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狀熔岩

枕狀熔岩

枕狀熔岩呈橢球狀,併疊加在一起。橢球的表面是玻璃質,內部有發射狀構造,外形渾圓,狀似枕頭。是熔岩在水中迅速冷卻、凝結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枕狀熔岩
  • 外文名:Pillow Lava
  • 屬性:地質學名詞
  • 岩質玄武岩質或安山岩質
  • 形狀:內有發射狀構造,外形渾圓
  • 發現地區:西藏安多縣東巧區
簡介,形狀,形成原因,繩狀熔岩,考察發現,相關知識,

簡介

枕狀熔岩(Pillow Lava)指具有枕狀構造並認為是在水下環境中枕狀熔岩形成的那些熔岩的總稱。它由稍不規則的橢圓體或多數球體聚集而成,在每個橢圓體上發育有從中心向外放射的裂隙,看上去就像枕頭似的(見圖)。橢球體的中心由較粗粒的岩石組成,周圍部分則為極細粒結構,有時為玻璃質。這種熔岩常是玄武岩質或安山岩質,多見於細碧岩中。
枕狀熔岩枕狀熔岩

形狀

枕狀熔岩呈橢球狀,併疊加在一起。橢球的表面是玻璃質,內部有發射狀構造,外形渾圓,狀似枕頭。是熔岩在水中迅速冷卻、凝結而成。

形成原因

枕狀熔岩是火山在水下噴發形成的,外形渾圓形似堆疊在一起的枕頭。
當熔岩從水下流出時,由於快速的冷卻使熔岩流表面形成韌性的固體外殼。隨著熔岩流內部壓力增大,外殼破裂,就會象擠牙膏一樣,擠出新的熔岩,隨後再次形成外殼。如此循環往復,便產生的枕狀熔岩。
枕狀熔岩枕狀熔岩
如果一座火山在海底爆發, 由於海水的溫度低, 岩漿一離開火山口, 便會迅速冷卻收縮, 而在火山口附近形成一小包像枕頭形狀的熔岩, 稱為枕狀熔岩。
新的岩漿再冒出, 會將之前冷卻凝固的枕狀熔岩向兩邊推開, 如此漸漸就會形成一小堆的枕狀熔岩堆積在火山口附近。

繩狀熔岩

繩狀熔岩又稱結殼熔岩或波狀熔岩,表面似波狀起伏或似長繩盤繞,是熔岩流動過程中起伏捲動所造成。

考察發現

1980年6月,在西藏安多縣東巧區附近第一次發現了一套保存很好的枕狀熔岩。這套枕狀熔岩的發現,聯繫到它所處的地質環境,在地質上是很有意義的。
枕狀熔岩枕狀熔岩
東巧枕狀熔岩位於東巧區東南約7公里的當木曲溝口右岸山坡上,出露範圍長約2公里,寬約300一500米。呈北西西向延伸。枕狀熔岩的產狀為走向290,傾向南西,傾角為70左右,與區域地層產狀近似一致。
枕狀熔岩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為主,有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等。枕狀體大小一般在30一60厘米左右,很多大的超過l米以上。枕狀體大多呈橢圓形,橫斷面呈圓形或橢圓形,具同心圓狀構造。枕狀體表面常具氣孔及杏仁狀構造,一些枕狀體外圈較表面具棕褐色的冷凝邊。枕狀體與枕狀體之間為灰綠色斑雜暗紫色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的基質,多具千枚狀構造,有些也見具有氣孔及杏仁構造。枕狀熔岩的成因一般認為是岩漿自水下噴出後,順坡流動,快速冷凝而形成。
枕狀熔岩之北為超基性岩,岩體亦呈北西西向延展,與枕狀熔岩大體平行排列,岩體東西延伸很長,斜切了茲格塘錯西南角。岩體以斜輝輝橄岩為主,夾有純橄岩、斜輝橄攬岩和輝石岩,在純橄岩中常含鉻鐵礦。岩石相當破碎,不同岩石問、礦脈與圍岩間界線清晰,常有明顯的斷層分隔。岩體侵入在侏羅紀、砂頁岩夾灰岩的地層中,而被早白堊世的圓笠蟲灰岩所不整合,說明這個岩體大約是在一億三千萬年到一億五千萬年間形成的。
枕狀熔岩之南為暗灰綠色泥質矽質岩,含鈣質,中薄層狀,具細條帶狀構造,它可能是夾在淺灰綠色中薄層狀泥質鈣質粉砂岩及泥灰岩中。在這些地層中還見有火山岩、輝綠岩等,火山岩中還見有矽質岩及紅色灰岩碎塊。這套地層總體似為火山岩、薄層哇質岩、鈣質泥岩(可能含凝灰質)的互層,類似深海相復理石沉積。
枕狀熔岩的外貌與現代大西洋底的枕狀熔岩幾乎一模一樣;與公認為典型蛇綠岩地區阿曼的枕狀熔岩、日喀則地區的枕狀熔岩都無多大區別。因此,東巧枕狀熔岩很可能亦屬蛇綠岩套中的枕狀熔岩層;而且東巧一帶還有超基性岩、輝綠岩、火山岩、矽質岩及深海相復理石,因此,在這裡存在一條蛇綠岩——地縫合線是完全可能的。它代表了一億五千萬年前的大洋底,是一條比雅魯藏布江縫合線更早的縫合線。

