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是田一名演唱的歌曲,發行時間:2022年11月9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偶戲
- 歌曲原唱:田一名
- 填詞:阿寧
- 譜曲:阿寧
- 編曲:KITO
- 發行日期:2022年11月9日
- 製作人:雨菲
- OP:繁星互娛
《木偶戲》是田一名演唱的歌曲,發行時間:2022年11月9日。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漢族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
木偶戲(單檔布袋戲),浙江省蒼南縣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單檔布袋戲,俗稱“掌上戲”。其起源一般認為傳自閩南,亦有稱是祖傳的,未有定論。流傳地以平陽、蒼南為中心,輻射泰順、瑞安、洞頭、溫嶺及閩東北一帶。其...
木偶戲(五華提線木偶),廣東省梅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梅州市五華縣的木偶戲(五華提線木偶),民間又稱“懸絲戲”,明初由福建輾轉傳入,至21世紀初已有600餘年歷史。清末民初十分興盛,五華縣有20多個木偶戲班...
遼西木偶戲產生的時間較晚,大約起於清末,至21世紀初才100多年的歷史。遼西木偶戲設計、製作創始人蔡大田(蔡萬榮),1899年出生在遼西錦州。他編創的木偶劇《嫦娥奔月》製作精良。遼西木偶戲的另一個關鍵人物是關劍青,生於1926年,...
木偶戲(文昌公仔戲),流傳於海南省文昌市地方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文昌公仔戲又稱“木偶戲”,是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一個戲曲藝術品種。元代時海南已出現俗稱為“公仔戲”的手托木頭班,用於表演的公仔(偶像)頭部約...
木偶戲,又稱“木人戲”“傀儡戲”,遍布中國除西藏、新疆、內蒙古外之大部分地區的城鄉,是中國傳統藝術寶庫中最燦爛的戲劇瑰寶之一。上海是中國木偶戲盛行的地區之一,以往學者對上海木偶史的研究,多以清末道光年間為起始,至今不過二...
木偶戲(杖頭木偶戲),江蘇省演藝集團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文化特徵 江蘇省演藝集團木偶劇團,移植、改編、創作了一批以木偶絕活為龍頭的精品力作,形成了“形神兼備、瀟灑俊逸”的藝術風格。在秉承傳統舉功、捻功、走...
木偶戲(湖南杖頭木偶戲),流傳於湖南省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偶戲(湖南杖頭木偶戲)的形成起源於湘南、湘西一帶的杖頭“內扦子”木偶,流傳到當下已有大約800 年。後來因為祁劇的產生,給木偶戲帶來了藝術的生機。...
木偶戲(邵陽布袋戲),湖南省邵陽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邵陽布袋戲的發祥地白竹村燕窩嶺位於邵陽縣九公橋鎮。據劉氏家譜記載:元末明初,為避戰亂,劉姓祖宗勝公攜家眷肩挑布袋戲逃難至燕窩嶺定居,已有六百餘...
木偶戲(平陽木偶戲),浙江省平陽縣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平陽木偶戲是一種綜合性的木偶表演形式,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與藝術研究價值。它在浙江省平陽縣流傳的歷史悠久,形成時間不晚於宋代,至明清時達於鼎盛。平陽木偶造型...
木偶戲(石阡木偶戲),貴州省石阡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石阡木偶戲是流傳於貴州省石阡縣各民族中的一種民間傀儡戲曲劇種,鼎盛時期的演出範圍輻射到全縣各地及周邊湘、鄂、渝、黔等省邊區的各民族中。石阡木偶戲其...
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福建省泉州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提線木偶戲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傳統戲劇形式,主要發祥地在泉州,也叫作泉州提線木偶戲。其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唐代,古時被稱作“懸絲傀儡戲”,具有巫文化和...
木偶戲(高州木偶戲),廣東省高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高州木偶戲,也稱“傀戲”“傀仔戲”。高州木偶屬杖頭木偶,始於明朝萬曆年間,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州木偶像頭雕刻精巧,表演技藝精湛,...
