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十四五”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規劃》已經郴州市人民政府同意,郴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1月28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郴州市“十四五”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1月28日
- 發布單位: 郴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根據商務部《“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湖南省“十四五”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規劃》和《郴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第一章 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
第一節 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全市商務和發展開放型經濟工作“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穩中領先”,主要指標總量穩居全省前列,為加快建設“五個郴州”,推動郴州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十四五”開好局、創新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1.招商引資增添新活力。先後實施“招商引資四年行動計畫” “產業鏈精準招商推進年”,大力推行產業鏈整體轉移、上下游企業抱團發展的“抱團入郴”高效招商模式,郴州高新區湘威新材料科技城、郴州經開區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園、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桂陽家居智造產業園、宜章氟化學循環產業開發區、永興稀貴金屬再生資源利用產業開發區、臨武寶玉石產業園、汝城電子智慧型科技產業園、三一集團安仁產業園等一批產業園區相繼落戶蓬勃發展。積極組團參加“港洽周”“滬洽周”“中博會”等中、省重大節會活動,先後引進了正威國際、華瀚科技、遠大住工、華磊光電、晶訊光電、深圳格蘭博、中農批等知名企業來郴投資。2016-2020年,全市在省、市重大招商活動中簽約重大項目591個,總投資金額3858億元;引進“三類500強”投資項目49個,總投資金額671.3億元;累計實際使用外資96.75億美元,年均增長12.3%,實際使用外資總量連續5年居全省第二位;累計實際到位內資3332.27億元,年均增長17.4%,實際到位內資總量連續5年居全省前三位。
2.外貿轉型取得新進展。2020年,全市有外貿進出口業績企業249家,與全球191個國家和地區有進出口貿易往來,開拓了墨西哥、秘魯、玻利維亞、南非、中東等新興市場。搭建全省市州政府第一個支持小微外貿企業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統保平台。郴州入選“中國外貿百強城市”。郴州經開區(珠寶首飾加工)、郴州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郴州綜保區、郴州經開區、資興經開區、永興工業園、嘉禾經開區、臨武工業園設立了園區外貿綜合服務中心。2016-2020年,全市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08.1億美元,年均增長11.8%,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5年居全省前三位。
3.國際合作實現新突破。2016-2020年,全市累計“走出去”企業47家,遍布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直接投資超過1億美元。2020年,全市對外實際投資額3906萬美元,同比增長193%。郴州柬中貿易有限公司和香港金江華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高棉投資的柬中金屬材料產業園項目已成功落地,是湖南省首個國外有色金屬產業園項目。
4.口岸平台邁上新台階。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郴州片區、中國(郴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多個國家級戰略疊加交匯。綜合保稅區、鐵海聯運、公海聯運、國際快件中心、跨境電商中心等平台功能健全。目前,全市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1個國家級綜保區、1個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12個省級產業園區,在全省率先實現“一縣一園區”總體布局。湘南國際物流園獲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物流產業承接基地”稱號。郴州獲批建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郴州已步入“無水港”城市行列,是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區開放平台最全、功能最優的市州之一。
5.內貿流通呈現新格局。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商貿流通企業,重要商品追溯體系不斷完善,安全消費水平逐步提高,專項市場建設成效顯著,市場運行體系不斷規範健全,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2016-2020年,全市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46.09億元。郴州友阿國際廣場成功創建商務部綠色商場。大布江拼布繡、舜菲(臨武龍鬚草蓆)、趙子龍、倒缸、亮嘢豆製品、舜臨茶業榮獲“湖南老字號”。郴州市獲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全市共建成電商產業園11個,電商縣、鄉、村三級服務站1056個,農村電商網店26384個,電子商務交易店鋪4.3萬家,從事電子商務的人數超過16萬人。2020年,郴州國際會展中心總展覽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共完成會展項目 29個,交易額約 35.7億元,參觀人數近40萬人次。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永駐郴州,獲評“中國最具特色專業展會”,郴州市獲評“中國十佳優秀會展城市”。
6.開放環境彰顯新局面。深入實施“對接北上廣、最佳化大環境”行動,大力推進“放管服”等改革,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手續辦理基本實現了“一視窗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次性辦結”。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國際貿易“單一視窗”覆蓋率達100%。2020年,在全省率先推行“跨省通辦”工作,在國務院大督查中被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實現與肇慶、韶關、陽江、福州、贛州等地230項事項“跨省通辦”。郴州先後獲評“2018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地級市案例)十佳城市”“2018中國發展營商環境獎”“中國最佳管理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7.商務扶貧展現新作為。深入推進電商扶貧、家政扶貧、勞務扶貧、駐村幫扶等,取得明顯成效。“十三五”期間,電商扶貧帶動全市農產品網路零售額95.8億元,其中4個貧困縣超過20億元;全市7個縣成功獲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實現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覆蓋;家政扶貧、對外勞務扶貧帶動就業超萬人。
8.開放貢獻獲得新提升。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2020年達13.52%,提升了全市經濟外向度。通過招商引資、發展對外貿易促進了全市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等產業水平快速提升,高斯貝爾、台達電子、華磊光電、晶訊光電、炬神電子、格瑞普、郴州糧機等一批生產製造型企業技術水平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二節 發展環境
從國際看,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強化,技術貿易壁壘增高,新冠疫情、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不穩定因素增多,新興經濟體風險加大,我國對外市場空間受到嚴重製約,貿易投資增長面臨的挑戰明顯加大,但國際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從國內看,國內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化困難相互交織,結構性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大,但我國的經濟成長格局保持穩定向好,將形成以經濟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發展模式和高標準的對外開放格局,新一輪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從省內看,湖南“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明顯,居民消費潛力較大,投資增長後勁較足,在新基建、能源設施、綜合交通、流通體系、新型城鎮化等領域有較大空間,湖南自貿試驗區、中非經貿博覽會等眾多國家級平台相繼獲批,全省開放發展面臨重大機遇、蘊含巨大潛能。從市內看,郴州作為“一帶一部”重要節點城市,要牢牢抓住開放平台建設的有利契機,放大“南大門”的區位優勢,放大有色金屬、電子信息、大數據等產業鏈優勢,放大文化旅遊、礦物寶石等資源優勢,創響“向南開放看郴州”品牌。綜合研判,“十四五”期間,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全市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必須聚合優勢變“勝勢”,補齊短板增“潛力”,奮力推動商務和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二章 “十四五”發展要求和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貫徹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全力打造“一極六區”,搞活流通促進消費,推動外貿創新發展,推進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強化開放平台通道支撐,奮力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排頭兵”。
