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常德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已經常德市人民政府同意,常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12月25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德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 頒布時間:2021年12月25日
  • 發布單位:常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字號:常政辦發〔2021〕26號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軍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時期,是常德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湖南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橋頭堡,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和區域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現代物流樞紐的關鍵五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改善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常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湖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總體部署,制定本規劃。  
一、基本形勢  
“十三五”以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提供了強大思想引領和實踐動力,常德市委、市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紮實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七大標誌性重大戰役,積極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繪就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底色。  
(一)“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成效  
生態環境保護地位全面加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普遍共識,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生態文明寫入憲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國家建設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常德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壓倒性位置,著力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完善制度保障,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取得積極成效。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最佳化,完成常德市生態保護紅線初步劃定,並按照“實事求是、應劃盡劃、協調矛盾、調優調好”總體要求,推動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制定常德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管控基本要求暨環境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構建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環境風險隱患得到初步化解,石煤礦山污染、河道非法采砂、岸線違規建設等生態環境安全隱患得到有效遏制。  
生態環境保護機制體制日趨完善。“十三五”期間,常德市強力推進生態環境部門機構改革、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理順了生態環境保護行政、督察、監測、執法的管理體系;完善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排污許可制度、河(湖)長制等制度體系;頒布施行《常德市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常德市城市河湖環境保護條例》《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常德市西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保護條例》《常德市大氣污染防治若干規定》等地方性法規;發布《常德市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村管理規程》《常德市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村建設指標》,統籌推進市縣鄉村四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制定出台《常德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常德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常德市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細則》《常德市環境質量考評實施辦法》,把生態環境工作納入考核及監察內容,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的責任體系和生態環境保護齊抓共管“大格局”。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0年,省控及以上地表水質量考核斷面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為95.7%;洞庭湖蔣家嘴斷面總磷濃度0.06mg/L,比2015年下降35.5%;地級、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10天、優良率84.7%,較上年增加33天;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41ug/m3、50ug/m3,較上年分別下降14.6%、16.7%;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58,排全省第7名;納入省考核的7個縣市空氣品質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完成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環境安全可控。  
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範區建設取得成效。出台了《常德市土壤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常德市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管理規程(試行)》等政策檔案,夯實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制度基礎;加強土壤污染源系統化防控,強化企業監管及重金屬污染企業整治,推動涉重金屬企業逐步入園;嚴把建設用地準入關,建立部門間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多源數據的“多圖合一”。加快受污染農用地安全利用,實施4個受污染農用地治理修復與安全利用試點項目,探索出“邊生產、邊修復”的安全利用模式;有效解決重點區域突出土壤污染問題,完成18.86萬畝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實施了石門雄黃礦砷污染治理、澧縣青雲香料廠治理修復等一批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重點項目,有效解決局部地區突出土壤污染問題。  
服務高質量發展彰顯作為。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放”的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推進常德市“三線一單”動態更新與落地套用,引導產業布局最佳化和重污染企業搬遷,精簡規範許可審批事項,提高審批效率。規範實施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審核行政許可,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等事項;加強聯動,主動服務,提前介入重大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和重大產業布局項目,推進排污許可證全覆蓋。最佳化“管”的方式,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環評、排污許可、危險廢物經營、生態環境監測、環保設施建設運維等領域監管機制;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進一步規範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為。提升“服”的實效,增強企業綠色發展能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建設,最佳化政務服務流程。  
自然生態得到有效保護和修復。突出生態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漢壽歐美黑楊清理、安鄉珊珀湖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實驗區三汊障、龍池湖、安樂湖等天然水域精養魚塘全面退出,並完成矮圍網圍清理,珍珠養殖全面退出,圍堤湖垸內1.16萬畝精養魚塘開展了生態健康養殖;自然保護地小水電清理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到位。常德市穿紫河綜合治理和開發案例正式入選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完成了臨澧道水河、漢壽息風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任務,制定了《常德市生態廊道建設總體方案》,初步構建以“一湖兩水”、主要交通幹道為骨架的生態安全螢幕障,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8.01%,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總體保持穩定。開展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深化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嚴格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旗艦物種及其生境,強力推動禁食野生動物工作,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能力得到加強。大力開展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10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均建成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並實行線上監控;開展全國首批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適應氣候變化基礎設施建設顯著加強,適應能力顯著提高;編制了《常德市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報告》,初步摸清“碳”的家底,為碳達峰行動提供了基礎數據,對重點碳排放企業實施了日常監管;建設完成常德經開區、常德高新區等2個國家級工業園區空氣自動站,建成並運行大氣預警預報平台,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格線化監測微站建設全面鋪開。加強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建設與運行管理,完成7個國控站點、1個省控站點的基礎保障工作,積極配合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站建設,已建成13個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站並聯網試運行。已建成市城區酸雨自動監測站3個、縣級酸雨自動監測站1個;2020年重點排污單位線上監測數據有效傳輸率為99.92%,監督性監測信息公開率100%;建成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與基礎資料庫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套用平台、重點污染源督辦平台,對全市90個排污單位實行24小時監控。  
突出環境問題加快解決。全力抓好中央、省交辦問題整改。中央、省級層面交辦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均已整改完成或正在抓緊推進。全力抓好日常督查發現問題整改。圍繞重點湖庫和斷面水環境質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工業園區水環境問題整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水污染防治工作,圍繞秸稈禁燒、揚塵管控、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通過日常督查有效推動一批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建立常態長效機制促整改。在全省率先出台環保督察期間關停企業恢復生產的管理辦法,探索建立“三個一樣”把關整改企業復工機制,創新實施“三大平台”“三大機制”“三本台賬”等“三個三”舉措,細化責任、定期檢查、逐一銷號,配合推動督察整改全面落實。對整改難度大、投入資金多、民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問題,建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責任體系,實行市、縣領導掛牌督辦,推動洞庭湖區歐美黑楊、鼎城石板灘歷史遺留石煤礦坑綜合治理、安鄉珊珀湖等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人民民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人民民眾獲得感明顯提升。在全國率先完成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問題整治,全面完成鄉鎮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劃定保護整治。市城區黑臭水體基本“清零”,縣城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71%,全市行政村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70%。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全面鋪開,農戶生活污水處理和綜合利用率達到35.2%,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和綜合利用覆蓋比例達到50%,縣級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態創建成效顯著,獲評國際濕地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美麗山水城市,桃源縣、石門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節能減排推進有力,常德經開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園區,安鄉縣獲評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藍天白雲漸成常態,綠水青山隨處可見,投訴舉報明顯減少,人民民眾獲得感明顯提升。  
