)的奮力抵抗。馬恩河戰役是大戰中的第一次大規模
戰略決戰 ,雙方參戰人數150多萬。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後,德軍速戰速決的計畫徹底破產,只得退守
埃納河 一線,並且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僵局。英法聯軍於9月15日至18日,向德軍防線發起進攻,但被擊退(參見詞條
埃納河戰役 )。自此,作戰雙方在
瓦茲河 至
瑞士 邊界地段,自
運動戰 開始轉入
陣地戰 。9至10月,英法聯軍與德軍在瓦茲河和
加來海峽 之間的廣闊地區進行“
奔向大海 ”戰役,雙方都試圖迂迴對方翼側,但沒有成功。10月底,德軍發起
第一次伊普爾戰役 ,雙方互有勝負,最後陷入僵持。從此,西線從瑞士邊境至加來海峽形成一條綿亘的戰線,進入陣地戰階段。
在東線,俄國第一和第二集團軍於8月16日率先進攻
東普魯士 ,但第二集團軍卻在德軍的包圍下被殲滅(參見詞條
坦能堡戰役 )。9月,俄西北方面軍對德第8集團軍實施進攻,反被擊敗,傷亡慘重(參見詞條
馬祖里湖戰役 )。俄軍的進攻雖遭受失敗,但也分散了德國的兵力,影響了西線的戰事。與此同時,俄軍將奧匈軍隊驅逐出萊姆堡,迫使其撤至
喀爾巴阡山脈 。10月29日,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此後與英國在中近東地區進行一定規模的戰爭。11月初,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
一戰時的東線形勢
僵持 1915年至1916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
1915年,英法聯軍在法國北部多次向德軍發起攻擊,企圖將德軍逐出法境,遭德軍激烈抵抗。4月,德軍在第二次
伊普爾戰役 中置海牙
國際公約 於不顧,第一次使用了
毒氣 ,使英法聯軍遭受嚴重損失。此後,交戰雙方都大規模使用毒氣。
第二次伊普爾戰役中戴著防毒面具的澳大利亞士兵
在西線處於戰略防禦態勢的德軍,開始將作戰重心東移,企圖首先打敗相對虛弱的俄國,以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5月2日至6月22日,德奧軍隊集中優勢兵力,在西加里西亞的果爾利策地區與俄軍交火,俄軍慘敗(參見詞條
果爾利策戰役 )。
同年4月26日,原屬同盟國陣營的義大利在獲得協約國承諾的領土補償後決定倒戈,同協約國陣營簽訂《倫敦條約》。5月,義大利對奧匈帝國宣戰,與德國斷交,正式加入了協約國。10月,
保加利亞王國 在見證了俄軍於東線的潰敗及英法在加里波利之戰中的困境之後,加入同盟國,聯合德國、奧斯曼帝國占領塞爾維亞全境。
同樣在該年的2月19日,英法為實現強行闖入由奧斯曼帝國控制的
達達尼爾海峽 ,以達到打通
博斯普魯斯海峽 ,占領其首都伊斯坦堡的目的,發動了
加里波利之戰 。結果,英法雖投入大量軍隊進攻,卻終未成功,被迫於同年11月至1916年1月進行大撤退。
德奧集團在東線雖勝,但未能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於是決定再次移師西線。於是,1916年被交戰雙方同時看作是決定性的一年。這一年裡,出現了三次大型的陸上戰役,即西線的
凡爾登戰役 、
索姆河戰役 和東線的
布魯西洛夫突破 。
凡爾登戰役
1916年2月21日至25日,德軍集中重炮轟擊法國東北部
凡爾登 要塞,使用了
燃燒彈 和毒氣,還第一次使用了
轟炸機 ,數次向凡爾登要塞發起攻擊,欲與法軍決戰。最初,法軍第一道防線被突破。法國政府急速增援19萬生力軍、25000噸軍火和3900輛汽車,並任
亨利·菲利浦·貝當 為凡爾登地區司令。德軍雖全力進攻,取得突破,但始終未能占據凡爾登,並自8月底起轉入防守。10月21日,法軍大舉反攻,至12月18日收復全部失地。此戰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凡爾登戰役是大戰中時間最長的消耗戰,法軍和德軍分別投入66個師和46個師。參戰兵力約200萬人,傷亡70多萬人,因此這次血腥的戰役又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1916年,法軍穿越凡爾登的廢墟
索姆河戰役
就在凡爾登戰役進行的同時,為減輕法軍在凡爾登地區的壓力,英法聯軍於7月1日在
索姆河 一帶向德軍猛烈進攻。戰鬥延續到11月18日,雙方在索姆河兩岸的狹窄地帶進行拉鋸式的陣地戰,協約國使用飛機配合作戰,英軍首次將坦克用於實戰。最終英法聯軍從德軍手中奪回180平方公里土地。這場消耗戰使英法德損失兵力近130萬,被稱為“索姆河地獄”。
布魯西洛夫突破
為配合英法在西線作戰,東線俄軍在1916年6月4日至9月20日發動了被稱為“布魯西洛夫突破”的夏季攻勢。俄軍在東線先後占領
盧茨克 、
切爾諾夫策 ,向前推進50至150公里。這次戰役使奧匈帝國損失了110萬人,德國傷亡也達到35萬人,堪稱一戰中俄國最成功的進攻;但俄國自身亦損失慘重(傷亡50萬),這削弱了俄國持續參戰的能力。
在海上,英國實行
海上封鎖 政策,準備把
波羅的海 的德國艦隊作為主要攻擊目標,以保持英國的
制海權 ;德國為扭轉不利形勢,迫切需要突破海上封鎖,企圖主動出擊,尋機與對方決戰。1916年5月31日下午,英德艦隊在丹麥
日德蘭半島 以西的
斯卡格拉克海峽 上遭遇,展開了兩國海軍主力僅有的一次交戰(參見詞條