第二節 發展原則
堅持新發展理念。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全局發展,把發展質量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建設更高質量消費市場、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堅持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不斷增強商務服務民生能力,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守正創新。以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增強發展新動能,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堅持系統觀念。準確把握好改革與開放、國內與國際、政府與市場、發展與安全四種關係,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快形成政策法規完備、市場機制健全、服務保障有力的對外開放新體制。
第三節 發展目標
展望2035年,全市消費升級邁向新階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貿易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招商引資質量明顯提高,“走出去”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商務和開放型經濟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大幅提升,全面建成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排頭兵”。
“十四五”時期,全市建設強大消費市場取得新成效,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實現新突破,推動高水平開放邁出新步伐,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新增長,商務和開放型經濟各項主要指標大幅增長、部分實現倍增,與GDP在全省排位相匹配,走在內陸地區前列,初步建成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排頭兵”。
第四節 發展布局
1.全面融入中省發展戰略。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搶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非洲自貿區建設等機遇,提前謀劃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全方位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進與長株潭地區聯動發展,加強與長三角、閩東南等東部沿海地區的經貿合作,提升開放合作的範圍、層次、水平和質效。
2.推動市內協同開放。按照“2+2+2+5”總體思路,最佳化形成“一核四極、兩軸四帶”的區域經濟格局。發揮好北湖、蘇仙“2”區(即中心城區,含郴州高新區、郴州經開區)的“一核”支撐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產業、人口和資源的首位度、集聚度;推動資興、桂陽“2”市(縣)率先融城、郴資桂一體化發展,推動宜章、永興“2”縣加快融城,打造“四個增長極”;推動嘉禾、臨武、汝城、桂東、安仁“5”縣積極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特色化發展。進一步理順市、區管理體制,推動市本級“兩區兩園”加快發展、做大做強,按照“東進西拓、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思路,加快構建中心城區“一城兩區四組團”空間布局,積極推進“西城門戶”“東城客廳”建設,統籌“臨空經濟區”等片區規劃建設。適時啟動撤縣(市)設區工作,力爭2025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05平方公里,2035年達到150平方公里。統籌區域產業布局,實施縣域“首位產業”發展戰略,市里按照“差異、配套、協同”原則,重點支持每個縣市區發展1個首位產業,各縣市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和條件,科學確定縣域首位產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依託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郴州片區、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跨境電商綜試區、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郴州綜合保稅區等平台,圍繞大灣區“兩區九市”城市定位和各縣市區首位產業,實現與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東莞濱海灣新區、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中山粵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等大灣區重大平台的“一對一對接”“一對一合作”,實現錯位發展、協同發展、互補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3.提升完善現代流通體系。構建“智慧”物流體系,建設市級物流信息平台,實現物流平台、物流倉儲運輸、企業、交通運輸個體經營者等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建成湖南—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大通道的冷鏈冷鮮產品直配體系,“最先一公里”農村冷鏈儲藏物流體系,覆蓋全市範圍內的“最後一公里”地區配送體系。完善農副產品供應鏈,做強做優蔬菜、柑橘、茶葉、生豬“四大百億”產業,高標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縣鄉村物流體系,以客運加物流、零售加配送,建立縣級物流集散市場,實現客貨郵的高度融合,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經濟內循環。
4.暢通國際物流通道。積極爭取中歐班列(郴州)常態化運營,主動融入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建設,積極服務中非合作國家戰略以及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大局。發揮郴州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積極支持湘粵港澳直通車運營。推進郴州口岸與廣東口岸、香港口岸無縫對接,積極發展跨境電商、保稅(中轉)物流、進口分撥等國際物流業務。
第三章 全面激活內需,建設強大消費市場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穩定和增加居民收入,順應消費升級趨勢,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推動流通現代化,建設形成強大消費市場,夯實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基礎。
第一節 加快提升傳統消費
1.加快專項市場建設。按照《郴州市中心城區市場布局專項規劃(2010-2030)》(2016年修改)要求,重點培育有產業依託、關係民生的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和綜合市場,逐步實現批發市場郊區化、郊區市場專業化,加快市場向以信息化管理、物流配送為主要標誌的集約化市場轉變,形成以區域性市場為龍頭、地方性市場為骨幹的專業市場體系。
2.促進商品消費。促進吃穿用住行等傳統實物消費提檔升級,推動消費向智慧型、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創建綠色商場,促進綠色產品銷售,擴大綠色產品消費。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完善汽車報廢回收體系。常態化開展促消費活動,形成促消費長效機制。辦好消費促進月、網上年貨節、雙品購物節等品牌活動,鼓勵各縣市區有序組織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
3.激活縣鄉消費。鞏固拓展商務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做好農批、農貿市場提質升級和數位化轉型,推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村市場拓展,加快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引導農村消費梯次升級。
