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1840年—1912年),是清朝統治的晚期,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開啟了晚清時期,清朝統治力量開始衰落,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得清朝統治危機進一步加深。
晚清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入侵進一步深化,封建統治者賴以統治的農村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同時伴隨著列強在華設廠和洋務運動的發展,中國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面臨國內外的雙重壓力,清朝統治之下的各階級開始了反抗和探索,農民階級發起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嚴重打擊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強的勢力。同時,晚清時期的文化可發生了轉變,開始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向西方學習的一步步探索。
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強入侵的同時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洋務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擊,並使列強瓜分中國。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的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雖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許多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近300年江山氣數殆盡。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革命風暴席捲全國,清朝統治迅速崩潰,次年2月12日宣統帝溥儀被迫頒布退位詔書,結束了清政府自1644年入關以來268年的統治。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第一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政局的變動,邊疆危機與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與庚子虜變,立憲與革命,清王朝的覆亡,經濟,土地制度,自然經濟,新式企業,民族資本主義,政治,民族,國旗國歌,國防,團練,海軍,外交,對外戰爭,簽訂條約,晚清文化,歷任皇帝,
歷史沿革
第一次鴉片戰爭
- 鴉片貿易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為標誌,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代。鴉片戰爭前,清皇朝的封建統治已腐朽衰落,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危機重重;而英國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當時,英國在世界各地占有許多殖民地(包括中國的鄰邦印度),並處心積慮地要打開中國市場。但英貨在中國市場銷路不大,這是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英國殖民主義者大量地向中國推銷鴉片。道光十八年(1838),竟達4萬餘箱。清廷曾多次下令查禁鴉片入口,但英國殖民主義者任意破壞禁令,用行賄和走私的辦法繼續販運鴉片。正如馬克思所指出:“中國人的道義抵制的直接後果就是,帝國當局、海關人員和所有的官吏都被英國人弄得道德墮落。侵蝕到天朝官僚體系之心臟、摧毀了宗法制度之堡壘的腐敗作用,就是同鴉片煙箱一起從停泊在黃埔的英國躉船上被偷偷帶進這個帝國的。”
鴉片的大量輸入,損害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健康和意志。吸食鴉片的大部分是剝削階級的人,也有一部分勞動民眾。從官員、紳士、幕僚、胥吏、兵丁,以至皇宮裡的太監,都有吸食的。鴉片戰爭前,吸食鴉片者達200萬餘人,吸食地區從“濱海近地”擴展到十數省。鴉片是一種慢性的殺人毒藥,對吸食者健康和精神生活都有嚴重的損害。魏源指出:鴉片“槁人形骸,蠱人心志,喪人身家,實生民以來未有之大患,其禍烈於洪水猛獸”。英國人蒙哥馬利·馬丁也說:“不是嗎,‘奴隸貿易’比起‘鴉片貿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因為我們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們的生命;我們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可是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後,還殺害他們的肉體。”
- 戰爭爆發
道光十九年(1839年),道光帝為解決鴉片貿易的弊端,派林則徐到廣州宣布禁菸,此即虎門銷煙。英國政府認為這是發動戰爭的最好藉口,即召開了內閣會議,討論武裝侵略中國的問題。外交大臣巴麥尊表示:對付中國的唯一辦法,“就是先揍它一頓,然後再作解釋”。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國悍然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懿律領兵到達廣州海面,7月5日,英軍開始進攻戰略要地定海縣城,鴉片戰爭正式爆發。7月6日,定海淪陷。8月,英艦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本來主張戰爭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開始動搖。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以此求得英艦撤至廣州,並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10月,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
