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板塊構造理論(plate tectonics)通過幾十年的迅速發展,已經較為徹底的動搖了傳統的地質理論。板塊構造理論最初的簡單但嚴格的假設是:剛性和彈性
岩石圈之下均為塑性軟流圈,將岩石圈劃分為少數幾個
大板塊,嚴格按照Euler定理運動著的這些板塊間有三種相互作用,板塊俯衝和擴張完全是一致的相互補償,以使地球體積保持不變,
板塊運動的直接條件是軟流圈中的
對流作用。隨著理論的發展與完善,以上的這些假設均經歷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和擴展,這一演變史正是地學界這些年來發展的濃縮。同時,
板塊構造本身也存在許多的不足和難以驗證的特點。
板塊構造理論是60年代末期形成的一個大地構造學說,是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的進一步發展。它是在海洋地質、海底地貌和地球物理等學科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全球地殼活動方式作出的概括和總結。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岩石圈的基本構造單元是板塊;板塊邊界是中洋脊、轉換斷層、俯衝帶和地縫合線;由於地幔對流,板塊在中洋脊分離、擴張,在俯衝帶和地縫合線俯衝、消減;全球被分為歐亞、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南極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全球地殼構造運動的基本原因是這些板塊的相互作用;板塊強度很大,板塊的邊緣是構造運動最劇烈的地方,主要變形在其邊緣部分。板塊構造說闡明的地球基本面貌的形成和發展,非常引人入勝。例如:大西洋在不斷擴大;太平洋在不斷縮小;紅海、東非裂谷和加利福尼亞海灣在不斷開裂,孕育著新的大洋;亞洲東面一系列島孤、美洲西部的巨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大陸板塊被海洋板塊擠壓變形而生成的;西藏高原是兩個大陸板塊相碰,印度板塊跑到歐亞板塊下面,彼此重疊而生成的;喜瑪拉雅山是兩者擠壓而迅速隆起形成的,等等。板塊構造說是在海洋地殼同大陸地殼相結合研究基礎上提出的一個全新的地殼運動模式,這個模式展示了統一以往各種大地構造假說、理論的前景,開創了人類對地球史認識的新階段,被認為是地球科學的一次革命。但是作為地球科學的一個新分支,還遠未達到成熟的地步,還有許多問題,諸如:板塊移動的力究竟是什麼?地幔對流是否存在?中生代以前的大陸漂移形式是什麼?大陸板塊內部的地學特點是什麼等理論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探索。
理論基礎
板塊構造說是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的全球構造學說。板塊構造說的理論是在
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大陸漂移學說
魏格納認為:在3億年前的
古生代後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和島嶼是連在一起的,構成一個龐大的
聯合古陸,稱為
泛大陸(Pangea);周圍的海洋稱為
泛大洋(Panthalassa)。從中生代開始,這個泛大陸逐漸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現今的位置。大西洋、印度洋、
北冰洋是在
大陸漂移過程中出現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殘餘。
漂移說認為:較輕的花崗岩質(sial)大陸是在較重的
玄武岩質(sima)海底上漂移的,並列舉了許多事實來證明這種漂移。如
大洋兩岸特別是大西洋兩岸的輪廓,凹凸相合,只要把南北美洲大陸向東移動,就可以和歐非大陸拼在一起,幾乎嚴絲合縫。又如在為大洋所分割的大陸上,地層、構造、岩相、古生物群、古氣候等也都具有相似性和連續性。以
古構造而論,如非洲的開普山和南美的
布宜諾斯艾利斯山可以連線起來,被看作是同一地質構造的延續。以古氣候而論,如在南美洲、非洲、印度、
澳大利亞洲都發現有石炭
二疊紀的冰川堆積物,說明它們當初是連在一起的,並正好處於極地位置,是以後經過分裂、漂移才形成當前這種分布的形勢。諸如此類,例證很多。
這個學說,在當時有兩點引起人們的興趣。一是
地球自轉所產生的
水平運動對地殼構造形成的主導作用;二是大陸和大洋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如
李四光在當時也受到此說的影響。但是,
大陸漂移的驅動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有人懷疑地球
自轉離心力和日月