4.完善消費網路。最佳化城鄉商業網點布局,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路節點,加快推進華泰城等成熟地標商圈和步行街提檔升級。因地制宜增設社區便利店、農貿市場、家政服務等配套設施,打造“一刻鐘便民、利民生活服務圈”。建立促消費常態化機制。按照《郴州市中心城區市場布局專項規劃(2010-2030)》(農貿市場/生鮮市場布局最佳化方案2020年修改)要求,規劃建議採取提質改造、拆除重建和取締等三種方式改造轉型郴州市中心城區27個農貿市場為智慧型生鮮市場,藉助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為老百姓提供智慧生活服務,深化食品溯源體系,保障老百姓“菜籃子”的安全。
第二節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
1.推進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實施數字興商工程,加快數位化、智慧型化改造和跨界融合,開展智慧商店示範創建。提振實體商貿業,推動實體商業運用5G、虛擬現實、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升消費者體驗感和便利度。促進傳統消費場所向消費、體驗、社交綜合場景轉變,實現多業態融合發展。
2.發展消費新模式新業態。開發培育郴州棲鳳渡魚粉“三紅”(紅湯、紅粉、紅色郴州)餐飲文化和品牌,推動“商產”融合發展,力爭到2025年把郴州棲鳳渡魚粉等特色地方小吃打造成百億產業。建立餐飲行業厲行勤儉節約長效機制,促進社區便民消費,加快建設一批集餐飲、家政、托幼、老人看護等服務於一體的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型技術困難。加快發展社區品牌連鎖便利店,提升便民服務“溫度”。支持網際網路平台創新發展,直接銜接產銷兩端,培育更多“小而優”網路品牌。推進電子商務賦能消費,規範發展直播電商、社區電商,培育打造社區電商龍頭。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等多元化配送新模式,支持在社區設立快遞收發站、自提點等設施。
3.最佳化新型消費環境。通過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擴大和居民增收,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加快適應新型消費發展的規制體系建設,提升監管能力。加強對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型消費業態的監管,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推動依法規範發展。
第三節 加快拓展服務消費
1.提質服務消費。推動郴州創建全國家政服務業“領跑者”示範城市,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家政36條”要求,建立家政服務行業標準和規範監管體系,推進家政服務進社區,發展員工制企業,開展家政培訓提升行動、領跑者行動和信用建設專項行動,實施家政行業數位化賦能工程。培育體驗消費、時尚消費、信用消費。加大商貿企業培育上市工作,重點培育“一酒”(白酒:湘昆名泉,黃酒:品初心酒)、“一水”(天湖蜜飲)、“一米粉”(棲鳳渡魚粉)、“一小吃”(烏米香姐、黑米姐姐地方小吃)、“一茶”(東山雲霧茶、玲瓏王茶)、“一平台”(家政服務產業孵化園)、“一零售”(生源超市)。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大力發展托育托幼、文化體育旅遊、健康養老等服務消費。
2.推動特殊行業穩步發展。最佳化加油站網點布局,構建完善的成品油分銷體系。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規範醫療廢棄物回收管理,鼓勵回收企業實現收集、儲存、交接、運輸及處置全過程閉關管理,定點定向,全程追溯。推動美容美髮、洗滌、攝影、家電維修、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等行業有序發展。健全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3.打造高品質夜間經濟集聚區。建設郴江濱水文旅消費聚集區,打造裕后街-愛蓮湖等夜間經濟集聚區,培育“郴州八點半、夜空最閃亮”夜遊品牌。按照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和城市管理規定,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批富有郴州特色的夜間經濟集聚區。
4.特色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最佳化街區業態,突出本地特色,改善街區環境,規範管理運營。不斷最佳化服務功能,完善配套服務措施,將興隆步行街、歡樂海岸商業步行街、裕后街打造成城市發展的靚麗名片。
第四節 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1.壯大流通主體。加大財稅、融資、租金等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產業帶動作用的現代流通骨幹企業、中小商貿企業,建立企業培育名錄。開展商品市場最佳化升級專項行動,積極創建一批商品經營特色突出、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功能強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商品市場示範基地。進一步推進老字號品牌保護和發展,推動老字號品牌傳承創新與升級,力爭成功申報一批省級以上老字號企業。
2.構建全市流通網路。規劃建設一批跨區域物流樞紐和商品集散中心,加快形成覆蓋全市、連線城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運轉高效的現代流通網路。構建“市內半小時、一個半小時高速交通圈,長沙、廣州一個小時高鐵出行圈,兩小時航空經濟圈”,形成高效的立體交通運輸網路。加快推進臨連高速、茶常高速安仁段(含安仁支線高速)、G4京港澳高速耒宜段擴容工程、桂新高速等項目建設,加快謀劃推進興永郴贛(贛郴段)鐵路、廣清永高鐵等對外通道建設,加快布局“一核心四支撐多場點”機場體系,構建“對內大循環、對外大聯通”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全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樞紐節點。
3.健全農村流通體系。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渠道。鼓勵開展特色農產品網上消費、體驗消費和定製消費,拓寬農產品網上消費渠道。大力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加快完善農村冷鏈物流體系。暢通城鄉雙向聯動銷售渠道,鼓勵支持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村市場拓展,推動農村建設網銷“一縣一品”特色產品品牌。健全農村現代物流網路體系,加強農產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拓寬綠色、生態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豐富城鄉市場供給,擴大鮮活農產品消費。加大農村地區和小城鎮水電路氣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力度,加快信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特色商貿小鎮。
4.推進流通標準化建設。最佳化完善標準體系,形成同級標準無縫對接、各層級標準有機銜接的標準體系框架,加強相關行業領域標準制修訂,推廣商貿流通和物流設備設施標準化建設,強化標準套用實施。
第五節 推進會展業集聚發展
“十四五”時期,力爭會展業收入年均增長10%。
1.全力打造全球礦物寶石博覽交易名城。充分利用礦博會平台,充分發揮我市礦物寶石資源優勢,按照國際通行的會展市場規則,擴大礦博會的國際影響力,推進我市礦物寶石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將我市打造成為全球礦物寶石博覽交易名城,助力打造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開放程度更高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2.全面夯實湖南省會展次中心和湘粵贛省際區域會展中心城市。立足我市的資源豐富、平台多元、市場開放等優勢,著眼本地、輻射周邊,塑造良好的會展發展環境,增強會展產業鏈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培育和引進一系列精品會展、專業會展和特色會展項目,探索建設產業會展融合區、特色會展示範區,促進資源、人才、資金、項目等會展要素聚集,助力打造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傳承紅色基因推進綠色發展示範區。
3.加快建設湘粵港澳對接合作和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展示交易中心。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在產業轉移和交流合作的深度對接,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我市建成粵港澳大灣區品牌會展的“分會場”和粵港澳大灣區各大產業、科技成果的重要展示交易中心,助力打造湖南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增長極、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領頭雁、全國承接台商台企示範區和先導區。
第六節 促進電商穩步發展
1.夯實電商發展基礎。依託郴州高新區、郴州經開區、湘南國際物流園等重點區塊的開發建設,引進國內外電子商務物流高端運營商集聚發展。引導物流企業主動與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台合作,建立電商物流信息無縫連線機制,利用物聯網技術提高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自動化水平和攬貨能力。依託全市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扶持設立一批城鄉一體化的電商物流公共集散點,拓展農村地區電商物流網路服務範圍。引進和孵化電商企業,在原有B2C、C2C的基礎上,培育和招商B2B、B2G、O2O等電商業務類型。健全電商發展服務體系,完善品控、認證、品牌、物流、行銷等服務,提升電商金融服務,打造“電商+金融”商業模式,構建開放合作共贏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生態體系。
