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一種類型。為地球演化到出現軟流圈之後,由大量軟流圈物質通過巨大擴張帶湧出而迅速形成。不僅圈薄、冷重、緻密、剛硬(最剛硬的部分位於地幔2060千米處),...
岩石圈,地質學專業術語,是地球上部相對於軟流圈而言的堅硬的岩石圈層。厚約60~120公里,為地震高波速帶。包括地殼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頂部,由花崗質岩、玄武質岩和...
大洋型地殼構造域(oceanic crustal structuare domain)是岩石圈斷塊的一級構造單元。...
§4.5 DSDP/ODP與地質構造和岩石圈研究 4.5.1 大洋鑽探與地質構造研究 4.5.2 大洋鑽探與岩石圈研究 §4.6 DSDP/ODP與深部生物圈 4.6.1 DSDP與深部生物圈 4.6...
擴張作用使岩石圈破裂而形成的一系列狹長的斷陷帶。在某一大區域大致同一時期內,在相同構造環境下形成的裂谷群組合的總稱。...
新的岩石圈研究計畫已從1990年開始執行。新計畫包括4個研究主題,即全球變化的地球科學,當代動力學和深部過程,大陸岩石圈以及大洋岩石圈。每個主題又包含若干前沿的...
岩石圈斷塊(lithospheric fault block)是地球表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圈以上)被岩石圈斷裂切割和圍限的最大一級的斷塊。...
岩石圈的化學演化 - 地球形成以來的地質歷史時期中地殼和上地幔化學成分的變化。...... ②正常大洋地幔放射性元素比大陸地幔的高一倍左右,而大洋軟流圈是虧損鈾、...
軟流層(Asthenosphere)又叫軟流圈,位於上地幔上部岩石圈(Lithosphere)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間,是一個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內圈層。...
是指大洋岩石圈板塊在島弧或山弧外側的海溝處向大陸岩石圈板塊或另一個大洋岩石圈板塊之下的俯衝消減作用。B型俯衝表現為從海溝向島弧或向大陸震源深度增加,構成一...
島弧玄武岩(island arc basalts, IAB)又稱為島弧拉斑玄武岩,為大洋玄武岩的一種, 具有低鹼拉斑質岩石化學特點,呈串珠狀分布於大洋俯衝帶之上。其典型地球化學特點...
第12章 深海地球物理和大洋形態的變化第13章 大洋岩石圈的研究:沉積蓋層第14章 大洋岩石圈研究:地殼基底與上地幔第15章 裂離和轉換大陸邊緣的研究...
確定了勉略帶東延存在古大洋岩石圈殘塊以及板塊俯衝作用,為恢復重建秦嶺造山帶三板塊兩縫合帶構造格局及其演化過程提供了重要的約束。(5)華南大陸西部構造格局及其與...
根據流行的理論,島弧形成於兩個岩石圈板塊(組成地球表面各塊段的巨大剛性板體)會聚之處。當碰撞時,其中一個板塊具有重的大洋地殼,向下猛插,並被擠入具有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