道光帝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指揮作戰。但義律先下手為強,於1841年2月23日進攻虎門炮台,雖然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靖遠炮台將士奮力抵抗,但仍不敵英軍,虎門炮台最終失陷。5月21日,奕山令水陸軍1700餘人,於黑夜分乘快船出動,挈火箭、噴筒,夜襲英船,擲火焚燒。次日早晨英軍2400人反攻,清軍潰退。四天之內,廣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名清軍盡退城內,秩序大亂,奕山豎起白旗求和,簽訂《廣州和約》,不但率部撤離了廣州,還勒索廣州商家向英軍支付了600萬銀元的贖城費。英軍收錢後也撤出廣州。期間廣州民間反英氣氛熾熱,發生了三元里抗英事件。而奕山為了不被皇帝懲罰,便虛報戰功,甚至將該戰役的慘敗說成大勝。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9月26日到10月1日,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鎮海鎮總兵葛雲飛及四千清軍與英軍發生戰鬥,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鎮海鎮總兵葛雲飛先後陣亡,清軍全軍覆沒。英軍傷亡人數不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史 。
- 戰後影響
戰後,西方列強利用《虎門條約》的規定,紛紛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建造房屋、劃定租界。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1845年11月),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與上海道宮慕久議定土地章程,在上海劃出一個區域作為英租界。此後美、法兩國也相繼在上海強行劃定租界。後來,租界制度逐漸推廣到其他通商口岸。
鴉片戰爭後不久,英、美、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和原料,為了其商品輸出和文化、宗教侵略的需要,在通商口岸地區開始設立企業。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國傳教士在上海創辦墨海書館。二十五年(1845),英人在廣州黃埔開辦柯拜船塢,修理船舶。同年,美國傳教士在寧波開辦美華書館。三十年(1850),英人在上海開辦字林西報館,出版《北華捷報》、《字林西報》等。此後,英、美等國商人又陸續在上海等地開辦船舶修造、印刷、食品、製藥、打包等企業。這些企業僱傭了中國工人,他們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產業工人。
隨著社會性質的改變,階級鬥爭的形勢也發生了變化。這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除了原有的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以外,又加上了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並且後者成為最主要的矛盾。從此,中國人民既要反對本國封建主義,更要 反對外國資本主義,承擔了雙重的革命任務。
太平天國運動
- 金田起義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洪秀全、馮雲山離開家鄉去廣西,在農民中進行宣傳組織活動。不久,洪秀全回到花縣傳教,並寫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等作品。稍後,又寫了《原道覺世訓》。同時,馮雲山在廣西省桂平縣紫荊山區、建立“拜上帝會”組織,團聚了會眾2000多人,包括漢、壯、瑤各族的貧苦農民和手工業者。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洪秀全回到紫荊山區和馮雲山會合。為鞏固和發展拜上帝會,他們共同策劃、制定了“十款天條”、各種條規和宗教儀式,加強對會眾進行思想和紀律教育。拜上帝會影響越來越大,因而同當地封建勢力的矛盾也逐漸尖銳起來,並由開始的反對神權發展為政治性的鬥爭。地主豪紳憑藉團練武裝的力量,壓制拜上帝會的活動,鬥爭愈演愈烈。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惡霸地主王作新率領團練逮捕了馮雲山等人,向桂平縣衙門控以“結盟聚會”,“不從清朝法律”。在貴縣的洪秀全聞訊立即趕到紫荊山,隨後又赴廣州設法營救。
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死,其第四子奕詝即位。當時,廣西又遇大饑荒,農民到處起來鬥爭,把整個廣西省都震動了。拜上帝會起義時機已趨成熟,洪秀全要求各地會眾到金田村“團營”,整編隊伍。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生日這天,洪秀全率眾在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 前期保衛戰
鹹豐三年正月(1853年2月),洪秀全放棄武昌,統率大軍,水陸並進,連克江西九江、安徽安慶、蕪湖等地,兵臨南京城下。二月初十日(3月19日),太平軍攻破南京外城,斬兩江總督陸建瀛。翌日,攻克內城,殺江寧將軍祥厚等。太平天國把南京改稱天京,定為都城。隨後,太平軍又先後攻克江南重鎮鎮江和江北重鎮揚州,肅清了天京外圍的殘敵。太平軍在進軍途中,堅決鎮壓和打擊官僚、豪紳、地主,焚燒衙門、糧冊、田契、借券,對封建統治秩序進行了掃蕩。而對於人民民眾則愛護備至,“所過之處,以攫得衣物獻給貧民,……謂將來概免租賦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軍占領南京後,清廷命欽差大臣向榮率清軍到達南京城東孝陵衛,成立“江南大營”;另一欽差大臣琦善率清軍至揚州,成立“江北大營”,以圖形成包圍天京的態勢。由於八旗、綠營的潰敗,鹹豐帝於二年底(1853年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紳舉辦團練,組織地主武裝。曾國藩所辦湘軍,就是其中之一。為鎮壓太平軍,至鹹豐三年六月,清廷已撥軍餉2963萬餘兩,戶部庫存正項待支銀僅剩22.7萬餘兩,“度支萬分窘迫,軍 餉無款可籌”,於是千方百計進行搜括,除加重原有捐稅。
第二次鴉片戰爭
- 戰爭的爆發與《天津條約》
鹹豐六年到十年(1856—1860),正當太平天國起義達到高潮的時候,英國和法國在俄美兩國支持下,對中國發動了一次新的侵略戰爭。它們企圖利用中國國內戰爭的機會,脅迫清廷全面修改條約,擴大鴉片戰爭中所取得的侵略權益。因這次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歷史上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鹹豐六年九月初十日(1856年10月8日),英國在亞羅號事件發生後,決定擴大侵略戰爭,任命額爾金為全權專使,率領一支海陸軍前來中國,同時要求法國共同出兵。法國藉口西林教案,派葛羅為全權專使,率軍來華。美國和俄國也積極支持,英、法、美、俄四國結成了侵略中國的聯合戰線。鹹豐七年(1857年)12月24日、27日,額爾金、葛羅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等發出通牒,限24小時內讓出廣州城。葉名琛忠實執行清廷“息兵為要”的方針,不事戰守。十三日(28日),英法聯軍進攻廣州城。都統來存、千總鄧安邦等率兵頑強抵禦,次日失守。英法聯軍於鹹豐八年三月(1858年4月)到達大沽口外。俄國公使普提雅廷、美國公使列衛廉也陸續到達,他們表面上扮演了“調停人”的角色,實際上卻為英、法出謀畫策。四月初八日(5月20日),英法聯軍炮轟大沽炮台,大沽陷落。侵略軍溯白河而上,進逼天津城下,揚言即將進攻北京。清廷急忙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為欽差大臣,去天津向侵略者求和。
