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當時從浙江學回的木偶戲較為原始。一個木偶戲班才三人,稱為“三角班”。因為唱的是高腔,故又稱“高腔班”。早期唱“單高腔”,不久便發展成“雙高腔”,號稱有“九調十三腔”。無弦樂伴奏,只一人操作打擊樂,兩人操縱木偶。打擊樂有五六種,全由一人操作,因而手足並用,技巧頗高。演唱時,一人領唱,三人幫腔,這就算伴奏。道白則在客家地區講客家話,在“福佬”地區講“福佬”話。全班木偶只有18個,稱為“十八羅漢”。以演連台本戲為主,一齣戲可連演十幾天。無固定劇本,只由師傅講解戲劇情節,按沿襲的戲劇套路便可演出,在表演藝術上較為原始粗糙。這類“高腔班”在閩西流傳了600餘年,直至如今。
到了清末,閩西漢劇大發展。此時的閩西客家木偶戲,受到閩西漢劇的影響,發生了一次大變革。在閩西,是先有木偶戲,爾後才有閩西漢劇。閩西漢劇舊稱“外江戲”,從劇目到表演,都曾受木偶戲影響。但到後來,木偶戲又反過來吸收了閩西漢劇的唱腔,便由單純唱高腔的“高腔班”,發展到以閩西漢劇音樂為主的“亂彈班”。另有一種,是高腔和閩西漢劇音樂兼而有之的“半葷齋”班。
“亂彈班”音樂是先有“二黃”,繼之有了“西皮”,以後又吸收了民間小調和南詞北調,音樂大為豐富起來。樂隊也隨之出現,有了弦樂、管樂等樂器。打擊樂器也大大增加。演員演唱發展得很為細膩、生動。木偶由“十八羅漢”增加到24個,稱為“二十四位諸天”,分出了生、旦、醜、靜、大花和末等行當。
木偶是雜木雕頭,竹籠為身。頭部雕成後,塗上銀粉,再按臉譜上色。手掌、腳掌亦用雜木雕成,手臂和大小腿則是一卷軟布。新中國成立後,才出現木雕手臂和大小腿。每個木偶由五條操縱線逐漸發展到十餘條。木偶身高由一尺多發展到三尺多。操作則由單一的一人操作一個木偶,發展到有時多人操作一個木偶。戲班人數增至六、七人以上。劇目從連台本戲發展到了“正本戲”,劇目達1000餘出。24個木偶不夠用了,便以更換衣帽和戴面殼解決。每個戲班一般有面殼30多個。有時因劇情需要,又用上了杖頭木偶和布袋木偶,大大豐富了表演手段。
木偶戲的角色中,最有特色的是田公。田公是木偶藝人推崇的木偶戲鼻祖,藝人們稱之為“田公師傅”“田公元帥”,拜為戲神。但他的舞台形象卻是小丑。據說是因為他生、旦、靜、醜、末無一不能,丑角無人演,他便頂上了。這一木偶,眼嘴能動,方言道白,滑稽風趣,最為觀眾所喜愛。所有木偶中,它身份最高。木偶放入戲籠時,“田公”不能放底下,只能放最上面;每場演出之前,要提著它在台上轉一圈,謂之“踏台”,似起舞台監督作用;有舞龍、舞獅參拜時,要把它提出來接見;有時還提著它驅邪出煞。
一個木偶戲班中,主事人稱“班主”,掌握戲班中的一切事務。前台提戲的分“包台”,又叫“正前台”或“登裝前台”;其次是“幫台”,又叫“二手”;再次叫“三手”。後台樂隊分“鼓點師”,負責掌板和打鑼鼓;“上手師傅”,又稱“頭弦師傅”,負責拉頭弦;小鑼由學徒擊打;其他樂器由提線演員兼任,誰有空誰操作。據說舊時木偶藝人身份比人戲演員高,因為傳說木偶曾救過國家,是有功的。所以木偶戲和人戲“對台”時,要讓木偶戲班先開鑼。
