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湖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由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 頒布時間:2022年3月23日
  • 發布單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 實施地區:湖南省
發布通知,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湖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通知
湘政發〔2022〕7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湖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已經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22年3月23日
(此件主動公開)

檔案全文

湖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2021年,面對局部散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艱巨繁重的發展改革任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認真執行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批准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穩進高新”工作方針,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計畫執行情況總體較好,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邁好了第一步,見到了新氣象。全年地區生產總值46063.09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服務業增長7.9%,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4%;進出口總額增長22.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0.5%;新增城鎮就業75.3萬人;主要污染物減排等指標實現年度目標任務。
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總體部署,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進出口增長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糧食產量600億斤以上,生態環境指標穩步改善。
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9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擴大省內需求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抓住國家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機遇,加強項目開發、前期推進、項目儲備,以項目等機遇、等資金,超往年進度多形成實物工作量,加快基礎設施“五張網”建設,重點抓好十大基礎設施項目。交通網,加快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實施,基本建成湘西機場,推動“1+13+N”通用機場網路建設;確保常益長鐵路建成通車,推動長贛、邵永、銅吉鐵路全線開工,爭取國鐵集團啟動襄常、益婁、石張等項目前期工作,實施常益長與武廣高鐵直通線工程,推進長沙西站、株洲火車站等樞紐站場建設;推動平伍益等5條高速通車運營,新開工建設京港澳高速耒宜擴容、滬昆高速金醴擴容、桂陽至新田等高速公路,繼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新開工沅水洪江至辰溪航道、湘江永州至衡陽航道三期等工程,推動建設一批高等級港口泊位。建成長沙捷運6號線,加快長沙捷運7號線一期、磁浮東延等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能源網,強化電力支撐,確保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產。加快推進平江電廠、華容電廠、五強溪擴機工程、平江抽水蓄能、新粵浙廣西支幹線湖南段、婁底生態治理光伏、電網建設等項目。水安全網,啟動實施洞庭湖重點堤垸防加固一期工程及洞庭湖區排澇能力建設,加快犬木塘、椒花、毛俊水庫以及涔天河水庫擴建灌區工程建設。物流網,持續推動物流業提質增效降本,加快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和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持續開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試點。信息網,力爭新建5G基站2.5萬座,推動全省14個市州主城區實現5G網路全覆蓋。聚焦產業發展,深入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重點抓好中聯泵送智慧型裝備基地、三一智聯裝備基地、中石化巴陵己內醯胺、邵陽特種玻璃、三安半導體二期、邦盛儲能電池材料、湘鋼提質增效、中車時代功率半導體核心元器件、長遠鋰電池正極材料、正威銅基新材料十大產業項目,全力推進岳陽乙烯項目,力爭產業投資增長8.5%左右。加強項目滾動遞進開發,對“十四五”規劃體系謀劃的項目、產業領域根據市場發展新萌生的項目、國家投資政策催生的項目、民生髮展需要提前實施的項目、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需要加快整改的項目,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推進前期工作,形成“四個一批”項目建設良性循環。加強要素保障,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完善和落實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用好國家重大項目直供地機制,定期梳理符合國家布局的重大項目,向國家爭取優先落地。持續強化政銀企合作,將各類重大產業、基礎設施、民生、科技研發項目定期向各大金融機構推薦發布。大力盤活存量資產,規範有序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持續激發消費潛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快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接續開展消費促進活動。拓展消費新場景,培育壯大智慧零售、智慧旅遊、數字文化等消費新業態。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挖掘紅色文旅資源,大力激發鄉村旅遊潛力,辦好全省旅遊發展大會,實現辦一個大會,完善一批設施,推進一批項目,推介一批景區,形成一批品牌,孕育一片市場,加快一方發展的目標。支持張家界等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支持長沙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完善社區商業配套和農村物流配送。加大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
二、堅持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高地
落實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升級建設“3+3+2”產業集群,全面實施“鏈長制”,培優育強22個優勢產業鏈,積極創建國家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力爭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實施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按照省市縣分級推進、梯度培育、滾動發展的方式,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持續培育一批萬億產業、千億企業、百億項目。推動鋼鐵、汽車、石化、菸草、有色等產業智慧型化、綠色化轉型,加快培育先進化工材料集群,大力發展通航產業鏈。加大先進制造業產業引導資金投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深入推進“五好”園區建設。落實園區發展“1+3”政策體系,完善園區“以畝產論英雄”評價激勵機制,力爭千億園區達16家。編制產業園區國土空間規劃,依法依規有序推進園區調區擴區。抓好園區數字地圖編制與套用,加快園區提質提效。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動,持續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大力引進“三類500強”企業,紮實推進湘商回歸,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開展“紓困增效”專項行動,指導企業用好製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靈活用工稅收管理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深入推進“兩業”融合發展示範行動,抓好國家、省級試點建設。實施服務業示範集聚區提升工程,圍繞數字經濟等領域新設創建一批示範集聚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強化算力支撐,加快發展“大智移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建設,加快衡州大道數字經濟走廊等數字經濟集聚區建設,力爭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15%以上。建設100家以上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動1萬戶以上企業深度“上雲”。