五月十六日、十七日(6月26日、27日),桂良、花沙納分別同英、法訂立《天津條約》。十月初三日(11月8日),英、法又迫使清廷訂立《通商章程善後條約》。在中英、中法《天津條約》訂立前,俄國公使普提雅廷誘逼清廷於五月初三日(6月13日)首先訂立了《中俄天津條約》,取得了許多特權。美國公使列衛廉也於五月初八日(6月18日)迫使清廷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同樣攫取了許多特權。
- 戰事再起與《北京條約》
《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侵略者仍不滿足,準備再次擴大侵略戰爭。鹹豐九年(1859年)6月20日,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美國公使華若翰藉口到北京與清廷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分別率領軍艦到達大沽口。於二十五日突然襲擊大沽口炮台。守衛炮台的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等,在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的指揮下,發炮還擊,擊沉擊傷敵人艦艇多艘,打死打傷敵人近500人。
鹹豐十年(1860)初,英法兩國率艦隊前往中國,再次發動侵略戰爭。六月(7月),英法聯軍抵大沽口外。俄國公使伊格納提耶夫再次以“調停人”為名,配合英法侵略軍行動。六月十五日(8月1日),英法聯軍在北塘登入。隨後,侵略軍攻占塘沽、大沽等地,八月初四日(9月18日),英法聯軍攻陷通州。初七日(21日),僧格林沁部與敵軍在八里橋之戰潰敗。初八日(22日),鹹豐帝帶領一批官員逃往熱河承德,令其弟恭親王奕訢留守北京,負責和議。八月二十九日(10月13日),英法聯軍侵占安定門,控制了北京城。侵略軍一路燒殺搶劫。八月二十二日(10月6日),英法聯軍占領了清廷經營了150多年的圓明園。在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之後,在英國首相巴麥尊的批准下,又被放火燒毀。大火焚燒了三天,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化成了一堆堆敗瓦頹垣。參與焚掠的英國殖民主義者戈登承認:“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
後來曾國藩、左宗棠與李鴻章為保護儒家文化,紛紛組織湘軍與淮軍抵抗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後國力衰退,部分勢力轉入捻軍。太平天國最後於1864年被湘軍、淮軍以及外國人組成的常勝軍、常捷軍圍攻之下而亡。
- 中俄不平等條約
正在清朝內憂外患之際,沙俄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鹹豐八年(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占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地區,約達六十萬平方公里。鹹豐十年(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合計四十萬平方公里。1860年到1864年間,中俄《北京條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讓巴爾喀什湖以東及以南地區,共約四十四萬平方公里。1865年,由於中亞浩罕國派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國也參與其中,妄圖通過阿古柏,吞併整個新疆。這時清廷派左宗棠全力以赴收復新疆。最後只剩下伊犁時,1881年中俄通過《改訂條約》及以後五個勘界議定書割占中國西北約七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並索取五千萬兩白銀賠款收回伊犁。
從1858年到1881年間,清朝總共被沙俄割占的國土達150多萬平方公里,喪失大量領土、主權和財富,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
清朝政局的變動
- 北京祺祥政變
鹹豐十一年九月二十九日(1861年11月1日),慈禧、慈安太后帶著載淳由熱河回到北京。隨後,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殺了載垣、端華、肅順,其餘五大臣革職治罪,將載垣等人擬定的 皇帝年號“祺祥”改為“同治”。慈禧太后奪取了實際的最高統治權。這便是“辛酉政變”(鹹豐十一年為辛酉年),或稱“祺祥政變”、“北京政變”。
奕訢和肅順等人雖然在鎮壓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的問題上立場一致,但在對待外國侵略者的態度上卻有所不同。奕訢對外國侵略者是“待以優禮”,“以信義籠絡”,而肅順等人則要維持“天朝”的威風,對外國侵略者心存疑懼。因此,外國侵略者擔心肅順等人一旦返回北京,外交上很可能出現反覆,不希望他們繼續掌握實權,而支持能“盡心和議”的奕訢。慈禧太后和奕訢的上台,使外國侵略者感到非常滿意,認為這完全是他們“幾個月來私人交際所造成的”,也是奕訢等人“對外國人維持友好關係使然”。英國駐華公使普魯斯在致英外交大臣的信中說:“在過去十二個月中,造成了一個傾心於並相信(同外國)友好交往可能性的派別,有效地幫助這一派人掌權,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成就。(我們)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滿意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已成了這個政府的顧問。”
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與奕訢之間在權力上的矛盾、鬥爭日漸顯露出來。同治四年(1865),她以奕訢“目無君上”、“暗使離間”等罪名,下詔革除其一切差事。出於政治需要,採取先打後拉的手法,仍令奕訢管理總理衙門,接著又恢復他的領班軍機大臣職務,但取消了議政王的稱號。從此,慈禧太后大權獨攬。
- 洋務運動
當時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隨後的北洋通商大臣負責對外關係與自強運動的策劃與推行,先後引入國外科學技術,建立現代銀行體系、現代郵政體系、鋪設鐵路、架設電報網。建立翻譯機構同文館、新式教育(新學),培訓技術人才並派遣留學生到歐美日等先進工業國家,培育出唐紹儀與詹天佑等人才。開設礦業、建立輪船招商局、江南製造總局與漢陽兵工廠等等製造工廠與兵工廠,同時也建立新式陸軍與北洋艦隊等海軍。洋務運動使得中國社會出現較安定的局面。其間太平天國於1864年滅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八旗兵)中捻軍埋伏後全殲捻軍,賴洋務派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滅西、東捻,捻亂到1868年為止。1862年-1878年間左宗棠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平定新疆回亂,並收回伊犁。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強,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聯合執政的同治年間,清朝在文武齊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現了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其間清朝在西方人的幫助下成功消滅太平軍、平定捻軍之亂,並收復新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至19世紀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高。
