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海珠區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是由海珠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海珠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4年工作回顧
  去年,在中共廣州市委、市政府和中共海珠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緊密圍繞建設“五彩海珠”的總目標和區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加快調整最佳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著力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積極實施各項民心工程,使我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較快發展,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一)區域經濟發展良好
  2004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252.74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1.3%,完成一般預算財政收入8.92億元,增長13.9%,一般預算財政支出14.73億元,增長7.4%。
  進一步提高商貿業發展水平。在綜合環境不斷最佳化的影響下,商業網點布局更趨合理,知名品牌店陸續入駐我區,商業連鎖店數量不斷增多,萬國廣場、信和廣場、百佳購物廣場、新朝傳說(麗影)商業廣場等初步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商業網點,居民民眾消費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加強市場升級改造建設。以瑞康路改造為起點,推動中大布匹市場升級改造。積極推進廣州大道南商業走廊規劃建設。完成了38個室內肉菜市場的升級改造。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08億元,增長10%。
  不斷提高外經貿工作質量。有計畫扶持區內生產企業產品出口。精工等10家企業成為外貿出口額超500萬美元的企業,實現出口額2.78億美元,占全區出口總值的83%。招商引資工作成績較好,廣州(琶洲)香格里拉大酒店、保利國際廣場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年累計出口3.35億美元,增長39.9%。新引進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2個,增長46.7%。實際利用外資3022萬美元,增長28.9%。
  穩步提高工業經濟發展水平。加強服務引導,制定實施促進企業發展的措施,抓大扶強,積極應對電力供應不足造成的影響,努力促進區域工業經濟發展。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26.2億元,增長12.2%。支柱行業支撐作用突出,飲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等六大支柱行業繼續發揮支撐作用,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9.25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57.1%。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規模以上工業實現新產品產值25.4億元,增長19%;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8.69億元,增長27%。創名牌工作取得新突破,雙橋牌味素等3個產品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五羊-本田兩輪機車等4個產品獲省名牌產品稱號。廣一水泵、“555”電池獲2004年國家免檢產品稱號。
  積極推進“萬畝果林”保護和利用工作。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實施科技興農,支持部分經濟聯社和生產社實施果園改造。開展了果樹保護區規劃深化方案的編制工作,制定了瑞寶、東風生態公園建設詳細規劃。加快果樹保護區的水環境整治工作,推進了果樹保護區的截污工程。加大對果樹保護區違法建設的清拆和查處力度。
進一步完善公有資產管理。加強公有資產運營和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並實施了《海珠區區屬企業公有資產管理試行辦法》、《海珠區行政事業單位公有資產管理試行辦法》、《海珠區行政事業單位購買房屋建築物暫行規定》、《海珠區居住小區公建配套物業接收辦法》等制度,公有資產管理不斷規範,運營水平不斷提高,為促進公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打下基礎。
  不斷加強財稅規範管理。嚴格實施財政預算編制、財政性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財政性資金使用審批許可權規定、招投標管理和政府採購等制度,推進財政管理規範化、制度化,不斷強化財政預算和財政支出的剛性管理,財政投入效益有了提高。加大對基本農田保護、學校改造、社會保障、公園及道路交通設施等公共事業和街道的經費投入。加大協稅護稅工作力度,積極培植新稅源。
  (二)城市建設管理成績顯著
  區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取得新成果。完成了《海珠區城市建設總體發展概念規劃》的編制和論證以及分區規劃的整合工作。完成了濱水地區建設(洲頭咀-鶴洞大橋)、中大布匹市場近期整治、莊頭公園周邊地區綜合改造等規劃編制工作。積極推進小洲村、南華西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廣州大道南商業走廊等規劃編制工作。
  全力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市政建設的投入,動工建設了一批城市道路。努力爭取和積極配合市各項重點工程建設,全力推進瑞康路、科韻路、官洲國際生物島、新光快速路、濱江東延長線、污水處理系統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南部快速路已建成通車,新?蚰下范?段、新怡路、赤沙路等10條市政道路和首批16條道路無障礙設施改造建設工程全面完成。科韻路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全面推進“青山綠地”工程,全年新增綠地面積32.13萬平方米。完成莊頭公園的征地拆遷和方案設計,莊頭公園建設如期破土動工,使居民民眾20多年呼籲建設莊頭公園的願望得以實現。完成了石基公園以及海珠涌、赤崗涌兩岸綠化建設等工程。認真落實“三防”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措施。積極配合和推進截污和河涌整治工程建設,完成海珠涌截污和黃埔涌整治第二期工程,赤崗涌、龍潭涌等整治工程順利推進。瀝?蛭鬯?處理廠已建成投入使用,南洲水廠也已建成投產。