潮汐摩擦力是否足以使大陸
矽鋁層在洋底
矽鎂層上漂移;此外還有一些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釋,如果是硬的矽鋁層在較軟的矽鎂層上發生漂移,為什麼矽鋁層的前緣
褶皺成山而矽鎂層的邊緣反倒沒有褶皺而只拗陷為海溝?如果大陸漂移是在中生代開始的,那么
古生代以前的褶皺山脈是怎樣形成的?由於許多問題得不到答案,特別是受到固定論者的堅決反對,到了30年代,此一學說便逐漸消沉下去了。
海底擴張學說
若干世紀以來,
地質工作都是局限於大陸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因為
蘇美等國家爭奪戰略要地和
海底資源,各種科學伸入到這片占地球總面積71%的“禁區”,展開了多方面的
海洋調查工作,並獲得了大量海洋科學的資料。例如,發現或進一步弄清了
大洋中脊形態、海底地熱流分布異常、海底地磁條帶異常、
海底地震帶及
震源分布、
島弧及與其伴生的
深海溝、海底年齡及其對稱分布、
地幔上部的軟流圈等等。在這些新資料的基礎上,產生了一個嶄新的學說——
海底擴張說。
(一)地球表面最長的山脈——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或稱
洋脊,指海底縱橫綿延的山脈,總長度可達65000km,是地球上最長的山脈。其中最典型的為
大西洋中脊,它與兩側大陸平行延伸,略呈S形;高出洋底2000—3000m,洋脊中央常為一深陷裂谷,兩側有一系列
階梯狀斷層,形成
地塹構造。有些
海底山脈並不在大洋的中間,一般稱為
海嶺,如沿東經90°的
東印度海嶺,北冰洋上的
羅蒙諾索夫海嶺等。又如太平洋東部的海嶺,沒有明顯的
中央裂谷,也不甚崎嶇,稱為
太平洋中隆。
根據實地勘測,發現
洋脊具有如下地球物理方面的特點:第一,洋脊為高地熱流異常區。中央裂谷附近的熱流值常是深
海盆正常值的2—3倍。第二,
重力測量結果,中央裂谷一帶常表現為重力
負異常區。第三,地震波的研究表明,在洋脊下方的
地幔中,波速小於正常值,同時
莫霍面不清,地殼有明顯變薄的趨勢。以上各項地球物理測量說明洋脊下面是
軟流圈物質上涌的部位,溫度較高,密度變小,有部分物質熔融變為
岩漿(反映重力值降低,波速降低),洋脊是地熱的排泄口(反映熱流值較高)。
此外,深潛及海底打撈資料證明,在洋脊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主要為
玄武岩,沒有或只有極薄的深海沉積物,在較深部位的岩石由於地溫較高,有不同程度的變質現象。
綜上所述,
洋脊位於溫度較高的地幔軟流圈上隆的地段,是
岩石圈的巨型張裂谷,是岩漿的湧出口和地熱排泄口,也是區域變質發生的地帶。
在洋脊兩側人們發現有許多
地質現象,特別是地球物理現象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對稱性的特點,引起一些學者的重視和思考。
1.地質現象的對稱性。從大洋中脊向兩側,基岩風化程度有由淺逐漸變深的趨勢;同時
海底沉積層有由薄變厚的趨勢,形成以大洋中脊為中心、兩側地質現象對稱的鮮明特點。這種特點應該同大洋中脊及洋殼的形成過程密切相關。
2.海底磁條帶的對稱排列。
地球磁場的兩極能使
指南針的兩端指向南北,這是盡人皆知的事。但是地球發展過程中磁場的極性特徵,可以保存於不同時代的岩石中,則是近年才被揭示出來的。事實證明,從地下溢出的高溫熔岩,當其溫度下降到
居里點(500—450℃)以下,其中礦物內部原子振動量減小,特別是像
磁鐵礦一類的礦物,其內部原子開始受到地球磁場的控制,按照磁力線的方向發生
磁化,使每一塊小礦物變成一個極性與地球磁場相平行的小
磁石。在外界磁場作用下物質獲得磁性,當外界磁場去掉或改變後,又永遠保持原來的磁性,這稱為
剩餘磁性。像熔岩在由熱變冷的過程中即可獲得剩餘磁性,這稱為
熱剩餘磁性。大部分
火成岩具有這種磁性,部分沉積岩也可獲得剩餘磁性。專門研究岩石中剩餘磁性的科學,稱為
古地磁學。用精密儀器可以測定岩石剩餘磁性的方向和大小,並可據以確定
古地磁極的位置及強度、追溯
地球磁場變化的歷史和確定岩石的年代。
從1956年起,科學工作者開始測量海底岩石的
磁化強度,並把正、負磁性異常圈定在圖上進行研究。從60年代起,就陸續有人發現,在橫穿
洋脊方向所測得的
磁力異常曲線相似,每一側的正負異常都在另一側同樣的位置出現;同時發現於過去億萬年地球發展過程中,
地球磁場南北極曾多次反向,現今的磁場叫正向,與現今磁場方向相反的叫逆向。把所有橫剖面上所測得的正負異常連線起來,即可看出在洋脊兩側具有一系列與之平行的磁異常條帶,正向和逆向交替出現,以洋脊為
中心對稱排列。每一條磁條頻寬度不超過數十千米,而長度卻可達幾千千米以上。
3.洋底年齡的特徵。前面提到
海底沉積物有從洋脊向兩側由薄逐漸變厚的特點。除此,經過洋底採樣及年齡測定證明,海底沉積物還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最老的沉積物年齡不早於侏羅紀,即不早於2億年,遠比大陸上最古老的岩石(38億年)年輕。二是海底沉積物年齡從
洋脊到兩側由新到老對稱分布。結合前述,所有這些現象究竟如何解釋呢?
