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脈

安第斯山脈

安第斯山脈(蓋丘亞語:Andes;奇楚亞語:Antis)屬於科迪勒拉山系,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亘約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安地斯山脈將狹窄的西海岸地區同大陸的其餘部分分開,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徵之一,它對山脈本身及其周圍地區的生存條件產生深刻的影響。位於阿根廷境內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為西半球南半球第一高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

安第斯山脈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第斯山脈
  • 英文名稱:Andes Mountains; 
  • 別稱:南美洲脊樑,安弟斯山脈,,安蒂斯山脈
  • 所屬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 地理位置:南美洲的西岸
  • 走向:由北向南
  • 長度:8900餘千米
  • 寬度:最寬750公里
  • 起點:特立尼達島
  • 終點火地島
  • 主峰:阿空加瓜山(6959米)
  • 最佳遊玩季節:8至10月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地質歷史,考察勘探,成因新說,地理環境,地形地勢,土壤,氣候,自然資源,居民民族,山區居民,原住民族,經濟,農業,畜牧業,出口,交通,面臨危機,冰山縮水,生存危機,保護措施,

歷史

地質歷史

安第斯山系是基於早期地質活動的新生代(最後的6640萬年)期間地球板塊運動的結果。
地質上屬年輕的褶皺山系,形成於白堊紀末至第三紀阿爾卑斯運動,歷經多次褶皺、抬升以及斷裂、岩漿侵入和火山活動,地殼活動仍在繼續,為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
其中阿空加瓜山為安第斯山最高峰,海拔6962米。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為世界最高火山,海拔6893米,南美洲多火山,它們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這裡共有40多座活火山
組成科迪勒拉的岩石年齡古老,開始是亞馬遜堅穩地塊(或巴西地盾)受侵蝕的沉積物約於4.5億至2.5億年前淤積在堅穩地塊的西側。這些淤積物的重力使地殼下陷,產生的壓力和熱量又使淤積物成為更耐久的岩石。因此,砂岩、粉砂岩和石灰岩分別變成石英岩頁岩和大理石。約2.5億年前,組成地球大陸塊的地殼板塊結合成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後來盤古大陸及其南部貢德瓦納古陸(Gondwanaland)發生分裂,板塊向外分散,南美洲大陸板塊與納斯卡(Nazca)大洋板塊互相碰撞(或會合),產生造山運動,因而形成安地斯山脈。
約1.7億年以前,南美洲板塊隨著東面大西洋展開而向西漂移;納斯卡大洋板塊的東緣在下面受到南美洲大陸板塊西緣的壓力,納斯卡板塊潛沒,這種複雜的地質基質開始向上隆起。這種潛沒-隆起過程伴隨著來自地幔的大量岩漿的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大陸板塊西部邊緣的火山弧,後又將熾熱的熔岩噴射到四周大陸的岩石中;這後一過程產生大量的岩脈礦脈,其中含有具有經濟價值的、豐富的礦物,這對後來人類移居安地斯山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這種活動的強度在新生代期間──特別是在1500萬至600萬年前──進一步加強,於是出現了科迪勒拉的外形。作為最後結果的山系垂直差極大,從太平洋海岸外的秘魯-智利(阿塔卡馬)海溝的底部,到與之水平距離不足322千米(200哩)的高山嶺之間的高度差達12192米(4萬尺)以上。形成安地斯山脈的地殼運動迄今尚未結束,作為通常稱之為“火環”的更大的環太平洋火山系的一部分,安地斯山仍處在火山活動期,容易發生破壞性的地震。

考察勘探

如上所述,安地斯山脈已有數千年人類居住史,到1530年代西班牙人征服南美洲時,高地的原住民已對安地斯山脈有了全面的了解,並在其中建成了廣大的城市和道路網。西班牙的早期勘探伴隨著掠奪和搶劫,雖然他們在統治過程中也在安地斯地區建設了許多現代化城市。
歐洲人對安地斯山脈的首次系統考察,以題為《地理錄》(Relaciones geograficas,1579~1585)的一系列調查報告的形式出現,該書在逐步深入詳盡的問答中記載了有關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大量地理的和經濟的資料。1735年,由法國博物學家拉孔達明(Charles-Marie de La Condamine)率領的探險隊開始測量安地斯山赤道子午線的弧度,且對厄瓜多山脈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考察。德國博物學家兼探險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進行了一系列更為重要的考察,他於1799年抵達委內瑞拉的海岸,在5年內對安地斯山脈的地質、氣候、生物(特別是以高度為基礎的生態區)進行了無數次的調查研究。
到19世紀中期,現已獨立的安地斯各國曾發起並資助對山區進行科學的勘探。當時參加這項活動的在厄瓜多有英國登山家溫伯爾(Edward Whymper),在秘魯有秘魯人索爾丹(Mariano Paz Soldan),以及繪製了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詳細地圖的義大利地理學家科達齊(Agostino Codazzi)。自19世紀後期以來,對安地斯山脈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經濟發展,特別是採礦和鐵路建設。

