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區政府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和平區政府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是2006年1月5日,和平區區長馬英做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平區政府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Heping district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 2005
  • 時間:2005年
  • 內容: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內容
一、2005年和“十五”時期政府工作簡要回顧
2005年是“十五”計畫的最後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在區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區政府帶領全區人民,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圓滿完成了區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區域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預計,2005年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實現區域稅收47億元,區本級財政收入11.7億元,比上年增長36%;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13%;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比上年增長35.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00元,比上年增長14%。
──重點區域規劃和建設全面推進。圍繞全區總體發展戰略,分別編制了長白、太原街、西塔、北市、五里河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爭取軟貸款6.5億元,實現土地出讓金收入3.7億元,落實了長白地區規劃和建審等管理審批許可權,強化了項目引進和市場體系建設,打開了全區發展的戰略格局。全區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開工建設項目11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2個。瀋陽五洲商業廣場、瀋陽五金機電城等55個項目已經竣工;百利保大廈、昌鑫置地等22個項目主體完工;瀋陽南六地區醫藥物流中心、輕紡城等一批大市場項目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對外開放成效明顯。圍繞全區252個重點招商項目,組織了22個招商團赴境內外招商洽談,成立了4個外埠招商工作組駐南方發達地區招商引資,成功組織了14次投資項目推介會,舉辦了“韓國周”、棚戶區改造等投資項目推介活動,接待國內外來訪團組60餘個,興辦外商投資企業100戶,引進國內優勢企業181戶。預計,全年實際利用內資42億元,實現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出口供貨值1.5億元。
──各項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城管體制改革,實施了市容環境長效管理,明確了街道辦事處在城管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完成了7戶國有及集體企業轉制,實現國有資產收益2042萬元,完成了33戶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和36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理工作。機構和社區改革穩步實施,完成了6個街道辦事處的合併工作,社區委員會由143個調整為100個,加強了社區民主自治,圓滿完成了第三屆社區委員會換屆選舉。實施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聘用契約制。
──城區環境質量大幅度提升。建成了勝利大橋,開創了城區政府獨立承建大型橋樑工程的先河。修築了5.8公里的渾南防洪堤壩,結束了渾河南岸不設防的歷史。拆除了羅士圈、北市二期等8片、5905戶、29萬平方米的棚戶區及危舊房,新建了羅士圈生態公園。擴建了魯迅湖,新增水面1萬平方米。改造了151條三、四級街巷路,啟動了勝利大街長白段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精品綠地15塊,栽植樹木27.3萬株,新增綠地面積38.7萬平方米。對1090棟居民樓院進行了綜合整修,對124個住宅小區(組團)進行了整治。完成了砂陽、太原街供熱鍋爐房改擴建工程,拆除煙囪227根、鍋爐房170座。建設了7座垃圾壓縮中轉站,全區垃圾袋裝率達到100%。深入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百日行動”,整修了9條街路,拆除違章建築2.8萬平方米,取締違規廣告牌匾3.7萬塊,清洗粉飾樓體396棟。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堅持科教興區,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全區科技型企業發展到883戶,引進各類科技人才500餘人。最佳化和整合教育資源,完成了134中學等3所學校建設,組建了126中學等3個教育集團,建立了農民工子女就學保障體系,全面完成了“光纖入校”工程,中考成績位居全市第一,我區被評為省藝術教育示範區、省依法治教工作示範區。大力發展文體事業,改造了砂山體育場,社區健身器材安裝率達到100%,成功舉辦了“皇寺廟會”、“韓國周”、首屆“鄰居節”、第五屆職工運動會等大型文體活動,“皇寺廟會”被列為瀋陽市四大文化品牌之一。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及時有效地開展了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建立了16個健康示範社區,10224人接受了中英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貧困醫療救助。積極開展新型生育文化活動,我區被評為省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建成了全國首家區級殘疾人康復醫院,解決了殘疾人就醫難問題。強化檔案管理,社區檔案工作在全市率先達到省級標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年發放養老保險金3.5億元,失業保險金5738萬元,最低生活保障金2256萬元,發放各類臨時救濟金2100餘萬元。積極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122萬元,開發就業崗位2.1萬個,安置就業4.6萬人。推進社區國債項目建設,建成了13個社區服務中心。
兵役、人防、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紅十字會和老齡工作等方面也圍繞全區“三個文明”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民主與法制建設繼續加強。自覺接受區人大依法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全年向區人大常委會及主任會議報告和匯報工作20項,接受視察4次;向區政協常委會及主席會議通報工作7項。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50件,其中,區人大代表建議312件,辦結率97.4%,辦復率100%;辦理政協提案199件,其中,區政協提案186件,辦復率100%。深入開展“四五”普法宣傳,不斷加大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力度,廣大民眾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堅持依法行政,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不法行為,強化了對亂收費、亂檢查、亂罰款問題的清理和整頓,營造了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全面落實《信訪條例》,依法規範信訪程式,建立了區信訪接待大廳,全年共辦結信訪事項694件,領導包案和上三級交辦件息訪率均達到80%以上,進京集體訪登記為零。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了對各類刑事犯罪及“法輪功”邪教組織的打擊力度,完善了以格線化巡邏為龍頭的社會治安防控網路,推行了社區“一區兩警”全日制駐警務室辦公,全區刑事發案率、“三類”可防案件發案率分別下降3.6%、9.9%。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及消防安全責任制,全區沒有發生重大安全生產及火災責任事故。