切實加強城市管理工作。堅持依法開展城市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機制和制度。恢復了區城管委員會,並實施創建辦、愛衛辦和城管辦等區城市管理協調機構的合署辦公,大力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調整並理順街道城管中隊的管理體制與經費問題。推進街道工作制度改革。依法加強用地和建設的監督管理。開展土地市場整頓工作,完成全區集體土地登記工作。危房改造工作任務順利完成,全面完成2.25萬平方米2002年在冊危房的改造。加大對違法建設的清拆力度,全區全年共拆除違法建設26.4萬平方米。加大對“六亂”整治力度。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見》,保證政令暢通,堅決制止有關單位、街道收取占道經營管理費的行為,區內重要路段的環境秩序有了好轉。積極推進社區整治工作。以拆違、復綠、市政建設為重點,抓好對沙園社區、赤崗毛紡廠小區、大江苑小區等6個居民小區的綜合整治,共復綠面積14.2萬平方米,修復道路4.5公里,設定停車場33個,完成其他公益項目建設19項。沙園社區、赤崗毛紡廠小區被市確定為市的社區整治示範小區。紮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強化重點污染企業治理,對轄內重點排污企業進行清理整頓,完成了區轄內236間重點排污企業的現場執法取證,依法取締了一批無證照、違法排污的企業。努力改善“城中村”環境衛生,加強“城中村”的環衛保潔工作。
  (三)科教事業取得新發展
  加強科技發展環境建設。努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制定和實施了《海珠區實施科技海珠戰略行動綱要》、《海珠區科技、工業企業獎勵試行辦法》,進一步完善了扶持和促進科技產業發展的制度和措施。扶持和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積極協助企業申報各類科技項目。引導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加快推進海珠科技產業基地建設,海珠科技大樓、中大-海珠科技綜合樓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區科技產業基地招商和項目引進工作進展順利,已有120多家科技企業入駐。全年共申報市以上各類科技項目14項,其中國家科技計畫項目4項、省科技計畫項目2項、市科技計畫項目8項,新增8家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
  繼續推進“教育強區”工作。制定了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的發展目標和行動措施,為鞏固和發展“教育強區”成果奠定基礎。完成用地特困學校改造工程,新增優質學位3600個。繼續最佳化教育資源。進一步完善學校布局調整工作,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新課程改革。以學校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開展中國小、幼稚園及少年兒童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努力改善教書育人環境。
(四)社會穩定局面得到有力維護
  加大力度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針對嚴峻的治安形勢,重點開展了嚴厲打擊街頭犯罪百日行動、偵破命案專項行動、“雷霆100”行動、遏制毒源專項行動、打擊“雙搶”和入屋盜竊專項行動、整治機車專項行動等專項鬥爭,取得了明顯效果。全區刑事立案11824宗,下降1.4%。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6038宗,破案率提高1.1%。
  加強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和出租屋管理工作。加大了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儲存企業、建築施工單位等重點對象和全區特種設備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力度,採取有力措施促使存在消防和安全生產隱患的企業進行整改,堅決取締無條件整改和不積極整改的企業。集中開展了對公眾聚集場所、娛樂場所、“三小場所”(小檔口、小商店、小作坊)、“三合一”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及大型專業市場等重點部位和重點場所的專項治理工作。加快社區消防建設工作,全年新建消防達標社區138個,全區共建成消防達標社區298個。全面開展出租屋綜合整治工作。派出4個工作隊進駐鳳陽、江海、瑞寶、南洲等4個街道,重點加強對“城中村”出租屋長期存在的火災隱患、社會治安、無證照經營、環境衛生等突出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共整改出租屋41293間,拆除或整改防盜網98422平方米,整改勞動密集型企業3605間,取締各類無證照經營店檔865間。
  加大力度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對與人民民眾生活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行業和市場進行專項整治,重點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查處無證照經營,繼續組織聯合執法打擊私屠濫宰行為,推進“放心肉”、“無公害蔬菜”等工程,組織力量對區轄內散裝白酒生產加工和銷售市場進行安全檢查和整治。堅決打擊產銷假劣藥品、非法行醫行為以及非法使用童工企業,打擊非法傳銷和變相傳銷。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稽查和對“網咖”的專項整治工作,收繳非法音像製品71萬多張,查獲盜版圖書35萬多冊,取締“黑網咖”67家。
  做好信訪和人民內部矛盾排查調處工作。建立和健全信訪領導包案、信訪督查員等制度,組建專項信訪問題工作組,開展社區信訪工作,及時處理和解決了大量的信訪突出問題,民眾越級集體上訪和重複上訪數量減少。區信訪辦受理的各類信訪11100多件(次),同比下降16.9%;越級集體上訪批次和人數分別下降26%和20%。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民內部矛盾排查調處工作制度,健全了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排查網路。成功調處群體性糾紛158宗,涉及金額7.35億元。積極慎重處理了多宗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事件,較好地落實了民族宗教政策。
(五)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成就