成因新說

科學家表示,安第斯山脈可能經歷過“瘋長期”,其高度曾在200萬到400萬年里增長了一倍。
科學家的新發現表明,板塊構造(一種促使陸地形成、運動以及山脈形成的作用)理論也許應該更新了。
地質學家原先估計,綿延在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系是在過去4000萬年里逐漸隆起形成的。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地質學副教授卡瑪拉·加爾齊奧內說,如果山脈抬升速度很快,就會對氣候和生物進化產生影響。
安第斯山脈綿延7000公里,高山眾多,地勢陡峭,最高峰海拔6900米,山脈平均海拔4000米。
安第斯山脈是板塊運動的產物,主要是因為納斯卡板塊俯衝到南美板塊下方,於是抬升了山體。這一過程仍然在進行,還引發地震和火山噴發。
加爾齊奧內和研究搭檔在《科學》雜誌上撰文稱,他們對沉積物進行研究後認定,安第斯山脈曾在幾千萬年里抬升緩慢,然後在距今1000萬年至600萬年間突然加快了升高速度。
這表明安第斯山脈的形成應歸功於“拆沉作用”。當海洋板塊與陸地板塊相撞時,一般理論都認為大陸板塊會發生褶皺形成山脈。加爾齊奧內說,褶皺會在地殼下方形成一個沉重的“根部”,固定住地殼。
傳統理論認為,地底深處的地幔軟流層會緩慢侵蝕這個“根部”,使山脈隨著地殼的加厚而逐漸抬升。
但加爾齊奧內卻提出了另一種理論,即“拆沉作用”使“根部”溫度上升,變成粘稠的糖漿那樣的物質,並向下滲漏,然後突然崩潰,陷入熾熱的地幔中。位於“根部”上方的山脈便突然與其脫離,開始抬升。

地理環境

地形地勢

其中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左右,為西半球的第一高峰。
此外安第斯山脈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約5897米。南美洲諸重要河流的發源地。
安第斯山脈不是由眾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條單線組成,而是由許多連續不斷的平行山脈和橫斷山脈(或科迪勒拉)組成的,其間有許多高原和窪地。分別稱為東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東、西山脈界線分明,勾勒出了該山系的主體特徵。東、西科迪勒拉總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東科迪勒拉有幾處向東凸出,形成形似半島的孤立山脈,或像位於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秘魯毗連地區的阿爾蒂普拉諾那樣的山間高原。
世界陸地上最長的山脈,幾乎是喜瑪拉雅山脈三倍半,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主幹。南美洲西部山脈大多相互平行,並同海岸走向一致,縱貫南美大陸西部,大體上與太平洋岸平行,其北段支脈沿加勒比海岸伸入特立尼達島,南段伸至火地島。跨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 、智利 、阿根廷等國 ,全長約8900千米。一般寬約300千米,最寬處在阿里卡(Arica)至聖他克盧斯 (Santa Cruz)之間,寬約750公里。整個山脈的平均海拔3660 米,有許多高峰終年積雪,海拔超過6000米 ,由一系列平行山脈和橫斷山體組成 ,間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超過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為西半球的最高峰。
北段
(南緯4.01°以北):山脈成條狀分支 、隔以廣谷和低地 ,各條山脈多代表背斜構造,通過侵蝕,軸部出露花崗岩、片麻岩等古結晶岩,兩翼則殘留著白堊紀、第三紀砂岩和石灰岩。位於哥倫比亞,朝北向東延伸,最後加勒比島的島弧相連。
中段
(南緯4.58°~27.93°):寬度和高度顯著加大,東、西科迪勒拉山脈之間楔入寬闊的山原--玻利維亞高原。從秘魯到智利,在此山脈由西北轉為東北走向。此地安第斯山的寬度最大,也有最多的火山活動遺蹟,據知有超過900個的火山,高度由5000到7000米南段安第斯山,從智利一直到巴塔哥尼亞海岸,這一段有相當多的活火山。
南段
(南緯27.65°以南):高度和寬度逐漸減縮,東、西科迪勒拉合二為一。由於縱橫斷層交錯,加以第四紀冰川和流水的侵蝕作用,山地顯示分割破碎的形態,普遍具有阿爾卑斯型地貌特徵。