邊疆危機與中法戰爭
- 邊疆地區新危機
同治以後,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它們為了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資本輸出場所,奪取殖民地、分割世界領土的鬥爭日益尖銳起來,遠東地區成了它們激烈爭奪的對象。美、日、英、俄、法、德都把侵略的黑手伸進中國廣大邊疆地區,使中國邊疆地區出現了嚴重危機。
美國早有侵占中國台灣的野心。鹹豐三年(1853),美國海軍艦隊竄到台灣,高山族人民給予迎頭痛擊,打走了美國侵略軍。日本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派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兵5000餘人侵略台灣。當地高山族和漢族人民據守險要,日本侵略軍遭到傷亡。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率軍赴台,部署防務。與日本訂立《台事專條》,以賠償白銀50萬兩作為日本撤兵的條件。
英國在同治年間不斷派人以遊歷、探險為名,進入中國雲南、西藏偵察。光緒二年(1876年),清廷在英國的脅迫下,派李鴻章與英國代表威妥瑪在山東煙臺簽訂《煙臺條約》和《入藏探路專條》。光緒十六年(1890),清廷與英國談判,劃定中國和哲孟雄(錫金)的邊界。光緒十九年(1893),清廷與英國又訂立《藏印續約》,竟同意英國的侵略要求,規定中國亞東闢為商埠。從此,英國勢力侵入了西藏。
同治四年(1865),中亞浩罕汗國的一個軍官阿古柏乘中國新疆地區紛亂之機,率軍侵入喀什噶爾。俄國和阿古柏對新疆的侵略,遭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強烈反抗。面對同時發生在西北和東南的兩個危機,清廷的官員提出不同的對策,發生塞防、海防的爭論。李鴻章強調海防的重要性,認為應大力加強海防,但他卻以“海防、西征,力難兼顧”為由,主張放棄新疆,“移西餉以助海防”,竟說“新疆不復,於肢體之元氣無傷”。陝甘總督左宗棠則力主收復新疆,“尺寸不可讓人”,認為“若此時即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於西北,各國必不敢構釁於東南”。清廷接受了收復新疆的主張,於光緒元年(1875)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清軍進入新疆,收復了北疆大部分領土。光緒四年(1878年)1月,清軍最後收復和田。至此,只有伊犁地區還在侵略者手中。
- 中法戰爭
鹹豐年間,法國出兵強占了中國鄰邦越南的南部,並於同治元年(1862)強迫越南簽訂了《西貢條約》,將南圻變為它的殖民地。同治十二年(1873),法軍又侵略北部河內地區,而且要以越南為基地進一步侵入中國。光緒九年(1883),茹費理再次出任法國內閣總理,立即增加軍費和增派軍隊。
法軍慘敗的訊息傳到巴黎,導致了茹費理內閣的倒台。法國在政治上軍事上都陷於混亂,形勢對抗法鬥爭十分有利。”法軍撤出台灣、澎湖後,清廷於是年九月設定台灣省,任命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
中日甲午戰爭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月,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國王李熙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馳赴朝鮮,清軍登入駐屯於牙山,並按《中日天津條約》之規定電告日本。東學黨亂兵聞中日軍隊已至,不戰而潰。五月,袁世凱以東學黨潰散、叛亂已平,要求日本同時從朝鮮撤兵。但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為清廷所拒。北洋大臣李鴻章發覺事態不妙,急調總兵衛汝貴、提督馬玉昆率軍火速由大東溝登入,進駐平壤;另調北洋陸軍十餘營分梯次渡海馳援朝鮮。
1894年7月25日日軍在豐島悍然偷襲清軍運兵船,挑起甲午戰爭。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是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戰役規模的海戰。亦稱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此役北洋海軍失利,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9月25日,日軍在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成功,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被迫撤出陣地。日軍攻陷虎山。其他清軍各部不戰而逃,山縣有朋即將第一軍司令部移於虎山。26日,日軍占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同日日軍在莊河花園口登入,10月9日,攻占金州,10日陷大連灣,至此清軍在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
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12月24日,鎮遠退入威海衛時觸礁,經搶修才不至下沉,但已不可再出深海作戰,管帶林泰曾引咎自盡。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鬚島登入。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岸炮台。營官周家恩陣亡,炮台被日軍攻占。2月3日日軍攻陷威海衛城,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10日,定遠號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隨後劉步蟾生吞鴉片自殺。11日,丁汝昌自殺。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入,在英國籍海軍軍事顧問建議下,由最年輕管帶、日後民國第一任海軍總長薩鎮冰向伊東中將獻降,濟遠,廣丙,鎮中等10艦為日軍所俘。
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隨後薩鎮冰駕駛康濟艦並載著丁汝昌等六人靈柩離開劉公島。北線日軍在海軍配合下,一路攻陷鳳凰、海城、營口、田莊台,提督宋慶揚言再戰不降,被制止。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