在環太平洋地帶,有一圈下陷很深的
負地形海溝,最深超過負一萬米。
據近年海底深潛觀察和重力、地熱流等測量,發現海溝具有如下特徵:
1.海溝是切穿岩石圈的
深大斷裂。根據近年在中美洲海溝的深潛觀察,發現海溝軸線附近,在靠近大洋一側為一系列平行台階,每個台階高10-30m,寬150-200m,是一些
斷距不大的
正斷層所組成的
階梯狀斷層;在靠近大陸一側,為陡峻谷壁,其上有許多近垂直的V形斷層溝槽和
階步(滑階);而在軸線附近為一寬約30m的
破碎帶,上有大量
角礫碎塊,直徑可達1-3m。由此看來,海溝帶實際上是一條
斷層帶,又根據
重力測量數據,多數學者認為是切穿
岩石圈並切入
上地幔的深大斷裂。從斷層性質來看,大陸殼推覆在大洋殼之上,屬於
逆斷層性質;大洋殼向下斜插於大陸之下,因下插彎曲而伴生一系列張斷裂或階梯狀
正斷層。總之,
大洋中脊是將岩石圈拉開,而海溝帶則是使岩石圈受到壓縮。
2.海溝是陸殼和洋殼交叉重疊的複雜地帶。根據重力測量和地震資料,證明在這裡大洋殼以較大的角度(45°±15°)向大陸殼下俯衝插入,換言之,大陸殼向著大洋殼之上仰沖。最初H.貝尼奧夫通過地震在這個帶上作了較詳細的研究,發現向大陸方向
震源由淺變深構成一個傾斜帶,後來證明這個傾斜帶就是大洋殼的
俯衝帶,所以這一個帶又稱為
貝尼奧夫帶。它實際上構成了
環太平洋地震帶,而全世界的中、
深源地震也主要發生在這裡。
3.海溝是不對稱的地熱流異常區。海溝帶和
洋脊一樣,都是地熱流異常區,但海溝帶顯示了地熱流值一低一高平行排列的特點。在海溝附近,顯示一種地熱流值較低(0.99—1.16HFU)的特徵,一般沒有現代
火山活動;而在海溝向陸一側150—200km左右,則往往是一系列
火山帶,在地貌上則顯示一系列
島弧帶,熱流值顯著升高,可達2.0HFU左右。在島弧的靠大陸一側,往往形成邊緣海(或稱
弧後盆地),高地熱流異常區也常擴大到這一地區。 海溝為什麼具有上述基本特點,同樣為人們的思考提供了更多的根據。
上述這些奇怪現象的發現,引起科學工作者的極大興趣和注意。人們不得不提出一系列希望得到解決的問題。例如,
洋脊是
岩石圈的張裂帶和地下
岩漿湧出口,如果這種作用繼續進行,岩石圈是不是會拉開?越來越多的岩漿流到哪裡去海溝(或
貝尼奧夫帶)是岩石圈的擠壓帶,如果這種作用繼續下去,岩石圈將會縮短到什麼程度?深海沉積物既薄而又年輕,如果
深海沉積速度以每100年1mm計,從
太古代到現今,應該有30km以上的厚度,但實際上只有幾十、幾百米的厚度,這是因為什麼?凡此種種,如果按照傳統的地質學理論是無法加以解釋的。因此,一個新的課題擺在人們面前,那就是大洋殼究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1960—1962年,
赫斯(H.H.Hess)和迪茨(R.S.Deitz)首先提出一種理論,叫
海底擴張說。
海底擴張說認為:密度較小的大洋殼浮在密度較大的
地幔軟流圈之上;由於地幔溫度的不均一性,導致地幔物質密度的不均一性,從而在地幔或軟流圈中引起物質的對流,形成若干
環流;在兩個向上環流的地方,使大洋殼受到拉張作用,形成
大洋中脊,中脊被拉開形成兩排脊峰和中間谷,來自地幔的
岩漿不斷從
洋脊湧出,
冷凝後形成新的洋殼,所以大洋中脊又叫生長脊,溫度和熱流值都較高;新洋殼不斷生長,隨著地幔環流不斷向兩側推開,也就是如傳送帶一樣不斷向兩側擴張,因此就產生了
地磁異常條帶在大洋中脊兩旁有規律的排列以及洋殼年齡離洋脊越遠越老的現象;大洋中脊兩側向外擴張速度(半速度)大約為每年1-2cm,有的可達3-8cm;在向下環流的地方,或在不斷擴張的大洋殼與大陸殼相遇的地方,由於前者密度較大,位置較低,便向大陸殼下俯衝,形成海溝或
貝尼奧夫帶;向大陸殼下面傾斜插入的大洋殼,由於遠離中脊,溫度已經變冷,同時海底沉積物中的水分也被帶入深部,形成海溝低熱流值帶;另一方面,由於深部地熱作用,再加上強大的摩擦,在大約深150-200km處,導致大洋殼局部或全部
熔融,形成
岩漿,岩漿及揮發成分的強大內壓促使其向上侵入,並攜帶大量熱能上升,因此在海溝向陸一側一定距離處形成高熱流值;同時,來自
地幔的、以及混雜了重熔陸殼的岩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和
島弧;這些火山噴出的岩漿,由於混入了
矽鋁層(沉積物,大陸殼重熔物質)的成分,因此經常是屬於中性的
安山岩質(在環太平洋區安山岩出露的界線,稱為
安山岩線)。大洋殼
俯衝帶,由於其下部逐漸熔化、混合而消亡,所以
貝尼奧夫帶又稱為大洋殼消亡帶。
海底擴張說對於許多
海底地形、地質和地球物理的特徵,都能作出很好的解釋。特別是它提出一種嶄新的思想,即大洋殼不是固定的和永恆不變的,而是經歷著“新陳代謝”的過程。地表總面積基本上是一個常數,既然有一部分洋殼不斷新生和擴張,那就必然有一部分洋殼逐漸消亡。這一過程大約需2億年。這就是在洋底未發現年齡比這更老的岩石的緣故。
學說復活
從60年代起,由於海洋科學和
地球物理學等迅速發展,獲得大量的有利於
大陸漂移的論據,使大陸漂移的學說得到復活。例如,當初
魏格納從地圖上論證了大陸邊界的拼合現象,1965年E.C.布拉德重新研究了這一問題。他認為大陸的邊界不應當以海岸線為準,而應當以大陸殼的邊界即