土壤

決定安地斯山脈土壤種類及其性質的氣候、原始物質、地勢和生物之間的複雜變化,受到海拔高度的深刻影響。一般地說,安地斯山脈的土壤比較年輕,由於山勢陡峭而易受風雨的嚴重侵蝕。
在火地島和巴塔哥尼亞安地斯南部難以形成土壤,冰河和強風作用使許多地方只剩下幾乎裸露的岩石。已發現的泥炭沼、灰壤和草地土壤都有厚層的腐殖質,排水很差。湖泊地區有火山土壤,富於有機物,便於排水。南緯45°以北,在海拔較高的地區土壤直接由岩石風化而成,較低的地區土壤呈棕紅色,並摻有礫石和石英,侵蝕嚴重。
南緯37°以北,阿塔卡馬沙漠由受到嚴重侵蝕的沙漠土壤覆蓋,缺乏水分和有機物,礦物鹽的含量卻很高。這類土壤(其間稍有差異)分布在沿西科迪勒拉至秘魯北部一帶。
從玻利維亞到哥倫比亞,高原和東科迪勒拉東側土壤的性質與高度密切相關。在安地斯荒野高原上,發育初期的土壤呈黑色,含有有機物。在1829~3658米(6000~12000尺)的高度上,盆地底部和緩坡上有棕色、紅色和黑色土壤。在排水較差的地方,比較肥沃;這類土壤對玻利維亞、秘魯和厄瓜多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哥倫比亞的稀樹草原土壤呈棕灰色,有一層深度不同的不滲水的黏土層。
高海拔的土壤稀薄多石。從東科迪勒拉東側,向下直到亞馬遜河流域,稀薄、發育不良的潮濕土壤受到嚴重的侵蝕。湖泊和潟湖的附近為隱域土壤,包括腐殖黏土和鹼性土。從智利至厄瓜多的西科迪勒拉,由火山灰形成的土壤亦屬此類。
大部分安地斯地塊的土壤為泛域土──沖積土和混有未經充分風化的碎石片的淺層土壤。在哥倫比亞,布滿沙質棕黃色泛域土的山坡和狹谷,是大咖啡種植園的基地。