2.推動數字商務發展。推動數位化產業與產業數位化協同發展,推動新技術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促進傳統零售與網路零售協同發展,引導專業市場數位化轉型,加強數字經濟園區建設,推進社區電商智慧型化發展,推動農業農村電商轉型升級,構建高度數位化商業體系。
3.加快電商進農村步伐。推進電子商務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鞏固拓展電商扶貧成果。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動農產品綠色產業認證,培育一批農產品電商品牌、農村電商龍頭企業和帶頭人。深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建設,打造縣域電商產業聚集區,暢通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渠道。
第四章 全面暢通外循環,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培育壯大外貿主體,拓展外貿國際市場,突出發展加工貿易、跨境電商,支持發展服務貿易、離岸貿易、數字貿易等試點。“十四五”期間,力爭全市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速15%,到2025年底,全市進出口總量和質量繼續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第一節 培育壯大外貿主體
1.壯大外貿主體。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加強資金引導和政策支持等舉措,依託園區外貿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大外貿穩存量、擴增量工作力度,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建立自主行銷和服務網路。鼓勵中小微外向型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拓展海外業務。
2.建設出口基地品牌。加強電子信息產品基地、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珠寶加工基地、郴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縣域外貿特色產業集群等外貿進出口基地建設。培育出口名牌,鼓勵企業建立國際認可的產品檢測和認證體系。鼓勵企業收購品牌,支持企業開展商標和專利的國外註冊保護。
3.創新外貿服務方式。在省級以上園區設立園區外貿綜合服務中心,為園區企業提供諮詢、辦證、報關、退稅、結匯、物流等外貿流程服務;通過引進或培育外貿供應鏈服務企業,提供材料採購、外貿代理、融資服務等供應鏈服務。加大外貿供應鏈平台、外貿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和外貿融資擔保機制建設,實施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用保險政府統保政策,加大對外貿重點核心企業的金融支持。
第二節 拓展外貿國際市場
1.積極拓展新興市場。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機遇,推動進出口市場結構從傳統市場為主向多元化市場全面發展轉變。深耕香港、美國、歐盟、日韓等傳統市場,加大拉美、非洲、中東、東協、RCEP等新興市場開拓力度。抓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契機,帶動大型成套設備及技術、標準、服務出口。
2.發揮境內外展會平台作用。鼓勵企業線上線下積極參加廣交會、進博會、中東(杜拜)國際博覽會、亞歐博覽會、東協博覽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境內外知名展會,舉辦商品展示和貿易對接活動,拓展國際市場。
第三節 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創新加工貿易模式,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向品牌、研發、分撥和結算中心等產業鏈高端延伸。增強企業創新能力,鼓勵加工貿易企業由單純的貼牌生產(OEM)向委託設計(ODM)、自有品牌(OBM)方式發展,推動產業鏈由加工組裝向技術、品牌、行銷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承接研發設計等服務外包業務,支持一批有實力的加工貿易企業培育區域性、行業性的自有品牌。支持加工貿易產業集群實施技術改造和創新。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功能,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維修及再製造和保稅服務等多元化業務。建設保稅維修及再製造產業園,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承接沿海轉移的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物流配送、財務結算、分銷倉儲等服務外包業務。促進加工貿易企業與國內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對接,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加快內銷便利化推動加工貿易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推進我市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加工貿易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重點發展有色金屬、珠寶首飾、電子信息、玩具、裝備製造加工貿易,招引行業領先企業,打造國家級加工貿易產業園區。
第四節 積極培育外貿新動能
1.創新發展服務貿易。依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創新服務貿易模式,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融合發展。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在市場準入、產權保護、法制保障、監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推動服務標準對接、服務資格資質互認,提高服務貿易領域開放程度和便利化水平,著力增強郴州服務出口能力,擴大服務貿易規模。
2.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全面推進郴州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構建“一核多極多園區”跨境電商發展格局。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業務。鼓勵建設海外倉。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開展跨境電商,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
(1)推進跨境電商平台建設。建設線上綜合服務平台,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市場推廣、通關報檢、金融服務、智慧物流、供應鏈、培訓、信用保險、結匯退稅、資信評估等服務。建設線下園區服務平台,建設優勢互補的跨境電商產業格局。
(2)完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加強信息共享體系、智慧型物流體系、金融服務體系、信用管理體系、統計監測體系、風險防控體系、品牌行銷體系、人才服務體系建設。
(3)拓展跨境電商發展模式。鼓勵郴州優勢產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積極打造具有郴州特色的跨境電商新零售模式,推動文旅產業與跨境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積極推進海外倉建設。
3.深入推進市場採購貿易。加大國際採購商和各類市場採購貿易企業引進力度,支持符合市場採購貿易的產業加速匯聚,推動形成涵蓋市場採購貿易全流程的服務體系,擴大優勢特色產品出口規模。
4.探索推進易貨貿易試點。完善易貨貿易制度和非洲產品進口優惠政策,建立信息發布、交易撮合、貿易服務、數據分析、金融支持一體化、多對多中非易貨貿易平台。探索組建中非易貨貿易聯盟,構建運轉順暢、覆蓋面廣、交易量大的易貨貿易載體,加快推動中非互補性較強的商品易貨貿易。
第五節 促進貿易均衡發展
1.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對列入國家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的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給予政策支持,提高機電設備進口貼息扶持力度。鼓勵科研開發所需技術、用品進口。
2.促進非資源性產品進口。依託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範園,以郴州綜合保稅區平台為載體,最佳化提升物流、倉儲、集散、加工等配套能力,打造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
第五章 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建設
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全力打造湖南重要增長極,爭當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排頭兵”。以“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為使命,力爭到2025年,郴州片區的綜合實力和產業競爭力在國家自貿區中進步顯著,形成主導產業量質並舉、特色產業戰略提升、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局面。
