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起源說法
關於川北大木偶戲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川北大木偶戲是中華民族遠古木偶文化的遺存,但因相關史料不足,所以只能處於主觀臆測階段,還有待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和考證;另一種說法認為川北大木偶戲是在清朝初年由湖廣地區的移民帶入四川的,從可見的古木偶身上刻有的“鹹豐五年”等字樣,第二種觀點相對比較可信,川北大木偶戲距21世紀初應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歷史背景
據相關資料記載顯示川北大木偶戲至21世紀初已有300餘年歷史。清初,湖廣人青發榮、青發旺在“湖廣填川”時,將大木偶藝術帶到了川北儀隴縣。所以,真正的川北大木偶出自於儀隴,是儀隴這方文化土壤產生出的藝術代表。
後來,青氏又將此技藝傳給楊三合。民國3年(1914年),儀隴縣包包場(今石佛鄉)木偶樂器藝人李約之(又名李錦祿),為了躲避朝廷逼兵,決定買來楊三合後代的木偶,自立門戶,與其子李章福、李章模、李章庚、李章祥過著浪跡川北的演藝生活,創建了“福祥公社”。李章模(李家同輩排行第八,人稱李八娃)任東家,李章庚擔任管事,李章福、李章祥同社從業。東家乃一班之主,管家處理班中日常事務。
1918年,“福祥公社”改名為“福祥班”。為了壯大隊伍,“福祥班”到處招賢納士,川北有名的表演藝人張聯榮、鄧金山、鄧義亭等加入“福祥班”。
20世紀40年代初,李章模因體弱多病,李章祥當了“福祥班”的東家兼管事。李章模的長子李德三、次子李泗元均在八歲時進入“福祥班”跟隨父輩從藝。
1948—1949年,中華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川北一派荒涼,萬戶蕭疏,無數人過著乞討生活。“福祥班”輾轉於青川、平武一帶巡演,生意蕭條,木偶戲班的藝人們不得不各奔前程、自謀生路。川北一帶的木偶戲班除“福祥班”外,紛紛倒閉停演。只有李章福、李章模、李章祥、李泗元等李氏一家費盡心機,吃盡苦頭,走鄉串戶,在街頭巷尾、院壩村落表演木偶,耍點小把戲,過著藝乞生活。因“福祥班”從業人員全系儀隴縣包包場(今石佛鄉)李氏一家,故時人又稱“福祥班”為“李家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川北大木偶藝術有了新的發展。“福祥班”長年行走於廣元、巴中、廣安、南充川北大地上。他們走村串戶,在土地會、財神會、王爺會、觀音會等諸多廟會或是農民的紅白喜事以及春祈秋報上演出助興,曬場院壩就是簡陋的舞台,幕布一扯,鑼鼓一響,大木偶便在他們靈巧雙手的操縱下開始表演。“福祥班”成了儀隴縣木偶宣傳組,從此結束了民間藝人們的流浪生涯,後來更名為“儀隴縣木偶宣傳隊”“儀隴縣新民木偶劇團”,1956年與其他木偶劇團合併成立儀隴縣木偶劇團。
1966年,胡玉林進入儀隴縣木偶劇團之後,他對木偶的製作進行了大膽地改革和創新,使其活動自如接近真人,並為演員設計製作出支撐木偶的“依託架”而解放了演員的雙手,為川北大木偶戲走上全中國和世界奠定了基礎。
1985年,儀隴縣木偶劇團改為南充大木偶劇團;1998年3月,南充大木偶劇團更名為四川省大木偶劇院。該劇團成了川北大木偶戲傳承和發展的主要載體。
文化特徵
川北大木偶戲無論在造型藝術上、表演藝術上,還是在音樂、舞美等方面,都是取各家之長,融各家之巧,形成它獨有的藝術特色,被國際和中國國內公認為世界稀有、中國獨一無二的木偶藝術。
造型藝術
根據操縱方式不同,木偶可分為提線木偶、藥發木偶、布袋木偶、水木偶、肉木偶和杖頭木偶。川北大木偶屬於杖頭木偶。所謂杖頭木偶,就是用竹杖或木棒支撐木偶的軀體,表演者一手握住竹杖或木棒,像撐傘一樣把木偶舉起,另一隻手操作木偶上的兩根鐵簽,從而讓木偶比劃各種動作,而木偶的眼、眉、口、頸的活動則由握竹杖的手指輪動機關或助手去完成,故杖頭木偶的表演者又叫作簽子手。由於川北大木偶幾乎和真人一般大小,屬於木偶家族中的“巨人”,因而表演者必須藉助腰間繫著的布袋子,把一根五尺長的直杖插在布袋中作支撐點,以便騰出雙手去操縱術偶完成各種動作。
川北大木偶的造型藝術獨特。最初的大木偶是用一種叫水麻柳的樹木雕刻而成,水麻柳不僅難找,而且雕出的木偶很沉,演員操縱起來非常吃力。木偶雕塑藝人李發海原先是將水麻柳改為油桐木,後來又將油桐木改為環氧樹脂。這種新型材料製成的木偶不僅輕巧靈活,且製作省時省力。觀眾們看到的木偶,全都用環氧樹脂製成。以往的大木偶雖有五官,但均不能動,是真正的泥塑木雕。根據川劇生、旦、淨、末、醜的不同角色,李發海反覆研發,大木偶的五官第一次動了起來一睛珠流轉,嘴巴張閉,鼻子和耳朵也能像真人那樣做出相應動作。此外,老木偶的頸部不能轉動,而且沒有胸背,與人體相去甚遠。李發海在木偶頸部裝了一個制動機關,木偶的頭頸終於能像人一樣轉動;他給木偶做了一個和真人大小的身體,把它套在一個鐵環支架上,穿上衣服後,木偶與真實的人體已經大為近似。以往木偶僵直無腰,即使是好的表演家,也難以把木偶演活。李發海通過槓桿原理,製作了一個能讓木偶彎腰的機械,從此木偶的腰活動自如。其木偶形體高大,一般在1.5米左右,大而不笨,高而不呆,面部表情尤為生動,眼、眉、口、頭、耳、鼻、手、腰活動自如,動作優美乾淨,表演時不僅能取物握物、穿衣解帶、穿靴戴帽、拂袖撣塵、吹火點蠟、吸菸喝茶,而且能活動五官、下腰叩首、舞刀弄劍、吹拉彈唱、揮毫弄墨,千姿百態,變幻無窮,奇特别致。