日德蘭海戰 )。英國出動艦隻151艘,德國出動101艘。6月1日,戰鬥結束,英國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和11艘小艦,死亡6000餘人,德國損失1艘戰列巡洋艦和10艘小艦,死亡2500餘人。此役是有史以來參戰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英國損失雖大於德國,但其艦隊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仍掌握著制海權,德國打破封鎖的嘗試失敗。
日德蘭海戰圖
1916年8月,
羅馬尼亞王國 加入協約國,但同盟國軍隊很快打敗了羅馬尼亞軍,同年12月占領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1916年6月,經英國鼓動,麥加謝里夫
海珊·伊本·阿里 於發起
阿拉伯大起義 ,英軍中東總司令
埃德蒙·艾倫比 也在1917年對奧斯曼帝國發起總攻。結果使得阿拉伯半島、敘利亞等地於1918年徹底脫離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而德屬東非殖民地在司令官
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 的帶領下,在大戰之初便與英、比、葡等國軍隊作戰。英屬
羅得西亞 和印度軍隊於1916年8月占領了德屬東非的行政中心
莫羅戈羅 ,但直到德國投降時,協約國都始終無法占領德屬東非全境。
經過這一階段的數次戰役,大戰的戰略主動權轉移到了協約國一方,整個局面向有利於協約國的方面轉化。
反攻 1917年至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
1917年2月,德國宣布施行
無限制潛艇戰 政策。一向傾向於協約國的中立國的美國被德國這一政策激怒,在同年2月以德國潛艇擊沉其“豪桑圖尼克”號為由,與德國斷交,反德情緒不斷高漲。4月6日,美國向德國宣戰,次日向奧匈宣戰。早有參戰之意的中華民國
北洋政府 受美國之邀請,也在3月14日宣布對德絕交,1917年3月16日起,中國警察開入
天津 、
漢口 的德國租界,占領租界內的領事館、管理機關和警察署、兵營,降下德國國旗,改升中國
五色旗 ,各租界改由中方設定的特別區管理局管轄。大總統
馮國璋 在8月14日發布《大總統布告》,聲明自當日上午10時起,對
德國 、
奧匈帝國 宣戰,“所有以前我國與德、奧兩國訂立之條約及其他國際條款、國際協定屬於中德、中奧關係者,悉依據國際公法及慣例,一律廢止”。中國收回
秦皇島 、
塘沽 等地的德國兵營,海軍部派人到
上海 ,監督解除了德國商船的無線電設施,並拆卸了主要的航行工具。在華德國駐軍都被中國軍隊繳械,分別予以集中看管。此後,中國以“以工代戰”的形式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奧宣戰,派出十幾萬名勞工奔赴歐洲戰場。
(一戰的中國勞工圖冊來源 )
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
伍德羅·威爾遜 提出“
十四點和平原則 ”,規定德國接受十四點是一切和談的前提。3月至7月,德軍集結190多個師的兵力在西線先發制人,連續發起索姆河攻勢(3月)、利斯河攻勢(4月)、埃納河攻勢(5月)、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勢(6月)、香檳-馬恩河攻勢(7月),一度離巴黎僅60公里,但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反而使德軍損失約100萬人,兵源已近枯竭;而協約國獲得前來參戰的100萬美軍的支持後,實力大大加強。在7月至8月的的
第二次馬恩河戰役 中,德軍遭遇失敗。隨後協約國軍反擊,至8月6日結束戰鬥。德軍敗退至維勒河和埃納河一帶,協約國軍占據馬恩河突出地帶。8月8日,協約國軍在450輛坦克、上千架飛機的支持下,由法國元帥
斐迪南·福煦 指揮,開始反攻,把德軍驅逐出法國和比利時國境,德軍主力已開始迅速瓦解(參見詞條
亞眠戰役 )。9月15日,保加利亞的軍隊被擊潰,29日向協約國投降。10月2日突破德軍“
興登堡防線 ”,生俘大量德軍。10月4日,德國首相
馬克斯·馮·巴登 向威爾遜總統發出照會,請求籤訂停戰協定。10月31日奧斯曼帝國投降。11月3日奧匈帝國投降。11月4日,協約國方面向德國提出35條停戰條款。同日,德國
基爾 港海軍艦隊水兵舉行起義(參見詞條
基爾水兵起義 ),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參見詞條
德國十一月革命 )。威廉二世於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被迫宣布退位,在11月10日逃往荷蘭。
基爾水兵起義中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戰列艦的士兵委員會成員