  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開展了“文文明明海珠人”公民道德建設系列活動,樹立海珠公民道德新形象,引導廣大民眾清除陋習,樹立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識,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構建我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新格局。深入開展了“四五”普法工作,擴大了法律援助的受援面。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積極創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努力抓好再就業工作。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完善勞動力市場建設,強化勞動力信息管理,拓展社區就業崗位,加強對“農轉居”人員就業安置等工作。全年新增就業崗位1.45萬個。累計城鎮登記失業人員48139人(自2001年以來首次穩定在5萬人以下),實現就業33881人,就業率達70.4%。其中,“4050”失業人員(指女40歲以上、男50歲以上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6677人,就業率為52.9%;有一人以上實現就業的“零就業家庭”644戶,就業率為98.2%。
  切實落實社會保障制度。認真落實低保政策,做到“應保盡保”。全年共審批低保救濟4320戶、10802人,發放低保救濟金1811萬元;審批和發放基本醫療救助金1.1萬人次、230萬元;審批和發放重大疾病醫療資助金440人次、466.5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11.37萬人次、5138.36萬元。繼續鞏固保險擴面成果,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和醫療保險5個險種的征繳率均為96%。
  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順利通過“全國文化模範區”複查。組織開展紀念鄧世昌殉國110周年等紀念活動以及各類民眾廣場文化活動。我區被廣東省命名為民族民間藝術之鄉和書畫之鄉。開展創建全國衛生示範區工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衛生事件能力。強化疾病預防控制,重點做好傳染疾病防控工作。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逐步形成合理的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婦幼保健水平不斷提高,戶籍人口孕產婦死亡率連續兩年為零。著力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服務,推進國家封閉住宅小區計畫生育服務管理試點工作,連續14年全面完成市下達的人口計畫指標。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注重體育人才的培養。我區被命名為首批廣東省體育先進區,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海珠健兒張潔雯獲得第28屆奧運會女子羽毛球雙打冠軍。積極推進“星光計畫”建設,市、區財政投入700萬元,建設“星光老年之家”25個。我區連續六年被評為市“雙擁”模範區。此外,計畫、統計、審計、物價、交通、保密、人防、僑務、外事、台務、殘聯、經協、檔案、編志等社會事業以及街道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六)民主政治和公務員隊伍建設取得新進步
  切實加強民主政治建設。自覺接受區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落實區人大代表的議案、建議和區政協委員的提案。完成區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2件專題議案辦理方案的制定並積極組織實施;區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106件以及區政協委員提案126件已全部辦復。認真落實政務公開制度,主動接受人民民眾的監督。區政府組成人員按要求認真做好述職、評議工作,應邀列席區人大、政協的有關會議,積極配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視察工作。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和工作作風。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進一步規範政府及各部門的行政行為。區政府領導班子切實改變工作作風,減少各類應酬和活動,積極主動到基層單位開展調研,協調解決基層單位和民眾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堅持區政府領導接待民眾來訪制度,切實為人民民眾排憂解難。區政府各部門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簡化審批程式,精簡會議和檔案,深入基層,為企業和民眾提供各項服務。
  切實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注重規範公務員的行政行為,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通過舉辦英語、電子政務、任職等各類經常性、制度化的培訓,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嚴格實施人才引進的有關規定,把好人才引進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決執行上級黨委、紀委監察部門關於幹部廉潔自律、防止腐敗的規定,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各位代表,去年我區各項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全區廣大幹部民眾和各位人大代表、各位政協委員共同努力、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全區廣大工人、知識分子、幹部職工、駐區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公安幹警、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關心和支持我區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去年我區的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主要是:1.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環境有待改善,特別是“城中村”地區道路交通、市政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2.民間投資的力度仍然較弱,民營經濟的活力和潛力仍有待挖掘;3.受去年實施新的出口退稅政策的影響,非本地產品出口退稅增多,給區財政正常運行帶來較大壓力;4.我區“城中村”地區社會治安、消防安全、環境衛生、“六亂”等問題仍較為突出;5.無證照經營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6.政府職能有待進一步轉變,依法行政、辦事效率和服務意識還有待加強和提高。這些問題都有待於我們認真研究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二、2005年工作任務