三、堅持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科技創新高地
推動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速持續快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強化動力支撐,積極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畫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力爭在種業、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優勢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最佳化研發財政獎補政策,積極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加大研發投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卡脖子”技術攻關揭榜掛帥,重點抓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力爭新增高價值發明專利4200件左右。完善科技創新平台。加快“三區兩山兩中心”建設,發揮好創新平台集聚創新資源、支撐自主創新、轉化創新成果等方面的作用。高標準建設嶽麓山實驗室,抓好湖南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推動創建長株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培育壯大多層次創新主體。落實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政策,健全專業化孵化服務體系,挖掘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1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簡化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型新型研發機構登記審批。深化省屬科研院所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體系化建設,推動實現分市場市州全覆蓋。強化科技金融支持,有序開展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試點,實施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項目。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強化創新人才引聚。落實科研項目經費包乾制,進一步完善“揭榜掛帥”制度。深化科技人才、成果評價改革,進一步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深入推進芙蓉人才計畫,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力度,對急需緊缺的海內外頂尖人才,實行“一事一議”“一人一策”。
四、堅持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動力,加快建設改革開放高地
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入實施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爭取長株潭獲批國家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目標任務,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淨資產收益率。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大力實施財源建設工程,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非稅占比控制在30%左右。抓好科技型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穩步推進制造業動產抵(質)押融資、中小企業商業信用貸款改革、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改革等試點。以全面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為契機,支持更多湘企走向資本市場。深化價格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用戶側峰谷分時電價體系,繼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全面完成低空空域改革試點任務。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推進審批服務“四減”和服務事項標準化,大力推行告知承諾制,深化“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把企業民眾更多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納入“一件事一次辦”清單,推動更多事項“全省通辦”“跨省通辦”。加快推進“交房即交證”。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推動出台《湖南省社會信用條例》,大力推行信用承諾制,積極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組織開展全省營商環境評價。深入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六個一”行動。加強制度建設和行業監管,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推動外貿外資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等制度型開放,以自貿試驗區為重點打造制度創新高地。抓好兩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成果落地,深入推進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提質升級,打造中西部跨境電商集散中心。積極對接融入“一帶一路”,搶抓 RCEP正式生效機遇,積極開拓東協市場,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外貿新業態。實施百強外貿企業招引工程,力爭實際利用外資、實際到位內資分別增長20%和10%左右。完善“湘企出海+”綜合服務平台,加快推進海外倉項目、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
五、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鞏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新建高標準農田460萬畝,加強耕地保護,持續推進耕地安全利用和種植結構調整,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100萬畝左右。著力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效益,大力推進種業創新,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抓好農資保供穩價,執行好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繼續實施優質湘豬工程。推動鄉村產業升級和全產業鏈發展。深入實施“六大強農”行動,培育發展農業優勢特色千億產業,加大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力度,加強農業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打造。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統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處理,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強化農村供水保障,實施農村電網電氣化提升工程,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建立健全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平台。有序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加快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和薄弱村。同時,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六、堅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