戰爭結果 戰爭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給參戰各國帶來巨大的災難。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主要戰區展開的生死搏鬥,這場戰爭,各方都大量使用現代化戰爭裝備,以給敵人最大的殺傷,戰況空前慘烈,人員傷亡慘重。參戰國家達33個(28個國家正式宣戰,5個國家與一個或多個同盟國國家斷絕了外交關係),投入軍隊超過7000萬人(一說約6000萬人),15億人被捲入戰爭,約850萬(一說接近1300萬)士兵和1300萬(一說超過900萬)平民在戰爭中死亡,2100多萬人受傷(其中350萬人終身殘疾),戰俘和失蹤人數接近600萬。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軍隊和難民的大規模活動加速了“
西班牙大流感 ”的傳播,使之在1918年至1919年奪走了多達5000萬人的生命。
當時的反戰漫畫
大戰給歐洲造成了巨大的物質破壞:參戰各國的直接經濟損失約1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約1516億美元;歐洲失去了大量海外市場和海外投資。1919年協約國欠美國債務高達100億美元,美國由戰前的
債務國 一舉變為戰後的
債權國 ,並掌握了世界黃金儲備的40%以上。
在之前參與戰爭的國家之中,退伍軍人難以重新找到回歸正常社會,找到順心的工作;很多傷殘退伍軍人的生活陷入了異常困難的境地。對數以百萬計的戰爭遺孀與孤兒而言,貧困成了每天都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那些居於社會上層的人擔心俄國的共產主義革命會進一步蔓延開來。在德國,
右翼 人士組建了民兵組織來抵抗社會主義者,而在英國及其他國家,軍隊在街上與罷工者及其他抗議示威者發生許多衝突。
同時,“
和平主義 ”“
理想主義 ”等思潮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殘酷性使歐美出現了反戰、厭戰、恐戰的社會思潮,導致20世紀20年代
和平運動 高漲,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限制與反對戰爭的
國際法 的發展。此後和平運動的綏靖化,為
綏靖政策 的形成和順利實施奠定了思想與社會基礎。
1919年《鏡報》的漫畫《這是我們永遠不該再看到的》
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的重大成果是它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地處歐洲東部的基督教國家
俄羅斯帝國 、歐洲中部的基督教國家
德意志帝國 、歐洲中部和巴爾幹西北部的基督教
二元制 君合國奧匈帝國以及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的
奧斯曼帝國 紛紛瓦解,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帝國主義國家被削弱。代之而起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
社會主義國家 蘇俄 (後改
蘇聯 )和德意志、奧地利、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等資產階級共和國。戰爭引起了革命,如發生了俄國
十月革命 、德國
十一月革命 、
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 和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等。在對資本主義文明深刻反思過程中,社會主義開始從理論走向實踐,形成了世界性影響。世界開始分裂為
社會主義 和
資本主義 兩種相互對立又共處的社會體系。
戰爭把東方各民族捲入現代國際政治生活、加快了東方的覺醒,推動了被壓迫國家、被用民族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鬥爭的發展。大戰期間,列強疲於相互廝殺,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工業得以乘隙發展,
民族資產階級 和
無產階級 的隊伍也隨之壯大,成為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力量。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亞洲大陸出現了中國的“
五四運動 ”、印度的“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土耳其的“
凱末爾革命 ”等一系列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形成了戰後第一次
民族解放運動 的高潮。
一戰結束後,各戰勝國於1919年1月在巴黎
凡爾賽宮 召開了戰後協約會議。經過激烈的較量和彼此的妥協,6月28日,各戰勝國在凡爾賽宮鏡廳簽訂了《對德和約》,即《
凡爾賽和約 》。根據《凡爾賽和約》及之後的一系列條約,歐洲的地圖被重新勾畫。
奧匈帝國 瓦解,奧地利、匈牙利變成獨立的兩個國家,
捷克斯洛伐克 和
南斯拉夫 也宣告成立。羅馬尼亞從匈牙利和保加利亞那裡接管了部分領土。而
波羅的海 沿岸國家則紛紛獨立,其大部分都是從俄羅斯帝國分割出來的。同樣獲得獨立的
波蘭 ,其國土包括了之前屬於德國的部分領土,並通過位於但澤的“
