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

板塊構造

板塊構造(plate tectonics)理論是一種現代地球科學理論。其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Wilson,1965)。板塊構造認為,地球表層岩石圈)是由厚度大約為100-150 km的巨大板塊構成,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在海洋,其餘均包括大陸和海洋。板塊間的分界線海嶺、海溝、大的褶皺山脈和裂谷與轉換斷層帶。該理論對地質地理學以及生物學影響很大。不同大陸上地層、礦產、動植物分布,幾乎只有通過板塊構造的理論才能夠解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塊構造
  • 外文名:plate tectonics
  • 提出時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 學科:構造地質學
基本釋義,運動形式,邊界分類,六大板塊,海陸分類,陸地板塊,海洋板塊,大小分類,大板塊,中板塊,小板塊,動力學,

基本釋義

岩石圈分成若干板塊,就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樣飄浮在玄武岩質的軟流圈上,進行非常緩慢的移動。當板塊運動的時候,各個大陸之間就表現出了相對的水平運動(稱之為大陸漂移continent drift)和碰撞和離析,從而構成地球表層的地質地理景觀

運動形式

具有三種可能的運動形式:第一是新板塊的形成,在板塊交界處或者邊緣,由於熔岩湧出和冷卻產生新板塊,這類邊緣板塊一般都沉積在海底,但是如果這些板塊上面有陸地,那么陸地就會隨之而相對運動,這種邊緣可能由一塊大陸中間的斷裂開始。比如東非大峽谷(The great rift valley in East Africa)就是兩個板塊分離初期階段的例子,當這兩部分大陸徹底分開之後,海水就會淹沒斷層部分,進而形成一個新大洋。分離的初期,這兩塊陸地還具有相同的植物和動物區系,原種的滅絕和新種屬的進化導致兩塊陸地的動植物區系發生變化。
第二種板塊運動形式是板塊相對趨近運動,如果一個或者兩個板塊邊緣都是很薄的海洋岩殼,那么,一個板塊就可能滑向另一個,當兩個板塊運動到一起時,它們之間的摩擦造成戳穿和劇烈運動,因而產生地震帶。海洋下沉岩殼向更深層地殼運動,在接近熱核(hot core)深層時融化,然後融化的岩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現象。如果這兩個板塊攜帶著大陸,那么,它們將相互接近。大陸殼比海洋岩殼密度小,所以,如果一個大陸接近一個下沉板塊邊緣的時候,就不會滑向另一塊岩殼的下面,所以,就會防止它下面的板塊繼續下沉。如果兩塊板塊各具有一片陸地,相互碰撞時都不會塌陷退讓,撞擊的結果形成長長的山脈。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就是由於4000-4500萬年前,印度板塊亞歐板塊相撞形成的,現仍然在緩慢上升。
第三種是板塊邊緣相互碰撞滑開,加利福尼亞的San Andreas斷層(fault)顯示向北滑動的太平洋板塊和向南滑動的北美板塊。
可見,大陸都是由一塊被稱為泛大陸(Pangea)的超級古陸分離形成的,大約在2億年前分成兩半,一半是Laurasia,另一半是Gondwanaland。一旦大陸被分割成不同的陸塊,互相之間就被浩瀚的大海彼此孤立,同時每塊大陸上的動植物也被隔離,各自獨立進化的結果導致彼此不同的生物地理格局。

邊界分類

因此按照板塊學說,約可將板塊邊界分類如下:
(1) 建設性或分離型的邊界(又稱擴張邊界,divergent boundary):兩個相鄰板塊向互相分離的方向走,如大西洋著名的中洋脊
(2) 破壞性或聚合型的邊界(convergent boundary):兩板塊衝撞在一起時,其中一塊板塊受到擠壓而俯衝進入地函,形成隱沒帶。如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太平洋板塊下面,產生全球最深之馬尼亞那海溝。
(3) 存留、轉換或剪下型的邊界(transform boundary):這個邊界與擴張邊界都是近乎垂直的面,最典型為美國加州聖安德烈斯斷層

六大板塊

根據勒皮雄(Le Pichon)等人觀點,全球岩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
美洲板塊北美洲,西北大西洋、格陵蘭島、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 - 南極洲及沿海
亞歐板塊- 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 - 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洋板塊 - 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大部分印度洋
太平洋板塊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

海陸分類

陸地板塊

亞歐(Eurasian)板塊、阿拉伯(Arabian)板塊、非洲(Africa)板塊、北美(North American)板塊、南美(South American)板塊、南極洲(Antarctica)板塊