──機關建設取得新成績。推進機關“學習超市”建設,強化了對機關幹部業務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訓,全年培訓科級以下幹部9000人次。發揮政府辦事大廳作用,強化了行政審批服務,提高了辦事效率,全年辦理審批事項4.8萬件,辦結率達99%。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了國有資產管理,規範了獎金分配製度,強化了對重點項目、重點領域、重大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收繳違紀款80多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588萬元。
各位代表,2005年政府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標誌著我區經濟和社會事業邁上了新的台階,步入了高速發展的新階段,為“十五”計畫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回顧過去的五年,全區人民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和平區新的輝煌,我們為此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過去的五年,我們突出了對外開放和項目建設,區域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5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2000年增長1.8倍,年均遞增22.8%;財政收入按老口徑比2000年增長2.5倍,年均遞增28.5%。“十五”時期,實際利用外資累計5.9億美元,比“九五”增長3.6倍;全區落實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210個,其中,超億元項目88個,10億元以上項目8個。全區經濟持續攀升,傳統第三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發展外向度日益提升,這一切都充分表明,我區經濟已進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
過去的五年,我們開展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改造工作,城區面貌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十五”期間,全面加強了城市重點工程建設,投入資金達23.6億元,比“九五”增長6.5倍,打通了和平北大街、北三經街和勝利南大街,維修改造三、四級街巷路295條,區管道路完好率達到95%以上;拆除了96片、26958戶、103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新建了領事館綠地、瀋水灣公園、羅士圈生態公園、砂山公園,改造了八一公園、中山公園,全區新增綠地面積19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25%,人均綠地面積8.1平方米;完成了717個住宅小區(組團)綜合整治和14萬平方米居民住宅樓“平改坡”工程;拆除煙囪720根、鍋爐房415座,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完善的城區功能,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使我區成為投資的熱土和興業的寶地。
過去的五年,我們注重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城區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五年來,我們在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積極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爭先創優,相繼榮獲了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區、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全國社會文化先進區、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區、全國社區殘疾人工作示範區、全國愛滋病防治工作示範區、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充分顯示了我區社會事業的繁榮興旺,把全區“三個文明”建設推向了更高的發展階段。
過去的五年,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區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五年來,我們始終把維護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完善社會保障和扶貧救助體系、促進就業崗位開發、推進棚戶區改造等許多方面都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五年中實施民心工程48項,全區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金髮放率達到100%,開發就業崗位8.7萬個,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300萬元,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居民的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人民民眾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和平區改革開放的成果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實惠。
各位代表,五年來全區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奮,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於全區人民的團結拼搏,得益於駐區單位的鼎力協助。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區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民眾,向給予我們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積極參與和平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駐區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向所有為和平區發展做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總結五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一是規模和骨幹企業群體還不夠多,區域經濟競爭實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二是城市管理工作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市容管理運行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三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四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少數機關幹部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辦事效率還不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十一五”期間努力加以解決。