大陸坡的坡腳為準,並應考慮消除在大陸分裂後陸殼的增建(例如非洲
尼日三角洲沉積增建數百千米,
第三紀和近代
火山噴發熔岩形成
冰島及其它火山島等)和改造(如外力侵蝕海岸後退等)部分,然後利用電子計算機以
數學方法進行拼接,終於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同時,大陸拼接以後,在岩石、構造、地層、古生物等方面也應該對應連線在一起,這如同把一張報紙撕成碎片,不僅可以按碎片形狀拼合復原,而且復原後其上面的文字也應該是連貫的,在這方面也取得令人信服的結果。
又如,近年做出的
磁極遷移曲線,也證明大陸漂移是確實存在的。把已經測出的不同時代磁極遷移軌跡在圖上用曲線表示出來,稱為
極移曲線。若歐美大陸是固定的,只能得出一條極移曲線,而今得出兩條,因此只有構想歐美大陸原來是合在一起,後來逐漸分離,直到形成現今的位置,才能解釋這種現象。
學說簡介
1967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
摩根(J.Morgan)、英國劍橋大學的
麥肯齊(D.P.Mekenzie)、法國的勒皮順(X.LePichon)等人,把
海底擴張說的基本原理擴大到整個
岩石圈,並總結提高為對岩石圈的運動和演化的總體規律的認識,這種學說被命名為
板塊構造學說,或新的全球構造理論。到1973年,這個學說基本成型,直到現今仍在繼續發展。
學說內容
地表構造
板塊構造的基本思想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
地球表層的硬殼——
岩石圈(或稱
構造圈),相對於
軟流圈來說是剛性的,其下面是
粘滯性很低的軟流圈。岩石圈並非是整體一塊,它具有側向的不均一性,被許多活動帶如
大洋中脊、海溝、
轉換斷層、
地縫合線、
大陸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塊體,這些塊體就是所說的板塊。換言之,整個岩石圈可以理解為由若干剛性板塊拼合起來的圈層,板塊內部是穩定的,而板塊的邊緣和接縫地帶則是地球表面的活動帶,有強烈的
構造運動、
沉積作用、深成作用、
岩漿活動、火山活動、
變質作用、地震活動,又是極有利的成礦地帶。其次,
岩石圈板塊是活動的,是圍繞著一個旋轉擴張軸在活動的,並且以
水平運動占主導地位,可以發生幾千千米的大規模的
水平位移;在漂移過程中,板塊或拉張裂開,或碰撞壓縮焊結,或平移相錯。這些不同的相互運動方式和相應產生的各種活動帶,控制著全球
岩石圈運動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總之,
板塊構造說是
海底擴張說的發展和延伸,而從海底擴張到
板塊構造,又促進了
大陸漂移的復活。因此,人們稱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為不可分割的“三部曲”。
板塊劃分
1968年勒皮順根據各方面的資料,首先將全球
岩石圈劃分成
六大板塊,即
太平洋板塊、
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
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
南極洲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是海洋外,其餘五大板塊既包括大塊陸地,又包括大片海洋。隨著研究工作的進展,又有人進一步在大板塊中劃分出許多
小板塊。如美洲板塊分為北美和
南美板塊,印度洋板塊分為印度和澳大利亞板塊,東太平洋單獨劃分為一個板塊,歐亞板塊中分出東南亞板塊以及
菲律賓、阿拉伯、土耳其、愛琴等小板塊。
這些板塊都是活動的,如太平洋板塊,從太平洋東部中隆生長脊新生長出來的大洋殼,平均每年以5cm的速度向西移動,兩億年內可移動10000km。從
東太平洋中隆至
馬里亞納海溝的消亡帶正好為約10000km,而馬里亞納及其附近海底岩石年齡也正好為1.5-2億年。這雄辯地說明太平洋底大約每兩億年更新一次。
邊界及類型
1.拉張型邊界。又稱分離型邊界,主要以
大洋中脊(或中隆、
海嶺)為代表。它是岩石圈板塊的生長場所,也是海底擴張的中心地帶。其主要特徵是岩石圈張裂,基性、
超基性岩漿湧出,並伴隨有高熱
流值及淺震。如
大西洋中脊、東太平洋中隆等都屬於此種類型。在
洋脊兩側或分布有直線排列的火山或
平頂山,它們的年齡與離開洋脊的距離成正比。原先在洋脊形成的
火山錐,被海浪
侵蝕作用把頂截去,形成平頂山,並逐漸向兩側推移,頂部海水深度也隨離洋脊的距離而加大,有時上面被數千米厚的珊瑚礁所覆蓋。在西太平洋和
南太平洋分布著許多平頂山。
大陸裂谷也屬於拉張性邊界。絕大多數裂谷為複式
地塹構造,中間下陷最深,兩側為一系裂
階梯狀斷層,主要為高角度
正斷層。典型的裂谷位於隆起帶的頂部,如
東非大裂谷、
貝加爾裂谷等,垂直
斷距可達數千米。在裂谷中火山活動比較頻繁,
淺源地震比較活躍。其明顯的高地熱流異常,可以達2HFU以上。有一部分大陸裂谷被認為是胚胎時期的
洋脊,可發展形成新的海洋。
2.擠壓型邊界。又稱匯聚型邊界或消亡帶,也稱為