氣候

一般從火地島向北至赤道,溫度逐漸上升;但高度、臨海、降雨、秘魯(洪堡)寒流以及地形風障等因素,使氣候變得多種多樣。科迪勒拉的外坡(面向太平洋或亞馬遜河流域的山坡)與內坡的氣候有頗大的差別,這是因為外坡受到大洋或亞馬遜河流域的影響。永久性的雪線的高度也有很大的變化,在麥哲倫海峽為792米(2600尺),到南緯27°上升為6096米(2萬尺),以後開始下降,到哥倫比亞安地斯山脈為4572米(1.5萬尺)。與世界其他山區一樣,由於方位、緯度、晝長和迎風面及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產生各種不同的小氣候。特別是秘魯,因為小氣候眾多,是世界上自然環境最複雜的地區之一。
安第斯山脈雪景安第斯山脈雪景
高海拔處的低氣壓或許對植物不那么重要,但海拔高度卻造成了一些氣候變化,如氣溫、風、輻射和乾旱,這些決定了安地斯山脈不同地區的植物生長。一般說來,安地斯山脈可被畫分成幾個高度帶,每個高度帶有其典型的主要植被和動物;但緯度也造成了南部和北部的不同,靠近太平洋和亞馬遜盆地地區則反映了東、西科迪勒拉山脈內、外側山坡間的差異。
往北的情況與此不同。西科迪勒拉山的南部特別乾旱,在秘魯中部和北部稍為潮濕一點(有濕氣和少量降雨),而在厄瓜多哥倫比亞則有大量或中等降雨量,相當潮濕。植被因此隨氣候而異︰南部植被稀少,類似荒漠,但在較高海拔處有乾草原。動物有小型南美鹿美洲獅兔鼠豚鼠毛絲鼠、駱駝、小鼠和蜥蜴;鳥類有神鷹、山鶉蹼雞等。農業潛力很差。在東科迪勒拉山東側,從玻利維亞向北有繁茂的植被,大部分為熱帶森林,叢林動物豐富。
11500~13400呎之間,地勢通常崎嶇不平,難以耕作。在哥倫比亞,這一地帶為高山稀疏草地或亞高山稀疏草地,有季節性降雨;在厄瓜多雨量豐富;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的高山稀疏草地有中等或稀少的降雨。13400~15700呎(貧瘠乾冷高原),植被由能抗禦低溫和夜間冰霜的植物組成;在1.6萬呎以上,幾乎沒有什麼植被。
綜上:安第斯山脈屬於熱帶沙漠氣候
降水
降水量變化很大。南緯38°以南年降水量超過508毫米(20寸),往北降水量減少,並有明顯的季節性。再往北到玻利維亞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秘魯高原、厄瓜多的谷地和哥倫比亞的稀樹草原,降雨適中,但雨量懸殊很大;在秘魯西科迪勒拉的西側降雨量甚小,在厄瓜多和哥倫比亞降雨量有所增加,在東科迪勒拉的東側(亞馬遜河流域一側)經常下大雨,並有季節性。
溫度
1633米(4900尺)以下為熱帶氣候;向上至2499米(8200尺)為亞熱帶氣候,晝間炎熱,夜間溫暖;2499~3505米(8200~11500尺)晝間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很大,安地斯山脈的這一區域氣候最為宜人;3505~4933米(11500~14800尺)氣候一般寒冷,4115~4785米(13500~15700尺)為高原氣候,溫度經常在冰點以下;最後,在4785米(15700尺)以上的山頂和山脊為極地嚴寒氣候,寒風刺骨。

自然資源

安第斯山區的主要礦藏有有色金屬、石油、硝石硫磺等。有色金屬礦多與第三紀、第四紀火山活動和岩漿侵入有關,特別是以礦脈和岩脈形式侵入到上層的岩漿體,如安山岩、閃長岩、玢岩等。最突出的是銅礦,礦區從秘魯南部至智利中部,為世界最大的斑岩型銅礦床的一部分,世界最大的地下銅礦採礦場就在此山脈中,在地底深達1200米,採礦坑道總長超過2000多千米。石油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北段的山間構造谷地或盆地中。
安地斯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礦區之一,南部礦區的範圍特別遼闊。主要礦物有∶智利和秘魯的銅,玻利維亞的錫,玻利維亞和秘魯的銀、鉛和鋅,秘魯、厄瓜多和哥倫比亞的金,哥倫比亞的鉑和祖母綠,玻利維亞的鉍,秘魯的釩以及智利、秘魯和哥倫比亞的煤和鐵。廣闊的石油礦床分布在整個安地斯山脈的東側。安第斯山脈孕育了無比巨大的銅礦,這裡有世界最大的地下銅礦,深入地表以下1200米,龐大的地下坑道總長超過2000多千米,採礦的自動化程度極高,地下生活設施完善。
氣候和植被類型複雜多樣,垂直分帶明顯,隨緯度、高度和坡向而異。北段地處低緯,綜合反映熱帶濕潤的基本特徵。低地和低坡地帶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7℃以上,年降水量多超過2000毫米,熱帶山地常綠林所占比重很大。由下向上,氣候和植被類型依次更替,直至高山冰雪帶,垂直帶圖譜完整。中段自北向南氣溫年較差增大,降水量減少,主要反映乾旱特徵。南段地處中、高緯,體現溫涼濕潤特徵。最冷月平均氣溫在低於10℃,最熱月平均氣溫以上0℃。
安第斯山脈發現的侏儒蛙安第斯山脈發現的侏儒蛙
在安第斯山脈,動植物的生存能力大部分取決於海拔高度,植物群落的生存也由氣候、濕潤的程度和土壤等條件決定,而動物則賴有豐足的食物來源才能生存;永久雪線是動植物生存的上限。有些植物和動物可以在任何海拔高度上生存,其他的則只能生活在某一高度。
貓類很少生活在1.3萬尺以上,白尾小鼠通常不低於1.3萬尺(4330米),最高可達1.7萬尺(5667米)。無峰駝美洲駝、栗色羊駝、羊駝和駱馬)主要為高原動物,生活在11200~12800尺(3733~4267米)之間高度,但也可在海拔較低的地方生活得很好。據認為,神鷹可以高飛至2.6萬尺(8667米)。
如氣溫、風、輻射和乾旱,這些決定了安地斯山脈不同地區的植物生長。一般說來,安大哥的地方遜盆地地區則反映了東、西科迪勒拉山脈內、外側山坡間的差異。
大約在南緯35°的一個地帶把安地斯山脈畫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往南,在巴塔哥尼亞安地斯山脈,植物屬南方系統而不是安地斯的。