二、“十一五”時期政府工作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十一五”時期是我區加快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五年里,我們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再創和平區新的輝煌,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審時度勢,以強烈的緊迫感、神聖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抓住有利時機,加快發展步伐,努力開創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十一五”時期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和諧為主題,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立足區情,拓展優勢,加快推進“五區、三街、兩點、一帶”建設,大力提升中心城區綜合競爭力;堅持以人為本,強區富民,提升城區功能和品位,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推動“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努力建設和諧城區。
“十一五”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全區形成“五區、三街、兩點、一帶”的經濟發展格局,建成輻射東北的商貿中心、生產要素配置中心、總部企業中心,進入全國經濟強區、文明城區、和諧城區,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一五”期間,區政府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務:
──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15%,力爭增長20%以上,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42億元,力爭300億元;財政收入實現23.4億元,力爭2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67億元,力爭33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891億元。
──產業結構得到全面提升。堅持“三產富區”和“科技強區”戰略,大力實施功能性開發,積極發展項目經濟和總部經濟,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適合區情的都市工業,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整體提升現代商貿發展水平。形成6個年銷售額達10-20億元的大型零售商業企業,建成4個年交易額達100億元的大市場,引進世界及國內500強企業100戶。
──城區環境質量達到全市最佳。全面創建生態城區,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城區綠化、亮化和美化,進一步提升市容長效管理水平,營造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城區環境。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2%,人均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水域建設達到景觀化。
──各項社會事業進入全國一流。繼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爭先創優,義務教育普及率保持100%,學前教育普及率達到98%,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99%,計畫免疫率達到98%以上,健康教育普及率達到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0.5‰以下,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6歲。
──和諧城區建設達到新水平。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生活質量,基本形成覆蓋全區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基本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800元,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5平方米,開發就業崗位13.8萬個,城市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下。
三、2006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區實施大開發、推進大開放、實現大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2005年)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今年(2005年)區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區委十屆十五次全會精神,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城區為統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全面推進“五區、三街、兩點、一帶”建設,大力最佳化城區環境,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為實現“十一五”奮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財政收入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
(一)以重點區域發展規劃為先導,加快推進“五區、三街、兩點、一帶”建設,增強區域整體發展實力
推進長白地區大開發。加快土地出讓和拆遷進度,促進和記黃埔、新加坡城等招商項目儘快啟動,推進萬科一期、格林豪森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長白苑小區住宅建設等工程。全面啟動長白西路、配水廠等工程的拆遷和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八一灌渠水系改造工程,打造環島水系景觀。完善第二輪土地延包,實行集體資產股份量化,加快村屯改造,推進城市化進程。
促進太原街地區大繁榮。完善太原商貿區總體規劃及交通規劃,進一步最佳化業態結構,加快解放電影院、蘭州北街地塊項目招商,推進瀋陽溫州城等4個新開工項目建設,確保置力大廈等7個項目竣工,打造現代商貿區。
啟動西塔地區大項目。進一步完善西塔地區項目規劃,全力實施西塔城、博曼大廈等項目拆遷和建設,推進安圖大廈等項目儘早啟動。繼續承辦好“韓國周”系列文化活動,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全力打造“西塔”品牌,擴大西塔商業區的影響力。
推動北市場地區大改造。強力推進北市二期地塊招商和項目建設,高水平舉辦“皇寺廟會”,深入挖掘旅遊產業資源,充分展示東北民俗特色,精心培育“皇寺廟會”品牌,提升北市地區民俗文化的知名度。
加快南湖地區大發展。高標準完成五里河商貿區控詳規劃,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吸引更多的科技企業總部落戶。加快金廊開發,推進金廊地標、昌鑫置地、皇朝萬鑫等項目建設,強化體育館地塊等項目招商,逐步形成新的科技商貿區。
拓展和平大街金融功能,積極引進外資銀行或金融機構,啟動1-2個金融地塊開發,努力打造金融一條街。提升南京街商住功能,依託沿街樓宇資源,積極引進企業總部,發展沿街商業、娛樂、休閒產業,努力打造總部一條街。強化勝利大街工業品展銷功能,加快推進現代機電產品、汽車貿易等市場集群建設,努力打造生產要素市場一條街。
