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廿八都木偶戲)

木偶戲(廿八都木偶戲)

木偶戲(廿八都木偶戲),浙江省江山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廿八都木偶戲系提線木偶戲,於明代自江西傳入,唱腔為贛劇宜黃派。傳入廿八都後,即以師徒相授形式傳承,已傳承了18代,至21世紀初約有500年歷史。廿八都木偶戲很少受外來藝術形式的干擾、侵蝕,較完整地保留了它的原始性和原本性。其木偶造型精巧,它用堅韌的木料加工後成形,採用變形誇張的手法,進行彩繪、裝潢,使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藝人不僅能使木偶頭部、手臂、肘腕、指腰、腿伸曲靈活自如,還可以令其口張合生動逼真。

2009年6月22日,木偶戲(廿八都木偶戲)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2011年5月23日,木偶戲(廿八都木偶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9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偶戲(廿八都木偶戲)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92
  • 申報地區:浙江省江山市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地理環境
廿八都位於浙西、閩北、贛東三省臨界處了,是仙霞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唐乾符五年之後,廿八都逐漸成為京城通往福建的重要陸上通道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陸上運輸樞紐,堪稱邊界商貿重鎮。廿八都交通遷隱,民風淳樸,先民祖籍溯源八方,有十三種方言和一百四十一家姓氏文化。這是廿八都豐厚的民俗文化呈現出原始性、完整性、多元化文化形態的重要原因。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像廿八都木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背景
廿八都木偶戲於明代正德年間自江西傳入。至明末崇禎年間,徽班在江西形成贛劇後,分成廣信、饒河、東河、宜黃四大支派,而廿八都木偶戲歸屬江西宜黃一派,作為分支於清朝順治年間由江西宜黃縣傳入廿八都”。至21世紀初廿八都木偶戲已歷經十幾代,有350餘年歷史。清道光年間,廿八都木偶戲達至鼎盛。當時木偶戲在江浙一帶民間盛行,流傳於以廿八都為中心的浙、閩、贛三省邊界山區。
辛亥革命時期,廿八都木偶藝人王加米、王加懷、王小鶴、王青松,率班在江山縣及福建蒲城、江西廣豐等地巡迴演出,受民眾喜愛,並培養出新人金春根、謝培生、謝培林等。1948年,成立了“家庭式”劇團,由金春根及其舅舅、表叔、堂弟等人組成,號稱“全家班”。1948到1951年是該劇團發展的黃金時期,活動於廿八都各村及蒲城的官路、九牧、忠信等地,當時木偶戲除了在建房造屋、遷居建灶上演外,在端午、中秋、重陽、社戲和廟戲中都有木偶戲穿插演出,與舞龍燈、踩高蹺、盪旱船、滑石塊等民間文化活動一起成為人們重要的娛樂方式。尤其是在民間求子、求壽、求財儀式中,木偶戲更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動,經常出現爭搶戲箱的場面,可見木偶戲在當時的繁榮景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文革前期,期間除了因土改停演三年外,廿八都木偶戲得到了新的發展。1964年,金春根和黃振松、俞平慶成立了江山木偶劇團。團長金春根在以往清一色的傳統劇目中插入了新劇目。隨後文革時期廿八都木偶戲停演十年,期問藝人們生活艱辛而困苦。當時很多老藝人只能另謀出路,甚至出苦力。金春根一生鐘愛他的木偶藝術,為了傳承木偶戲,文革期間他冒險收存了木偶戲的一些重要器物,使大量戲木、工尺譜、部分木偶及道具等免於被燒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