  今年是全面實現“十五”計畫目標的關鍵性一年,同時又是廣州城市管理年和為實現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目標而衝刺的一年,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努力實現“十五”規劃目標,認真編制“十一五”規劃,並做好“十五”規劃與“十一五”規劃的銜接工作,推進我區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今年區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圍繞建設“五彩海珠”總目標,加強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政府執政能力建設,著力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格依法開展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快推進“城中村”改制改造和街道社區的綜合治理,認真實施各項民心工程,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最佳化,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今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2‰以內,增加就業崗位1.1萬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60%以上。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對經濟發展的服務與引導,努力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競爭力
  新出台的市老八區分區規劃明確了我區定位為廣州對外商業貿易的重要視窗和以會展商貿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以生態旅遊、教育科研等為特色的生態型城區。我區經濟發展必須適應城區功能定位轉變的要求,努力完成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加快制定“十一五”規劃,規劃利用好經濟發展用地,構建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展格局。
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優先發展服務業。抓住今年我國對商品零售批發、物流、旅遊、金融等領域全面開放的機遇,大力引導發展特色商業、物流業和會展、金融、酒店、中介諮詢、商務辦公等現代服務業。加大對孫中山大元帥府、黃埔古港等重要旅遊資源整合開發和宣傳推介的力度,擴大海珠旅遊的影響力,推動旅遊業發展。最佳化提高工業。提高科技產業基地管理服務水平,儘快培育一批有規模、有特色、產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骨幹企業。積極探索發揮大學城、官洲國際生物島等項目影響力,促進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抓緊做好工業布局規劃和建設,引導都市工業聚集發展。引導和支持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飲料、服裝、機械製造等傳統支柱產業的持續發展能力。
最佳化產業布局,建設特色經濟發展區域。一是推動琶洲會展經濟發展。大力支持香格里拉大酒店、保利國際廣場等項目的建設,加強對琶洲島及其周邊地區的環境整治建設,積極引進信息諮詢、餐飲、娛樂消費等會展服務配套項目。二是以亮點建設工程帶動濱江經濟帶發展。著力推進以太古倉、大阪倉為亮點的白鵝潭周邊旅遊休閒觀光帶建設。積極引導建設特色商業、酒吧街等服務項目。三是推動捷運經濟帶發展。積極爭取市的支持,抓住機遇,加快推進捷運二、三、四號線上蓋物業的規劃、建設。逐步提高江南大道、江南西路的商業服務檔次。引導客村地區有實力的商業項目走規模經營、特色經營之路,提升該地區商業的整體檔次。推進赤崗、琶洲地區商業建設。四是推進新港文化科技經濟帶建設。引導新港路沿線以文化科技產業帶品牌進行建設,發展高新科技、特色文化產業,重點做好中大科技綜合樓和海珠科技大樓的招商和配套服務工作。五是加快廣州大道南商業走廊建設。推進專業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積極引進社會資金對該區域專業批發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引導各市場向信息化、網路化方向發展。同時,引導在該區域發展飲食、娛樂、休閒、購物等配套服務項目。加強中大布匹市場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使之成為區經濟成長的重點之一。做好與市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大力支持聯星文化產業項目建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最佳化出口結構。全區各部門、各街道要通力協作,樹立“大招商”理念,抓住今年我國對外資開放領域進一步擴大的良機,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項目。針對全區工業、商業實際可利用土地資源少的現狀,創新招商策略和招商模式。積極引導效益較好的項目採取增資擴股的方式擴大投資。加強對占地少、投資規模大、效益好、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高新技術產業招商。根據區域特色進行主題招商,東部地區重點引進會展及相關配套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注重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和跨國公司總部落戶,打造“總部經濟”聚集區;中部地區重點引進商品零售、專業批發、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項目;西部地區重點引進資本對江南西―江南大道商業區進行升級改造。大力調整外貿出口結構,重點扶持本地生產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和優質傳統工業產品出口,加強對出口退稅工作的協調和監督管理。