加大砂山和南市地區開發改造力度,完善發展規劃,積極開展大型超市和房地產等項目招商,整合商業資源,引導和扶持特色產業,提升砂山和南市兩個點位的商貿和居住功能。
充分利用渾河灘地資源,建設濱河生態景觀及文化體育休閒長廊,完成灘地拆遷和綠化工程,建設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體育運動休閒場所,全力打造最具魅力的渾河旅遊休閒產業帶。
(二)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全面開展招商引資活動,促進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
立足於經營城區,大力發展項目經濟。要圍繞重點區域發展及危舊房改造,精心包裝一批重點招商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洽談和推介活動,努力使項目成為拉動經濟成長的重要載體。要加大項目調度力度,完善項目管理體系,搞好項目跟蹤服務,努力提高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要全力推進鑽石大廈、置力商城等66個接轉續建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新開工項目40個,竣工項目40個。
強化招商引資,提高區域經濟外向度。要堅持引資總量與引資質量並重,瞄準世界500強、國內企業500強、民營企業500強,招強選優,著力引進和培植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產業鏈長的龍頭企業和項目,實現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的轉變。要繼續以北美、歐洲、日韓、港台以及江浙、閩南等國家和地區為重點,大力組織各類招商洽談活動,新辦外商投資企業110戶,引進國內優勢企業200戶,實際利用內資48億元。
擴大對外貿易,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要大力扶植出口創匯骨幹企業,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擴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出口產品的比重,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全年完成出口創匯6900萬美元,出口供貨值1.75億元。
(三)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實現區域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加快推進市場體系建設。以強化市場輻射功能為重點,積極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強化區域的功能性開發和組團式開發,完善市場體系建設發展規劃,全面落實十三緯路炊具廣場等16個大市場建設責任制。要做大原有市場規模,完成中國瀋陽小食品城等項目的改造升級。要積極培育生產資料流通領域龍頭市場,加快啟動輕紡城等項目建設。要繼續推進產權交易、人才勞務等市場建設,加快形成與中心城區功能相適應、輻射東北地區的大市場格局。
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要進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管理和服務體系,依法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引導非公有制企業依法納稅、規範經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要不斷提高產業層次,把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作為促進“三產富區”的核心內容,鞏固商貿、金融、旅遊、餐飲、房地產等主體產業優勢地位,加快發展信息諮詢、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中介服務行業,積極引進證券、保險、物流配送、現代傳媒等新興業態,進一步拓展現代服務領域,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增強第三產業發展實力。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繼續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載體建設,積極引進高科技企業和科技研發總部,提升科技企業的技術研發力和科技成果轉化率。加強科技產業群建設,積極培育國家863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三好街科技產業帶。要適度發展都市工業,充分利用閒置廠房及場地資源,積極引進低消耗、無污染、高附加值的現代工業,重點發展IT產業、生物工程、珠寶首飾等都市工業。
積極組織財政收入。要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嚴格依法徵稅,確保應收盡收。要強化協護稅工作,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的重要作用,加強對百強納稅企業的協調與服務,落實屬地納稅,鞏固稅源經濟成果。要進一步完善統計網路,切實做好在地統計工作。要加強財政預算管理與監督,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以創新體制和機制為重點,繼續深化各項改革,增強城區發展活力
深化街道辦事處改革,整合街道資源,進一步明確街道辦事處工作職能,理順區街兩級關係,調整街道財政體制,在為區域 經濟服務的同時,切實強化城市管理、社區建設等社會管理方面的職能,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管理模式,強化市容區域管理職能,完善城市管理運行體系,加強街道辦事處城管工作力量,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繼續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對尚未轉制的國有企業要攻堅破難,穩妥推進,既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又要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對已轉制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引導企業平穩進入市場,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加快社會保障綜合配套改革,繼續推進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征繳擴面工作,解決困難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失地農民安置及養老保險、長白地區新型合作醫療問題的有效途徑。逐步建立就業、醫療、助學、住房等為一體的綜合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積極發展社會慈善事業,促進社會和諧。千方百計抓好就業工作,全年開發就業崗位2.3萬個,實現就業安置3.5萬人。
按照省、市要求,積極推進教育、衛生等事業單位改革,創新體制,最佳化資源,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五)以舉辦“世園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的形象
繼續加大棚戶區及危舊房拆遷力度,拓展區域發展空間,完成6片、4436戶、2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及危舊房拆遷改造。全面啟動生態城區建設,完成渾河南岸5.8公里綠化帶和方型廣場“玫瑰園”綠地建設,搞好棚戶區未開發地塊和鐵路沿線拆違及綠化工作,在和平南大街建設8000平方米市民休閒廣場,完成主要街路和公園195萬盆花卉栽擺任務,做好遼寧體育館綠地等重點地區的燈飾亮化。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整修9條一、二級街路,改造9條三、四級街路,區管道路完好率達100%。繼續推進集中供熱,完成長白熱源廠一期工程建設,拆除煙囪30根,鍋爐房30座。