第一節 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1.加快推進理念融合。樹立“灣區思維”,認真學習站位全局的大視野、勇立潮頭的大格局、敢闖敢試的大氣魄、勇於創新的精氣神、開放合作的強意識、拚命快乾的狠勁頭,破立並舉,自我革新,自我突破。對標“灣區政策”,積極爭取省級層面出台更加系統、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全面提升郴州對外開放合作政策體系,提高區域合作競爭力。對接“灣區機制”,協調省級層面簽署湘粵港澳區域協同發展框架協定,推動建立省部級領導對接機制和對接合作常態化工作機制。全力推動與廣州市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合作事項落實落地。
2.加快推進設施融合。完善路網聯通,重點推進廣清永高鐵規劃建設經過郴州在臨武設站,加快推動桂新高速開工和G4耒宜段擴容建設,促進臨連高速早日通車,謀劃研究安仁支線高速南延線、郴州高速西環線等項目,推動北湖機場改擴建項目以及縣域通用機場建設,構建以高鐵和高速公路為主幹、空運為支撐的全方位、立體化交通網。推進物流暢通,完善配套建設國際鐵路貨櫃中心、物流分撥中心、冷鏈倉儲中心等重點項目,推動郴州槐樹下鐵路物流中心多式聯運設施的升級改造,加快郴州國際內陸港建設,加快推進北湖機場空港物流園建設。加強平台接通,深化與大灣區通關一體化改革,爭取設立直通港澳的內地高鐵口岸,推進郴州口岸與廣東口岸、香港口岸無縫對接,加強湘粵港澳直通車運營管理,全面開通郴州定製高鐵班列,儘早實施高鐵郴廣深快線。大力推動融入湘粵非鐵海聯運集結中心,打造中非有色金屬集散交易加工中心,爭取推進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在郴州國際內陸港試點開展鐵海聯運“三同”。
3.加快推進產業融合。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更大範圍融入大灣區現代產業分工體系,加快建設湘粵港澳合作示範的大產業園、大創新園、大生態園、大康樂園、大蔬果園、大美家園。做深產業配套互補文章,緊盯大灣區電子信息、智慧型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全力打造大灣區產業鏈拓展區、產業鏈條重要節點區。按照“大灣區總部+郴州基地”“大灣區總裝+郴州配套”“大灣區前端+郴州後台”等產業協作模式,打造為大灣區提供配套服務的新材料、電子元器件、新能源電池、綠色鑄鍛基地,開展“飛地經濟”建設。
建設科技創新共同體,加快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重點支持湘粵港澳科創園等創新平台建設。打造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大力發展蔬菜、柑橘、茶葉、生豬等“四大百億”產業,打造“郴州福茶”“湘南臍橙”“湘江源蔬菜”“湘贛紅”等區域公用品牌,創響“食在大灣區、食材在郴州”品牌。
4.加快推進規則融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便利化。推進規則互認,推動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準入標準和運行規則,以及相互通報相關政策、法規、規劃、標準等機制,重點在服務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領域,實現與港澳規則對接,推動內地和港澳的檢驗檢測數據、報告的互認和採信。推進信息共享,推動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共用,建設湘粵大數據中心,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推動環境對等,進一步拓寬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深度和廣度,鼓勵組建社會化評審機構,推進專業技術職稱跨區域互認。
5.加快推進要素融合。協同保障用地需求,探索開展“用地清單及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實行土地二級市場預告等級轉讓制度,鼓勵“點狀供地”先行先試,支持產業園區探索創新土地出讓和開發建設模式。深化金融服務合作,建立對接大灣區資金融通政策機制,吸引大灣區金融機構到郴州設立銀行、金融租賃、消費金融等法人或分支機構,多渠道引進港澳資本參與郴州建設。加強人才交流合作,加快人才集團組建,全方位用好“人才新政”,建立大灣區優秀人才打造對接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區域性人才高地和創新中心。
6.加快推進人文融合。增進人員交往、促進文體交流、推進文旅交融。以“紅色+”全域旅遊為重點,深化旅遊項目、線路設計、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合作,持續將郴州打造成大灣區城市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聯合發展康養產業,建設一批互換式、候鳥式、旅居式養老聯合體。鼓勵政府、社會、教育、醫療、媒體等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定期舉辦商貿、文化、旅遊、產業交流活動。
第二節 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建設
1.深化制度創新。全面落實《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和《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郴州片區實施方案》,以“清單制+責任制+督導制”為抓手,加快落實102項改革試點任務和264項落地舉措,確保圓滿完成全省11項首創改革試點中涉及郴州任務的落地。對標國際標準、規則,在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自由流動方面加大制度創新力度,提高自貿試驗區生產要素聚集和市場配置能力。一是圍繞有色金屬產業振興,在探索降低水電氣成本、推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企業信用修復、重構有色金屬交易平台、打造有色金屬大宗商品進出口集散分撥中心、擴大對非資源性產品合作、組建有色金屬集團、服務“碳中和”和“碳達峰”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二是圍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在與廣州開發區、南沙自貿區合作共建粵港澳服貿合作園、對接大灣區智庫加強課題合作、發展“飛地經濟”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三是圍繞新經濟新業態入園與最佳化監管,在推進稀貴金屬交易平台、智權交易平台、智慧財產權交易平台建設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四是圍繞最佳化涉企服務,在全程幫代辦、“一網通辦”,實行信任制、容缺制、承諾制審批,全面放開市場準入門檻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五是圍繞綜保區高質量發展,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保稅維修再製造、跨境電商1210模式運作、打造智慧型化通關體系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
2.複製推廣改革經驗。對標學習借鑑海南、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切實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成功經驗的複製推廣。深入挖掘制度創新經典案例,形成一批經典案例在全國、全省複製推廣。
3.推動產業發展。加快實施郴州片區發展規劃,著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突出湘港澳直通,重點謀劃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產業、有色金屬新材料特色產業、以現代物流為主的服務業,同步提升發展先進裝備製造、礦物寶玉石等產業發展水平,打造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要平台以及湘粵港澳合作示範區。
4.提升片區開放水平。放寬非關稅措施等貨物貿易準入限制,實施自貿試驗區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減少跨境支付、境外消費等服務貿易壁壘方面先行突破。落實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在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率先突破,在數字經濟、網際網路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在競爭政策、電子商務、環境保護、數據流動等領域對標RCEP、CPTPP等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加快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5.推動區域協同開放。探索建設一批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聯動創新區,建立協同開放機制。加強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與高新區、經開區及其他開放平台的協同開放。促進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在與長沙片區、岳陽片區實現“跨域通辦”基礎上逐步實現與上海、廣東等自貿試驗區“跨省通辦”。參與長江經濟帶自貿試驗區聯盟,加強與全國其他自貿試驗區(港)的交流合作。
6.創新體制機制。充分放權賦權,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充分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建立完善改革創新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激發制度創新主動性和積極性。