(二)“十四五”時期面臨問題與挑戰  
“十三五”期間,常德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但是總體來看,目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還是在一個低水平上的提升,生態環境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離建設美麗常德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綠色發展水平有待提高。“十三五”期間,我市經濟成長主要靠投資拉動,產業發展綠色化轉型不足。主要工業企業產業集聚度較低,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生態產業體系尚未建立。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整體偏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化石能源消費占綜合能耗消費量的比重為71.1%,以煤為主的主要能源結構沒有根本改變。交通運輸對公路的依賴性依然很強。農業開發強度高,種養結合不足、廢棄物資源利用效率低。綠色消費、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等綠色生活方式還未有效形成。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最佳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推動生產生活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  
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還不穩固。“十三五”期間,環境整治進入瓶頸期,環境質量改善面臨進一步的壓力,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的難度不斷增加,亟需從末端治理轉向結構改善及源頭治理。一是水環境問題依然突出。洞庭湖總磷濃度降幅減緩,短期內難以達到Ⅲ類標準;畜禽養殖種養結合機制尚不完善,部分水產養殖尾水未得到有效處理;部分區縣市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較低,地下水源鐵、錳、氨氮超標問題依然突出;城郊結合部、鄉鎮建成區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管網配套不到位等現象依然存在;部分農村地區的溝渠、堰塘等因管理不善、整治不力、居民生活污水亂排,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難度大。二是環境空氣品質改善不穩定。本地源對PM2.5的貢獻占比不斷降低,區域傳輸影響逐漸加大;臭氧已逐步成為制約全市空氣品質進一步最佳化提升的首要污染物;重污染天氣時有發生,城市空氣品質總體上仍未擺脫“氣象影響型”。三是土壤污染防治仍需繼續推進。工礦污染遺留問題未得到完全解決,個別地方歷史遺留的廢渣、尾礦渣沒有完全得到有效處理,環境污染和風險隱患仍有待解決。農業農村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造成污染的問題有待解決,養殖場退出後遺留廢棄物處理和生態修復有待進一步加強。  
基礎保障能力仍顯不足。環境基礎設施仍是突出短板,生態環境治理市場機制建設仍然薄弱,綠色價格體系有待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治理投入不足和渠道單一,生態環境監測網路有待最佳化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水平還不高,綜合執法合力尚未形成,科技支撐力度有待加強。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綠色發展引領,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解決民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完善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體系;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推動重點領域工作取得新突破,提升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譜寫美麗常德“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常德中展現新作為。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原則,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各相關部門落實“三管三必須”責任,督促企業履行治污主體責任,引導和發動民眾廣泛參與。  
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選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為人民民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正確把握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關係,推進結構調整,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堅守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總規矩。  
堅持統籌協調、系統治理。加強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提高治理措施的全局性、整體性,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協同推進氣候變化應對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控制細顆粒物和臭氧,統籌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強化環境要素間綜合治理。  
堅持底線思維、防範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將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有效“嵌套”到常規環境監管體系,加強源頭防控,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有效防範化解生態環境問題引發的社會風險,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堅持改革創新、提升能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繼續深化生態環境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生態環境法治建設,健全生態環境治理市場化機制,補齊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短板,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  
(三)規劃目標與指標  
依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湖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到2025年,常德市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得到最佳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加快解決,重大生態環境風險基本化解,生態安全螢幕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三、主要任務及措施  
(一)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轉型  
1.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劃分城市化發展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深化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實施國土空間資源的差異化配置,推動形成以主體功能區戰略為基礎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保護基本農田和生態空間。推動生態功能區以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為發展重點,推動農產品主產區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和農用地風險管控,推動城市化發展區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建設韌性、綠色、低碳、海綿城市。  
強化國土空間分區管控。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統籌最佳化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形成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空間的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加強對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對嚴重污染的永久基本農田進行全面梳理整改。城鎮開發區域應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引導重點行業向環境容量充足、擴散條件較好的區域最佳化布局;最佳化磷化工及氨氮排放重點行業產業布局。  
2.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  
推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持續推進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建設,加速化解和依法淘汰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淘汰類”落後產能、工藝及設備。嚴格控制化工、造紙和煙花爆竹等產業新增規模,嚴禁未經批准新增造紙、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制定全市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方案,深入推進能源、建材、有色、化工、印染、造紙、原料藥、電鍍、農副食品加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等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2025年前全部落實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方案要求,推動重點行業完成限制類產能裝備的升級改造。繼續組織“一湖兩水”臨近企業開展自願性清潔生產審核,推進建材、化工、鑄造、印染、電鍍、加工製造等產業集群提升改造,提高產業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工業園區和企業集群區環境治理水平,在電力、建材等行業統籌開展降碳減排綜合治理。  
推動能源結構持續最佳化。嚴格控制高耗能產業新增產能,繼續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積極引導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深入挖掘水電潛能,積極探索“光伏+”套用模式,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滿足省級考核要求;穩步推進生物質發電,持續推進風能、太陽能、天然氣、生物質能等優質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快推進“氣化常德工程”建設,促進煤炭消費儘快達峰;嚴控火電燃煤機組增長;逐步改善農村用能結構,提倡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石油液化氣、電等清潔能源。  
推動運輸結構最佳化。推進大宗貨物和貨櫃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實現“宜鐵則鐵、宜公則公、宜水則水”最佳化組合,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水路運輸量。加大柴油貨車大宗貨物集疏港運輸管控力度,逐步限制和禁止大宗貨物長距離通過汽車集疏港運輸。培育鐵路貨物運輸市場,吸引短距離大宗貨物運輸。推進構建“車—油—路”一體的綠色交通體系。“十四五”時期,鐵路貨運量占比提高0.5個百分點,水路貨運量年均增速超過2%。  
推動農業生產綠色發展。引導畜禽養殖合理布局,推行種養結合、農牧結合、養殖場建設與農田建設有機結合,推廣畜禽、魚、糧、菜、果、茶協調發展。加大對畜禽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扶持力度,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探索實施化肥、農藥使用總量控制。推進集約化經營、生態化生產相結合的農業發展模式。推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等生態農產品基地建設。推動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林業廢棄物、農產品加工副產物等農林廢棄物的高效利用。支持鄉鎮建設廢舊農膜、化肥與農藥包裝、灌溉器材、農機具等廢舊農用物資回收利用體系,推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生物質能源、生態旅遊等循環發展,鼓勵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推動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推進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搭建資源共享、服務高效的廢物利用公共平台,促進工業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使用,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動建立“網際網路+回收”廢舊資源回收模式,充分利用和完善家電生產、流通企業送貨安裝的逆向物流等回收體系,建立健全廢舊家電回收網路。加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廢鉛蓄電池拆解利用企業規範化管理和環境監管。開展重點用能行業、產品資源效率對標提升行動。加強工業生產用水、用能全過程管理,提高水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嚴格實行用水、用能總量和強度管理。  
3.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行綠色、無紙化辦公,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節約用電用水,減少過度包裝,實行生活垃圾減量分類。推進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合理布局建設公共綠地。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化,推廣節能和新能源車輛,鼓勵公眾降低私家車使用強度。鼓勵綠色消費,積極引導採購使用綠色產品;引導新建、改擴建建築按照綠色建築標準設計、建設和運營,實施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推廣綠色建築建造方式;倡導綠色生態殯葬,文明低碳祭祀;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築、綠色殯葬等創建活動;推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試行)》,普遍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  
