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閩西客家木偶戲)

木偶戲(閩西客家木偶戲)

木偶戲(閩西客家木偶戲),福建省龍巖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2021年5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偶戲(閩西客家木偶戲)
  • 批准時間:2021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92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閩西上杭傀儡戲,自明初傳入上杭,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上杭被稱為“木偶之鄉”,上杭白砂鄉是閩西(上杭)木偶的發源地。據相關資料記載,明朝初年,上杭白砂鄉張坑農民賴法魁和白砂塘豐農民李法佐、李法佑、溫發明等4人,到杭州學高腔木偶戲,藝滿之後,回到上杭,帶回一套傀儡18個(俗稱十八羅漢)。木偶戲傳入白砂後,逐漸在本縣各鄉流傳和發展。至清光緒(1875—1908)年間,全縣的木偶戲班已發展到120多個,木偶戲從業人員達數百人。建國初期,尚有56個戲班保持活動。上杭木偶戲不但在本縣流傳,還逐漸流傳至龍巖各縣(區)以及閩粵贛邊區乃至浙江、湖南、台灣等省的一些地區。

文化特徵

上杭木偶戲經過幾百年時間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藝術體系,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表演藝術家。表演用的木偶從最初的“十八羅漢”18個木偶發展成“二十四諸天”24個木偶。木偶形體原先高一尺八寸,漸漸增至二尺五寸,偶線也從5條增至16條,一些特技木偶裝線更多。在提線技術上,歷代藝人屢有創造,提煉出了“走四台角、打四台角、整冠、拍衣、撩袍端帶”等一整套木偶表演的基本程式。同時,根據不同劇目、不同人物角色的需要,還創造了“揉鞭、揉棍、背人、脫衣、釘刀槍、打五彩、搶人頭、弄蛇、舞獅、鑽火圈”等許多特殊的操縱技術。木偶戲班分高腔、亂彈兩種。高腔無伴奏,只用一人主唱、鑼鼓和幫腔襯托氣氛,有“九調十三腔”等板式,繼承發展了弋陽聲腔。而“亂彈”則採用閩西漢劇(外江戲)的皮黃聲腔,加上民族管弦樂器伴奏。無論高腔、亂彈均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小調,融入劇中形成自己的風格。木偶戲除演出正規的傳統劇目外,還演“傳本”“雜劇”。演“傳本”時多由藝人按“提綱”即興編詞說唱。特別是高腔木偶戲的唱腔“向無曲譜,只沿土俗”,演唱中“句調長短、聲音高下,可以隨心入腔”,具有較強的說唱特徵。經幾百年發展,各不同行當說唱發音也不同。生、旦、淨、醜四門12個角色,分別用原嗓、假嗓、炸音等體現人物的年齡、性別、身份的不同。現存一千多出傳統劇目,其演出活動依存於當地傳統慶典和民間習俗中。

傳承保護

上杭木偶戲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深受民眾喜愛,其高腔音樂板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目前國內稀有的聲腔,極具研究、開發價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偶戲(閩西客家木偶戲)項目保護單位福建省龍巖市藝術館評估合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