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蛇綠岩套
- 英文:ophiolite)
- 定義:是一組由蛇紋石化超鎂鐵岩、
- 簡單稱:蛇綠岩(
概況,成因,基本特徵,術語發展,科學發現,研究意義,相關礦產,
概況
蛇綠岩套是一種可與大洋岩石圈對比的獨特的鎂鐵質-超鎂質岩石組合,一個發育完整的蛇綠岩包括以下岩石序列:(l)超鎂鐵質雜岩,由不同比例的二輝橄欖岩、方輝橄欖岩和純橄欖岩組成,具有變質變形組構;(2)堆晶輝長質雜岩,以堆晶結構為特徵;(3)鎂鐵質席狀岩牆(床)雜岩;(4)鎂鐵質火山雜岩,主要為枕狀玄武岩,常見枕狀構造;(5)與蛇綠岩伴生的岩石有富鈉的長英質侵入岩和噴出岩、矽質岩、薄層頁岩和少量灰岩。
蛇綠岩套(ophiolite suit)簡單稱為蛇綠岩(ophiolite),就是一組由蛇紋石化超鎂鐵岩、基性侵入雜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積物構成的岩套。在地學中這個就是有名的Steinmann“三位一體”概念,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蛇綠岩與大洋岩石圈的演化有密切的關係,而且二者在岩石類型和岩石序列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研究蛇綠岩的組成、成分及成因是了解大洋岩石圈結構、變化及動力學的主要途徑。(簡單地說蛇綠岩就是由於兩個板塊碰撞的時候溫度很高而導致了碰撞接觸帶的洋殼物質發生了變質而形成的。)
蛇綠岩代表地史時期存在一個廣闊的大洋。
成因
基本特徵
蛇綠岩套的層序與大洋岩石圈剖面可以逐層對比,枕狀熔岩和岩牆雜岩與大洋層2,堆積輝長岩與大洋層3,堆積橄欖岩和變質橄欖岩與大洋上地幔彼此一一對應,且對應層的地震波速值也很接近,可以把蛇綠岩看作是大洋岩石圈的代表。而大洋岩石圈是在板塊離散邊界上,在海底擴張中心形成的,如洋中脊、邊緣海(弧間盆地)、陸間盆地。
蛇綠岩套
術語發展
蛇綠岩(Ophiolite)這個術語是布隆奈爾特(Brongniart)於1827年提出的,它的希臘文含義是蛇紋狀岩石﹐中文曾音譯為“奧菲奧岩”。隨後在1905年斯梯曼(Steinman)把它定義為:由細碧岩和玄武岩到輝長岩和橄欖岩規則排列的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火成岩石的組合,岩石中含有由後期變質作用產生的蛇紋石、綠泥石、綠簾石和鈉長石,它們的形成與地槽發展的早期階段密切關。
科學發現
根據科學家們的考察研究,蛇綠岩套同海洋底部的岩石非常相似。所以地質學家們把它看作是古海洋地殼的殘骸。在五千萬年以前的漫長地質時期里,喜馬拉雅地區是分隔歐亞大陸與印度大陸的一片汪洋大海,這海叫特提斯海(屬於古地中海的一部份)。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套就是古特提斯海洋地殼的殘餘碎塊,印度板塊向北漂移、俯衝時被擠出地表的。它把原來為海洋分隔的二個大陸連線起來,所以地質學家們又把它稱為雅魯藏布江縫合線。
研究意義
蛇綠岩可以形成於洋中脊、弧後盆地、弧前盆地、島弧等構造環境。大陸上發現的蛇綠岩﹐多數是大陸裂解或弧間擴張的產物﹐而不是洋中脊蛇綠岩。蛇綠岩不但是為大多數地質和地球物理學家們所接受的板塊構造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在解釋喜馬拉雅山形成這一重大地質理論問題時具有特殊的意義。由於蛇綠岩與大洋岩石圈的演化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研究蛇綠岩的組成、成分及成因也是了解大洋岩石圈結構、變化及動力學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