對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落實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動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協作發展。深入實施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方案,推動實施一批跨區域重大項目。對接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建設西部陸海經濟往來雙向大通道。持續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最佳化區域發展格局。實施強省會戰略,引領帶動長株潭都市圈發展。爭取國家批准並實施長株潭都市圈規劃,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軌道上的長株潭”,配套出台國土空間、綜合交通樞紐體系等專項規劃。加快綠心中央公園建設,加強民生工程共建共享。支持岳陽、衡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制定出台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洞庭湖北部水資源配置等工程,大力發展綠色品牌農業、濱水產業、港口經濟。持續提升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承載能力,強化產業園區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和東協的對接合作,著力引進特色產業。落實《關於新時代推進湘西地區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意見》,加大對湘西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科技支持力度。推進革命老區、資源型地區等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抓好湖南中部國家產業轉型示範區建設。實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程。統籌城鄉融合發展,以特色產業為支撐,以產業園區為引擎,以縣域城鎮化為載體,推動縣域經濟提質提量提速。持續推進縣城補短板強弱項,重點支持15個國省示範縣建設。深化擴權強縣改革。促進特色產業小鎮規範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城市防洪排澇、城鎮燃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鎮棚戶區改造,深化綠色完整居住社區創建示範。積極爭取第二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七、堅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全面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1+N”政策體系,深入推進“碳達峰十大行動”。推動能耗雙控逐步向碳排放雙控制度轉變,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政策。嚴格“兩高”項目管理。加強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在增強供給能力的同時,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加快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廣泛開展綠色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持續開展“夏季攻勢”。以長株潭及傳輸通道城市為重點,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大氣面源和噪聲污染治理。以“一江一湖四水”為主戰場,打好長江保護修復、城市黑臭水體攻堅戰,加強洞庭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加強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加強“一江一湖三山四水”重要生態功能區域保護,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保持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9%以上。積極創建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實施好沅江流域協同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加快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推進環境信用評價、排污權交易、碳排放市場機制建設。
八、堅持用情用力解決民眾急難愁盼問題,紮實強化民生保障
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努力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開展高校畢業生留湘回湘來湘活動,加強就業困難人員托底援助,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推進“創響三湘”行動計畫,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推廣套用職業培訓券。做好重點企業和省級產業園區常態化用工保障。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公辦園和農村學前教育,建設鄉鎮標準化寄宿制學校300所以上。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計畫、職業教育“楚怡”行動計畫。加強資源整合,支持高校改善學生住宿條件。落實“雙減”政策,推動義務教育學校校內課後服務全覆蓋,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力爭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5年。深入實施健康湖南行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切實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加快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西醫協同發展,建成一批達到三級醫院水平的縣級醫院。力爭新增執業(助理)醫師數4650人左右。持續提升人均預期壽命。推進體育公園、瀟湘健身步道等體育設施建設,高水平建設長沙奧體中心。同時,全面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持續抓好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門前十小”示範工程等重點工作。完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繼續實施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力爭街道(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60%左右,增加養老床位3萬張左右。落實支持三孩生育政策,加強托育設施建設,增加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6.5萬個左右,積極創建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和兒童友好城市。進一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全面落實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實施全民參保專項行動,力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升至94.7%。落實醫保待遇清單制度,鞏固提升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確保社保基金絕對安全。推動兒童福利機構轉型發展,開展殘疾人富康工程。繼續辦好十大民生實事。
九、堅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科學精準抓好疫情防控。落實落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抓好重點人群核酸檢測篩查和重點場所防控,進一步擴大疫苗接種人群和接種範圍。切實保障能源安全。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堅持先立後破有序推進能源結構最佳化調整,在保持煤電裝機合理裕度的同時,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大力推進抽水蓄能建設,有序推進電化學儲能發展,力爭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3140萬噸標準煤。加強電煤調運保障。加快推進“寧電入湘”、氣化湖南工程和能源儲備能力建設。最佳化有序用電政策,不搞“一刀切”。打好防範化解政府債務風險攻堅戰。落實“六個一批”化債舉措,加快平台公司市場化轉型,清查處置閒置國有資產資源。健全完善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機制,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堅持“房住不炒”,夯實城市主體責任,切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加大非住宅去庫存工作力度,壓實房地產企業自救主體責任。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強化價格監測和分析預警,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層層壓實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持續做好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等工作,深入開展老舊管道、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建築施工、農村危房、消防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推動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持續下降。持續抓好食品安全、信訪維穩、治安防控、動物防疫等工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確保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