強化市容長效管理,完善以塊為主、條塊聯動的格線化管理體制,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加大太原街、西塔、北市等重點區域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徹底消除髒、亂、差,提升城區視窗形象。加強環境清掃保潔,主要街路全部實現機械化清掃,再建5座流動式垃圾壓縮中轉站,實現居民生活垃圾全天候清運。加大對小區物業管理的指導和監督力度,提高小區物業化管理水平。加強各類市場管理,全面取締占道市場,增設社區商業網點總計8000平方米,逐步解決居民買菜難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做好關係人民民眾生活的冬季供暖、除運雪工作。
(六)以增強城區綜合競爭力為著力點,協調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繼續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資源,完成和平一校二期擴建工程,啟動建設少年宮、中韓國際學校,全面完成校園網建設。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保持教育教學質量全市領先地位,爭創省“雙高普九”示範區、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
積極開展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組織好社區、廣場系列文化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加強文體設施建設,在渾河灘地建設2萬平方米大型體育健身廣場,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完善衛生監督執法管理和疫情信息傳遞系統,加大對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力度,提高公共衛生應急反應及處置能力。繼續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加強對農副產品市場、餐飲業等公共場所食品衛生的管理和整治。推進社區衛生服務,進一步提高社區醫療和預防保健水平。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性別比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繼續推進社區建設,採取擴建、租賃等方式,改善社區辦公條件,社區辦公活動用房面積全部達到400平方米以上;積極開展“和諧社區”創建活動,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全區50%的社區達到“和諧社區”標準。加強國防教育,深入開展雙擁優撫活動,爭創省級雙擁模範區“六連冠”。
關心和支持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事業,加強兵役、人防、檔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紅十字會等工作,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和諧發展。
(七)以構建和諧城區為統領,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大局
自覺接受區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區政協通報工作制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確保辦復率100%。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參政議政作用,密切與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聯繫,推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加強政府法制建設,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啟動“五五”普法工作,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律服務,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強化市場監管職能,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保障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加大嚴打整治力度,集中開展“打黑除惡”、打擊“兩搶一盜”專項行動,不斷提高打擊刑事犯罪的綜合能力。繼續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無命案、無搶劫、無重大盜竊”社區創建活動,強化對重點地區的綜合整治,全面實施治安防範等設施建設,努力創建平安城區。嚴厲打擊“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確保社會政治安定。
強化信訪責任制的落實,以解決疑難複雜信訪問題為重點,認真抓好領導幹部包案下訪、重點信訪案件接訪等各項工作。堅持依法信訪,發揮區信訪接待大廳作用,開展信訪接待“一站式”服務。認真解決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和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強化責任落實,加大對重點部位監管和整治力度,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八)以提高服務效能為根本,加強機關自身建設,塑造勤政務實的政府新形象
提高執政能力,建設勇於創新的政府。認真貫徹《公務員法》,繼續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舉辦好機關“學習超市”,加強對機關幹部政策理論、法律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駕馭全局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努力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公務員隊伍。要增強創新意識,善於用新視角研究發展的新思路,用新思維分析面臨的新形勢,用新辦法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努力造就一支求知創新、埋頭苦幹、作風頑強的幹部隊伍。
牢固宗旨意識,建設務實高效的政府。要緊緊抓住人民民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深入基層,貼近百姓,盡心竭力地為民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真正使政府的各項工作體現民眾意願,符合民眾利益,滿足民眾需求,不斷地使人民民眾從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加強誠信政府建設,全面推行政務公開,營造誠信社會氛圍,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環境。切實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工作,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堅持從嚴治政,建設勤政廉潔的政府。圍繞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強對公務員隊伍的教育和管理,堅持開展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嚴格實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各項制度,強化預算外資金和國有資產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充分發揮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的作用,努力從源頭上預防腐敗,樹立政府在人民民眾中的良好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