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斷層

轉換斷層

岩石圈板塊的守恆型邊界,三大板塊邊界類型之一。加拿大人J.T.威爾遜1965年創立的一個斷層新類型。岩石圈板塊沿轉換斷層相對運動,但板塊體積恆定不變。意思是斷層的運動方向和運動性質在斷層的兩端發生了轉換,由平措變化為拉開,表現為以脊軸為界,左右兩側的地質體整體的做同步的分離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轉換斷層
  • 外文名:transform fault
  • 所屬板塊岩石圈板塊
  • 創立時間:1965年
  • 位置:橫切洋中脊或俯衝帶
  • 特性:一種巨型水平剪下斷裂
  • 理論提出者:加拿大地質學家威爾遜
釋義,起源與發展,特點及意義,

釋義

轉換斷層(transform fault)橫切洋中脊或俯衝帶的一種巨型水平剪下斷裂。此稱為加拿大地質學家威爾遜於1965年提出。其長度可達數千公里,影響寬度可達100—200公里。斷裂兩側洋中脊脊軸相對錯斷距離可達數百至千餘公里。轉換斷層的存在是海底擴張說的有力證據。

起源與發展

論證“地質史詩”的學者,還有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威爾孫。1965年他提出“轉換斷層”概念,是驗證海底擴張的有力證據。
所謂“轉換斷層”,是指大洋中脊的橫向斷裂帶。這種斷裂帶過去一直認為是平移斷層,沒有重視。可是威爾遜提出了與眾不同的概念。事實上,平移斷層與轉換斷層是根本不同的兩種類型的斷層。轉換斷層產生的原因是大洋中脊軸部向兩側擴張所引起的相對運動。威爾遜不只是對轉換斷層作了力學分析,而且用地球物理資料加以驗證。後來根據地震資料,充分說明轉換斷層是地殼組成單位(後來叫“板塊”)的接合邊界之一,其錯動方向指示海底擴張方向(也就是板塊運動方向)。這為後來板塊學說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來源與資料來源。

特點及意義

轉換斷層在洋底均呈線性分布,長度數百至數千公里,它們不僅使兩側洋底有很大高差,且平移錯斷了洋底的重力和磁異常條帶。大陸區內的轉換斷層,情況更為複雜。轉換斷層具平移剪下斷層性質,但與平移斷層不同,後者在全斷層線上均有相對運動。但轉換斷層只在錯開的兩個洋中脊之間有相對運動;在洋中脊外側因運動的方向和速度均相同,斷層線並無活動特徵。由於洋底岩石圈背離洋中脊向兩側推移,轉換斷層另一端最終與邊界或消亡邊界相遇而中止。
轉換斷層的提出為證實板塊構造學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岩石圈板塊在地球表面運動的軌跡就是轉換斷層,其運動特徵符合歐勒定律。岩石圈板塊運動的轉換斷層具共同轉動極,證明岩石圈板塊運動具球面剛體轉動性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