營造寧靜和諧的生活環境。強化聲環境功能區管理,開展聲環境功能區評估與調整。房地產開發項目應充分考慮居住區周邊區域環境噪聲對居住區生活環境的影響,合理劃定防噪聲距離,並明確規劃設計要求。提高建築物隔聲性能要求,建立新建住宅隔聲性能驗收和公示制度。嚴格夜間施工審批並向社會公示,鼓勵採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和工藝,強化夜間施工管理。推進工業企業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嚴厲查處工業企業噪聲排放超標擾民行為。加強文化娛樂、商業經營中社會生活噪聲日常監管和集中整治。倡導制定公共場所文明公約、社區噪聲控制規約,鼓勵創建寧靜社區等寧靜休息空間。  
4.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系統謀劃實施戰略融合。加強巨觀戰略統籌,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美麗常德”建設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的重要抓手。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農業、林業、水資源、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積極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科學編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協同推進溫室氣體排放控制、適應氣候變化等相關目標任務,統籌謀劃有利於推動經濟、能源、產業等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舉措和重點工程,實施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  
全力推進碳達峰與碳中和。以碳排放達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以2030年實現達峰為目標,制定常德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計畫,明確達峰路線圖、達峰目標任務分解及責任落實方案。推動能源、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制定達峰行動方案,推動建材、有色、化工、石化、電力等重點行業提出明確的達峰目標並制定達峰行動方案,鼓勵大型企業制定達峰行動方案、實施減污降碳示範工程。持續推進低碳產品認證,推廣低碳技術套用。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升級建材、化工領域生產工藝,控制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排放。推廣水泥生產原料替代技術,鼓勵煤電、石化等行業開展全流程二氧化碳減排示範工程。大力發展低碳交通,推廣節能和新能源車輛,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行綠色低碳建築,大力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推廣綠色建材,鼓勵有條件的中心城區使用裝配式建築,持續推進老舊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綠色節能改造,提高新建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加強公共建築用能監測和低碳運營管理。控制農田和畜禽養殖甲烷和氧化亞氮溫室氣體排放,加強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  
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加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重點排放單位數據報送、核查和配額清繳履約等監督管理工作,推動將重點排放單位數據報送、配額清繳履約等實施情況作為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內容,有關違法違規信息記入企業環保信用信息。鼓勵企業公開溫室氣體排放相關信息,推動企業落實碳排放信息公開制度。  
夯實應對氣候變化基礎。對溫室氣體排放清單進行滾動更新,完善區域、企業、項目碳排放核算及核查體系。加強重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與數據報送,推進企事業單位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相關數據的統一採集、相互補充、交叉校核。加強對溫室氣體排放重點單位監管並納入生態環境監管執法體系,推動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碳達峰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等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範疇。推動建立常態化的應對氣候變化基礎數據獲取渠道部門會商機制,加強與能源消費統計工作的協調,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信息共享。  
推動試點示範建設。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示範創建工作。在建材、有色等行業,開展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試點示範。推動重大科技創新和工程示範,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生態環境科技發展重點領域。鼓勵開展溫室氣體與污染物協同減排相關技術研發、示範與推廣。  
5.嚴格環境準入與管控 
嚴格環境監管。探索構建以“三線一單”為環境空間管控基礎,以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為環境準入關口,以排污許可為企業運行守法依據,以執法、督察為環境監管閉環的全過程環境管理框架。  
建立生態環境分區引導機制。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作為硬約束落實到環境管控單元,根據生態環境功能、自然資源稟賦、經濟與社會發展實際,對環境管控單元實施差異化生態環境準入管理。加強省級以上產業園區生態環境準入管理。嚴格落實湖南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總體管控要求及常德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總體管控要求暨環境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區域資源開發、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城鎮建設、重大項目選址應以“三線一單”確定的環境管控單元及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作為重要依據。推進“三線一單”與排污許可、環評審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等相關數據系統共享,不斷充實和細化“三線一單”數據支撐體系及分區管控要求。  
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以環評制度為主體的生態環境源頭預防制度,以國土空間規劃、區域規劃、行業發展規劃引導發展,全面推進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規劃環評,嚴格審查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有關綜合性規劃和工業、能源等專項規劃環評,特別對為上馬“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而修編的規劃,在環評審查中應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發展規模,最佳化規劃布局、產業結構與實施時序。加強規劃環評對建設項目環評工作的指導和約束,推動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及事中事後監督管理中落實規劃環評成果,嚴格“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環評審批,嚴把環境準入關,落實區域消減要求。推動規劃編制底線約束,前置考慮空間管制、總量管控和生態環境準入,統籌區域空間布局與生態安全格局,統籌發展目標與資源環境承載力。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度。推動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推動工業固體廢物、土壤環境要素全覆蓋,積極探索碳排放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內容和實施路徑。推進依託排污許可證實施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分配、監管和考核。建立以排污許可證為主要依據的生態環境日常監管執法體系,全面推進排污許可證執法檢查納入企業執法日常化,落實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推進排污許可制度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有效融合。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監管執法全閉環管理。持續做好排污許可證換證或登記延續動態更新。  
(二)提升“一湖兩水”水生態環境質量  
1.合理調配水資源,保障河湖生態水量  
加強河湖連通,保障河湖生態水量,恢復河湖生態功能,實施沅南片區、沅澧地區和松澧地區等水網連通工程。科學確定生態水量,對水庫群、梯級水庫、水電站等水利工程按照保障枯水期生態水量要求實施水量調度。全面完成小水電整治,退出類小水電按期完成退出,保留類小水電實施生態流量監控,整改類小水電嚴格落實整改措施;加強對生態泄流閘、孔等生物通道改造效果監管,保障下游生態流量以及魚類洄游。強化河湖生態水量監管,建立重要河湖生態水量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機制。推進城鎮生活、工業、農業農村污水資源化循環利用。  
2.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監管  
最佳化飲用水水源地布局,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強備用、應急水源建設,提高應急供水能力。繼續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鞏固縣級及以上水源地規範化建設成果,每年完成一次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現狀調查評估,套用遙感監測與人工巡查方式,及時識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新出現的環境問題,維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2023年基本完成全市“千人以上”集中式水源地規範化建設與突出環境問題整治。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將“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納入常規監測;建立飲用水信息管理平台,健全水源地環境應急管理機制。2022年完成縣級及以上、鄉鎮農村集中式水源地環境風險評估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定期開展水源地環境應急演練,強化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預警和應急處置。建立水源地風險評估和水質預警預報系統。以保障地下水型飲用水源安全為核心,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及修復示範。  
3.加強重點流域區域水污染治理  
整合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明確各級控制斷面水質保護目標。以總磷削減為重點,針對“一湖兩水”乾支流及珊珀湖、安樂湖、沖天湖、北民湖、胭脂湖等不達標水體,制定並實施達標方案,全面系統治理,不達標水域限期實現達標。鼓勵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將轄區出境斷面水質提升到地表水Ⅱ類標準。持續加強良好水體的保護,將具有重要保護意義的湖庫納入良好水體保護範圍。以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為重點,開展洞庭湖總磷污染控制,實施總磷總量控制。到2024年,地表水系水質控制單元穩定達到考核目標。持續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市城市建成區實現黑臭水體“長制久清”,縣級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4.加強長江乾支流沿岸區域治理  
加快沿江化工產業搬遷改造,嚴禁在“一湖兩水”幹流沿岸1公里範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全面加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與監管,2023年完成“一湖兩水”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建立入河排污口名錄,初步建成統一的流域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統;2025年完成全流域排污口排查,建成流域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統。完成入河排污口區域分區體系建設,明確禁止設定、限制設定入河排污口區域範圍,有效規範和管控入河排污口。以桃源縣、漢壽縣、澧縣、津市市為重點,加強船舶及港口碼頭污染防治,最佳化港口碼頭布局,全面清理非法碼頭,對環保不達標的現有合法碼頭,實施防污染設施升級改造,推動綠色港口、綠色碼頭建設。完善船舶生活污水、垃圾、含油污水接收轉運設施建設,推動接收設施與城市公共轉運設施有效銜接,“一湖兩水”幹流港口碼頭應建成靠港船舶生活污水固定接收設施,推廣套用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加快形成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長效機制。合理布局砂石接收碼頭,引導河道砂石資源有序開發套用。  
5.深化重點領域水污染治理  
以補齊城鄉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為重點,加強生活源污染治理,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城市污水收集處理系統要適應城鎮化發展,完善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實現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改造老舊破損管網及檢查井,系統解決管網漏損問題。2025年底,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市城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65%,縣城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53.6%,全市鄉鎮政府所在地污水處理設施基本覆蓋。  