7.健全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以支持改革創新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落實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統計制度。建立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招商引資項目庫,引進實施一批標誌性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開展自貿試驗區專題培訓,加強宣傳示範,凝聚各方合力。定期對自貿試驗區建設成果進行評估,定期發布年度工作報告。
第六章 全面抓實招商引資,推動高質量“引進來”
“十四五”期間,全市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25%以上,內聯引資年均增長10%以上。
第一節 突出招商重點
1.堅持招大引強。深入實施“對接500強、提升產業鏈”專項行動,突出招大引強,兼顧培新育潛。聚焦引進“三類500強”、細分行業領軍企業等戰略投資者,以及“獨角獸企業”“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突出產業項目和外貿實體企業,吸引其在郴設立企業總部、第二總部、區域總部、功能性總部和生產製造基地。鼓勵縣市區出台配套政策,培育建設一批總部經濟示範產業園。
2.聚焦重點產業。按照“錯位發展、揚長補短”的理念,科學制定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每個園區確定“一主一特”有示範帶動性的主導產業。
3.突出重點引資來源地。鞏固港澳台、日韓、歐美等主要投資來源地,大力拓展東協、中東等新興來源地。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以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為主要載體,重點抓住大灣區外資企業向內地轉移機遇。加強央企對接,吸引長三角和環渤海灣區域企業來郴投資。
第二節 擴大利用外資
1.放寬外資準入。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認真執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清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準入限制措施,嚴格落實“非禁即入”。聚焦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重點領域,持續推進制造業、農業擴大開放,有序擴大服務業開放,有序推進電信、網際網路、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相關業務開放。支持外資更多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更寬領域允許外資控股或獨資經營。引導外資積極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外資企業來郴設立投資性公司。鼓勵境外合格外資者對本市實體企業開展股權投資。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市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25%以上,增幅在全省保持中等以上水平。
2.完善外資政策體系。健全與外商投資法相適應的配套政策,完善支持外資直接投資、併購重組、增資擴股、境內再投資等政策辦法,加快推動外商投資政策檔案“立改廢”,健全外資促進配套政策體系。落實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強化監督檢查機制,保障數據及時、準確、完整。推動建立部門信息交流和共享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3.健全外商投資服務機制。開展外商直接投資“破零倍增”行動。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完善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建立外資企業服務台賬,推動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反應的困難和問題。對內資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支持其依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和市場競爭。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推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一業一證”“證照分離”“一站式服務”等改革。
第三節 加強投資促進
1.加強項目開發儲備。突出自貿試驗區、國家級園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重點開放平台,聚焦重點產業、特色資源和龍頭企業開發項目,不斷提升項目開發質效。鼓勵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開發、包裝、發布招商項目。建立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庫,實行滾動開發、動態管理。建立完善招商引資全流程服務平台,實施招商項目開發、對接、跟蹤、落地、建設、運營全流程服務。
2.提升招商活動水平。創新務實辦好“滬洽周”“港洽周”“京洽周”等重大招商活動,圍繞新興優勢產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專題招商活動平台和品牌,通過特色產業專題招商活動精準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項目對接,提高重大招商活動精準度和實效性。發揮“礦博會”招商推介會、湘商大會、湘南湘西投洽會、湘台會等平台作用,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活動。創新運用雲招商、雲推介等招商新模式,積極探索招商活動新方式、新方法,不斷擴大招商活動影響力。
3.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建立重大招商項目協調推進機制,按照“市縣聯動、分層級負責”的原則,加強跟蹤調度和協調服務,推動重大招商項目履約落地,切實提升重大招商活動簽約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加強對重大項目水、電、土地、用工、融資等要素保障,突出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規劃的優勢、特色產業項目優先供地。鼓勵縣市區和各類園區根據實際出台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指導外來投資企業用好用足各項政策,推動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力爭新引進項目當年契約履約率98%以上、開工率90%以上、資金到位率30%以上。
第四節 創新招商方式
1.大力推進產業鏈招商。推動鏈式招商與集群招商並重,推進優勢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實現縱向做長產業鏈條,推進特色產業領域集中集聚集約,橫向做精做大產業集群。按照“龍頭帶配套”“配套引龍頭”的方式,從機制、技術、市場、政策等方面拉長長板、補齊短板、長板帶短板,推動優勢產業鏈集聚發展。以“鏈長制”為引領,進一步發揮市場作用,重點培育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增強“鏈主”資源融合能力,完善“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產業鏈發展機制。建立重點客戶資源庫,繪製重點產業鏈全景圖和招商路線圖,深化國內區域產業鏈對接合作,有針對性地加強產業鏈招商。
2.豐富招商引資手段。大力推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和增資擴股。鼓勵開展委託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等招商方式。充分發揮產業轉移綜合服務中心作用,在境內外設立更多市場化專業招商機構。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積極開展網上招商,推進省、市、縣三級共建共享“湖南招商雲平台”。探索推進集群招商、併購重組、股權投資、基金招商、創投風投等新模式。深入實施“對接郴商會、建設新家鄉”行動,推動郴商回鄉興業。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開展人才、技術、產業、市場、資本協同的集成式招商。強化招商宣傳,打造“郴州招商”品牌。
3.推動多維聯動招商。堅持外資與外貿聯動,高水平承接境內外加工貿易梯度轉移,著力引進一批外向型實體項目。支持“走出去”企業實施返程投資、技術回流等項目。推動招商與消費聯動,積極引進消費升級項目,促進高端消費和居民消費回流。加快區域聯動,建立重點產業招商項目跨區域流轉和利益共享機制。加強引進與培育聯動,支持存量企業增資擴股。
第五節 大力承接產業轉移
1.最佳化承接布局。以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為載體,引導各縣市區根據自身產業特點和資源稟賦承接產業轉移,支持桂陽(家居)、汝城(電子信息)、臨武(電池)、安仁(鞋機)、嘉禾(刀具)、資興(塑具)、北湖和蘇仙(刀具和模具)主動對接、積極承接東莞等大灣區城市產業轉移。推動我市承接裝備製造、有色精深加工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引導特色園區承接現代物流、先進制造業等產業。
2.創新承接方式。既大力承接總部經濟和資本、技術密集型項目,又積極承接電子元器件、鞋服箱包、農產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項目。大力推動轉移項目在縣鎮村落地,促進縣域經濟、鎮村產業發展,以承接產業轉移助力鄉村振興。
