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釋義,特點,分類,形成與演化階段,形成,演化階段,研究意義,
釋義
大陸邊緣是指大陸與大洋盆地的邊界地。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以及海溝等海底地貌-構造單元﹐平行於大陸-大洋邊界延伸千餘至萬餘公里﹐寬幾十至幾百公里。它現代分布於各大洋周圍﹐在地質歷史時期中分布在古大陸與已經消失的古大洋之間的邊界地帶。大陸邊緣可分為被動大陸邊緣和活動大陸邊緣。
大陸邊緣作為洋陸兩大巨型地質、地貌單元的過渡地帶,是板塊劇烈活動帶、地震發震帶和物質交換帶,匯集了全球90%的沉積物,也是各種地質構造活動與沉積作用記錄的主要載體,還是海洋資源富集和海洋經濟發展的主要場所,並與大陸架海域劃界密切相關,因此,不儀受到地球科學界的高度重視,也量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
特點
也稱太平洋型大陸邊緣、主動大陸邊緣、匯聚大陸邊緣等。其陸架狹窄,陸坡較陡,陸隆被深邃的海溝所取代。地形複雜,高差懸殊。與被動大陸邊緣位於漂移著的大陸的後緣相反,活動大陸邊緣是漂移大陸的前緣,屬於板塊俯衝邊界,地震、火山活動頻繁,構造運動強烈。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緣、印度洋東北緣等地。它在太平洋周圍表現最為顯著,故又稱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大陸架比較狹窄,一般寬僅幾十公里。海溝的兩坡很陡,坡度達5°~10°,其中堆積著濁積物﹑矽質沉積﹑火山碎屑和滑塌堆積。由於大洋板塊在海底處的俯衝作用,海溝及其附近的沉積物受到“鏟刮”,而強烈變形,形成疊瓦狀逆掩斷層和混雜堆積。海溝和與其伴生的島弧或山弧所構成的溝弧系也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衝的產物。主動型大陸邊緣集中了地球的最主要的地震活動,地震震源帶勾畫出了板塊俯衝的三維空間產狀(見貝尼奧夫帶)。活動大陸邊緣與相鄰陸地上的構造帶相平行,可進一步分為:①安第斯型大陸邊緣,由海溝火山島弧的大陸架和大陸坡構成;②島弧型大陸邊緣,由海溝與火山島弧的大陸架和陸坡構成;③科迪勒拉型大陸邊緣,後期具有平行海岸的轉換斷層。
分類
根據板塊構造理論,由於大洋板塊的擴張作用、俯衝作用和剪下作用,形成三種不同性質的大陸邊緣:張裂型(被動陸緣)、俯衝型(主動陸緣)和剪下一轉換型。 張裂型陸緣是穩定的並被厚的沉積物覆蓋的邊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兩側,所以也被稱為大西洋型邊緣,反映了板塊的裂谷一離散一沉降的構造過程俯衝J型陸緣以慢烈的地震火山等構造活動以及深海溝為特,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罔,所以也被稱為太平洋型陸緣 剪下一轉換型陸緣主要通過走滑斷裂的剪下作用形成,特點簡單,分布相對較少。
形成與演化階段
形成
由於大洋岩石圈的擴張而造成的由拉伸斷裂所控制的寬闊的大陸邊緣,又稱穩定大陸邊緣。其鄰接的大陸和洋盆屬同一板塊,由大陸架﹑大陸坡和陸基所構成。無海溝發育。它在大西洋周圍最先被詳細研究,故又稱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地貌上它以具有較寬的大陸架為特徵﹐大陸架寬30~300公里﹐與大陸坡之間坡度轉折點在極區深達600米,在赤道不超過100米﹐大陸坡坡度為0.2°~0.04°,其下為坡度略小於0.01°的寬80~500公里的陸隆。大陸架實際上是非常厚的巨大沉積體的表面,它們形成於穩定持續的沉降構造環境中,而且極少經受變形。大陸坡的坡腳沉積層厚達5公里,這是由於大陸坡的基底沉降,沉積物填入所形成的。大陸坡上分布有很多海底峽谷,它們把大陸坡的沉積物輸至陸隆和深海盆地。陸隆主要由濁流和等深流的沉積楔所構成。被動型大陸邊緣是最初大陸裂谷的所在地,因此有一系列階梯狀正斷層和地塹地壘等伸展構造發育在沉積物和基底中。這種大陸邊緣常常切斷鄰近的大陸上的較老的構造。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側﹑印度洋西北側﹑澳大利亞周圍﹑南極洲周圍,白令海阿拉斯加大陸邊緣﹑鄂霍茨克海的西伯利亞大陸邊緣﹑日本海的西伯利亞和朝鮮大陸邊緣﹑東海和南海的中國大陸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