以企業和工業聚集區為重點,推進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分類管理、分期升級改造,實施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專項整治行動,實現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穩定達標運行、進出水水質線上監控並聯網正常,規範設定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建立園區水環境管理“一園一檔”。加強涉重金屬行業企業廢水治理,推進重點行業氮磷排放總量控制,繼續開展長江流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
6.加強水生態保護與修復  
打好長江“十年禁漁”攻堅戰,嚴格落實長江重要支流十年內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按照“有河有魚、有魚有草”的原則,推動生態擴容,開展水生態恢復。加強河湖緩衝帶管理,保護天然濕地資源,滿足重要濕地生態用水要求,修復受損的河濱、湖濱、河口濕地,持續清退破壞水生態的生產活動。實施洞庭湖歐美黑楊清理跡地植被恢復,加強重要入河(湖)口人工濕地建設。持續推進重要水源涵養區生態建設,加強入河(湖)尾閭生態緩衝帶修復與建設,開展“魚類三場”和洄游通道保護與修復,開展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食源地建設。開展以中華鱘、江豚、胭脂魚等為代表的瀕危水生生物搶救性保護行動,開展人工繁育和種群恢復,推動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
專欄1“碧水”重點工程
洞庭湖總磷控制與削減行動。實施洞庭湖總磷控制與削減行動,加強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治理,持續降低環湖區域及入湖流域總磷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河湖連通,保障湖區生態水量,提升水環境容量。進一步加大濕地保護、湖濱河濱生態緩衝帶建設等工作力度,切實提升環境自淨能力。
長江乾支流治污治岸治漁。(1)長江乾支流水系沿線面源(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工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2)沅澧幹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規範化整治建設工程。(3)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修復工程。(4)重點小流域治理與水生態修復,歷史遺留礦坑湧水處理工程。
重點領域治污工程。(1)工業水污染深度治理,省級及以上園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2)污水管網新建及改造項目。(3)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
(三)精準施策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1.推進PM2.5與臭氧的協同治理  
推動城市PM2.5濃度持續下降,有效遏制臭氧濃度增長趨勢。制定加強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持續改善空氣品質行動計畫,明確控制目標、路線圖和時間表。強化特護期PM2.5、臭氧差異化精細化協同管控。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環境管理,加強惡臭、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防控。強化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研究,探索開展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試點工作。協同推進溫室氣體與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強化節能環保約束,在大力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的同時,協同推動溫室氣體進一步減排。加強種養業氨排放防治,鼓勵規模化養殖場實施氨排放控制。  
2.實施重點行業NOx等污染物深度治理  
重點推進燒結磚瓦行業治理設施升級改造、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減排。淘汰“雙鹼法”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推動行業向成熟先進的大氣污染物治理設施升級換代,到2025年,燒結磚瓦企業完成高效脫硫除塵改造。推進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採用分級燃燒等技術,配備高效除塵和脫硝設施,實施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到2023年,NOx排放濃度控制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推進玻璃、陶瓷、鑄造、有色等行業污染深度治理。加強自備燃煤機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控,確保按照超低排放運行。針對水泥、磚瓦、石灰、耐火材料、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嚴格控制物料儲存、輸送及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  
3.大力推進重點行業VOCs治理  
以工業塗裝、石化、化工、包裝印刷、油品儲運銷等行業為重點,實施企業VOCs原料替代、排放全過程控制,加強工業機械製造產業鏈VOCs治理。按照“分業施策、一行一策”的原則,加大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的推廣使用力度,通過使用低VOCs含量的塗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替代溶劑型塗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從源頭減少VOCs產生。推進使用先進生產工藝,通過採用全密閉、連續化、自動化等生產技術,以及高效工藝與設備等,減少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遵循“應收盡收、分質收集”的原則,科學設計廢氣收集系統,將無組織排放轉變為有組織排放進行控制。實行重點排放源排放濃度與去除效率雙重控制。加強汽修行業VOCs綜合治理,加大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力度,實施縣級以上城市餐飲油煙治理全覆蓋。  
4.強化車船油路港聯合防控  
加快老舊汽油車輛淘汰,大力推進船舶大氣污染控制,依法強制報廢超過使用年限的船舶,鼓勵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內河航運船舶。嚴格執行汽柴油質量標準,加強油品監管執法,2025年底前,全市年銷售汽油量大於5000噸的加油站,應安裝油氣回收自動監控設備並與行業主管部門聯網,嚴厲打擊黑加油站和非標油生產企業。開展新生產機動車、發動機、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督檢查,主要車(機)型系族年度抽檢率達到80%以上,基本消除未登記或冒黑煙工程機械。推動長江乾支流主要港口岸電建設,逐步提高岸電使用率。  
5.強化揚塵精細化管控  
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內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工地嚴格落實揚塵防控“六個100%”,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將綠色施工納入企業資質評價、信用評價。推進低塵機械化濕式清掃作業,加大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等重要路段沖洗保潔力度,渣土車實施硬覆蓋與全密閉運輸,強化道路綠化用地揚塵治理。加強碼頭作業揚塵控制,煤炭、礦石及乾散貨碼頭應全面完成防風抑塵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碼頭堆場實施全封閉改造。  
6.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  
加強區域協作,探索建立預警與聯防機制,構建防治立體網路,推進形成區域“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管”聯動體系。加強預警預報、監測執法、應急啟動、信息共享等聯動體系建設。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回響,修訂完善並持續更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按照相關要求細化應急減排措施,實施應急減排清單化管理。督促工業企業按照“一廠一案”要求,配套制定具體的應急回響操作方案。根據重污染天氣情況及時啟動應急回響措施,強化應急預案實施情況檢查和評估,提升應急措施有效性。到2025年,全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基本消除。  
專欄2“藍天”重點工程
重點項目監控系統及能力建設。(1)磚瓦行業、秸稈禁燒、機動車尾氣等項目監控系統建設。(2)柴油貨車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格線化大數據等能力建設。
重點污染企業技術攻關工程。(1)水泥行業設備及技術改造,包括窯尾袋除塵器、窯頭電收塵器及脫硝系統的改造。(2)煅燒迴轉窯煙氣脫硫濕電項目工程。(3)工業餘熱余壓綜合利用項目。  PM2.5及臭氧污染協同治理工程。開展工業VOCs綜合治理、工業NOx深度治理、機動車尾氣、工業爐窯廢氣、柴油機排放控制工程。
有序推進二氧化碳減排。開展柴油貨車尾氣監測設備及配套車輛能力建設項目。
(四)切實保障土壤環境質量安全  
1.強化協同控制實施源頭預防  
持續推進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識別和排查耕地污染成因;推動氣型污染物、水型污染物、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土壤環境、地下水環境之間的協同控制,持續開展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貯存場所周邊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狀況的調查與評估。嚴格涉重金屬行業污染物排放,整治涉重金屬礦區歷史遺留固體廢物,防控礦產資源開發污染土壤。建立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並適時動態更新,督促重點監管單位依法全面落實土壤環境管理制度,2025年底前,至少完成1次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隱患排查,制定落實整改方案。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鼓勵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因地制宜實施管道化、密閉化改造。  
2.鞏固提升耕地土壤分類管理  
加大優先保護類耕地保護力度,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在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不得規劃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設項目。強化受污染耕地的分類管理,建立健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長效機制,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指南和嚴格管控區種植結構調整推薦目錄。鼓勵採用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確保嚴格管控類耕地得到安全利用。推廣套用品種替代、水肥調控、土壤調理等綜合配套技術,不斷提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根據土壤環境質量例行監測、農產品檢測、治理修復效果評估等,動態調整土壤環境質量類別。  
3.嚴格污染地塊準入管理  
合理規劃污染地塊用途,在編制空間規劃等相關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環境風險,合理確定土地用途;嚴格污染地塊準入,符合相應規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的地塊可進入用地程式,不符合的地塊應當進行修復,未經修復或者修復未達到相應標準的,不得進入規劃、供地、建設等審批環節。自然資源規劃部門在土地徵收、收回、收購以及轉讓、改變用途等環節,應依法督促土地使用單位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並報同級生態環境部門備案。對涉及成片污染地塊分期分批開發的要最佳化開發時序,對污染突出、環境敏感和管控難度較大的污染地塊,避免作為高功能用地性質進行開發使用。建立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共享的污染地塊資料庫及信息平台,實行疑似污染地塊、污染地塊空間信息、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信息共享和聯動監管。  
4.穩步推進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  
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開展強酸性土壤降酸改良。以鎘污染耕地為重點,推進耕地土壤污染修複試點。對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等敏感用地、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遺留及騰退地塊,嚴格落實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措施。對暫不開發利用和目前技術尚不成熟的受污染地塊實施重點風險管控,防止污染擴散。  
5.推進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  
開展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及補給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對已劃定的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規範化建設,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補給區內優先管控污染源清單。開展“一企一庫”“兩場兩區”(即化學品生產企業、尾礦庫、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工業集聚區、礦山開採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評估地下水環境風險。推進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開展化工園區、涉重金屬產業園等工業集聚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及修複試點,控制危險廢物填埋場地下水污染。
專欄3“淨土”重點工程
調查評估與修復工程。(1)重點行業、企業及區域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及修復。(2)重點行業、企業及區域土壤污染綜合治理。(3)礦山、石灰窯等企業取締後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4)歷史遺留鍊金尾砂、廢渣安全處置工程。(5)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污染防控與修復。