推動集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促進經濟質量逐步提高。切實加強對“城中村”集體經濟的管理,加快推進集體經濟組織的股份制改造,逐步引導集體經濟走公司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的路子。積極規劃、整合、利用村社經濟發展用地,並協助村社推進舊廠房改造升級、產業區建設等工作。加大力度協調解決民營企業發展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問題,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對中小民營企業的各項扶持措施,通過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服務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通過政府扶持,引導民間資本投入,逐步建立中小企業投資融資、人才培訓、信息諮詢、市場開拓等服務平台和體系,完善對中小企業的社會化服務。
  (二)強化規劃引導,加快推進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我市將以承辦2010年亞運會為契機,啟動新一輪的城市建設工作。我們必須抓住這一機遇,做好規劃引導,積極配合推進市在我區的重點工程建設,努力爭取新的建設項目,進一步改善城區基礎環境。
  嚴格落實規劃和建設管理。抓緊完成《海珠區城市建設總體發展概念規劃》報批工作。做好廣州大道南商業走廊、新港文化科技經濟帶、珠江後航道建設、海珠區綠地建設發展等規劃及設計工作,科學編制我區經濟產業發展、公共基礎設施等建設發展規劃。完成小洲嶺南水鄉、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南華西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詳細規劃。加強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和土地市場管理工作,有效整合我區的土地資源。積極爭取中央、省、市外遷企業用地轉為商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或文化體育設施、園林綠化等用地,為經濟持續增長和市民良好生活爭取更充足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做好違法建設的控制工作,依法做好違法建設的清拆工作,堅決把新的違法建設制止在萌芽狀態。進一步規範區工程招投標管理工作,抓好居住小區公建配套物業的接收工作。
加快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配合推進市在我區的捷運、道路、截污、景觀等工程建設。積極主動爭取市對我區道路交通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全力促進我區主幹道骨架網路建設,改造完善支幹道路網。爭取市的扶持,加快動工建設南洲路、新?蚰下肺鞫魏突返郝分尥肪字梁錐創笄怕范巍<涌焱平?官洲國際生物島、新南路等重點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積極組織實施“青山綠地工程”。確保莊頭公園今年建成開放,推動建設孫中山大元帥府廣場。積極推進太古倉後航道景觀工程、環島路等配套綠化項目的實施。抓好曉港公園園容園貌改造。探索保護和利用“萬畝果林”的科學機制,啟動建設瑞寶果樹城市公園、北山公園。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有計畫地做好文化體育設施、垃圾壓縮站、公廁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三)全面開展廣州城市管理年工作,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今年作為廣州城市管理年,必須全力以赴做好迎接國家衛生城市最後驗收和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積極開展衛生街區創建工作,切實加強城市管理,抓好食品安全管理、流動人員管理、無證照經營企業和店檔整治等重點工作,鞏固和擴大各專項整治成果,努力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
  加大城市綜合整治建設和管理力度。以拆違建綠、完善市政設施為重點,全面推進街道社區、居民住宅小區的整治改造工作。完成全區閒置開發用地的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推進危破房改造工作。深入推進街道管理體制和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改革。按照市政府《關於加強街道工作的意見》的精神和“屬地管理”、“責權利一致”的原則,進一步理順街道和職能部門之間的工作關係,建立科學的管理監督機制。完善“12319”城管投訴服務專線和城市管理快速反應處理網路,科學整合城市管理執法力量,保證城市管理執法、社區建設管理等工作到位。通過落實聯合執法、工作監察、過錯責任追究等制度,健全對“六亂”治理的機制,推進“門前七包”工作,加大力度整治和遏制“六亂”現象,堅決查處收取占道經營管理費行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北降涌等河涌的整治工程。完善環境監督管理制度,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治理力度。完成街道環衛體制改革和垃圾收費工作改革,實施衛生清潔費、垃圾處理費與自來水費捆綁收費的試點工作。加快市政管養事業單位改革。積極推進市政設施日常養護工作的社會化、科學化管理。
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以食品安全整治為重點,開展各項專項整治行動。從今年開始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全區無證照經營企業的整治,今年要完成應整治企業總數的40%。推進食品放心工程,加強食品衛生監督。全部完成室內肉菜市場的升級改造和按要求完成區轄內30%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任務。嚴厲打擊私屠濫宰、製造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不法行為和走私、偷稅、漏稅、逃稅、騙稅、非法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淨化市場經營環境。