居民民族

山區居民

雄偉壯觀的安第斯山脈是南美洲開發最早的地區,中段山區保留著古代印加帝國的許多文化遺蹟。居民主要為印歐混血種,其次為印第安人克丘亞族和艾馬拉族。
人類出安地斯山的時間較晚,已發現的人類最早的遺蹟也只有1萬至1.2萬年,雖然此前很久可能已有人居住。高山缺氧,特別是在3658米(1.2萬尺)以上,要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活,要求在生理上使軀體內的細胞產生深刻的適應性的變化。在安地斯山人類曾永久居留的最高高度為5212米(17100尺),暫時勞作的高度為5639~5791米(18500~19000尺)。
巴塔哥尼亞高原到玻利維亞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的南界,安地斯山人煙稀少。少數小批的農民和牧羊人生活在較低的山坡上和科迪勒拉的低濕平原上。再往北從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安地斯山區內有上述國家最大的人口集中地和最重要的城市。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生活在3048米(1萬尺)以上的居民占很大的比例。
玻利維亞約有一半人口是說艾馬拉語克丘亞語的印第安人,其餘大多數是說西班牙語的梅斯蒂索人(或混血人); 古代烏魯人的遺民生活在的的喀喀湖地區。人口主要分布在荒野高原(除半遊牧的牧羊人外,主要為礦工)和較低的狹窄河谷內(居民從事農業)。
在秘魯高度超過3505米(11500尺)的地區,人們最重要的活動是採礦,但大多數安地斯居民務農,以及飼養綿羊、山羊、美洲駝羊駝,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也逐漸增多。一部分說艾馬拉語的印第安人生活在南部的的喀喀湖周圍;但當地居民大多數說克丘亞語,說克丘亞語的人占高地居民的大多數。
厄瓜多安地斯山的居民主要是說克丘亞語的人和梅斯蒂索人,南方有小批的卡納里人(Canari),北方有薩拉薩卡人(Salasaca)。農業是主要的職業,有些印第安人製造陶器和編織。
在哥倫比亞,絕大部分人口居住在高度為1524~3200米(5000~10500尺)的地區。印第安人只占很少一部分,生活在東科迪勒拉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中科迪勒拉和南部山區。咖啡種植區高約914~1981米(3000~6500尺),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原住民族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的中部最寬處只有640千米,而它的長度卻有8900千米。這裡山勢陡峻,海拔大部在3000米以上,不少高峰超過6000米。綿延的山嶺,層巒疊嶂,氣勢磅礴,是一個神秘的地區。據考古材料證明,安第斯高原在歷史上曾經歷過一系列較高的古代文明時期,並創建了獨具特色的印加文明
秘魯拉奧羅亞(La Oroya) 山脈下的孩子秘魯拉奧羅亞(La Oroya) 山脈下的孩子
古老的文明相伴著一個神奇的傳說:在安第斯山上曾有過一個神秘的“小人國”。這個國家的人們雖然身材很矮小,卻健壯剽悍,兇猛好鬥。他們有一些非凡的本領,如:在懸岩峭壁上攀緣樹木,簡直勝過猩猩;在崎嶇山道上快步奔跑,動如猿鳥。他們的武器主要是木棍、石塊、長矛和弓箭等。弓是用山羊角製成的,小箭塗有烈性毒液。他們具有高超的射擊本領,擅長於在奔跑中發射冷箭,而且百發百中。他們常常背著成筐的毒箭,藏在山坡的草叢、石隙、洞口、樹上,出其不意地伏襲其他部落的人和牲畜。尤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對伏擊到的戰俘屍體,不僅要把死人身上的肉挖下來生吃掉,而且要把死人的腦袋砍下來,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使整個頭顱縮小到只有人的拳頭那么大,而相貌不變。他們把這種已縮小了的頭顱當作勝利的紀念品,懸掛在自己住房的門前,或者用繩索捆帶在自己身上,以此作為光榮和吉祥的標誌。獵取人頭最多的人被譽為部落的“英雄”,深受全部落的尊敬和歌頌。但奇特而神秘的縮頭術卻只有他們本部落的成年男人才知道,絕不向外人泄露機密。因此,縮頭術成了他們獨有的絕技,外人全然不知。“小人國”與鄰近的阿拉巴霍族人長期浴血奮戰。他們越戰越猛,很少死亡,而阿拉巴霍族人卻被他們殺死了大半。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們居住區域突然發生的一次火山爆發,徹底摧毀了整個“小人國”。“小人國”在地球上消失了,他們的縮頭術也就失傳了。
