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

漢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3月12日印發漢中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中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
  • 頒布時間:2021年3月12日
  • 發布單位:漢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深化“放管服”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部署,聚焦市場主體需求和人民民眾關切,以“最多跑一次”為統領,持續提升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加快打造“服務有溫度、市場有活力、發展有特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三有四化”營商環境。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2021年工作要點。
一、深化簡政放權,放出活力和創造力
1.提升巨觀政策實施的時效性和精準性。提高巨觀政策的系統集成和落地實效,加強財政直達資金日常監管、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規範涉企收費、增加普惠金融服務等工作,最大限度消除堵點、縮短時滯。(市發改委牽頭,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金融辦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圍繞產業發展全鏈條、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民眾辦事全方位,繼續最佳化審批服務事項流程。各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積極發揮對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工作的統籌協調督導作用,加強各級行政審批服務局與行業主管部門的協調聯動,進一步明確責任,推動審批、監管流程閉環管理。行業主管部門在制發、轉發與行政審批業務有關檔案以及組織開展與行政審批業務相關的會議、培訓等活動時,要將行政審批服務局納入傳送和參加範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各部門、各縣區負責)
3.強化行政許可事項管理。依法壓減行政審批事項,對審批事項進一步精簡,實行行政許可清單管理制度,逐項明確事項名稱、設定依據、實施機關、許可條件、辦理程式等要素。加強對行政許可實施情況的監督。按照對依申請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名稱、編碼、依據、類型等基本要素和辦事指南要素“四級四同”的要求,完善政務服務事項庫,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各部門、各縣區負責)
4.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及時公布證明事項保留目錄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目錄,明確實行告知承諾制的事項範圍、適用對象、工作流程和監管措施等,科學編制告知承諾制工作規程,修改完善辦事指南,形成一套事項設定科學、辦事流程簡便、從業人員規範的工作制度。(市司法局牽頭,各部門、各縣區負責)
5.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四個統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運轉保障體系,進一步壓減市、縣設立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和條件。規範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涉及的技術審查、中介服務事項線上辦理,推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等電子證照套用,分步實行施工圖審查無紙化申報、網上審查和竣工圖紙歸檔,壓縮項目審批時限、降低企業申報成本。最佳化“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台流程,擴大平台利用率。推進系統平台對接建設,提升網辦便利程度。(市住建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智慧城市建設局等工改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6.加快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制度規則、最佳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不斷擴大交易範圍,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縱向全面貫通、橫向互聯互通,電子化交易全面實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7.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按照國家和我省相關要求,著力推進“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力爭2021年底在全市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8.放寬市場準入。貫徹落實《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進一步簡化名稱登記流程。認真總結推廣我市食品生產許可承諾制改革試點經驗。推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登記,積極探索“一業一證”改革,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套用範圍。強化稅務、社保、金融、市場監管等環節協同辦理,擴大簡易註銷範圍,提升開辦註銷便利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市市場監管局、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市金融辦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9.規範網上中介服務超市運行。持續完善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功能,引導中介機構入駐,並進一步規範超市的運行、服務和監管,著力營造“全面開放、管理規範、競爭有序、便捷高效、監督有力”的中介服務市場環境。(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市智慧城市建設局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管出公平和質量
10.實行監管事項清單管理制度。按照“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完善監管事項目錄,明確監管事項、監管責任主體、監管流程、監管措施和監管標準,夯實事中事後監管基礎。(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繼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制定並公布我市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拓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覆蓋範圍。進一步充實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緩解基層“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執法人員不足問題。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重點監管、信用監管等監管方式相融合,提升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開展重點領域日常監督檢查和不規範行為專項整治,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對直接關係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領域問題的發現和懲處力度。提高執法規範性和透明度,減少人為干預,壓縮自由裁量空間,使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持續推進“網際網路+監管”。按省上要求,對監管事項及檢查實施清單實行動態調整,督促行業主管部門歸集、錄入各類監管數據,完善相關風險預警信息,形成風險預警線索推送、處置和反饋機制,提高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市智慧城市建設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3.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規範公共信用信息納入範圍、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年底前全面建立事前信用承諾制度,基本建立事中分級分類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事後信用聯合懲戒機制。不斷加大政務誠信建設力度,加強政務誠信監督評價,全面排查梳理各級政府對企業的失信事項,重點對政府承諾不兌現、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等失信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市發改委牽頭,各部門、各縣區負責)