舊時,閩西曾有400餘個木偶戲班活躍於城鄉;新中國成立後,一度有上杭、連城、永定、龍巖4個縣級的專業木偶劇團和90餘個亦農亦藝的民間木偶劇團。劇目有1000多個,絕大部分屬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故事和神話故事,小部分是新編文明戲;隨後又出現了現代戲和童話戲,但仍以古裝歷史劇和神話劇為主。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上演過文明戲《孫文起義》《打武昌》等,第一次在木偶舞台上出現現代人物和洋槍洋炮。土地革命時期,木偶藝人一面積極參加打土豪、分田地和蘇維埃政權建設,一面運用木偶戲作武器配合革命鬥爭。如當時著名戲班子“福勝堂”曾上演過《打土豪》《婚姻自主》《不識字的痛苦》《擴大紅軍》《打破迷信》《老配少》《打馬燈》《死要錢》《借衣勸友》《團結力量》等劇目,其中一些是用活報劇或短歌劇形式演出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曾組織力量對傳統劇目進行全面的挖掘搶救,口述記錄了1100餘個劇本。對其中的一些劇目進行了整理改編。其中《大名府》一劇,曾由1955年組織的“閩西木偶戲代表隊”出席福建省及華東地區木偶戲會演,榮獲“特種藝術表演獎”,並進京在懷仁堂為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首長做專場演出。此外,《八戒鬧莊》《收三徒》《水漫金山》《火焰山》《畫裡嬌妻》《借雨降妖記》等,都是經過整理改編後經常上演並獲得觀眾好評的劇目。同時,還新編上演了現代戲《疾風勁草》《金斧頭》《人造衛星鬧天宮》《龜兔賽跑》《馬蜂陣》《海峽哨兵》《抓蘇維埃的故事》等。其中上杭木偶劇團的新編古裝戲《借雨降妖記》參加了國際木偶節的演出,廣獲好評。連城木偶劇團的新編神話故事劇《琉璃洞》還參加福建省的會演並獲獎。
閩西客家木偶戲歷代都湧現過一批傑出藝人,近代以丘必書、徐傳華為代表。
丘必書(1892—1981),上杭茶地鄉樟樹村人,10歲到“福勝堂”木偶戲班學藝。少年時就掌握了各行當的提、唱、拉、打功夫。土地革命時,他創辦了“新劇團”,先後自編自演了《擴大紅軍》《打土豪》等配合革命鬥爭的節目。他還利用在紅區、白區穿插演出之便,為紅軍游擊隊做聯絡和採購工作。1957年開始,他先後口述、記錄木偶戲傳統劇本近千本。1962年,福建省文化局曾舉辦“丘必書舞台藝術六十年”紀念活動。
徐傳華(1906—1988),原名李金鈴,出生於上杭縣白砂鎮一個木偶藝人家。6歲時送與連城縣賴源鄉木偶藝人徐象球為子,改名徐傳華。12歲起隨父學藝,至18歲便成為其繼父木偶戲班“老福星”劇社的主要演員。1953年,“老福星”劇社改為“連城縣木偶劇團”,任團長。1955年,他受聘於中國木偶藝術劇團任教,並參加過木偶藝術影片的拍攝。1956年9月,他參加中國木偶藝術交流訪問團,赴蘇聯、捷克、波蘭等國訪問演出,受到高度評價。1986年10月,龍巖地區宣傳文化部門和連城縣舉辦“慶祝木偶藝術大師徐傳華八十壽辰暨從藝68周年大會”,給予高度評價。
此外,著名的閩西木偶藝人還有上杭的梁祥禮、劉金壽、曹爾源、曹爾清、曹爾焱、李艷玉、黃妃浣;連城的徐火炎、徐生輝、楊嫡萍、林武河;長汀的曹朝壽、曹如峰、張玉衡;永定的張美全等。尤其是徐傳華的嫡傳弟子李明卿,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改革創新,首創《木偶書法》《木偶拉琴》,把閩西客家木偶藝術推向了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