以上所言雖是傳說,然而卻是有實物為證的,在秘魯國立人類學和考古學博物館的庫房裡,就保存著幾個被縮小的人頭原物,確只有拳頭般大小,其中一個留著八字鬍須、禿頭、滿臉怒氣,十分生動有趣。1934年冬,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兩個職員到洛基山脈去採挖金礦,發現一個約1米高的洞,洞內漆黑如墨。他倆進入洞內,發現了一具高不及膝的小人乾屍。這意外的發現使他倆感到無比的驚訝和新奇。他們把這具乾屍送往卡斯帕醫院去鑑定,經過X光透視及多項化驗,最後公布的科學鑑定結果是:此“小人”身高僅48厘米,皮膚銅黃色,骨骼與人類的一致;左鎖骨有明顯的重傷痕跡,身上還留存不少傷痕;牙齒整齊而鋒利,犬牙尖長,前額很低,而眼睛與面部的比例卻比人類的大;從整個體形的發育程度來判斷,此“小人”是個60多歲的男性。洛基山的這一奇異發現被美國許多報紙作為重要奇聞,在第一版刊登後,轟動了全美國。於是,得到了許多與此相類似的訊息:在此發現以前,卡斯珀市的一個律師、一個買賣舊汽車的商人、一個矯形專家和一個墨西哥牧羊人都曾發現過此類“小人”乾屍,可惜的是當時均未引起重視而失落了,只有矯形專家理察珍藏了一個他發現的“小人”乾屍。這具乾屍後來由理察的女兒贈送給懷俄明州立大學作研究之用,得以妥善保存。洛基山關於“小人”乾屍的發現再次引起人們對南美縮頭術傳說的探索興趣。
1935年以後,一些科學家興致勃勃地對南美洲“小人國”的縮頭術之謎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其中取得較突出成就的是挪威學者托爾·海雅達爾。他在1947年曾冒險進入厄瓜多密林考察,並根據考察經歷而撰寫了《孤筏重渡》一書。在這本書中,較詳細地記述了南美洲的縮頭術。據該書說,生活在基維陀熱帶森林裡的一支印第安人,抓獲外族人中的仇人後,總是砍掉頭顱,把頭骨砸碎後挖掉,然後在掏空了頭骨的頭皮里裝上熱沙,經過特製,整個頭顱便會縮小到只有拳頭那么大,而相貌不變,以此作為勝利品而保存下來。一些學者認為,托爾·海雅達爾的這一記述和論斷是可信的。
由於“頭顱縮小之謎”在科學研究上具有重大的價值,因而引起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視。50年代以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斷派遣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深入考察,又有一些重要的發現。他們在一個被莽林掩蓋的山岩上,發現幾十個一尺多高的龕式洞穴,每個洞壁間赫然陳放著一個僅拳頭般大小的人類頭顱,不僅五官俱全,而且科學家經過生理切片等一系列檢驗,證明它們都是成年人的頭顱。這些發現更引起了全世界許多科學家的關注。醫學教授弗格留申為解開“縮頭術”之謎,冒著生命危險,幾次深入到據說仍在進行“縮頭術”的與世隔絕的希巴洛斯族人的密林住地去。但是,由於希巴洛斯族對外來人懷有仇恨心理,弗格留申儘管在那裡一呆就是幾年,仍然無法了解到他們的機密。直到有一年,當地傷寒病流行,希巴洛斯族對此束手無策,而弗格留申卻用高明的醫術救活了整個部落,才終於博得了他們的好感和信任,部落元老破例把機密“特山德沙”傳授給了弗格留申。原來,希巴洛斯族盛行一種奇特的殯葬儀式:族裡人死了,祭師就把死者的頭顱割下,用一種名叫“特山德沙”的草藥劑浸泡,把頭顱縮小成拳頭一般大小,既保持原來面目而又經久不爛;如果是受全族尊敬的酋長、元老死了,則全身都用“特山德沙”的草藥微縮劑泡浸,使全身縮製成不到一尺高的“小人”乾屍,以供全族祭祀。那么,希巴洛斯族的草藥微縮法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小人國”的神秘“縮頭術”呢?看來,這或許是有共通處,但卻是難以證實的了。

