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普爾戰役

伊普爾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軍隊同德軍於1914年、1915年和1917年在比利時西部伊普爾地區進行的三次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伊普爾戰役
  • 地點:比利時西部伊普爾地區
  • 時間:1914年、1915年和1917年
  • 參戰方:英法聯軍,德國
  • 傷亡情況:英軍傷亡30萬人,法軍傷亡8000多人;德軍損失約27萬人。
  • 主要指揮官:亞歷山大·林辛根,馮·法貝克
  • 所屬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 英軍主帥:約翰 佛倫奇
第一次伊普爾戰役,第二次伊普爾戰役,第三次伊普爾戰役,

第一次伊普爾戰役

1914年10月中旬“奔向大海”戰役結束後,德軍計畫攻占英軍據守的伊普爾突出部,為占領沿海港口開闢通路。20~25日,德第4集團軍的4個新編預備軍向英第1、第4軍發起正面突擊,在個別地段取得突破。英軍傷亡慘重,固守待援。25日,法第9軍增援英軍左翼。30日伊澤爾河戰役結束後,馮·法貝克將軍率德軍突擊集團(7個半步兵師、2個騎兵師)在韋爾菲克至德勒蒙地帶展開,向伊普爾東南的英軍陣地發起猛攻,突破英軍第一道防線。英軍在法軍支援下,重新建立5公里寬的防禦正面。11月3~9日,協約國軍隊在伊普爾南北兩側發起反攻,雙方互有勝負。11~12日,亞歷山大·林辛根將軍指揮德軍突擊集團兩個軍進攻伊普爾東面和北面,法貝克突擊集團繼續從東南面進攻。德皇親自指揮普魯士近衛軍參戰,但未能取得決定性突破。20日,戰役結束。此役,德軍傷亡13萬人,協約國軍隊損失10餘萬人。從此,西線從瑞士邊境至加來海峽形成一條綿亘的戰線,進入陣地戰階段。

第二次伊普爾戰役

德軍的戰役目的是試驗其秘密武器——氯氣,並掩護部隊向東線調動。1915年4月22日,德第4集團軍向伊普爾突出部的英第5軍、法第20軍陣地連續施放6000罐18萬公斤氯氣。這是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毒氣,造成英法聯軍1.5萬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正面10公里、縱深7公里的地帶無人防守。德第26軍沖向缺口,迅速占領朗厄馬克和皮爾克姆,並向伊普爾—科米訥運河推進。但由於沒有預備隊,未能擴張戰果。英法援軍迅速堵住缺口,戰線趨於穩定。24日,德軍實施第二次毒氣攻擊,未達目的。4月26日~5月12日,德第26、第27軍付出巨大傷亡擴大某些突破口,迫使英軍撤至伊普爾城郊,但未取得重大突破。5月25日,戰役結束。此役,英軍損失6萬人,法軍損失1萬人,德軍傷亡3.5萬人。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毒氣的戰役,在第二次伊普爾戰役中,德皇部隊對加拿大第十六蘇格蘭營發動了一次毒氣襲擊,造成大量傷亡。

第三次伊普爾戰役

1917年3月俄國爆發革命後,英法聯軍擔心德國乘機向西線調兵,決定在伊普爾地區先發制人。7月22至23日,英軍集中3300多門火炮做猛烈炮火轟擊準備,並施放毒氣。7月31日,聯軍向當面德軍發起全面進攻。英第5集團軍擔任主攻;法第1集團軍和英第2集團軍擔任助攻。當日,聯軍以沉重代價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8月16日,聯軍發起第二次進攻,攻占朗厄馬克,但在主攻方向上進攻受阻。德第4集團軍組織"彈性防禦",在前沿陣地構築一系列三面環水、易守難攻的碉堡群,配備部分兵力阻擊敵人,主力部署在縱深相機反擊,迫使聯軍每前進一步都需付出重大代價。德軍的新戰術和惡劣氣候再次遲滯了聯軍的進攻。9月20日至10月3日,聯軍改由英第2集團軍擔任主攻,先後攻占梅嫩路山脊、波利貢森林和布魯茲埃恩德等地。德軍向聯軍新陣地發動11次反擊,均被聯軍炮火擊退。交戰中,英法空軍掌握制空權,炮兵也發揮了威力。10月26日至11月6日,聯軍又發起兩次進攻,攻占帕尚達埃爾村,向前推進8公里,但沒有實現摧毀德軍潛艇基地的目標。此役,英軍傷亡30萬人,法軍傷亡8000多人;德軍損失約27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