表演藝術
川北大木偶戲在表演藝術上更是別具一格。川北大木偶戲的表演技藝來源於傳統的戲劇、舞蹈等表演模式,其理論支撐也來源於戲劇和舞蹈等。如果深入幕後便能見到表演者(簽子手)隨著所扮演的角色輕走台步、翩翩起舞,一招一式如同“人大戲”的演員在台上表演一樣。因此,這不僅要求表演者具有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有過硬的木偶操作技巧,才能使諸多複雜而細微的動作準確無誤、靈敏自如、乾淨利索。川北大木偶的“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其中有名的技巧為變臉,它有拭、揉、抹、吹、畫、戴、憋、扯這幾種方法。一代代藝術家們通過刻苦鑽研,還創造了許多表演絕技,如《火燒濮陽》中的要斗簽,《情探》中的端桌子、甩椅子、接椅子、耍蠟燭,《跪門吃草》中的要水發等技藝,與真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舞台音樂
川北大木偶戲在音樂上也有獨到之處。過去,大木偶無獨立音樂,一直以川劇曲調為主,人們往往稱川北大木偶戲為木偶川戲。木偶川戲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中,除燈調系源於本土外,其餘均由外地傳入。這五種聲腔和為五種聲腔伴奏的鑼鼓、嗩吶曲牌以及琴、笛曲譜等音樂形式。木偶川戲音樂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她囊括吸收了全中國戲曲各大聲腔體系的營養,與四川的地方語言、聲韻、音樂融匯結合,衍變形成為形式多樣、曲牌豐富、結構嚴謹、風格迥異的地方戲曲音樂。木偶川戲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較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木偶川戲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1985年以前的木偶演職人員大多是文育,在學戲、學音樂時多為口傳心授,所學的曲牌唱腔乃至文字道白都似是而非。1985年,劇團音樂工作者採取橫向借鑑縱向更新的創作方式,對大木偶音樂進行改革創新,以川劇音樂為母體,用新歌劇的手法創造神似川劇的獨立音樂,有了像《玉蓮花》等優美旋律曲譜的問世,歡快時熱情奔放,悲戚時惆悵痛楚,使舞台音樂躍入撼人心弦的境地,讓人在感受到飄逸神韻之後進入夢的世界、美的意境。
舞台美術
川北大木偶戲的舞台美術神奇獨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戲班在演出時要有一張“太師壁”作為底幕,太師壁上必須繡天門地門,兩邊還要繡上福祿壽喜。其它戲班子供的祖師爺是梨園鼻祖唐玄宗李隆基,而大木偶戲班子與眾不同,供的是藥王菩薩。川北大木偶戲的舞台是由28根竹竿(俗稱28宿)和篷布組成,形如帳篷,演出前按照固定的位置將28根竹竿捆起來,蓋上篷布,圍上圍帳,即成舞台。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增添了幕布、紗幕,逐漸取消了煤油燈、煤氣燈,改換了聚光燈、跑雲燈,根據劇情的需要,繪製軟硬景片、天幕幻燈景片,演出的場所也從單一的農村轉移到了城市。20世紀80年代以後,川北大木偶戲的舞台美術上升到了較高層次,無論是設計製作,還是軟硬景片、天幕幻燈景片、燈光布景,都達到了較高水平,演出的場所不再是天壩、茶園、酒肆,而是一些新興劇場,甚至是一些大雅之堂。21世紀初以來,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川北大木偶戲的舞台、聲光背景更是絢麗多彩。
民間特色
川北大木偶戲長期生活在民間,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強烈的民族民間特色,不同時期的演出習俗不同。在祥福公社和祥福班時期,大木偶主要的演出習俗有:打加官、跳靈官、打親辭、打財神、掛彩虹、打滾台和供財神,還有秧苗戲、會戲、願戲、酒戲、雨戲等。秧苗戲起源於精耕細作農業區的四川農民對豐收的渴求和慶賀:農耕時代,四川農村每逢插秧或是打穀之前,有搞春祈和秋報的習俗。有的地方稱春祈為開秧門,就是在插秧之前祈禱風調雨順;秋報則是在打穀之前進行,是為了慶賀一年的豐收已成定局。為此,主人家除了邀請親朋好友及幫忙插秧打穀的人吃肉喝酒外,大戶人家還得請人到家裡娛樂助興一這娛樂,有時是表演川劇折子戲,有時是表演皮影戲或木偶戲。這種不講究演出場地,大多在主人家院壩里甚至田間地頭進行的演出,統稱為秧苗戲。在遠離城市,經年累月也難得看一回戲的農村,尤其是四川的邊遠農村,秧苗戲是村民較喜聞樂見的娛樂盛宴。
藝術特色