經濟

農業

在安地斯山發展農業很困難,作物的產量相當低。水源供給不足,高原的大部分地區乾旱或季節性降雨雨量很少,並且沒有規律。海拔高的平原氣候寒冷,莊稼經常受到霜凍。地勢崎嶇不平,土壤發育不良;即使有肥沃的谷地,但都十分狹小。
因此,安地斯山區的農產品大部分供當地消費。不過,有些農產品的產量較大,可供出口,如咖啡、菸草和棉花;此外,儘管禁止生產,大量的古柯(生產古柯鹼的原料)仍從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出口。通過灌溉增加可耕地面積的可能性極為有限。

畜牧業

高原地區的天然牧場廣泛用來飼養牛群。哥倫比亞出口牛,秘魯有規模巨大的罐裝牛乳廠和家畜加工業。在秘魯和玻利維亞廣泛飼養綿羊、山羊、美洲駝和羊駝,這兩個國家都出口羊毛和羊駝毛。

出口

由於美國宇航局1980年重新在安第斯山區發現了古印加文明時的主要食物的藜麥,藜麥已經成為當今發達社會的時尚健康食品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迅速成為全球的主要出口國,占全球產量的98%,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

交通

對交通來說安地斯山脈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嚴重地影響該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生產中心一般遠離海港,多山的地形使修築和維護鐵路和公路困難重重,而且費用浩大。遍布各地的馱運小路網仍在小鄉鎮之間,以及農村與市鎮之間繼續發揮作用,馬、驢和騾被廣泛使用,哥倫比亞的牛、秘魯和玻利維亞的美洲駝也被用來運輸物資。
安第斯山脈上的公路安第斯山脈上的公路
多數鐵路是為了運輸礦產品修建的,國內其他鐵路系統則很少得到發展。在智利和阿根廷之間有兩條國際鐵路∶一條連線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一條連線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和沙爾塔(Salta)。玻利維亞的拉巴斯(La Paz)與布宜諾斯艾利斯、安托法加斯塔、智利的阿里卡,並經過的的喀喀湖與阿雷基帕和秘魯的馬塔拉尼(Matarani)之間有鐵路連線。秘魯有兩條重要的國內鐵路∶一條從普諾(Puno)到庫斯科,另一條從利馬到塞羅德帕斯科(Cerro de Pasco)和萬卡韋利卡(Huancavelica); 第二條是世界上最高的鐵路,當通過蒂克里奧(Ticlio)山口時高度約為4816米(15800尺)。厄瓜多的主要鐵路從基多(Quito)到瓜亞基爾。哥倫比亞的主要鐵路連線波哥大和加勒比海岸。
因為在相隔遙遠的大小谷地修築鐵路和行駛火車成本太高,公路更適合於安地斯山農村地區。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沿安地斯科迪勒拉的各國都在山區內並穿過山區擴建公路網,雖然只有一小部分公路路面經過鋪築。泛美高速公路蜿蜒通過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山區,將各主要城市連線起來;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的各條公路,也屬於泛美高速公路系統。
在安地斯山空運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它比陸上交通的困難少。哥倫比亞秘魯的空中航線有很大的發展。

面臨危機

冰山縮水

20個英國環保組織在拉丁美洲召開大會討論全球變暖的影響,一份安第斯山脈冰川正在融解的報告令在場的科學家震驚。
報告指出,安第斯山脈的查卡塔亞冰山是玻利維亞數座城市的主要水源,然而它將在15年後徹底融化;安第斯山脈延續在秘魯境內的著名山峰胡阿斯卡魯,山上冰雪已經融化了1280公頃,冰山覆蓋率僅為30年前的40%;智利的奧希金斯冰山100年來“縮水”了15千米;阿根廷的烏帕薩拉冰山正以每年14米的速度消失。在哥倫比亞,冰山較之1850年消失了80%,而厄瓜多的主要冰山在20年間損失一半。

