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基帕

阿雷基帕

阿雷基帕,秘魯南部城市,阿雷基帕省首府。位於秘魯南部的米斯蒂火山山麓地帶的奇利河谷地,土地肥沃且水源充足,是秘魯南部最大的文化、工商業中心。

阿雷基帕原為印加古城,1540年改建。屢遭地震破壞。秘魯南部最大工商業城市和行政、文化、軍事中心。毛紡業居全國之首,還有皮革、食品、塑膠、煉鋼等多種工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阿雷基帕
  • 外文名稱:Arequipa
  • 行政區類別:市
  • 所屬地區:阿雷基帕省
  • 電話區號:0051
  • 地理位置:秘魯南部城市
  • 機場:阿雷基帕機場
  • 氣溫:年平均氣溫14.4℃
地理位置,名字由來,歷史文化,世界遺產及景點,

地理位置

該城保存了很多狀況良好的西班牙殖民美洲時期的建築物,大部分由白色的火山岩石建成,故該城有La Ciudad Blanca(白城)的稱號。古城區於200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古教堂(1612年)、大學和博物館。鄰近有溫泉及印加文化遺蹟,為遊覽勝地。鐵路、公路通外港莫延多及庫斯科等城鎮。人口約64萬。位於秘魯南部的米斯蒂火山山麓地帶的奇利河谷地,土地肥沃且水源充足。海拔2304米。氣候乾爽溫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4.4℃ ,年均降水量109毫米 。1425年以前為印加帝國古城,1540年在古城址上興建。曾屢遭火山、地震破壞。秘魯南部最大的文化、工商業中心。工業以毛紡織、皮革、食品加工、塑膠、煉鋼、小型化工為主。周圍灌溉農業發達。為南秘魯高地駝羊、駱馬及羊毛的主要市場。為交通樞紐,位於泛美公路上,有鐵路連線庫斯科、莫延多港。市內有大學、博物館、教堂及其他運動娛樂設施,並有溫泉、印加文化遺蹟。
阿雷基帕

名字由來

其中一種說法,相傳當第四任印加帝國國王初見該城的宏偉,說了Ari, quepay,在蓋丘亞語中解作“是,這裡”,阿雷基帕的名字來源於此。 該城其後在地震中被毀,西班牙人在1540年重建。另一種說法是該名來源於艾馬拉語,由ari(山峰)+kipa(位處)而來,意指“在山的附近”,是指該城位處El Misti附近。
阿雷基帕阿雷基帕

歷史文化

考古發現阿雷基帕位處的肥沃山谷早於公元前5000 – 6000年已有人聚居。在15世紀,該區由艾美拉印第安人控制,其後被印加人占領,成為供給印加帝國農產品的重要基地。現代的阿雷基帕城建立於1540年8月15日,由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的特使Garcí Manuel de Carbajal負責。一年後,西班牙的查理五世授予城市資格及紋章(沿用至今)。西班牙殖民時期,在秘魯總督轄區中該地的西班牙人聚居比例最高,眾多的遺蹟及建築具有濃厚西班牙風格,並發展出麥士蒂索人(混血兒)族群。但1940年代起,來自秘魯各地的人大量湧入,改變了該市的人口和文化特徵。
在殖民時期及共和初期,該市相對較為自主,但情況在1870年南部鐵路通往海港Mollendo後有所改變,開始發展太平洋貿易。在1930年代,與泛美公路接通,藉此與美洲其他地方加強聯繫。自此,阿雷基帕發展成利馬與秘魯南部之間的商業中心。
阿雷基帕是秘魯在19世紀爭取獨立的重要基地,其後也是秘魯與智利間的硝石戰爭(1879 – 1883)之重要軍事據點。
該市有兩所主要大學:州立的Universidad Nacional de San Agustín de Arequipa(建於1828年)及私立的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Santa María(建於1961年)。另外,秘魯大型運動場Estadio de la UNSA設於阿雷基帕,曾於2004年舉辦美洲杯足球賽。
2012年11月1日,秘魯阿雷基帕市政府、中國駐秘魯大使館、阿雷基帕聖瑪利亞天主教大學和該校孔子學院在阿雷基帕市舉辦了中國文化周。

世界遺產及景點

2000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雷基帕列為世界遺產。
當地富有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安達魯西亞及西班牙特色,著名景點包括建於16世紀的Santa Catalina Monastery、Goyeneche Palace、Casa del Moral,以及市郊的Yanahuara區等。阿雷基帕氣候全年乾燥,位處三座山的山麓,自然景觀有可卡峽谷(Colca Canyon),是世界上最深的山谷之一。阿雷基帕的機場為Rodriguez Ball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