(五)持續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1.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以環境敏感區周邊村莊、鄉鎮政府駐地和中心村為重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城鎮近郊農村延伸,繼續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推動糞污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飲用水源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一湖兩水”幹流沿線及未達標國省控斷面控制單元行政村基本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行政村覆蓋率分別達到一類縣及二類縣100%、三類縣70%;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戶覆蓋率分別達到一類縣90%、二類縣68%、三類縣35%。到2025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化肥農藥利用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省級考核要求。  
2.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處置  
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基本覆蓋並穩定運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優先推進城郊村莊垃圾分類,確保有害垃圾和廚餘垃圾單獨投放,推廣適合農村特點的資源化利用方式,重點推廣農村生活垃圾的肥料化、基料化等利用方式。到2025年,基本形成設施全覆蓋、功能完善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處置體系,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行政村比例達到30%。  
3.加強種植業面源污染防治  
劃分農業面源污染優先控制單元,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整治和監管試點,建設農業面源污染監測“一張網”。深入推廣農業新技術,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技術為核心,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在“一湖兩水”沿線主要產糧區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綠色防控示範,提高化肥農藥利用率。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施用量持續減少,減量目標達到國家要求。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綠色補償制度,不斷完善農膜、秸稈回收利用網路,推進農膜、秸稈回收利用產業鏈建設,嚴禁露天焚燒秸稈。落實秸稈還田離田支持政策,研究制定廢棄農膜處理相關細則。到2025年,全市農膜回收率、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國、省要求。  
4.加快養殖業污染防治  
堅持以地定畜、以種定養,以縣為單位最佳化畜禽養殖區域布局,科學規範養殖業空間布局,根據土地承載能力確定畜禽養殖規模,超過土地承載能力的區域和規模養殖場,逐步調減養殖總量。以畜禽養殖大縣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以農用有機肥和農村能源為主要利用方向,加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力度。加強規模以下畜禽養殖監管,鼓勵養殖戶全量收集和利用畜禽糞污,積極推行經濟高效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模式。提升種養結合水平,以果菜茶優勢產區、核心產區、知名品牌生產基地為重點,支持引導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造和施用有機肥,引導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率先實現種養循環發展。最佳化水產養殖空間布局,堅持生態健康養殖,以洞庭湖區為重點全面開展水產養殖尾水污染綜合整治。  
5.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以整縣推進的方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支持民眾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加大生態文明示範村鎮創建力度,以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為抓手,分層次、分類別梯次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善整縣推進機制,最佳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獎懲指標。統籌實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與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優先選擇重要生態功能區以及水體面積大、污染程度重、民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黑臭水體進行成因排查並開展治理試點,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模式,探索建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強化河湖長制,在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水質監測。加強農村河湖管護,推進農村生態保護與修復。  
6.完善農村環境治理機制  
落實市、縣(市、區)、鄉(鎮)、村四級農村環境治理管理職責,加強部門屬地聯動,將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納入村規民約,逐步形成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廣大居民自覺參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運營和管護機制。 
專欄4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改善工程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根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以及國、省考核要求,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綜合防控。以洞庭湖區為重點,兼顧城郊區、丘陵山區,開展農村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工程,重點建設區域農業農村規模水產養殖尾水治理、畜禽糞污綜合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等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污染防控模式。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工程。
對全市農村黑臭水體進行全面排查,形成黑臭水體治理清單;開展黑臭水體整治試點工作。
(六)以生態保護修復築牢生態屏障  
1.最佳化生態空間保護格局  
形成“一心一屏,兩廊多地”的區域生態安全格局:“一心”即西洞庭湖區生態保護核心。以常德市域內西洞庭湖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核心,建設長江中游水域生態平衡的重要功能區,國際重要濕地和珍稀候鳥越冬棲息地,重要的農副漁業生產基地。“一屏”即武陵山-雪峰山生態安全螢幕障。以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桃源縣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建設常德武陵-雪峰山西翼生態保護屏障,打造維護全市乃至全省生態穩定、保持水土、美化環境的多功能生態綠色屏障。“兩廊”即沅江、澧水兩條生態廊道。構建沅江東西向生態廊道和澧水西北-東南向生態廊道,範圍為兩側水岸線至第一層山脊線或平原區 2 公里範圍內。廊道內嚴格保護措施,增加生態系統的連通性,聯接孤立的棲息地板塊與大型的種源棲息地,為物種提供一個連續的棲息地網路。“多地”為市域範圍內的多處自然保護地。在現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石漠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等各類自然保護地開展綜合評價,按照保護區域的自然屬性、生態價值和管理目標,建立以西洞庭湖國家自然保護區、湖南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花岩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區和湖南河洑國家森林公園、湖南常德太陽山省級森林公園等自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加強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加強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大力開展國土綠化,實施封山育林育草,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加強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等配套工程建設,開展生態搬遷示範,減緩人類活動對生態敏感脆弱區的影響。推進重要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地和山洪災害易發區等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森林質量,建成結構穩定、功能明顯改善的生態系統。  
強化生態空間監督管理。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與監督管理。持續深入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逐步建立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工作機制和自然保護地違法人類活動防範機制,加強對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執法監管。嚴格貫徹落實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和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政策,探索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大對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的補償與支持力度。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台建設,提升遙感等信息化能力,對生態保護紅線區域人類干擾活動、生態系統狀況、生態環境風險、生態保護成效等進行定期監測評估,為生態保護紅線區監測監管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  
推進城市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公園綠地、城郊生態綠地等保護修復與建設,完善城市綠地體系。加強城市山體河湖等自然風貌保護,開展古樹名木、代表性物種保護,推進綠地質量精準提升、生態廊道建設,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和水源地。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城市徑流綜合利用、城區河流及排污口下遊人工濕地水質淨化工程,提升城市水體自淨能力。加強城市河湖濕地、受損山體、廢棄工礦用地等修復與治理,提升城市人居環境。  
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加強生產礦山生態保護工作,實行邊生產、邊治理;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全過程,積極推動礦山的升級改造。加強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開採邊坡綜合整治、地形重塑、生態植被重建,開展礦區水土流失治理,恢復礦區生態環境。實施洞庭湖區域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和沅澧兩水流域上游礦山生態修復工程,逐步解決礦山歷史遺留問題。  
2.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夯實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修訂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及規劃。進一步完善生物多樣性監管體系,將生物多樣性指標納入生態質量監測、質量評價與成效考核體系,推進洞庭湖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和評估,建立生物多樣性基礎資料庫,加強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集成分析、信息共享和綜合套用。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積極開展外來入侵物種生態安全防控。加強珍稀瀕危物種的調查監測與評價,掌握物種歷史分布區、實際分布區、種群數量、種群結構、生境和棲息地基本情況。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監督,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動物,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安全宣傳教育。以洞庭湖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力爭在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全要素同步監測基地、研究和示範高地、人才培養與合作交流平台,為洞庭湖生態系統保護、恢復、管理以及替代產業重建提供示範樣板與技術支持。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管控,持續開展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監測和預警,加強入侵機理、擴散途徑、應對措施和開發利用途徑研究,積極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消除入侵物種威脅,推動開展外來有害物種清除試點。持續提升外來入侵物種和外來疫病防控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部門間協調機制,加強技術體系研究,推動防控技術示範與套用。加強轉基因生物環境安全監管。  
加強特有物種的保護。加強保護國際關注物種和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特有稀有物種、關鍵物種及其棲息地。建立健全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監管制度,加強對外合作研究利用的管理和監督。組織開展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監測,建立野生動植物資源資料庫。  
3.強化自然生態監督管理  