1895年4月17日,清日簽定《日清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割讓台灣及澎湖列島,賠款二萬萬三仟萬兩銀即二億兩白銀。證明了洋務運動未能根本地改變清的落後。於是出現了要求從更基本層面,包括政治體制上,進行變法維新的聲音。
維新變法運動
- 主詞條:戊戌變法
維新運動開始於1895年於北京發生公車上書。當時齊集在北京參與科舉會試的各省舉人收到《馬關條約》中,清國割去台灣及遼東,並且向日本賠款白銀兩萬萬兩的訊息,一時間群情激動。4月,康有為和梁啓超作出成上皇帝的萬言書,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5月2日,二人、十八省舉人及數千北京官民,集合在都察院門前要求代奏光緒帝。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是由各省派送,依照漢代舉孝廉乘公家馬車赴京接受考核之慣例,對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又俗稱為公車,故此稱為公車上書。雖然公車上書在當時沒有得到直接實質的效果,但是卻形成了國民問政的風氣,之後亦催生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議政團體。當中由康有為和梁啓超二人發起的強學會最為聲勢浩大,一度得到帝師翁同和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等清朝高級官員的支持。
1898年(戊戌年),康有為多番上書要求推行新政,但是康有為非四品官,無權力上書皇上。1月29日,康有為的奏摺首次轉呈光緒,光緒命令允許康有為隨時上書。於同日,康有為第6次上書。2月,康第7次上書,再次建議皇帝效仿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改革,並且呈上他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和《俄大彼得變政記》和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的書籍。皇帝之後每日閱讀,加強了改革的決心。
5月29日,恭親王奕訢去世,死前對光緒說:“聞廣東舉人康有為等主張變法,請皇上慎思,不可輕信小人。”他逝世兩日後,康有為以御史楊深秀名義呈上奏摺,請求明定國是。6月6日,徐致靖上書《請明定國是疏》(康有為代擬)請求光緒帝正式改變舊法,實施新政。
隨後,光緒又召見梁啓超,並且僅委派其出任六品的辦理譯書局事務。梁啓超獲得任命後,離開北京,沒有再次參與新政。在整場百日維新中,作為骨幹成員的康有為與梁啓超,各自僅見過光緒一次。改革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祈清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然而期後遭到慈禧太后與守舊派的反撲,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僅經歷了103日就告終。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和梁啓超逃出中國,許多維新人士被追捕殺害,光緒帝則被軟禁於中南海瀛台,太后重新當政。
義和團與庚子虜變
當時,慈禧太后信任閉塞愚昧的守舊大臣,竟聽信毓賢之言,相信團民能“神靈附體”、“刀槍不入”、“槍炮不傷”,欲藉助義和團之力排外;她派軍機大臣剛毅往涿州視察,剛毅回奏稱:“天降義和團,以滅洋人”。在部分朝廷親貴支持下,義和拳開始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大舉進京勤王,到處殺害外國人及教徒,燒教堂、拆電線、毀鐵路,並攻進天津租界。各國公使要求清廷取締義和團,但未獲回應。
立憲與革命
- 主詞條:立憲運動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1901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清朝於八國聯軍後國勢大墜,知識分子莫不提出各種方法拯救中國,主要分成立憲派與革命派兩種改革路線。1901年立憲派康有為梁啓超推動立憲運動,梁啓超發表《立憲法議》,希望讓光緒帝成為立憲君主。而慈禧太后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歐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憲、建立清朝新軍、廢除科舉、整頓財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對清廷的改革失望,他們鼓勵推翻清朝,建立中華共和。1894年孫文於夏威夷檀香山建立興中會、1904年黃興於長沙成立的華興會、1904年蔡元培於上海成立光復會,此外還有其他革命團體。1905年孫文在日本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成立中國同盟會,並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革命派聯合舊有反清勢力如三合會、洪門等,在華南地區發起十次起事,並將勢力滲入華中、華南的清朝新軍。
當時立憲派與革命派為改革方式發生爭執,一開始立憲派占上風,清廷也承諾實行立憲。1907年清廷籌設資政院,預備立憲,並籌備在各省開辦咨議局。1908年7月頒布《各省咨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內成立咨議局。同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成立代議會。在立憲派成員的請願下,清廷宣布把預備立憲縮短三年,預定在1913年召開國會。同年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皆去世,溥儀繼位,即宣統帝,其父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1911年5月清廷組成由慶親王奕劻領導的“責任內閣”,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君主立憲。不過,該內閣中的很多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和失望,很多轉向於革命派合作。
清王朝的覆亡
- 主詞條:辛亥革命
1911年5月8日,清朝廷成立皇族內閣,顯示出清統治者毫無立憲誠意,令各地立憲派大失所望。5月9日,清政府實行鐵路國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間出資建造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這一舉措引起湘、鄂、川、粵四省各階層的強烈不滿,掀起了四省保路運動,尤以四川最為強烈。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復。晚上成立謀略處。在謀略處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公布軍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布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用黃帝紀元,宣統三年改為黃帝紀元4609年。軍政府建立參謀部、軍務部、政事部、外交部。以咨議局大樓為辦公地,以十八星旗為軍旗。謀略處以軍政府名義發布《布告全國電》,《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電全國。