海洋板塊

太平洋(Pacific)板塊、菲律賓海(Philippine)板塊、納茲卡(Nazca)板塊、可可斯(Cocos)板塊、印度-澳大利亞(Indian-Australian)板塊、加勒比(Caribbean)板塊。此外,還有人劃分出許多小版塊和微板塊,關於微版塊,學術界正處在熱烈的討論之中,尚無定論。

大小分類

大板塊

太平洋板塊:大部分太平洋
亞歐板塊:大部分歐亞大陸及東北大西洋
非洲板塊:大部分非洲及部分大西洋、地中海
南極板塊:南極洲大陸及附近海域
北美板塊:大部分北美洲及部分大西洋
南美板塊:大部分南美洲及部分大西洋
印度洋板塊(澳洲板塊):東印度洋及澳大利亞

中板塊

納茲卡板塊:東南太平洋
菲律賓板塊:西太平洋菲律賓海
科科斯板塊:東太平洋中美洲沿岸海域
加勒比板塊:加勒比海域
胡安·德福卡板塊:東太平洋,美國華盛頓州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沿海
斯科舍板塊(斯科蒂亞板塊):南大西洋,火地島東南方向的狹長海域
阿拉伯板塊:阿拉伯半島及附近地區
印度板塊:印度次大陸
努比亞板塊索馬里板塊):非洲東部東非大裂谷以東,馬達加斯加以及西印度洋,正在形成中
巽他板塊:南中國海、南中南半島、安達曼海、蘇門答臘島爪哇島蘇拉威西島加里曼丹島及附近海域

小板塊

伍德拉克板塊(木百靈板塊):紐幾內亞島東北部分
愛琴海板塊:希臘南部及愛琴海海域
阿爾迪普拉諾板塊:南美洲西部,秘魯、智利和玻利維亞之間
探險家板塊:加拿大溫哥華島西部
土耳其板塊(安納托利亞板塊):土耳其大部
加拉帕戈斯板塊: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位於納茲卡、可可斯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北加拉帕戈斯板塊:加拉帕戈斯板塊以北的更小板塊
格陵蘭板塊:格陵蘭島部分
緬甸板塊安達曼群島以東的長條型板塊
阿穆爾板塊:朝鮮半島、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日本海大部及日本四島南半部分
加洛林板塊:西太平洋紐幾內亞以北海域
胡安·斐迪南斯板塊:東太平洋上,南極板塊、納茲卡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長江板塊揚子板塊):中國南部及東海
康威礁板塊:斐濟西側
新海布里地板塊:萬那杜附近
巴爾默勒爾板塊:斐濟北側
福圖納板塊:太平洋福圖納島附近
班達海板塊:東南亞班達海海域
克馬德克板塊:紐西蘭以北的狹長板塊
伊朗板塊:伊朗、伊拉克及巴基斯坦間的三角區
馬努斯板塊:紐幾內亞北部海域
北俾斯麥板塊:紐幾內亞附近俾斯麥海南部
南俾斯麥板塊:紐幾內亞東部和新不列顛
馬里亞納板塊馬里亞納海溝以西的狹長板塊
紐阿福歐板塊:湯加以西
設德蘭板塊:南極半島頂端海域
安第斯杜諾爾板塊(北安第斯板塊):南美洲北部,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地區
沖繩板塊:日本沖繩群島附近長條形板塊
所羅門板塊:索羅門群島西北海域
里維拉板塊:墨西哥西海岸中部以外海域
帝汶板塊帝汶島及附近海域
南桑維奇板塊:南大西洋
塞席爾板塊:西印度洋塞席爾附近
摩鹿加海板塊:摩鹿加海海域

動力學

關於板塊運動的動力機制,人們有很多解釋。但首先這個驅動力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能產生足夠大的力;2,必須合乎物理學(流體力學、熱力學等)基本原理;3,符合根據地球物理觀測得出的地球內部性質;4,驅動力所產生的效應要與現代岩石圈的性狀和動態相一致,也就是說能圓滿解說觀察到的各種地質現象。按照赫斯海底擴張說來解釋,認為大洋中脊地幔對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質不斷從這裡湧出,冷卻固結成新的大洋地殼,以後湧出的熱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殼向外推移,自中脊向兩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擴展,不斷為大洋殼增添新的條帶。很多人認為這個驅動力就是地幔對流,雖然這中間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除了地幔對流以外,人們還提出了俯衝板塊動力拖拉機制、順坡下滑機制等。這些說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也都有讓人懷疑的地方。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地幔對流模式中軟流圈是主動的,岩石圈是被動的;其他幾種模式中軟流圈是被動的,岩石圈是主動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