加強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繼續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勘界定標等基礎性工作。改善濕地生態狀況,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加強濕地越冬水鳥和關鍵物種的保護,初步形成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核心的濕地生態安全格局。推進小微濕地保護與建設工程,有序開展濕地資源合理利用示範。建立生態保護現代化監管體系。建立健全自然生態保護監管機制和標準規範,不斷提升監管的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水平。通過非現場監管、無人機監管、衛星遙感等套用技術,強化對破壞濕地、林地、草地、自然岸線等行為和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荒漠化防治、岸線保護修復的監督。定期對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進行評估,推進績效考核和督查問責,加大對擠占生態空間和損害重要生態系統行為的懲處力度。  
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督管理。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綜合決策的重要依據,切實履行好保護責任。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本底調查,核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基線水平。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試點,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工作機制,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監測預警,聯合有關部門制定評估規則,建立聯審聯報機制,深度參與評估過程。  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台賬,組織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開展重點問題實地核查,提升監管成效。加強對自然保護區設立、晉(降)級、調整、整合和退出的監管,對涉調區域、地塊從嚴審核。推動自然保護地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嚴格落實整改銷號制度,督促重點問題依法查處到位、徹底整改到位。強化部門協同聯動,配合將重點問題納入日常督查、專項督察等,統籌推進整改,嚴防已整改問題反彈,鞏固問題整治成效。  
4.開展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成效監測評估  
開展多層次生態質量狀況監測評估和保護成效評估。探索開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質量監測評價工作,全面掌握重點區域生態狀況變化及趨勢。開展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評估,重點評估生態系統狀況、保護對象狀況、生態系統服務、環境質量狀況和生態文明制度執行情況等,及時掌握自然保護地管理和保護成效情況。組織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成效評估,工程實施主體在實施修復全過程中,開展生態質量、環境質量變化情況監測。探索開展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生態影響監測評估,為生態監管與執法提供支撐。  
加強監測評估成果綜合套用。將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和縣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質量監測結果作為測算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最佳化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配置的重要依據。將生態狀況遙感調查評估結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相關考核。  5.突出生態文明創建示範引領  
持續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環保模範城市等創建工作。進一步提高示範創建規範化和制度化水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範工作的動態監管、監督檢查和評估工作。建立健全正向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大對績效考核、獎勵資金、項目支持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研究,形成統一固定長效的示範引領機制。持續加強對生態文明示範創建成功經驗和典型模式的宣傳推廣,提升示範創建影響力。加強分類指導,實行分級管理,推動不同地區有重點地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工作。
專欄5自然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
生態系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觀測平台、野外控制實驗基地、綜合控制試驗場及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的建設。
生態修復及治理工程。(1)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自然保護區綜合治理及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試點項目。(3)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防治。(4)石灰窯取締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5)洞庭湖水土流失治理。(6)水生態恢復水質提標工程。
生態安全螢幕障保護修復工程。開展澧水幹流(澧縣)生態岸線修復。
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加強壺瓶山、烏雲界、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類型自然保護地的建設和管理,建立保護區監測體系和湘西北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庫,推進對中華虎鳳蝶等野生生物進行保護,開展外來物種防治工作。
(七)築牢底線思維防範化解重大生態環境風險  
1.加強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管控  
構建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體系。結合“二污普”、環境統計和固廢專項大排查等工作建立健全危險廢物重點監管源清單。加強對危險廢物運輸過程的管理,危險廢物運輸車輛、船舶納入日常檢查內容,嚴控非法轉運。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收集單位、運輸單位和經營單位等全面實施轉移電子聯單,建立標準化的全市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利用處置等基礎數據“一張網”。督促鼓勵危險廢物重點產生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建立健全覆蓋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運、利用、處置全過程的監管體系。  嚴格危險廢物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嚴控新(擴)建市內綜合利用能力過剩和以外市原料為主要來源的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項目;不再新建有機類危險廢物熱(裂)解處理項目;對危險廢物數量、種類、屬性、貯存設施不清、無合理利用處置方案、次生固體廢物無處置出路、無環境風險防範措施的建設項目從嚴審批;推動危廢產生單位最佳化工藝、設備和原料選配,從源頭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探索將危險廢物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範圍。  
促進危廢處置設施合理布局。全面摸清全市危險廢物種類、數量及區域分布,開展全市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利用處置能力和設施運行情況評估及匹配性分析,促進處置設施合理布局,實現處置能力與產廢情況總體匹配。鼓勵危廢產生量在3000噸/年及以上的企業和大型產業基地、2萬噸/年及以上的工業園區、工業集中區配套建設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  健全危險廢物收運和轉移體系。開展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試點;推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專業化的服務隊伍和收集站點;鼓勵根據屬地實際情況依法合理建設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推動危險廢物分類收集專業化、規模化和園區化發展;探索建立產業園區或行業危險廢物收集平台,提升小微企業工業園區、科研機構等危險廢物收集的轉運能力;規範鉛蓄電池和廢礦油回收網路體系;建立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補齊醫療廢物處置及應急能力短板。加快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強化醫療廢物收集、貯存、處置的管理,加強已建設施的運行監管。利用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水泥窯協同處置等形式加強醫療廢物協同應急處置機制建設。  
2.推進廢棄資源綜合利用  
提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鼓勵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籌或聯合規劃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支持資源化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研發與套用;在環境風險可控下,充分利用工業窯爐、水泥窯等設施消納採選尾礦、粉煤灰、爐渣、冶煉廢渣、脫硫石膏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構建以水泥、建材等行業為核心的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系統;推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園區)、示範企業、示範項目建設。  
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統,到2025年,市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推動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推進生活垃圾終端處理方式由填埋為主向焚燒為主的多元化處理方式轉變。推廣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式,加強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研究和設施研發,建立符合農村實際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不斷提升農村垃圾治理水平。  
加強白色污染治理。禁止生產含塑膠微珠的日化用品。鼓勵城鄉結合部、鄉鎮、農村集市等地和祭祀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在網購、物流等環節推廣使用紙箱等可降解材料包裝。督促完成農村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推動農田殘留地膜、農藥化肥塑膠包裝等清理整治,加強後續檢查和管理,堅決防止塑膠廢棄物重複堆放、非正規堆放及污染轉移問題。將塑膠污染防治納入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範圍,嚴格禁限目錄內的塑膠製品管理,嚴禁審批、核准、備案禁止類塑膠製品項目,督促相關企業按照規定時限淘汰禁止類塑膠製品生產線,建立購銷台賬制度。持續推進廢塑膠加工利用行業整治,加大醫療塑膠廢棄物集中管控和塑膠廢棄物處置單位環境監管力度。強化機場、車站、港口碼頭、高速服務區等人流較多、塑膠廢棄物產生量大的場所和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型商超等塑膠製品消費量大的場所的現場監督檢查及口岸布控,從嚴查處違法違規銷售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製品、處理處置塑膠廢棄物、“洋垃圾”走私入境、農膜違規覆蓋的行為。  
3.加強危險化學品風險防控  
加強化學品管理。實施以減少環境與健康風險為目標的化學物質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推動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控以及新污染的治理和風險防範。重點防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素、抗生素、微塑膠和汞等化學物質的環境風險,嚴格履行化學品環境國際公約要求,提升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能力。  強化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監管。持續開展廢棄危險化學品規範化環境管理;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對定性不明的中間產物(產品)、副產物(品)等物料,開展固體廢物鑑別和危險廢物鑑別。  
4.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  
持續定期開展放射源整治專項行動。加強廢舊放射源安全管理,發現的廢舊放射源做到100%安全收貯;加強核技術利用放射性廢物清潔解控管理,最佳化核醫學放射性廢物清潔解控工作流程;加強廢舊金屬回收熔煉企業輻射安全監督,督促企業自主開展輻射監測;加強核技術利用單位核安全文化培訓與宣傳。  
5.強化環境風險預警防範與應急  
強化生態環境與健康管理。實施健康常德戰略,組織實施居民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行動,開展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科普活動,建設青少年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基地。推動開展生態環境健康風險識別與排查,鼓勵開展區域生態環境與健康調查評估,加強生物安全、室內環境健康等領域環境與健康科學研究。  提升環境應急處置和基礎保障水平。完善現場等應急指揮體系,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成員單位和各區縣市應急通報及聯絡制度。建設平戰深度融合的應急指揮平台,實現應急平台與國家、省應急平台和事故現場指揮的互聯互通。加強輻射應急物資配備,建立輻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制度。開展輻射事故應急綜合演習,加強核與輻射應急培訓。督促企業制定環境應急預案,2022年底前完成市縣兩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編,推動重點流域上下游突發水環境事件專項預案編制。健全多層級、網路化環境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市級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建立環境應急物資信息管理系統。  