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福建省漳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戲源於晉,承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是由木偶表演、劇目、音樂、木偶製作、服裝、道具、布景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其特點是用指...
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四川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川北大木偶戲為世界稀有的木偶劇種,可以追溯到清初移民時,至21世紀初已有300餘年歷史,主要流行於川北儀隴縣。其偶身高大,長約1.4米,重約5公斤,比京木偶...
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福建省晉江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晉江布袋木偶戲即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於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流行於閩南地區,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五...
木偶戲(泰順藥發木偶戲),浙江省泰順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泰順藥發木偶戲是將煙花與木偶相結合的木偶戲,在泰順稱之為瓊花木偶。藝人將戲曲人物、神話人物等木偶造型混於煙花之中燃放,在煙花的帶動下,焰光中...
木偶戲,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傳統傳統戲劇,甘肅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文化館。歷史淵源 木偶戲 木偶戲俗稱“泥頭戲”,是一門集音樂、演唱、繪畫、雕刻為一體的綜合戲劇藝術。它以其內容的質樸美、...
木偶戲(郃陽提線木偶戲),陝西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郃陽提線木偶戲(又稱“郃陽線胡”),地處渭南黃河之濱,與山西西部地區相鄰,是中國北方提線木偶的獨有之秀。明末清初,號稱“關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陽舉人...
木偶戲(中型杖頭木偶戲),四川省資中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資中木偶源於清光緒年間,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製作工藝 資中中型杖頭木偶製作工藝,集川中、南地區諸多木偶戲班技藝之長,採用瓷泥造型...
木偶戲(廿八都木偶戲),浙江省江山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廿八都木偶戲系提線木偶戲,於明代自江西傳入,唱腔為贛劇宜黃派。傳入廿八都後,即以師徒相授形式傳承,已傳承了18代,至21世紀初約有500年歷史。廿...
木偶戲(閩西客家木偶戲),福建省龍巖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2021年5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歷史淵源 閩西上杭傀儡戲,自明初傳入上杭,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上杭被稱為“木偶之...
揚州木偶戲又稱為傀戲、“窟儡戲,是一門古老的地方傳統藝術,以“剛柔相濟”“細膩傳神”而著稱於世。揚州有木偶之鄉的稱譽,其杖頭木偶與泉州的提線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齊名。泰興是中國的木偶之鄉。泰興廣陵鎮是木偶之鄉的發源地...
中國傳統的木偶戲,可分木偶的傀儡戲和皮偶的皮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布袋戲屬於傀儡戲的一種。近代閩南布袋戲以漳州最具代表性。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布袋木偶戲、木偶頭雕刻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的傳統民俗藝術。漳州...
提線木偶戲,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稱懸絲傀儡,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漢族戲劇形式。簡介 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上空提線操縱或藉縛在控制器上的細線而操縱的木偶形體。在簡單的提線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縛...
木偶戲(臨高人偶戲),海南省臨高縣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臨高人偶戲源於南宋末期。臨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驅邪時,皆用人型杖頭木偶。後經過藝人改造,搬上舞台,在清康熙年間已形成臨高人偶戲的舞台表演,其舞台不設布幛...
木偶戲 《木偶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2022年6月,入選雲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
木偶戲(泰順提線木偶戲),浙江省泰順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泰順木偶戲始於南宋,保存至今的除提線木偶戲外,尚有藥發木偶、布袋木偶戲。提線木偶在長期流傳過程中,不斷吸收浙北及泉州兩大木偶派系的藝術因素,在...
木偶戲(三江公仔戲),海南省海口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海南省海口市三江鎮的公仔戲歷史悠久,獨具特色。公仔戲元代就已出現於海南,在三江鎮流傳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三江公仔戲的表演場地十分簡單,用木板或桌子搭...
木偶戲(七都提線木偶),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傳統戲劇。2016年,木偶戲(七都提線木偶)列入江蘇省省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戲劇類項目 。歷史淵源 七都提線木偶,俗稱崑曲木偶,誕生於清代道光年間,依託於七都鎮吳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