  加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管理。鞏固出租屋和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成果,進一步完善流動人員和出租屋管理機制。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以打擊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和“雙搶”、“兩盜”等多發性犯罪為重點,加強對流動人員聚集的重點場所和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的監控,加大打擊刑事犯罪的力度。加強民族宗教工作,抵制外來不法宗教勢力的滲透。深入推進社區警務建設,整合公安警力和各種群防群治力量,構築反應迅速、打擊有力的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對安全生產的領導,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繼續開展消防、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和道路交通等安全專項整治,加大力度整治“三合一”、“二合一”企業、店檔和“三小場所”,切實消除火災隱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促進全區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加強“城中村”改造建設管理力度。當前“城中村”地區從行政管理體制上已經實現了城市化,但轉制後的社區實現向城市社區的根本轉變,轉制居民實現向城市居民的根本轉變,還存在一定的距離。要按照區發展規劃的要求,全面推進“城中村”改造的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城中村”市容環境和城市景觀,推動“城中村”居住環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照區、街、村社及沿線受益單位各出一點的辦法籌措資金,繼續推進“城中村”沙土路的建設和原有市政設施的改造。繼續推進消防通道的建設改造。利用市在我區的道路交通、市政設施以及會展中心、生物島等重點項目建設,切實推進項目周邊地區“城中村”的整治建設、綜合環境改造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依法規範“城中村”土地房屋產權登記工作。按照城區衛生管理標準,切實做好“城中村”環境衛生整治和管理工作。加快理順“城中村”的衛生保潔作業,實現環衛管理一體化、環衛作業市場化,提高我區環衛工作整體水平。同時,加強居民的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居民的知識水平和工作技能,增強就業謀生和創業發展的能力。
  (四)切實推進各項民心工程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圍繞“五彩海珠”建設目標,在廣大公民中廣泛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教育活動,引導公民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範,把精神文明建設落到實處。繼續開展“文文明明海珠人”公民道德建設系列活動。切實採取措施,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推進文明社區、綠色社區創建工作。挖掘文化資源,努力創新文化載體,打造特色文化精品,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民眾文化活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隊伍建設,做好“黃埔古港”等文物資源的保護規劃、開發和利用,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加強文化市場規範管理。大力發展民眾體育,加大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強民眾體育網路的建設;重視培養體育人才,努力創建國家體育先進區。廣泛開展普法、科普等教育,完善法律援助和社區科普等網路建設。
推進科技、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實施科技海珠戰略行動綱要,認真落實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加大科技經費投入,營造科技進步和創新的良好社會環境。激勵和推動企業提高科技研發能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大力扶持科技企業發展,加快扶持和培育一批產業前景好、帶動力強的優秀科技企業。完善電子政務網路建設,整合數據資源,初步建立政府數據中心;重點推進社區信息化聯網工程,深入推進電子網路運用。加快教育事業發展,以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快我區教育現代化進程的若干意見》為指導,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大力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切實提高教育工作水平。採取多種措施最佳化教育資源布局,推進東部教育資源的合理配建工作,努力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完成市五中創建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工程。籌建區教師進修學校,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管理和指導。加快實施“人才工程”計畫,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和落實有關人才政策,最佳化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和鼓勵人才創新的激勵機制。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形成人才培養梯隊。加強人才市場建設,推進人才合理流動。加快人才結構調整,最佳化人才資源配置,合理使用人才,充分發揮各級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切實做好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認真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和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完善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建成區級勞動力綜合中心市場,最佳化勞動就業“一站式”服務,優先安排“4050”失業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再就業。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農轉居”民眾的職業培訓,切實提高就業率。認真落實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以及低保、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等制度。強化社會保險擴面征繳,提高社會保險費的征繳率。發揮勞動保障監察網路作用,規範勞動力市場用工行為。