加強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強化生態環境監控信息回響,對生態環境監控發現的數據異常、重大風險隱患、重大輿情等,迅速進行預警、推送、核實、處置,防止污染擴大、風險爆發、事件升級。以化工園區、尾礦庫等為重點,健全防範化解突發生態環境事件風險和應急準備責任體系,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事中妥善處置能力,健全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回響和處置機制,進一步規範回響和處置層級、程式、時限、處置、評估和責任調查等,提升應急回響和處置的規範化水平。推進事後損害評估、賠償與環境修復,確保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修復到位。  
6.持續推進重金屬污染防控  
加強廢棄礦山礦湧水重金屬污染治理。綜合套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和現場踏勘等方式,對全市廢棄礦山礦湧水重金屬污染情況進行排查、調查和分類管控,切實摸清底數,推進礦湧水治理,因地制宜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在石門雄黃礦區等地開展礦湧水治理管控試點示範。  
加強尾礦庫和危險廢物廢渣治理。加強尾礦庫分級分類防治,深入排查治理尾礦庫環境污染問題,全面開展污染防治成效覆核,按照“一庫一策”加快實施治理,嚴格落實各項污染治理措施,著力提升尾礦庫環境治理設施運行和管理水平。健全預警監測體系,加強對尾礦庫尾水排放及下游地表水水質的監測監控。  
加強重金屬污染場地治理。結合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突出重金屬污染場地治理。對受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精準劃分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深入開展涉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排查整治,全面摸清鎘等重金屬污染源;對受重金屬污染地塊,精準建立建設用地風險名錄和污染地塊信息庫,將建設用地風險名錄、污染地塊信息與建設用地審批相銜接,實現對建設用地的精準管控。  
強化涉重金屬重點行業管控。嚴格控制涉重金屬新增產能快速擴張,最佳化產業布局,繼續淘汰涉重金屬重點行業落後產能。實施有色金屬等行業污染整治提升行動,推動企業綠色化提標改造。將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納入大氣、水污染物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制定電鍍等行業工業園區綜合整治方案,推動園區清潔、規範發展。強化涉重金屬工業園區和重點工礦企業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及周邊環境中的重金屬監測,加強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深入推進重點河流湖庫、水源地等環境敏感區域周邊涉重金屬企業污染綜合治理。到2025年,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下降5%。  
實施重金屬排放總量控制。聚焦電鍍等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堅持嚴控增量、削減存量,持續推進鎘、汞、砷、鉛、鉻等重點重金屬污染防控。嚴格涉重金屬重點行業環境準入,落實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等量置換”和“減量替換”原則。加大電鍍等行業企業生產工藝提升改造力度,積極推進重金屬特別排放限值達標改造等污染治理工程,持續減少重金屬污染物排放。
專欄6環境風險防範重點工程
危廢處置項目。(1)危廢集中收集設施填平補齊工程。(2)混凝土企業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3)固體廢物處置中心建設。(4)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建設。
資源循環利用項目。(1)混凝土攪拌行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2)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3)工業廢物綜合利用及處置項目。(4)廢礦物油綜合利用項目。
垃圾處理項目。(1)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置能力建設項目。(2)鄉鎮及街道生活垃圾(含餐廚、廚餘垃圾)收集、分類、處置項目。(3)縣級城鄉一體化處置項目。(4)常德市東西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礦山修復及礦湧水綜合治理工程。對關閉退出的煤礦和非煤礦山湧水進行風險管控和污染治理。
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重金屬企業關停後污染地塊、遺留廢渣等的風險管控或修復。
(八)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1.推動大氣通道城市協同保護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最佳化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功能布局,擴大環境容量與生態空間。加快推動傳統製造業綠色化改造。強化區域環保協作,聯合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創新大氣環境聯動管理體制機制,構建區域一體化監測網路、信息網路和應急預警體系,建立區域環保協調機制、跨區域聯合監察執法機制。
2.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  
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建設水清地綠天藍的綠色生態廊道。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推動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東中西部互動合作,加強跨部門、跨區域監管與應急協調聯動,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統籌江河湖泊豐富多樣的生態要素,構建以沅水、澧水為經絡,以山水林田湖為有機整體,江湖關係和諧、流域水質優良、生態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種類多樣的生態安全格局。禁止在沅澧兩水、洞庭湖岸線1公里範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禁止在《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公布的園區或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園區外新建、擴建石化、化工、焦化、建材等高污染項目。  
3.探索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制度體系  
正確認識和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嚴守生態環境保護底線,形成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機制。通過研究探索跨市域的污染治理、生態修復、濕地保護、生態景觀等分層次保護與建設的頂層戰略設計,以及中長期治理規劃,為常德市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治理提供相應的政策保障;建立區域協同治理框架,加強溝通協調,提供一定通道,建立高層次的地方會商研判機制,綜合考慮地方治理任務,科學合理制定同標準、同措施、同監督、同預警的聯防聯控聯保措施,分解各個地方的政策重點和協同責任,綜合考量各區縣市的自然稟賦、經濟結構、社會文化等,著力構建創新驅動、環境友好的產業體系,以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4.推進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多元主體參與  
形成由政府主導,企業、公眾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合作的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格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和加強環境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大力支持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加大區域生態治理的責任追究和獎懲力度。建立吸引社會資本的市場化機制,完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在污水和垃圾處理領域推進“環保管家”模式,推動環保產業優質資產證券化。深化資源開發使用稅費改革,對重污高排企業推行排污許可、排污交易制度,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探索建立“五水統籌”、優先保障生態基流的跨市界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合理確定生態功能區的補償規模,用於生態功能區的生態修復和保護。加強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公眾的主動參與,建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補償、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節能減排和不斷進行技術革新的行動自覺。支持引導社會組織普及環保知識,連結聚合各種資源。  
5.建設生態環境治理協同推進平台和機制  
藉助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先進技術,並依託省、市電子政務雲,統籌生態環境、水利、自然資源規劃、工信、農業農村等橫向各部門、縱向各層級間數據,逐步建立全覆蓋、全要素的生態環境數據資源體系,為環境治理提供完整、精確的“情報、決策、指揮”系統運行機制,助力打贏升級版污染防治攻堅戰。建立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促使區域內、區域間各級政府自覺履行協同責任。以綠色指標為考核指向,把環境、資源保護指標列入考核體系。完善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問責和跟蹤制度,對區域性、流域性重點環境問題或企業重大環境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實行環境責任跟蹤制度,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
(九)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完善企業責任體系  
提升企業治污水平。加強企業生態環境治理責任制度建設,加強污染防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督促企業嚴格執行法律法規,接受社會監督。落實企業減排主體責任,嚴格執行污染源自行監測和信息公開制度。推動企業污染源實時監控,落實排污線上監控安裝計畫。以大數據套用等信息化手段提升行業企業環境質量管理水平,嚴格企業信息數據管理,杜絕造假行為。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及生態環境等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公開生態環境治理信息。加快企業污染物排放信息化,通過政府、協會、企業網站等途徑,實現企業主要污染物類別名稱、排放方式、執行標準以及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動態更新。依託環境治理技術先進、污染物減排效果明顯的重點企業,在確保全全生產前提下,設立企業開放日、建設教育體驗場所等,向社會公眾展示環境治理工作和成效。  
2.完善全民行動體系  
加強社會監督。充分發揮“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作用,主動曝光生態環境違法問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新聞發布制度,主動回應社會重大關切。建立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擴大公眾參與監督渠道。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效果第三方評估機構建設,完善社會組織提起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機制,在主體資格認定、訴訟費用減免緩交、訴訟規則運用等方面依法為公益訴訟提供支持。  
積極發揮各類社會團體作用。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要積極動員廣大職工、青年、婦女參與環境治理。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發揮橋樑作用,推進環保產業經濟合作及技術交流。加強對環保類社會組織的管理指導,引導、支持環保志願者隊伍建設,積極拓展生態環保業務培訓,提高志願服務能力。  
培育和提升公民環保素養。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黨政領導幹部教育培訓內容,在各級黨校開設相應課程。強化中國小和高職高校生態環境保護日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持續推進公共機構生態環保宣傳,組織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開展節約型機關創建活動。依託“六五”環境日、節能宣傳周、低碳日等主題活動,普及生態環保知識,組織媒體加大生態環保公益廣告推送力度,增強廣大民眾生態環保意識,開展綠色家庭等創建活動,宣傳《公民生態環境保護行為規範(試行)》,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  
3.完善監管體系  
完善監管體制。建成全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推進“三線一單”與排污許可、環評審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等相關數據系統共享,充實和細化“三線一單”數據支撐體系及分區管控要求。健全以環評制度為主體的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系。完善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源管理制度。建立高水平智慧監測體系和先進一流的智慧環保信息平台,實現生態環境數據的全面共享整合和業務的全覆蓋、大協同。  
配合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為著力點,加快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建設,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運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器,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盯緊重點整改任務,按照“污染消除、生態修復、民眾滿意”的標準,嚴格落實整改。視情採取預警、函告、通報、督辦、掛牌督辦、約談、曝光、區域限批、調查問責等措施,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推進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將生態環境執法納入行政序列予以保障。全面推進執法隊伍標準化建設。提高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招錄比例。到2025年,執法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應達到90%以上,取得法律或生態環境相關專業學位的應達到50%以上。通過培訓、比武、考核等方式,促進全市生態環境執法隊伍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大提升。落實“雙隨機一公開”,規範自由裁量權,制定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提高規範化水平。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執法信息化套用。完善以移動執法為基礎的生態環境監督執法系統,加強線上監控和用電監控建設,利用無人機、無人船、走航車以及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創新非現場監管方法。  