貝尼奧夫帶。主要以
島弧-海溝為代表。在西太平洋這種型式最為典型,如日本島弧-海溝、
千島島弧-海溝、
湯加島弧-海溝等。這裡是兩個板塊相向移動、擠壓、
對沖的地帶。如圖9-24所示,
板塊匯聚向下俯衝的彎曲部分的表層處於拉伸狀態,形成一系列
正斷層,所以在海溝附近是淺震很多的地方。板塊繼續向下俯衝,另一側板塊向上仰沖,正斷層到深處轉變為
逆斷層,板塊間受到強烈的擠壓、摩擦,積累了大量
應變能,這種能量常以地震形式突然釋放出來。由於
俯衝帶一般向大陸方向傾斜,因此由海到陸形成從淺震到
深震有規律的分布。當板塊俯衝到深處完全被
地幔熔融,不再發生摩擦作用,因此也就不會再有地震發生。當前已知最大
震源深度為720km,據此認為這是板塊俯衝的最大深度,在此深度以下,板塊已經全部熔化、消亡。
大洋
岩石圈板塊沿著消亡帶俯衝到大約150-200km深度,由於板塊摩擦所產生的熱和隨深度而增加的熱,使洋殼局部熔融形成
岩漿,高溫熔融物質密度相應減低,再加上強大的揮發成分所產生的內壓力,促使岩漿在不同深度上升,形成火山,火山相連形成
島弧。若消亡帶的傾角為45°左右,則
火山島弧帶距離海溝應為150-200km,並在島弧與海溝之間形成50-100km寬的無
火山帶。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型式,如在南美,一側為海溝,一側為
安第斯山,叫做山弧-海溝型。
如果是兩個
大陸板塊匯合相撞,則出現又一種型式,一側是高山,一側是
地縫合線,叫做山弧-地縫合線型。
阿爾卑斯-喜馬拉雅
褶皺帶,特別是它的東段
喜馬拉雅山脈北面的
雅魯藏布江一帶,是典型的代表。兩個大陸板塊相向移動,它們的前緣因碰撞而強烈變形,形成
褶皺山脈,使原來分離的兩個板塊癒合起來,其出露地表的接觸線,就稱為地縫合線。這種邊界的特點之一是從地形上看,以沒有海溝為標誌,而是表現為高峻的山脈。這種邊界的兩側,都是又厚又輕的陸殼,有人認為二者相遇,只能在
碰撞帶壓縮增厚;也有的認為同樣有俯衝和仰沖現象;或者兩種情況兼而有之。以喜馬拉雅山為例,大家普遍認為是印巴
次大陸板塊和
歐亞板塊互相碰撞的結果,但由於這一帶山脈都有比較發育的中、
新生代海相地層,據此斷定在碰撞成山之前,在二個板塊之間存在一片海洋,這就是
古地中海(又稱
特提斯海)。由於這種情況,有人認為
地縫合線是海溝發展末期的產物,即洋殼全部俯衝消亡,海洋封閉消失,跟在後面的陸殼繼續移動,於是出現陸殼與陸殼相撞的現象。對於地縫合線的位置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喜馬拉雅山就是地縫合線,但當前大多數人認為應該在山脈北側的
雅魯藏布江一帶或者更北的地方。
3.剪下型邊界。又稱平錯型邊界,這種邊界是
岩石圈既不生長,也不消亡,只有剪下錯動的邊界,
轉換斷層就屬於這種性質的邊界。
轉換斷層
是
威爾遜(J.T.Wilson)於1965年提出的一種新型斷層,它構成了
板塊構造模式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大洋中脊常為垂直於它的
橫斷層所錯開,並常切成許多段。從表面看,這些斷層非常像
平推斷層,但經過地震發震機制等研究,它又和平推斷層有許多差異。其主要區別是:
(1)大洋中脊被平推斷層錯開(比方是左旋),由於在錯開後
洋脊持續擴張,使斷層的運動方向跟洋脊錯開的方向變得相反(比方改為右旋),而一越過洋脊,兩盤位移或錯動的方向即改為同向或同步。
(2)
斷層持續發展,兩盤位移增加,但被錯開的洋脊之間的距離一般並不增加;如為平推斷層,則隨著
斷距的增加,洋脊錯開的距離也增加。
(3)
轉換斷層只有在洋脊之間的地段才有淺震分布;若為
平推斷層,則在斷層線上都有淺震分布。
正是由於海底擴張,導致斷層的運動方向和特點發生了改變,所以稱為轉換斷層。
轉換斷層的推斷和證實,在地球物理學界,曾經在海底磁條帶被發現之後,再一次引起震動,並為
海底擴張說增加了新的根據,從而使現代
活動論在地學領域居於主流地位。
轉換斷層在海底常形成一些深溝,水平
斷距可達數百千米。著名的美國西部聖安德列斯
斷層為一右旋斷層,其西盤向北移動達1100km,是有名的地震帶。從前被認為是一條平推斷層,
威爾遜和瓦因根據
地磁資料,證實它是一條錯開太平洋中隆的
轉換斷層。
運動與演化
按照板塊構造理論,不僅在海洋中有洋殼分裂、
地幔物質湧出、新洋殼的生長,而且在大陸上也有同樣的現象,前面談到的
大陸裂谷就是這樣的地帶。
東非大裂谷正處於陸殼開始張裂,即大洋發展的胚胎期。若裂谷繼續發展,海水侵入其間,好像
紅海和亞丁灣一樣,被認為是大洋發展的
幼年期。如果再繼續擴張,
基性岩漿不斷侵入和噴出,新洋殼把老洋殼向兩側推移,擴張速率以每年5cm計,大約經過1億年,就會形成一個新的“大西洋”,板塊說認為大西洋就是正處於大洋發展的成年期;而太平洋的年齡比大西洋要老,它正處於大洋發展的衰退期;
地中海是寬闊的古地中海經過長期發展演化的殘留部分,代表大洋發展的終了期;印巴
次大陸長期北移,最後和
歐亞板塊相撞,二者熔合一起,形成巍峨的
喜馬拉雅山脈以及
地縫合線的形跡,地縫合線代表大洋發展的遺痕。
據上所述,海洋從開始形成到封閉,可以歸納為下列過程:
大陸裂谷→紅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縫合線。這一過程被稱為大洋發展旋迴或
威爾遜旋迴。
學說套用
現代地槽
根據傳統概念,一個地槽由於長期下沉,接受巨厚的沉積;後來經過回返,沉積岩層受擠壓褶皺,形成
褶皺帶,如果是年輕的褶皺帶,則在地貌上表現為高聳的山系。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槽可以發生在板塊的不同部位,或海陸的不同部位,其所處部位不同,地槽類型和性質也不同。如在美洲東部
大陸邊緣沉積了相當厚的地層,因其所處部位一邊是美洲大陸,一邊是大西洋,同屬於一個板塊,海陸之間沒有
俯衝帶,也沒有
火山和地震帶,屬於
冒地槽性質,稱之為大西洋型地槽。又如在南美洲西部大陸邊緣,一邊是縱貫南北的
安第斯山,一邊是深的海溝,位於兩個板塊的擠壓帶上,多火山和地震,沉積物中多
火山碎屑物,在大陸斜坡及海溝中常形成
濁流沉積,沉積物因受板塊俯衝影響,常發生變形,屬於
優地槽性質,稱之為安第斯山型地槽。再如在太平洋西部
島弧地帶,其
大陸架一般不寬,沉積物中多為
陸源碎屑,夾火山碎屑及熔岩,間有
侵入岩,在遠海地帶形成
碳酸鹽岩,這類地槽稱為島弧型地槽。此外還有
日本海型地槽、
地中海型地槽等。地槽類型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如日本海型地槽指發育在大陸與島弧之間的
海盆中的地槽,其中常形成
三角洲沉積、
淺海沉積、濁流沉積等,如果板塊移動變慢,沉積速度變快,海盆便可被沉積物填滿,甚至覆蓋住島弧,這樣
沉積作用便可向海洋方向擴展推進,使地槽轉化為大西洋型地槽。
造山作用
兩個板塊相撞,會產生很大的擠壓力,使一個板塊對另一個板塊向下俯衝或向上仰沖,從而使地槽沉積
褶皺和發生斷裂,並形成山脈。如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是
推覆構造的典型代表,自南向北,前後四次形成大推覆體。這是非洲板塊和
歐亞板塊互相碰撞的結果(
地縫合線區)。前已述及,世界最高的
喜馬拉雅山脈也是
板塊碰撞的結果。
濁流沉積
在大陸的
地縫合線地帶,還常發現一種特殊的岩石,即在某些地層中含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外來岩塊(岩塊最大可達數千米),其成分不同(包括沉積岩、火成岩、
變質岩)、時代不同、原始產地也不同,
混雜堆積在一起,這種堆積體稱為
混雜岩或混雜堆積。板塊說認為,板塊相向移動,彼此前緣相碰,一方面
俯衝板塊上邊的沉積物被刮下來,堆積在接觸線附近;一方面
仰沖板塊上也有破碎的岩塊滑落下來,形成雜亂無章的堆積物。也有人認為板塊向下俯衝時,由於受到對方的阻力,致使下部地層翻轉過來,從而形成在較新地層中混雜有許多外來老地層的岩塊。混雜岩或
混雜堆積是確定大陸
上地縫合線的重要標誌之一。我國近年在西藏、秦嶺、
川西等地區都發現有混雜岩,說明這些地區曾是不同時代的
地縫合線。
蛇綠岩套
在
地縫合線地帶,常出現一套特有的岩石,稱為
蛇綠岩套,也叫奧菲里建造。人們很早就發現於一些劇烈的
褶皺帶,沿著
深大斷裂常分布有
超基性岩帶。一般都認為它是順著切穿
岩石圈的深斷裂從
地幔湧上來的
岩漿物質所形成的岩石,但是,這些岩體的圍岩一般沒有接觸帶那樣應具有的接觸變質現象。本世紀60年代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表明,這種岩體的成分相當複雜,並且具有一定的層序,自下而上往往是超基性岩、基性
深成岩(
輝長岩)、枕狀基性熔岩(
玄武岩)、深海沉積岩(含
放射蟲矽質岩或
大理岩等),同時其中
超基性和
基性岩多已變為含
綠泥石、
蛇紋石等綠色岩石,故名之為蛇綠岩套。通過近年的深海鑽探,人們發現大陸殼上的
蛇綠岩套和大洋殼的岩石剖面非常相似,所以認為蛇綠岩套是
板塊碰撞帶被推擠上來的古海底(即大洋殼),並作為
地縫合線的另一種重要標誌。例如,在西藏沿
雅魯藏布江谷地出露
超基性岩帶,東西延伸達數百千米,人們認為它就是由蛇綠岩套所組成的
蛇綠岩帶,而這個地帶就是古板塊的地縫合線。
雙變質帶
又稱成對
變質帶。板塊說認為,兩個板塊相撞,在俯衝一側的上面和仰沖一側的下面,或者說在海溝的靠陸一側,由於海溝熱流溫度較低,帶著冷岩石俯衝,再加上下沖的壓力很大,常常形成以
藍閃石片岩為代表的
藍片岩帶(其中雜有大量
玄武岩和蛇紋質岩石),稱為高壓低溫變質帶。在
仰沖板塊的一側(相當
島弧或
大陸邊緣的火山岩帶),其下
俯衝帶因摩擦熔化消失,導致
岩漿的形成、侵入或噴出,並常在
侵入岩的接觸帶上形成低壓高溫變質帶,也就是常見的接觸變質帶。
雙變質帶被認為是板塊聚合或板塊俯衝帶的典型標誌。
火山活動
地震活動
地震的分布規律和成因機制,大體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沿著
大洋中脊、
轉換斷層、
俯衝帶(
貝尼奧夫帶)、
大陸裂谷、
地縫合線分布。(2)世界上的中、