10月12日,革命黨人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二標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趙承武等在漢陽發動起義,光復漢陽;隨後趙承武率起義軍攻占漢口。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在武昌起義成功之後,清政府派陸軍大臣蔭昌率北洋軍南下攻擊武漢三鎮的江北漢口(夏口)和漢陽,隨後啟用了早先被罷黜的原北洋軍首領袁世凱,以穩定北洋新軍。袁世凱在被清廷起復前夕,便會見過來訪的革命黨人朱芾煌。朱勸告袁世凱同南方議和以換取大總統之位,袁世凱權衡利弊,上台後採取了剿撫兼施的策略,進而準備和南方開始談判。
11月16日,孫文在巴黎也致電國民軍政府,表示同意舉袁世凱為總統。1912年1月29日,召開清廷御前會議,會上決定退位,以取得革命黨人的優待條件。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凱全權,與南京臨時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條件。
1912年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和逼迫下,宣統帝溥儀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優待條件》,發布《遜位詔書》,宣布清宣統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至此,大清帝國正式終結,並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清朝自1644年開始入主中原,統治了中國長達268年,終於在1912年宣統退位,清王朝徹底結束,國祚296年,標誌著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也宣告滅亡。
經濟
土地制度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存在三種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國家(清皇朝)占有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私有土地制度和自耕農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絕對支配的地位,從而構成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這一基本特點,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封建土地關係不僅繼續得以保存,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日益結合起來。中國近代土地集中的又一個顯著特點是,除了封建官僚、軍閥兼併土地之外,商人和高利貸者也參與了土地的兼併。一些新興的工業資本家也是主要的土地兼併者,他們當中不少原來就是由地主商人轉化而來的。他們在投資近代工業同時,也熱衷於對土地的投資。
自然經濟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形式,也是中國封建剝削制度的基礎。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是從鴉片戰爭以後開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一個時期,中國的自然經濟結構曾對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進行過頑強的抵抗。但是,這種抵抗只能延緩外國資本主義商品在中國傾銷的增長和自然經濟的解體過程。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獲得了更多的特權,同時,由於東西海上交通條件的變化及產業革命在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完成等,都加強了外國資本主義商品對中國自然經濟的競爭力,從而加速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的進程。這種解體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外國機制棉紡織商品的傾銷,導致城鄉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的衰落而與農業分離;另一方面是外國資本加強對中國原料的掠奪,使中國農村商品生產迅速發展。
新式企業
洋務派為了供應軍用工業需要的原料、燃料和運輸,並受到外貨傾銷、外資優厚利潤的刺激,從同治末年開始,便陸續創辦資本主義工礦業和交通運輸業。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共創辦民用企業20多個。這些企業,只有少數是官辦,大多系官督商辦。所謂官督商辦,即在官府監督下,招徠社會上的私人資金,創辦民用企業,以解決清廷由於財政拮据,難以籌撥企業所需的巨額資金。
洋務派所辦的民用企業,大都是官督商辦,吸收了一部分買辦、地主、商人的資金,對建立和發展近代企業,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商對中國近代企業的壟斷和壓迫有積極作用。但是,這些民用企業還存在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依賴性,技術大權甚至行政大權都為外國人所控制。洋務派所辦的民用企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阻礙了商辦企業的發展,也沒有能夠達到“求富”的目的。
民族資本主義
在洋務派創辦近代企業的同時,中國社會還出現了一批商辦企業。這是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發端,也是中國社會經濟發生重要變化的一個標誌。這些企業主要是由一部分官員、地主、買辦、商人投資創辦的,也有一些是從原來的手工業工場、作坊採用機器生產轉化而來的。據統計,自同治年間到光緒二十年,除繅絲業外,約有80個企業。
甲午戰後,帝國主義加大了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擴大了中國的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甲午戰爭的失敗和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嚴重危機,促使了人們的覺醒。一批向資產階級轉化的官僚、士紳、商人和知識分子,紛紛提出了設廠、開礦、自辦鐵路的要求,以抵制外國的經濟侵略。由於《馬關條約》已準許外商在中國自由辦廠,所以清政府也就不便再禁止本國商人投資新式企業。清政府工商政策的轉變,也進一步刺激了民間投資的積極性。由於以上原因,在甲午戰後的幾年間,中國出現了興辦工業的浪潮,民族資本主義得以初步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從光緒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895—1898),新設立了62家商辦企業,資本總額達1240多萬元。