生存危機

秘魯水資源管理機構主席卡爾門·菲力普說,“安第斯山脈冰雪的這種融化速度意味著災難的來臨。從短期看,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遭遇嚴重的洪災和土石流,而從長遠看,我們將失去賴以生存的水資源。”
根據哥倫比亞環境部門1983年的報告,哥倫比亞的埃爾·科庫伊國家公園的5座冰山將在300年後消失,後來,該部門再次得出結論,他們的消失時間是25年。菲力普稱,“冰雪融化,人們開始在高原開墾土地採伐樹林,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科學家們表示,安第斯山脈的積雪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它導致安第斯山脈的降雪降雨變得極不規律。自1970年來,安第斯山脈,尤其是山脈東部的降雨量不斷增大,已經引發數次大規模洪災。但在南美洲中部和智利南部,降雨量卻逐年減少。2005年,亞馬遜盆地還發生特大旱情。在今後50年,南美洲四周海平面將持續上升,直接威脅到拉丁美洲的60個沿海大城市,這些城市將面臨颶風的嚴峻挑戰。

保護措施

地質上屬年青的褶皺山系。火山,地震頻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內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脈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海拔5897米。南美洲諸重要河流的發源地。氣候和植被類型複雜多樣,富森林資源以及銅、、銀、金、、鋅、、鎢、硝石等重要礦藏。山中多埡口,有橫貫大陸的鐵路通過。泛美公路沿縱向谷地和海岸溝通安第斯山區各國。
安第斯山脈
溫度隨高度不同有很大的變化。例如在秘魯和厄瓜多安地斯山1494米(4900呎)以下為熱帶氣候;向上至2499米(8200呎)為亞熱帶氣候,晝間炎熱,夜間溫暖;2499∼3505米(8200∼11500呎)晝間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很大,安地斯山脈的這一區域氣候最為宜人;3505∼4511米(11500∼14800呎)氣候一般寒冷,晝夜間、晴天與陰天的溫差很大,夜間溫度在冰點以下;4115∼4785米(13500∼15700呎)為荒野高原氣候,溫度經常在冰點以下;最後,在4785米(15700呎)以上的山頂和山脊為極地嚴寒氣候,寒風刺骨。
動植物。在安地斯山脈,動植物的生存能力大部分取決於海拔高度,白尾小鼠通常不低於1.3萬呎,最高可達1.7萬呎。駱駝(美洲駝、栗色羊駝、羊駝和駱馬)主要為高原動物,生活在11200呎∼12800呎之間高度,但也可在海拔較低的地方生活得很好。據認為,神鷹可以高飛至2.6萬呎。
在高原上(河谷、平原、山嶺和科迪勒拉山內坡),生物又與高度密切相關。熱帶棕櫚和終年積雪在幾哩之內可並見,但高度卻可從1600呎的深峽至2萬呎以上的高峰和山脊不等。在8000呎以下,植被反映了乾燥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類型,農業相當重要︰哥倫比亞重大的咖啡工業主要坐落在這帶溫暖山谷中。8200∼11500呎之間是安地斯山脈人口最稠密的地帶,一些大城市都位於這裡,這裡也是農業的主要所在。溫差從山谷里的溫暖到平原、稀樹草原和山坡上的適中溫度(可低至10℃〔50℉〕)不等,有季節性降雨和來自河流的水。此一地帶也適合畜牧和飼養家禽。
科學家們建議拉丁美洲各國政府不要再犯美國和歐洲等國的錯誤,不要輕易在本國修建大壩,也不要過度開採煤炭與石油,因為這些行為都有可能導致氣候變化、冰川融解。在智利與阿根廷邊境上正在實施的PascuaLama金礦項目將導致3座礦山的積雪融化,這些雪水夾雜著開礦時產生的有毒物質從山上流下,會對人們生活造成危害。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外電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冰川在過去40年已縮小接近50%。
這項研究預計安第斯山脈大部分冰川可能將一起融化。
研究人員將此種現象歸咎於全球暖化,地球的溫度上升0.7℃,並稱之為前所未有的冰川危機。
此外,據一些科學家表示,位於南美國家玻利維亞的查卡塔亞山冰川已經完全消失,該處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滑雪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