相關知識

岩石圈:顧名思義,岩石圈是由岩石組成的,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我們要理解岩石圈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地殼和上地幔?進而了解岩石在地殼和上地幔中是如何分布的?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個半徑有6370多公里的橢球體,它從表面向地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殼是地球的最表層,由於地球表面有陸地和海洋,因此,又有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之分。大陸地殼一般厚度為33-35公里,最厚地區大約為50-70公里。我國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殼厚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平均厚度可以達到70公里。
大陸地殼通常分為三層,由三種不同成分的岩石組成。最上面是沉積岩層,向下依次是玄武岩層和花崗岩層;
大洋殼的厚度很小,平均僅為6-8公里;大洋地殼最上面是很薄的海底沉積物,向下是玄武岩,在海底形成的玄武岩由於海水的作用,岩石被塑造成一個接一個排列的“枕頭”,地質學家把這種玄武岩叫做“枕狀熔岩”,這是在大陸玄武岩中見不到的一種地質現象。深海鑽探和地震研究發現,洋殼玄武岩下面還發育有岩牆狀的輝長岩和輝綠岩,以及由超鎂鐵質岩石蝕變形成的蛇紋岩。
從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的結構可以看出,遍布於地殼中的岩石在分布上具有一定規律性。洋殼和陸殼在岩石組成上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大洋地殼中至今沒有發現花崗岩層,而在大陸地殼中花崗岩體卻有大面積的分布。
在我們對地殼的結構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後,人們自然會問:地幔又是由什麼岩石組成的呢?它們和地殼中的岩石又有什麼不同?在地球結構中,地幔厚約2800公里,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部分。上地幔主要由橄欖岩類組成,下地幔是由密度高的鐵鎂氧化物組成。
根據地球物理測量的研究成果,上地幔頂部主要是由鎂鐵質和超鎂鐵質成分的岩石組成的,只是橄欖岩類岩石比地殼中的矽鋁質和矽鎂質岩石的比重要大。由於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都是由岩石組成的,所以,地質學家們把它們統稱為岩石圈。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認為在大洋中脊處岩石圈厚度接近於零,到大陸下部大約100-150公里處,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徑比較起來,只是薄薄的一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早在1926年,地震學家古德寶就發現在堅硬的岩石圈下邊存在著一個低速帶,這個低速帶相當於軟流圈,深度大約在100-250公里。實際上,軟流圈並不軟。從計算和模擬實驗表明,在軟流圈中,只有大約0.5%的局部地區發生了熔化。但是,因為岩石圈剛性較大,相比之下,軟流圈就多少帶有一點塑性和流動性。
1910年,德國氣象學家A-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到本世紀六十年代,板塊構造學說問世。這個學說的實質是岩石圈板塊運動學,連續的地震活動帶把岩石圈分裂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板塊在軟流圈上漂移。實際上,不僅大陸板塊在漂移,大洋板塊也在漂移。科學家們在古氣候、古生物、古地磁和深海鑽探等很多方面找到了大陸飄移的證據。
岩石圈板塊運動與岩石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例如,岩漿岩帶和變質岩帶常分布在板塊邊緣,而且,板塊的類型不同,岩石組合也隨之變化;全球現代活火山也主要分布在板塊邊界上,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鏈”是火山活動帶,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活火山。同時,火山活動帶也是地震活動頻繁的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