政治
民族
- 鹹同貴州各族人民起義
鹹豐同治(1851—1874年)年間貴州苗、侗、布依、水、漢、彝、瑤、回、仡佬等族居住的地區先後爆發的反抗鬥爭。1854-1858年(鹹豐四至八年),有30餘支起義軍在貴州崛起,其中張秀眉為首的苗族起義軍、姜映芳為首的侗族起義軍、潘新簡為首的水族起義軍等規模最大,時間最長。他們配合作戰,曾攻下黔東南的一些城鎮,堅持鬥爭達十八年之久。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清廷集結湘、川、滇、桂、黔五省兵力鎮壓,各路義軍堅持鬥爭。1868年(同治七年)清廷以精銳部隊圍剿黔東南苗、侗起義軍,起義軍曾獲兩次大捷。但因各路義軍先後失敗,根據地失守,1872年起義失敗。
- 甘陝回民起義
1866年,左宗棠接任陝甘總督,左宗棠深知回民軍和捻軍聯合後更加難以對付。因此,他向清廷進陳方略說:“方今所患者,捻匪回逆耳。以地形論,中原為重,關隴為輕;以平賊論,剿捻宜急,剿回宜緩;以用兵次第論,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然後客軍無後顧之憂,餉道免中梗之患。10月至11月間,西捻軍和回民叛亂軍取得了連克陝西安塞(今安塞南)、延川、綏德等城的勝利。同年12月中旬,西捻軍為救援東捻軍,由宜川東面的壺口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回民叛亂軍在陝西處於孤軍作戰的不利地位。在清軍節節進逼下,叛亂軍轉取守勢,十分被動,以致鄜州、宜君、三水、綏德等地相繼失陷。1868年11月,左宗棠參加鎮壓西捻軍以後回到西安,陝西大局已定。
同治八年(1869)二月,左宗棠移軍乾州,誘逼陝境回回入甘,以集中兵力,專心來對付甘肅方面。同年八月,劉松山進兵靈州,進逼吳忠型,又分兵到峽口寧夏,對金積堡形成包圍的態勢。金積堡地區的起義領袖馬化龍團結了本地的回回,並吸收了從陝西入甘的白彥虎等部隊,在金積堡周圍布置了五百七八十座堡寨,時時出叛亂兵攻擊並截斷了清軍的糧運。劉松山頑強地向金積堡進攻,曾縮小了包圍圈,破壞了叛亂軍不少的堡寨。翌年正月,劉松山被白彥虎部下打傷致死。劉松山的侄兒劉錦棠繼帥其眾,採取嚴密包圍的辦法,長期圍困。金積堡人多糧少,日子一久,便無法解決食糧問題。至十一月,馬化龍恐日後堡破,人民死亡太重,決心以個人的生命來換取大眾的生命,便向清軍投降。馬化龍父子因此受到凌遲,但不少的回族的生命卻得以保全,被安置到平涼。
國旗國歌
與中國歷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樣,清朝本來並無法定的國旗與國歌。近代以後,隨著清朝與西方國家的交往,清朝逐漸引入西方國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國旗與國歌。1888年(光緒十四年),清政府認定“黃底藍龍戲紅珠圖”(即俗稱的清朝“黃龍旗”)為大清國旗。
國防
團練
1852年12月,曾國藩就任湖南“團練大臣”,他整合了境內各支地方武裝,組成後來被稱為湘軍的地方部隊的核心。當1860年5月作為清軍主力駐紮在南京城外的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攻破後,湘軍的重要性逐漸提高。清政府於1860年6月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和欽差大臣,指揮長江下游的軍事作戰。同年,他的門生李鴻章受命於安徽淮河一帶編練軍隊,1862年,這支被稱之為淮軍的部隊正式投入戰鬥。
除湘軍和淮軍外,外國力量也加入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戰鬥。除組建中外混合部隊如常勝軍外,英法軍隊亦參加了一些戰鬥。而太平天國在天京事變後,元氣大失,戰局得以扭轉。1864年〔同治三年〕,天京城破。太平天國運動的主力結束。
海軍
在鎮壓太平天國時,曾國藩為其湘軍建立了附屬的內河水師(1853年,鹹豐三年),至1864年(同治三年),在曾國藩建議下,清廷成立“長江經制水師”,制提督一人。長江沿岸各地水師得以統一。
1885年10月清政府宣布成立海軍衙門,以醇親王為總理大臣。海軍衙門的成立並不意味著新式海軍的統一。洋務運動中最終建立了四支艦隊:受北洋大臣節制的北洋水師,受南洋大臣節制的南洋艦隊,受福州船政局節制的福建水師,受兩廣總督節制的廣東水師。
外交
對外戰爭
- 對待英法
鴉片戰爭後至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被打敗,簽訂了割地、賠款、通商、喪失主權的不平等條約、章程和協定等,但清政府的統治者並不認輸,對於以英國為代表的各國在華所取得的特權與地位並不心服,對於條約的束縛及其重要性認識還不夠。總之,天朝上國、自大主義碰了釘子,但並未放棄。對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雖有一些有識之士進行了研究,但統治階級中大多數是不知道而且有的是不願知道的,仍然頑固地堅持天朝上國那一套。
第二次鴉片戰爭至中法戰爭時期。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合進犯北京後,清政府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策有了改變。過去把英、法、美等國視為夷狄野蠻如禽獸一般,現在卻認為他們不是心腹之患,並可以進一步聯絡,結為盟友,共同鎮壓國內人民的起義;過去把簽訂條約視為臨時安撫換取撤退洋兵之計,現在要“執行條約”,以信取人;過去對於西方的武器軍火、輪船機械是一方面深惡庸絕;過去關於洋人案件,只在廣州通過總督巡撫等辦理,現在則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有親王大臣主管外事並與公使們接觸會談。
自1860年到1884年中法戰爭時,清政府推行“執行條約”、“保全和局”的外交政策,保持了近二十多年的“和平”。在這期間,洋務派興起,差不多與日本明治維新同一時期搞“自強”運動。學習外國變成了依賴外國,結果失敗了。同時“執行條約”卻使外國的在華特權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此期間為外人侵犯中國主權打下了很深的基礎,從掌握海關、協定關稅、取得領事裁判權、破壞司法獨立,到內河航行、設立祖界、干預財政等等,中國逐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國家。
中法戰爭後至中日中日甲午戰爭時期。在保存了二十多年的和局之後,清政府被迫在越南與法國開戰。傳統史觀認為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朝統治者從過去二十年中所推行的“執行條約”、“保全和局”的政策中嘗到了“甜頭”,在中國在軍事上取得勝利,法國內閣垮台出境較為困難的有利形勢下,仍與法國侵略者簽訂了出賣越南、出賣中國利益的條約。這是清政府推行投降外交的真實寫照。帝國主義更加認識到了清政府軟弱可欺實質。但是這些說法都是忽略了清軍在陸地上已經是強弩之末,同時台灣也已經快要守不住,法國新內閣絲毫不打算向中國示弱這些重要事實。之後十年中中國在與印度相鄰的西藏、在緬甸、在帕米爾高原、在澳門都發生了國土被侵占,利益被掠奪之事,尤其是在與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較量中,也被打得慘敗,盡失“大國”尊嚴,李鴻章的地位也因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受到嚴重削弱,執行條約的投降主義派走進了死胡同。