川北大木偶與其他木偶藝術相比,從大、真、奇、靈五個方面凸顯了它的奇特“大”,即偶身高大;“真”,即形象逼真,形神酷似真人而又超脫於真人,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與之媲美的形象;“廣”,即戲路廣,無論是戲曲、歌舞、話劇、雜技里的男女老幼,還是飛禽走獸、妖魔鬼怪等均能塑造,千姿百態,各呈異彩,又不失它本身的藝術特色;“奇”,即離奇多變,塑造的形象使人耳目一新,變化萬千;“靈”,即靈敏度高,操作方便。
代表劇目
川北大木偶戲的表演劇目十分豐富。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川北大木偶源自民間,服務民間,勞動人民創造發展了它,使它融戲劇、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等藝術為一體。劇目早期以因果報應、才子佳人、升官發財等世俗題材為主,如《平汝南》《三義圖》《紅書劍》《鬥牛官》等。改革開放以前,以演出民眾喜聞樂見的神話傳說劇目為主,如《白蛇傳》《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紅寶石》《盜仙草》《八仙過海》等。1988年以後,改編了《美人魚》,創作了《玉蓮花》《巫山神女》《小鈴鐺漫遊記》《彩蝶的神話》《龍門傳說》等大型劇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川北大木偶戲傳承了古老的木偶藝術,從其表演的特點及其本身,都能管窺出古時木偶藝術的精彩,特別是其惟一性,更使川北大木偶戲的保護和傳承,彌足珍貴,具有較高的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川北大木偶戲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缺乏劇目、人才流失的嚴重威脅,大木偶戲面臨後繼乏力和後繼無人的困境。當時代已經發生變化,觀眾的要求越來越高時,木偶戲如何緊跟時代步伐,使得這一古老藝術得以傳承和發展,是人們必須要謹慎思考的。
傳承人物
李泗元,男,漢族,1936年5月25日出生,四川儀隴人,國家二級演員。2008年2月15日,李泗元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申報地區:四川省。
保護措施
2015年4月28日,四川大木偶劇院被列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川北大木偶戲被列為區域文化研究中心重點項目。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項目保護單位南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89年9月,南充木偶劇團赴京參加全國第二屆藝術節,在首都舞台上一展風姿。
2013年7月,南充的川北大木偶戲等在山東省東營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旅遊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全國木偶戲、皮影戲優秀劇(節)目展演上參加展演。
2013年9月,南充“川北大木偶”演出團隊代表中國在法國沙勒維爾-梅濟耶爾市參加第14屆國際木偶藝術節公演比賽。
2014年6月,川北大木偶戲在南充大劇院由國際木聯亞洲太平洋委員會、四川省文化廳、南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上演出。
2017年,原創川北大木偶戲劇《絲路駝鈴》在南充大劇院進行首場聯排,並在第二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上展演。
榮譽表彰
198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亞洲文化》、香港《大公報》刊登川北大木偶劇照,發表評論文章,高度評價和頌揚川北大木偶藝術為世界稀有。蘇聯戲劇家、木偶大師奧布拉茲佐夫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表了評論文章,贊川北大木偶藝術是“世界上罕見的木偶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冠冕”。
2003年,川北大木偶戲參加全國第二屆木偶藝術節,演出的《臉譜樂》《賣湯圓》分別獲國家文化部(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金獅獎銀獎與銅獎。
2012年6月,大型神話川北大木偶戲《彩蝶的神話》在第21屆國際木偶聯會暨國際木偶藝術節南充主題會場開幕式首演,並獲得最佳劇目獎。
2013年9月,參加法國沙勒維爾市第14屆國際術偶藝術節,《繡長綢》《桃花詠》《千里共嬋娟》等劇目獲得國際術聯高度評價。
2014年6月,首屆中國(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創排的以嘉陵江傳說為背景的大型神話川北大木偶戲《龍門傳說》獲得各界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