深源地震,特別是深源地震,主要分布於俯衝帶傾向大陸的一側。(3)發生於大洋中脊、大陸裂谷的地震主要由拉張所產生;發生於轉換斷層帶的地震主要由扭錯所產生;發生於俯衝帶、地縫合線的地震主要由擠壓、逆掩所產生,但發生於海溝附近的地震有許多是因張裂形成。(4)板塊內部地震較少。
形成原因
是什麼力量趨動板塊進行運動?這是舉世重視的問題。很早有人構想在地殼或
岩石圈下存在著
熱對流現象,並且有多個對流中心,在對流上升的地方,導致板塊分裂,湧出
地幔物質,冷卻固結形成新洋殼。在對流下降的地方,導致板塊俯衝,最後使板塊消亡。至於熱對流的形式,有人設計深對流模式(Orowan等,1969),即在地幔中發生對流;有人設計淺對流模式(Boll等,1971),即僅在軟流圈中發生對流。
大陸漂移說曾認為大陸是在某些原因下主動漂流;而海底擴張和板塊說則認為,新洋殼馱在軟流圈上,隨著對流被動移動,從
洋脊起像傳送帶一樣運載到海溝,俯衝入地幔並局部熔融,最終消失於軟流圈中,構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從洋脊到海溝,板塊有數百到數千千米的
水平運動。但是,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既不能推導證實是否存在這種對流,也不能用實驗方法製造出來這種對流。有人認為軟流圈的面積很大,而厚度不大,即使能產生對流,也只能產生半徑很小的對流,根本無法推動板塊數千千米的水平運動。也有人認為
地幔是固體,熱只能靠傳導來傳遞,就像對鐵加熱一樣,而不可能產生對流。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地幔物質粘度太大,難以發生對流。
70年代以來,關於板塊趨動力的問題,陸續提出一些新的論點。1972年,摩根(W.J.Morgan)根據衛星資料發現於全球重力圖上,
重力高的地方往往是板塊生長和
活火山分布的地方。為什麼這些地方重力值較高呢?他構想從近地核處,有深部物質上升形成
上升流,他把這種上升流稱為
地幔柱。據重力值推測,地幔柱的直徑可達幾百千米,它把深部密度較大的物質和熱量向上帶到
軟流圈,在那裡像
蘑菇雲一樣向四面八方橫向擴散,從而驅動板塊移動。地幔柱有時衝破
岩石圈,向上拱起形成巨大的穹窿,並具有相當高的熱流值。地幔柱中
熔融的
岩漿噴出地表就形成火山。這些熱流值高的隆起點和火山,稱為熱點,或者說熱點就是地幔柱衝破岩石圈的地方。據統計,當前全球發現的熱點已達122處。熱點相連,可以形成
大洋中脊。如冰島正好位於
大西洋中脊的一個熱點上,那裡噴出的熔岩較多,就形成了一個較大的島。這些形成於中脊附近的
活火山,隨著海底擴張向兩側移動,形成對稱分布的
死火山鏈,且沿此鏈越遠,火山年齡越老。此等火山鏈被認為是
地幔柱或熱點隨海底擴張留下的痕跡。
後來,有人企圖用重力作用代替對流來解釋
板塊運動。1975年,哈珀(Harper)認為,板塊由洋脊向兩側滑動,是因板塊前緣冷卻、加重、下沉引起的。這種構想的根據是,發生於海溝的淺震,已證明是由
正斷層所引起。這些正斷層有人用板塊彎曲外緣發生張裂來解釋。根據這一事實有人認為板塊所以俯衝,不是被一種力量推下去的,而是被一種力量拉下去的,其理由是:(1)冷卻的板塊密度增大;(2)下插的板塊因壓力增加,發生物相轉換,使礦物岩石密度增大;(3)
洋脊高,海溝低,板塊會像滑坡一樣從洋脊向海溝滑動。總之,由於這些原因可以把板塊給拖下去。哈珀計算下沉的拖拉力比洋脊的推擠力大7倍。但所有這些構想的力,可能實際是存在的,但同樣不能得到直接證據和可靠的數理模擬。福賽斯(Forsyth)和
上田誠也(1975)認為
板塊運動是8種力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他們認為板塊俯衝時,向下的拉力起了重要作用。
地體概念
在
板塊構造學說中,關於構造事件和
造山作用的模式,只有
岩石圈板塊
俯衝作用和
板塊碰撞作用所形成的
島弧、火山和褶皺山脈等。但近年人們發現了很多以
斷層為邊界的地質實體,這些地質實體與其相鄰區域相比,顯示出具有不同的地質構造、
沉積建造、生物化石群落、地質歷史等,但卻不具有俯衝或碰撞的痕跡,而只顯示出是從遙遠距離遷移(或漂移)而來的與原地
地質體拼貼或聯結在一起的特徵,這種呈獨立於鄰區的外來體稱為地體,或稱構造地層地體。換言之,地體就是通過不同途徑拼貼或聯結在
大陸邊緣或
褶皺帶邊緣的外來的岩石圈碎塊或岩片。
地體的概念,是1972年在研究美國西部加里福尼亞州克拉馬斯山中、晚古生代地層和中生代三疊-
侏羅紀地層時發現它們拼貼在一起而提出來的。後來,在美國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部,發現
古生代島弧岩石組合和中生代地層的拼合特徵,建立了
北美大陸地體拼貼帶中的第一個典型實例——
蘭格利亞。地體概念的提出,對現代
岩石圈板塊構造模式是一種補充,即除了俯衝和碰撞造山形式外,還有不俯衝不碰撞的地體拼貼這種模式。
但是,迄今對地體的含義還有不同的認識。D.瓊斯(1983)認為地體是為斷層所圍限、具有區域性延伸的地質統一體,以具有與其毗鄰地區不同的地質發展史為特徵,地體的規模尺度可大至僅次於大陸,也可以小至僅有幾平方千米。D.豪威爾和