3.強化園區主陣地作用。推動產業園區科學規劃、合理定位,實現差異化發展。按照國家級園區“二主一特”、省級園區“一主一特”原則,探索“一園一鏈”“多園一鏈”發展模式,推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配套,實現集群化、特色化發展。支持郴州高新區湘威新材料科技城、郴州經開區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園、魯塘石墨產業園、蘇仙產業開發區裝備製造產業園、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桂陽家居智造產業園、宜章氟化學循環產業開發區、永興稀貴金屬再生資源利用產業開發區、臨武寶玉石產業園、汝城電子智慧型科技產業園、三一集團安仁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加快向第四代“現代產業生態園”邁進。最佳化園區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畝均投資、畝均產值、畝均稅收為主要指標的高質量評價體系。加快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支持多元化市場主體投資建設、運營、託管園區。開展跨區域合作,積極探索“飛地經濟”、夥伴園區等多種合作機制,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發達園區合作共建飛地園、園中園。
第七章 全面對接“一帶一路”,推動高水平“走出去”
主動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促進與國外產業協同發展,創新對外合作方式,引導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健康有序發展,推動高水平“走出去”。
第一節 提升對外投資合作質效
1.深耕重點市場。持續拓展對東協、非洲等地區的投資合作,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重點推動工程機械、礦產有色、農業等優勢產能“走出去”。利用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永久落戶在長沙為契機,加強郴州對非項目對接、產品展覽等經貿活動,充分展示項目、產品、技術和品牌,尋求雙邊發展機遇,促進雙向投資、貿易合作,力爭郴州對非經貿合作有新的突破。以RCEP為切入點,積極開展“園區+抱團+投建營一體化”合作。
2.深化重點領域。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重大機遇,堅持“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策支持”的原則,以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為載體,推動農業、工程機械、有色金屬等優勢產業重點企業走出去。推動我市有競爭力的富餘優勢產能、優質產品高水平“走出去”擴展國際產能合作,促進我市“三外”聯動發展。
3.創新投資合作方式。圍繞優勢產業鏈培育一批本土跨國企業,加快在全球布局,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重塑。推動建立涵蓋政府部門、中介組織、金融機構、骨幹企業的常態化工作機制,支持企業與國際機構、跨國公司以及境外大型企業開展國際投資合作。開展實物投資、股權置換、聯合投資、特許經營,探索小比例投資、初創企業投資、設立聯合基金、研發合作等方式,完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合作模式。
第二節 推動對外承包工程破零增效
推動對外承包工程新突破。推動對外承包工程可持續發展,實施對外承包工程升級行動。鼓勵企業加強與央企、省外大型企業建立合作機制,實現強強聯合、借船出海。鼓勵以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等多種方式,實施工程承包項目零的突破,引導企業開展多元化國際化經營,積極參與境外項目的勘察、規劃、設計、諮詢、造價、監理、項目管理等服務管理環節,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
第三節 促進對外勞務合作有序發展
1.提升對外勞務合作水平。提升對外勞務服務平台建設質效,加快建設一批醫護、酒店服務、旅遊、建築施工等特色勞務基地,提升外派勞務人員整體素質,擴大技能型、知識型勞務外派規模,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的外派勞務人員結構。
2.強化就業帶動功能。鼓勵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優先在市內招聘外派勞務人員,外派市內產業技術人員、高校畢業生等參與境外項目生產建設運營,拓寬就業渠道。建立外派勞務人員資料庫,定期向“走出去”企業推薦有境外工作經歷的優質勞務人員。
第四節 健全“走出去”服務保障體系
1.健全管理機制。探索構建“便利化政策+資金支持+公共服務”服務管理模式。完善對外投資備案(核准)報告管理制度,最佳化對外承包工程“備案+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動形成多方參與、職責清晰、協同高效的對外勞務合作工作機制。
2.提升政策服務。加強與駐外商務代表處和境外商協會的銜接聯絡,完善“政策支持+項目共享+利益均沾”抱團機制,做實郴州企業走出去聯盟。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業務辦理、政策支持、信息服務等一體化公共服務。
3.加強風險防控。引導企業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注重投資前風險評估、投資中風險防範、投資後風險管理。建立境外投資總體風險、國別風險和項目風險評估監測預警體系,增強企業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
第八章 全面拓展口岸平台和國際物流大通道,提升通道效能
加快口岸體系建設,最佳化口岸管理和服務機制,最佳化口岸平檯布局,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到2025年以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建設為契機,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建設郴州國際內陸港,暢通國際運輸通道,推進中歐班列(郴州)常態化開行,推動湘粵非鐵海聯運項目運行。最佳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快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第一節 提升口岸通道功能
1.提升口岸平台支持能力。提升郴州南站鐵路貨棧地位,積極推進鐵路北站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中國(郴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等各個層級的開放平台功能銜接與配套,推進口岸由單純的客貨通道向保稅、加工、倉儲、物流、旅遊等綜合服務延伸,實現口岸與經貿的有機融合。引導上下游產業集聚配套,吸引進出口商品在郴州集散。
2.加快口岸平台建設。將現有口岸外向型經濟平台由民營向國有轉型,打造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一中心、六平台”,即郴州國際物流集散分撥中心,跨境電商保稅國際快件綜合運營平台、國際物流運輸服務平台(中歐班列等)、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平台、進出口木材交易集散平台、有色金屬進出口集散平台、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推進《郴州鐵路貨棧海關監管場所提質改造總體建設方案》實施落地。繼續做好國際貿易“單一視窗”標準版推廣套用工作。對接中國電子口岸和湖南電子口岸,建設郴州電子口岸公共服務平台,並與市場監管、稅務、海關、外匯、銀行等部門以及長沙、廣州等口岸監管場所的互聯互通,實現口岸信息共享和通關物流數據的集中處理,為跨境貿易、國際物流提供一站式口岸通關服務。
3.著力建設郴州國際內陸港。加強政策研究分析,整合、最佳化、完善全市口岸布局,實現空間布局協調互補,資源配置集約高效,發展時序科學合理,服務功能全面配套。充分發揮鐵海聯運、國際快件監管中心、跨境電商、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港澳直通車、鐵路貨棧、公海聯運、綜合保稅區等平台疊加優勢,明確“平台引領、產業主導、集約高效、走向國際”的發展思路,打造“郴州國際內陸港”,目標定位是把“內陸港”建設成集保稅倉儲、現代物流、產業合作、跨境電商於一體的開放合作區,打造全面對接粵港澳,承接粵港澳國際貿易的集散分撥中心。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口岸開放格局,合理規範布局,統籌利用好現有資源,發揮好現有優勢,做大做強口岸平台。
第二節 積極拓展國際物流通道
1.推進中歐班列(郴州)常態化運營。爭取國家、省級政策支持,探索政府、監管部門等多方合作的創新運營方式,在市場原則基礎上,持續推動“運貿一體化”發展,鼓勵縣市區政府、平台公司等建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台,鼓勵班列運營企業與有意願的跨境電商企業開展合作,完善中歐班列郴州站功能。使該貨運站點成為集承運、裝卸、聯運、倉儲、配送、流通加工於一體的大型鐵路物流基地。
2.推動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建設。積極服務中非合作國家戰略以及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大局,儘快融入株洲—廣東—非洲的鐵海聯運線路建設,並早日實現常態化班列運營,將我市打造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對非鐵海聯運集散副中心。
3.積極支持湘粵港澳直通車運營。發揮郴州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暢通對接粵港澳國際物流通道,促進郴州國際物流業務集聚融合創新發展。推進郴州口岸與廣東口岸、香港口岸無縫對接,積極發展跨境電商、保稅(中轉)物流、進口分撥等國際物流業務。
4.開通郴州至東協的卡卡幹線。抓住RCEP協定生效等機遇,進一步拓寬與東協市場的經貿合作領域,推動全市外向型經濟成長,積極開通郴州至東協的卡卡幹線。
第三節 最佳化口岸營商環境
1.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貫徹落實國、省關於最佳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要求,通過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最佳化通關流程和作業方式,進一步降低郴州口岸進出口環節成本、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同時積極落實國務院自貿試驗區經驗複製推廣任務。鼓勵企業採用“提前申報”,提前辦理單證審核和貨物運輸作業,非布控查驗貨物抵達口岸後即可放行提離。