- 對待日本
中日甲午戰爭至八國聯軍戰爭時期。甲午戰爭失敗後,中國更深地被帝國主義國家所控制。馬關條約允許外國人在中國開設工廠,國際資本主義者利用在中國的特權,掠奪廉價而豐富的原科、剝削中國勞動力,免去一切稅收,霸占中國市場,把中國傳統的手工業、家庭副業逼上破產的道路,壓制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清政府統治者被日本打敗非常不甘心,全國人民中的有識之士也奮勇起來,要求變革。清政府這時在外交上重大行動就是聯俄反日。但是帝俄並不是一個要與中國結盟的對象,聯俄恰恰是“引狼入室”,遺害無窮。
- 庚子夷亂
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中國至辛亥革命時期。1900年後,清政府的當權派慈禧太后及其追隨者完全屈服於帝國主義勢力之下,只圖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對於帝國主義列強有求必應,已從盲目排外變為投降主義者,實際成為各國在中國維護其特權的代理人。列強甚至撇開清政府自行協定分割中國的領土和權益。各帝國主義關於中國鐵路建築權的爭奪與私分,日俄幾次關於東北、蒙古的分割,英俄關於西藏等的私自協定等等,已經開始了對中國的瓜分。這期間,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培養自己的勢力,也為後來軍閥割據的局面鋪設了道路。清政府己離分崩離析的日子不遠了。嚴格的來說,這段期間已經談不上有什麼外交了,更談不上什麼軍事外交了。
簽訂條約
條約名稱 | 中方簽約人 | 失地 | 賠款 | 時間 |
中英廣州和約 | — | 六百七十萬兩 | 1841年5月27日 | |
中英 南京條約 | 二千一百萬圓 | 1842年8月29日 | ||
中英 南京條約補充條款 | 耆英 | — | 六百七十萬兩 | 1843年7月22日 |
中美望廈條約 | 耆英 | — | — | 1844年7月3日 |
中英虎門條約 | 耆英 | — | — | 1844年10月24日 |
中法黃埔條約 | 耆英 | — | — | 1844年10月24日 |
中俄璦琿條約 | 60萬平方公里(黑龍江以北) | — | 1858年5月28日 | |
中俄天津條約 | — | — | 1858年6月13日 | |
中美 天津條約 | 桂良,花沙納 | — | — | 1858年6月18日 |
中英 天津條約 | 桂良,花沙納 | — | 四百萬兩 | 1858年6月26日 |
中法 天津條約 | 桂良,花沙納 | — | 二百萬兩 | 1858年6月27日 |
中英 天津條約補充 | 桂良 | — | — | 1858年11月8日 |
中英北京條約 | 奕 | 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 | 一千叄百萬兩 | 1860年10月24日 |
中法 北京條約 | 奕 | — | 八百萬兩 | 1860年10月25日 |
中俄 北京條約 | 奕 | 40萬平方公里(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 | — | 1860年11月4日 |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 明誼 | 44萬平方公里(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 — | 1864年10月7日 |
中美 增續條約 | 前美公使蒲安臣 | — | — | 1868年7月28日 |
中英 新修條約普後章程 | — | — | — | 1869年10月23日 |
中日 修好條約 | — | — | 1871年8月13日 | |
中日 北京條約 | 奕 | — | — | 1874年10月31日 |
中英煙臺條約 | 李鴻章 | — | 二十萬兩 | 1876年9月13日 |
中俄里瓦幾亞條約 | — | 1879年10月2日 | ||
中俄伊犁條約 | 7萬平方公里 | 九百萬盧布 | 1881年2月24日 | |
中法 會議簡明條款 | 李鴻章 | — | — | 1884年11月5日 |
中日 天津條約 | 李鴻章 | — | — | 1885年4月18日 |
李鴻章 | — | — | 1885年6月9日 | |
中英 煙臺條約 續增條約 | 桂良 | — | — | 1885年6月9日 |
中葡 北京條約 | — | — | 1887年12月1日 | |
中英 印藏條約 | — | — | 1890年3月17日 | |
中美 華工條約 | — | — | 1894年3月7日 | |
中日 馬關條約 | 李鴻章 | 3。6萬平方公里(台灣及澎湖列島) | 二億兩 | 1895年4月7日 |
中日 遼南條約 | 李鴻章 | 贖回遼東半島 | 叄千萬兩 | 1895年11月8日 |
李鴻章 | — | — | 1896年6月3日 | |
中德膠澳租借條約 | 李鴻章 | — | — | 1896年6月3日 |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 李鴻章 | 新界(租借九十九年) | — | 1898年6月9日 |
八國聯軍 辛丑條約 | 李鴻章 | — | 十億兩,實際賠付約60% | 1901年9月7日 |
中英 續訂藏印條約 | 唐紹儀 | — | — | 1904年7月9日 |
中日滿州善後條約 | 奕劻、瞿鴻禨、袁世凱 | — | — | 1905年12月22日 |
中俄滿洲里界約 | 1400平方公里(額爾古納河北部) | — | 1911年12月20日 |
晚清文化
清朝末年,由於封建禮教的衰微和歐美科學的澎湃東來,促成了科舉制度的廢除和新式學校的興起。淮安最早的一批新式學校,如江北師範學堂、江北農林學堂、淮安府中學堂等等,都是清末創辦的。而且教育中已經或多或少地注入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
第一個翻譯出版法國資產價級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 的張相文,在清光緒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出任江北師範學堂教務長,使清江浦一度成為宣傳資產階級民主與法制思想的最早陣地之一。在反對封建禮教、解放婦女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早在光緒三十二年前後,清江的知識婦女唐治英、唐治平、李芄等就組織了“天足會”,為謀求婦女解放而呼號。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分子還在駐清江浦的新軍中秘密傳播革命思想。所有這些,都為淮安各地回響辛亥武昌起義,迅速實現光復打下了思想基礎。
歷任皇帝
道光[1821年~1850年]30年。1840年晚清時期開始。
鹹豐[1851年~1861年]11年。
同治1862年~1874年]13年。
光緒[1875年~1908年]34年。
宣統[1909年~1912年]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