郭令智等認為地體既是板塊的一部分,也是推覆體的一部分。地體可以是
岩石圈板塊解裂開來的一些小片或地殼板片,板塊和地體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伸入
地幔的“有根”塊體,而地體一經漂移拼貼在
大陸邊緣上,則實際上已脫離了深部基礎。地體也可以是逆沖或滑脫所形成的巨大推覆體,成為具有一系列疊瓦構造的岩片。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地體,它們都是外來系統,和原地系統在岩石、構造、生物群、生態等方面有本質的區別,而且
古地磁位置、
同位素年齡等也有極大差異。地體拼貼形成增生構造,往往改變了原來的地殼或板塊
平衡狀態,產生新的俯衝運動;或者使增生的地體再剪下成碎片而分散,形成離散地體。地體的增生和離散,都是在一定的
地質時代和一定的地區發生的,同一定的構造事件或
地殼運動密切相關。
我國許多地區都可以發現地體構造的實例。如浙江西北部和東南部,被一條NE-SW向大斷裂所分割,這兩部分呈現明顯的地質不連續現象,二者基底也迥然不同,其東南一塊被認為是拼貼上來的地體。又如天山
褶皺帶,也發現有許多地體拼貼構造。再如
海南島,根據白堊紀岩石樣品古地磁測定,當時是位於現今
北部灣地區與華南大陸連在一起,在白堊紀晚期因地殼拉張作用,海南島向南漂移到當前位置。除此,
台灣島也是從大陸分離出去的離散地體,於
新生代初遷移到現今地點。
板塊構造學說是綜合許多學科的最新成果而建立起來的大地構造的學說,是當代地學的最重要的理論成就,並被認為是地球科學的一次革命。它從大量
海洋調查實際材料出發,對大洋殼的新生和代謝過程作了詳盡的論證,獲得最近兩億年來地殼變化的理論模式,從一個側面豐富了地質學和
地球物理學的理論。特別是它以地球整個
岩石圈的活動方式為依據,建立世界範圍的
構造運動模式,所以板塊構造學說又稱全球構造學說,這是其他以大陸範圍內的各種
地質現象為依據而建立的各種
大地構造學說所無法比擬的。
雖然如此,
板塊構造學說畢竟是以海洋和大洋殼為基礎建立起的構造學說,大洋殼上的沉積物年齡只有2億年,而大陸殼的岩石年齡可以高達30多億年,個別甚至超過40億年,
岩漿活動、構造作用、
變質作用也複雜得多,當前對
板塊邊界和
大陸邊緣等活動情況已了解很多,但是對板塊內部(簡稱板內)及大陸地質歷史演化過程,如何利用
板塊理論來予以揭示,仍然是一個難題。尤其是關於地殼生長的機制,主要依據
上地幔物質對流或熱柱等學說予以解釋,而所有這些說法當前無法以實驗或令人足以信服的方式予以論證。關於
板塊驅動力的問題,雖然有關學者提供了多種可能方式,但仍然是處於求索過程中。除此,還有一些難於解釋的矛盾現象,如已知
大洋中脊是
地幔物質上升形成新洋殼的場所,海溝和
島弧是洋殼俯衝消融的地方,但在東太平洋北部發現兩種情況卻在一個地方同時存在。又如,陸殼厚度很大,可達數十千米,
褶皺變形非常複雜,而洋殼厚度很小,最薄處只有5-6km,卻不曾褶皺而只作剛性運動,這樣現象也是一時不容易講清楚的。
但是,板塊構造理論的建立有著眾多的科學依據和測量數據,其科學基礎是堅實而深厚的。隨著日新月異的科學手段的套用、調查領域的廣度和深度的日益開拓,相信將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科學資料。例如,當代除了利用“上天”技術,用
衛星監測手段獲得和積累地球的各種信息資料外,還利用“入地”技術即用深鑽的辦法向地球深層進軍。俄國已經在
摩爾曼斯克附近的
科拉半島上鑽出了12km多的深洞,取出了迄今為止最深的岩心。德國也在鄰近
捷克斯洛伐克邊境的上普法爾茨的小城溫迪施埃申巴赫鑽探世界最深的鑽孔,最終目標是12km甚至14km。“入地”比“上天”還難,因為鑽至10km以後,地溫將升至300℃,壓力將超過2500Pa,其壓力相當一個汽車輪胎內壓力的1000倍,但當前已經具有在這樣條件下鑽進的尖端技術。又如,當今“下海”探測技術也已取得飛躍的進展。日本海洋科技中心不僅研製出深水6500m級載人潛水調查船,而且還研製出能夠潛到水深11000m的不載人探測機,可以在承受1.1×10
9Pa條件進行海溝探測工作。不載人深海探測機的第一個探測目標是世界最深的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11034m)。若探測成功,說明可以在任何海底深潛航行,成為深海研究等地球科學領域研究的重要“武器”。
本世紀70年代以來,在國際間特彆強調國際多學科合作,並建立相關組織和制定合作研究計畫。如在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ICSU)下建立的“
聯合會間岩石圈委員會”(ICL)便是其中之一。至1991年已有62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
岩石圈計畫的工作,中國是最早參加國之一。1990年已經執行一個新的岩石圈研究計畫,以
全球變化的地球科學、當代動力學和深部過程、大陸岩石圈、大洋岩石圈等為主題,廣泛深入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