14.創新包容審慎監管。探索創新監管標準和模式,發揮平台監管和行業自律作用,在部分領域實施柔性監管、智慧監管等。(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升服務水平,服出便利和實惠
15.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在今年及未來三到五年,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創新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公共支撐體系、套用服務體系、標準規範體系、安全保障體系、運行管理體系和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實現體制機制統籌高效、基礎支撐集約完善、數據資源共建共享、政務服務高效便捷、治理套用科學精準。加速各類政務服務體系向“漢中通”匯聚、數據資源向大數據中心匯集,推進教育、醫療、交通、停車、旅遊、養老等領域管理服務模式智慧化轉型。積極構建全市統一的政務協同辦公體系。(市智慧城市建設局牽頭,各部門、各縣區負責)
16.強化政務服務平台支撐。以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為抓手,持續最佳化政務服務平台和“漢中通”APP,完善建成的各類基礎支撐體系,加快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不斷提高網辦比率和質量。對限定僅線上辦理等不合理做法及時進行糾正,並加強對老年人、視障聽障殘疾人等群體的引導和服務,切實解決特殊群體運用智慧型技術困難。年底前,市級政務服務旗艦店掌上好辦事項達到200項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智慧城市建設局牽頭,各部門、各縣區負責)
17.深化“一件事一次辦”系統集成改革。圍繞企業和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領域,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公布標準化辦事指南和流程圖,實行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時辦結,讓企業和民眾只需“跑一個視窗、交一套材料”即可辦成。(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8.提升政務大廳服務水平。按照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服務聯通線上線下一體化運行機制的統一部署,完善市、縣、鎮辦政務大廳集中服務模式,充分發揮政務大廳等服務視窗“一站式”服務功能,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水平,年底前政務服務事項全省通辦取得新進展,真正打通民眾辦事“最後一公里”。(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9.最佳化公共服務供給。圍繞打造“四個在漢中”城市品牌,推進“網際網路+”與教育、健康醫療、養老、文化、旅遊、家政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最佳化水電氣暖網等公用事業和公證、醫療等領域服務,進一步簡化社保參保、轉移接續等手續,建立困難民眾主動發現機制。(市發改委牽頭,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市城管局、市司法局、市醫保局、市智慧城市建設局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0.加強政府服務熱線的運行管理。積極整合各部門、各縣區非緊急類政務服務熱線,充分發揮熱線作用,力爭做到“一號回響”。與省級平台做好對接,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最佳化流程和資源配置,進一步規範熱線管理工作。(市智慧城市建設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全面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完成“好差評”系統線上線下對接,建成並完善相關制度和管理體系,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評價對象、服務渠道全覆蓋,好評率達到95%以上。公開評價信息,健全獎懲機制,強化對評價結果的運用。(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落實)
22.探索建立“改革體驗官”制度。在社會各界公開聘請一批“改革體驗官”,對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工作進行體驗監督,提出意見建議,建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工作機制,對體驗官反映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和水平。(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各部門、各縣區負責)
四、健全最佳化營商環境制度體系
23.持續落實《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加大《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學習宣傳貫徹力度,推動《漢中市貫徹落實<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方案》落地見效,建立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年度報告制度。主動對標省內外先進地區找差距,鼓勵各部門、各縣區學習借鑑先進做法、推廣典型經驗,以複製推廣促進制度創新,推出一批有含金量的改革舉措。(市發改委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負責)
24.打造最佳化營商環境升級版。啟動新一輪最佳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畫。圍繞企業開辦、施工許可證辦理、不動產登記、方便獲得水電氣等營商環境評價關鍵指標,進一步推進減環節、壓時間、降成本。持續加強專項治理,以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民營企業產權保護、轉供電加價、違規設定行政審批前置條件、拖欠民營企業賬款、醫院就診卡預付款餘額退還等突出問題為重點開展專項治理,切實打通惠民利企的堵點。(市發改委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5.積極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對2020年營商環境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提升,適時完善我市營商環境考評體系。按要求開展2021年營商環境評價,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優。開展營商環境滿意度及企業關切問題調研,通過治痛點、攻難點、疏堵點,進一步提升企業和民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市發改委牽頭,各相關部門及各縣區負責)
26.改善企業融資環境。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和供應鏈金融,不斷完善金融超市功能,促進金融服務業快速發展。清理規範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不合理附加費用和違規行為,健全中小微企業貸款信用擔保制度、銀行業違規收費投訴舉報機制,創新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模式,努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市金融辦牽頭,中國人民銀行漢中市中心支行、漢中銀保監分局等相關部門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健全工作保障機制
27.夯實工作責任。各部門、各縣區要圍繞工作要點,進一步釐清職能職責,細化任務舉措,壓實工作責任,組織抓好本部門、本縣區工作任務落實,並將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報牽頭部門。
28.加強督查督導。認真貫徹落實《政府督查工作條例》,組織開展專項督查督導,促進改革任務有序推進。暢通市場主體投訴舉報渠道,完善“放管服”改革問題線索接辦轉辦機制,對改革進度慢、政策不落實的部門和縣區,要及時督促整改;對嚴重損害營商環境和企業、民眾利益的,要公開曝光、嚴肅問責。
29.強化宣傳培訓。運用多種方式宣傳推廣一批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提升社會對改革的參與度和認同感。加大“放管服”改革培訓力度,增強專業本領,開拓思維視野,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30.形成工作合力。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在系統集成上下功夫,強化統籌協調、工作指導和督促落實,對重點改革舉措實施情況開展評估,及時總結經驗、糾正問題,一體化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各專題組、保障組要發揮好組織協調和牽頭作用,充分調動各級各方面力量,聚焦企業民眾關注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加大工作力度;各牽頭單位、配合單位要按照分工要求,切實肩負起責任,深入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