波蘭走廊 ”入海。法國重新獲得了在普法戰爭中丟失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比利時與丹麥也獲得了德國的一些領土。總的來說,德國失去了其戰前領土的13%,而其殖民地則變成了協約國中此國或彼國的新屬地。這些領土的分配並不盡如人意,多數國家都對業已設定的國界線心存不滿,這給後來的爭端種下了禍根。
奧蘭多(左起)、勞合·喬治、克里蒙梭、威爾遜在規劃戰後的歐洲
在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敦促下,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常設國際組織——
國際聯盟 建立。國際聯盟是為維持戰後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國際秩序的典型代表。但是《國際聯盟盟約》在保持和平、維護集體安全、制止戰爭等決策機制方面存在巨大漏洞和嚴重問題;國際聯盟權力極為有限;大國強權政治盛行,這一切使戰勝國通過國際聯盟所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殘缺不全,在保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甚至在客觀上助長了侵略氣焰。
英、法受各種因素困擾,不願在和平解決的工作方面扮演主角。作為構建並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的國際聯盟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而德國被迫接受“這場戰爭完全都是德國的錯”(並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這樣的觀點,還要為戰爭所帶來的傷害與損失支付巨額的經濟賠償。其武裝部隊被大幅縮減。國內復仇情緒日益增長。
一戰後的幾年時間裡,德國的
納粹主義 與義大利的
法西斯主義 開始生根發芽。接著,在一段時期的經濟繁榮增長與國際關係貌似友善的階段之後,美國股價於1929年徹底崩盤,從而招致了
大蕭條 時期與另一個政治混亂的時代。戰爭還加速了
壟斷資本主義 向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的轉變,這對現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發展均有深遠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現代軍事技術開始大發展的時期,這對於現代武裝力量軍種兵種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炮兵的作用卻發揮到了以往想像不到的極致程度,
機關槍 也被大量使用。除了大炮發射的炮彈,還添加了用手投、飛機投放、安放在海里的種種炸彈。兩大陣營相繼開始了致命的毒氣戰。協約國製造出了鐵
坦克 ,坦克安裝了汽油發動機,衝倒樹木、柱子以及柵欄。飛機也在大戰中廣泛使用,拍攝與偵察敵軍的行動,驅趕敵機,並在敵人戰線的戰略要點上投放炸彈。
熱氣球 在戰爭中用作偵察敵情,或保護脆弱的據點免遭敵方飛機的攻擊。交戰國開始進行
毒氣 戰。德國飛船設計家
斐迪南·馮·齊柏林 發明的
齊柏林飛艇 能夠跨過法國邊境到達巴黎,甚至穿越北海,向英國城市和鄉村投下炸彈。醫療技術得到進步。
戰爭評價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不平衡的帝國主義戰爭,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戰爭,儘管如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它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的性質,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帶來了科技上的一大進步,使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以及軍事等許多方面大大加強,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快了人權實現的步伐。戰後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觀念的勃發,國際秩序得到重建。
後世紀念 英國
肯特郡 福克斯通市的紹恩克里夫軍事墓地安葬了6位一戰期間的中國勞工。法國的北部小鎮埃蘭亦有華工紀念碑。
2017年11月,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首次播放紀錄片《英國被忘卻的軍隊》,這是英國主流媒體首次製作紀錄片回顧一戰中國勞工的歷史。11月15日,一戰華工青銅紀念雕像在比利時西部與法國接壤的波普林格市正式落成,由時任中國駐比利時大使
曲星 與波普林格市市長德雅蓋共同為雕像揭幕。
2018年一戰結束100周年時,有關中國華工的照片曾在英國福克斯通、利物浦、普利茅斯和倫敦的博物館中展出。英國音樂家克萊夫·哈維根據一戰中國勞工歷史撰寫小說《
楊的戰爭 》,並創作了相關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