2.抓好口岸降費工作。動態更新口岸收費清單內容,提高口岸收費公開公示工作質量,推動商務(口岸)、發改、財政、市場監督、海關等部門聯動,加強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收費行為,堅決做到清單之外無收費。
第四節 提升口岸綜治能力
1.建立口岸安全防控體系。加大口岸安防設施設備投入,對相關查驗及安全應急處置場所和設施進行統一規劃建設,提高口岸作業區檢驗檢疫及應急處置能力。促進人防、技防的有機結合,提升口岸安全防控水平。
2.健全口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突發事件差異化處置程式。由突發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先對突發事件進行分類和初步研判,派出工作人員進行先期處置。如突發事件無法實現現場快速處理,則啟動口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由應急事件指揮中心進一步接管處理。完成突發事件處置後,應及時對事件進行調查評估,總結類似事件的處置經驗。
第九章 全面推進商務治理現代化,確保“十四五”規劃有序實施
第一節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黨支部“五化”建設為載體,全面提高商務系統機關黨的建設質量,為規劃實施提供堅強政治保證。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加強調查研究,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真抓實幹的政治生態。
第二節 加強安全生產
推動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和商貿領域企業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把安全生產擺到更為突出位置;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及管理制度,健全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安全生產由企業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安全風險管控由政府推動為主向企業自主開展轉變,隱患排查治理由行業監管為主向企業日常自查自糾轉變,深入開展全市商貿領域安全生產整治,為全市商務和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第三節 最佳化營商環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規則公開透明、監管公平公正、服務便利高效、依法保護權益為著力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不斷降低外商投資準入門檻,加快推進跨境貿易降費提速,動態更新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建立健全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服務保障機制,開展投資環境綜合評價,推動內外資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持續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和商事制度改革,深入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立健全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商務領域新型監管機制。完善涉企服務反饋機制,依法依規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
第四節 強化政策支撐
研究出台促消費系列舉措,完善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政策體系,以有效政策帶動和促進消費。創新招商引資促進政策,統籌出台產業投資基金、金融服務、社會貢獻獎勵等系列支持政策,鼓勵市縣各級和園區出台激發調動招商引資積極性的政策措施。加強融資支持,加大對外經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健全政策落實反饋機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完善各類政策舉措,讓企業有更多的政策獲得感。
第五節 鍛造商務隊伍
加強商務幹部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思想解放、勇於擔當、胸懷大局、善於作為的高素質專業化商務幹部隊伍。堅持引進培育並舉、管理服務並重,加強雙向掛職交流,以對外貿易、招商引資為重點,推動形成“以產業鏈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集聚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的專業開放型人才,以人才開放助推開放發展。
第六節 建設數字商務
圍繞數據採集、存儲、交換、加工、利用全過程管理服務,加快完善商務信息化管理體系和標準規範,推動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業務協同探索。運用大數據技術完善商務統計體系,輔助解決商務工作的難點、重點,為科學巨觀決策和行業事中事後監管提供重要參考。建立健全信息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防範能力和重大網路安全事件的危機處置能力。
第七節 健全實施機制
健全規劃落實機制,不斷強化規劃對全市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指導引領作用。完善與市直相關單位、縣市區、園區的政策協調、工作協同機制,形成規劃實施合力。強化商務各領域規劃、年度工作計畫與本規劃的銜接協調。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落實規劃實施責任,組織開展年度監測分析和評估,強化監測評估結果套用。
解讀
一、編制背景
根據國家《“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和《湖南省“十四五”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規劃》《郴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全市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實際,郴州市商務局在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不斷修改完善的基礎上,編制了《郴州市“十四五”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制定《規劃》的主要目的是:闡明“十四五”時期全市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規劃》是全市商務領域市場主體的行為導向,是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履職的重要依據。制定《規劃》是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六次黨代會的積極作為,是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全力打造“一極六區”的具體實踐,是推動郴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二、“十四五”發展目標
《規劃》在客觀分析當前全市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中各類問題的基礎上,對“十四五”時期面臨的發展形勢和機遇進行了綜合研判,同時充分考慮與國家《“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湖南省“十四五”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規劃》相銜接,與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相匹配,充分體現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全力打造“一極六區”新要求,科學制定“十四五”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市建設強大消費市場取得新成效,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實現新突破,推動高水平開放邁出新步伐,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新增長,商務和開放型經濟各項主要指標大幅增長、部分實現倍增,與GDP在全省排位相匹配,走在內陸地區前列,爭當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排頭兵”。
三、主要任務
《規劃》明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全面激活內需,建設強大消費市場;二是全面暢通外循環,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三是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建設;四是全面抓實招商引資,推動高質量“引進來”;五是全面對接“一帶一路”,推動高水平“走出去”;六是全面拓展口岸平台和國際物流大通道,提升通道效能。
四、主要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了七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二是加強安全生產;三是最佳化營商環境;四是強化政策支撐;五是鍛造商務隊伍;六是建設數字商務;七是健全實施機制。
郴州市商務局
202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