努力做好社會矛盾疏導化解工作。加強信訪和人民內部矛盾排查調處工作,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信訪條例》,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突發性、群體性事件快速反應機制、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黨政機關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重大信訪問題領導包案制等制度,營造“依法、有序、暢通”的信訪環境。加強社區信訪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認真落實民族宗教政策,加強對少數民族外來人員的管理和服務。積極慎重處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各類事件。
促進醫療衛生、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繼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最佳化整合衛生資源。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繼續抓好除害防病工作,完善對重大疾病特別是非典、禽流感、登革熱和愛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大投入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構建新型衛生服務體系,努力創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加強計畫免疫規範化建設和完善健康教育網路建設,提高婦幼保健水平。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強化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服務,繼續深入開展國家封閉住宅小區計生服務管理試點工作,完善全區計生技術服務網路建設,建立計生獎勵優惠機制。以綜合治理出生兒性別比問題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創建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區工作。
  (五)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建設務實高效廉潔法治政府
  努力提高科學決策和民主執政能力。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重視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健全落實政府部門、街道與民主黨派對口聯繫制度。主動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努力促進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不斷完善,做好社區居委會調並和換屆選舉工作,保證人民民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建立健全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機制,穩步推行重大決策專家諮詢、公示聽證等制度。完善和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提高政府信息網路、信息資源整合和統籌利用水平,增強行政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堅持依法行政,切實提高行政效能。深入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進一步規範政府行政審批行為,嚴格按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責。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健全機關效能監察制度,量化考核指標,細化考評標準,定期評議政府各部門履行職責情況。增強行政執法機關、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不斷提高依法治區水平。堅決查處違法亂紀行為。重點查處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損害民眾切身利益的違法違紀行為。積極推進財政體制、人事制度改革,嚴格執行部門預算、政府採購、收支兩條線和建設工程招投標、公有資產管理等制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加大政府財稅管理和審計監督力度,建立健全公有資產管理機制。強化財政預算剛性,建立項目庫管理制度。推行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不斷加大效益審計力度。開展財政資金專項監督檢查,規範資金的撥付和管理,糾正截留、擠占和挪用等問題。建立政府採購網站,實現政府採購網路化管理,提高政府採購工作透明度。加強協稅護稅工作,完善協稅護稅的獎勵考核辦法,努力培植和挖掘新的稅收增長點。繼續完善公有資產管理制度,探索公有資產監管、經營的有效形式,實現公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快推進新?蚓?濟發展公司及其屬下企業的改制工作。
努力推進公務員隊伍建設。加強“五型”幹部隊伍建設,加強公務員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廣大公務員的理論素養、法律意識和工作能力。全面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堅持執政為民,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牢記“兩個務必”,堅決反對庸碌無為和腐敗行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盲目攀比,不急功近利,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反對奢侈浪費,杜絕弄虛作假。對重要工作、重點項目和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實行跟蹤督查,積極推動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不斷規範和完善政府獎懲機制,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努力建設有理想、講政治、求真務實、勇於開拓、清正廉明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同志們!新的一年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中共海珠區委的領導下,團結奮鬥,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努力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