4.完善環境治理市場體系  
建設規範開放市場。加大生態環境領域放權賦權力度,做到“應放盡放、能放全放、急需先放”。貫徹落實國家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打破生態環境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地區、行業壁壘,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引導資本參與環境治理投資、建設、運行。進一步規範招投標市場秩序,加快形成公開透明、規範有序的環境治理市場。  
壯大環保產業。培育壯大環境治理技術創新主體,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環境治理技術創新創業基地,積極推行環保設施“首台(套)”制度,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和科技研發力度,保持環境裝備製造、重金屬污染防治、資源綜合利用、生態修復和水質線上監測技術與設備等領域優勢。制定環保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畫,開展平台創建、產需對接、產品推廣、品牌建設等活動。到2025年,力爭全市環保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0%-15%,培育1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力的環保企業,環保科研能力和技術總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創新環境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加快推行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等機制,到2022年底,省級以上園區基本實現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覆蓋。積極創建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託管服務國家試點,強化系統治理,實行按效付費。加強污染地塊信息統籌和安全利用環境風險防控,鼓勵對工業污染地塊採用“環境修復+開發建設”模式。強化廢棄農膜回收、秸稈收儲運及綜合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制度及配套監管體系建設。  
5.加快企事業單位信用建設  
完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及結果發布機制,推進“失信名單”管理制度改革,研究修訂環境保護失信名單管理辦法,推動環保失信企業懲戒工作。拓展環境信用評價在各領域的套用。根據國家和省級部署,建立完善企業強制性環境治理信息披露制度。
6.完善法規規章政策體系  
加快地方立法。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領域立法。  
完善環境投融資機制。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激勵機制,研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推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展,研究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深化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研究完善排污權交易政策,推進排污權交易抵質押融資改革。推動對環保重大裝備融資租賃優惠政策支持。加強對企業、地區綠色債發行的專題指導。完善污水、垃圾處理收費和差別化電價政策。  
7.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建設  
建立高水平智慧監測體系。統一規劃、整合最佳化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構建以自動監測為主,多手段、多元數據融合分析的大氣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立覆蓋重點污染源、水環境質量、水生態狀況的水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完善最佳化背景點和基礎點布局,建設格線化覆蓋陸域全部土地利用類型和土壤類型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路。建設天地一體化生態遙感監測系統,增加典型生態系統監測類別及其網點,現有森林、濕地、水生資源增加地面監測點位。加強具有要素特色的污染源監測與環境質量監測相互融合。統籌安排產業園區環境監測監控網路建設,大氣、水等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線上監測結果與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非線上數據存檔備查。  
提升生態環境科研能力。加強生態環保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開展綜合性環境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主要污染物減排、農村生活污染集約化治理和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環境監測預警等關鍵與共性技術研究。深入推進“一湖兩水”水安全科技創新、大氣污染防治科技創新、土壤修復技術創新等重點工程。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學觀測研究站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強技術研發推廣,提高管理科學化水平。引導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推動環保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推廣套用。
加強環境宣傳教育能力。提升環境宣傳水平,創新表達方式和傳播手段,豐富生態文化作品,提升“常德生態環境”雙微等政務新媒體的內容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宣傳教育。提升社會宣傳教育能力,積極擴大“六五”環境日社會影響力,增加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數量,加快創建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加強環保社會組織培育引導。加強優秀宣傳產品、優秀產品製作單位表揚力度,鼓勵創新。  
加強基層基礎能力和人才建設。落實鄉鎮(街道)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完善格線化環境監管體系,明確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機構和人員。加快提升隊伍業務能力,積極組織各類業務培訓。建立後備幹部、專業人才儲備庫。
專欄7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提升重點工程
常德市生態環境監測能力提升建設項目(2021-2025年)。包括常德市生態環境監測業務能力提升及基礎保障建設,配備業務能力提升設備、監測業務用房新建(改擴建)、監測數據平台建設、監測業務用車等。
常德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能力建設項目。(1)按照《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指導標準(2020年版)》要求配備執法執勤專用車 (含設備)、個人移動執法設備、現場執法輔助設備、通訊與辦公設備及執法服裝等環境執法裝備。(2)完善重點污染源線上監控系統建設及維護。(3)建設全市生態環境執法數據中心,搭建遠程遙控現場指揮系統。(4)推進沅澧兩水流域環境監管執法能力建設,配備快速檢測設備,全面開展沅澧兩水流域環境污染源排查。(5)建立流域生態環境監管平台,實施流域環境問題動態監管。
常德市生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項目。(1)建設環境應急指揮通信系統。(2)配備應急指揮車、衛星通訊服務和應急設備。(3)市本級、各區縣市完成本行政區域的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配備圍油欄、吸油氈、事故應急燈等應急物資,配備環境應急調查及個人防護裝備,以及必要的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指揮所裝備。(4)配備環境應急監測車輛,應急監測設備等;按全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標準,配備環境應急指揮系統、調查取證設備、交通工具、防護裝備等硬體裝備。
中國科學院洞庭湖生態系統研究站建設項目。包括主體建設及實驗室建設;水、氣、土、生物等野外觀測設備及實驗室常規分析儀器等設備購置。
四、重點工程  
依據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和任務,“十四五”期間主要圍繞常德市水環境污染流域化、涉重污染地塊環境風險凸顯、工業固體廢棄物及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不足、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等“十三五”期間凸顯出來的生態環保問題實施“碧水”“藍天”“淨土”、農業農村、重金屬、生態保護與修復、風險防範、能力提升等八個方向的重點工程。  
謀劃儲備重點項目。以八個方向重點工程為引領,根據每個方向重點任務類別,細化項目組成,建立《常德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項目儲備庫》(以下簡稱項目儲備庫),推進規劃實施項目化。  
強化項目管理。按照“突出重點、績效導向、閉環管理、規範高效”的原則,以規劃目標、重點任務為依據,加強重點項目的評估篩選,建立入庫項目的篩選及動態調整機制,適時調整項目儲備庫。對納入項目儲備庫的工程,優先安排有關專項資金,分步推進重點項目,推動規劃任務落地。  
強化支出責任。合理劃分支出事權,落實各級地方政府支出責任。完善多元化的生態環境投入機制,多種渠道籌措工程項目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積極創新各類投融資方式,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市場化。
五、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加強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強化指導、協調及監督作用,確保規劃順利實施。各級政府要對本轄區的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各區縣市根據本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主要任務,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實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分解落實規劃目標任務,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各地區各部門編制相關規劃時,要與本規劃作好銜接。編制生態環境各要素各領域專項規劃或行動方案,落實目標任務。  
加大投入力度。根據《湖南省生態環境領域省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合理劃分生態環境領域市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各級政府要把生態環境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常態化、穩定的地方生態環境治理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不斷完善其他配套政策和激勵措施,保障規劃目標和重點任務完成。  
加強宣傳引導。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政策法規、經驗成效宣傳,創新表達方式和傳播手段,豐富生態文化作品,做好典型報導。依託“六五”環境日、節能宣傳周、低碳日等主題活動,普及生態環保知識,組織媒體加大生態環保公益廣告推送力度。  
開展規劃評估。市生態環境局會同相關部門圍繞本規劃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點工程進展情況進行調度。在2023年、2025年底,分別對本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評估考核結果向市人民政府報告,並向社會公布。 

政策解讀

一、編制背景及依據  
“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為環境質量根本好轉打下基礎的關鍵五年,科學編制並有效實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更好地推進全市生態環境事業長遠發展、更好地維護人民民眾生命健康,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常德營造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為落實《湖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湘政辦發〔2021〕61號)精神和省下達我市的“十四五”任務目標,我局牽頭編制了本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共五章,分別是基本形勢、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及措施、重點工程、保障措施。  
(一)規劃目標。到2025年,常德市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得到最佳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加快解決,重大生態環境風險基本化解,生態安全螢幕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二)主要指標。規劃共設定了5大類32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12項,與國、省規劃保持一致。預期性指標20項,在國、省基礎上,結合實際,增設了洞庭湖總磷、濕地保護率、工業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率、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和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率等特色指標。  
(三)重點任務。規劃共部署9大重點任務: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轉型;二是提升“一湖兩水”水生態環境質量;三是精準施策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四是切實保障土壤環境質量安全;五是持續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六是以生態保護修復築牢生態屏障;七是築牢底線思維防範化解重大生態環境風險;八是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九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