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戰爭過程,前期部署,戰鬥前期,戰鬥中期,戰鬥高潮,戰鬥後期,戰爭結果,失敗原因,後世影響,戰爭評價,重要人物,丁汝昌,劉步蟾,楊用霖,
歷史背景
甲午戰爭爆發以後,日軍在黃海之戰中獲勝,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又在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下旬攻入中國境內,占領了旅順。日本大本營鑒於渤海灣即將進入冰封期,不便於登入作戰,遂決定暫緩執行進攻直隸的平原作戰計畫,而將戰略進攻方向轉至山東半島,海陸配合攻占威海衛,企圖殲滅黃海海戰後撤退到此地的北洋海軍。
戰爭過程
前期部署
為了實施進攻山東的計畫,日本陸軍在其第2集團軍基礎上組成“山東作戰軍”,下轄第3、第4旅和原屬第6師的第11旅,總計2.5萬餘人。日本聯合艦隊對陸軍提供運輸和掩護,聯合艦隊此時擁有25艘主力艦和15艘魚雷艇,對北洋水師在數量上已經有壓倒性的優勢。
與此同時清廷因對日軍主攻方向判斷錯誤,集重兵於奉天、遼陽和京津一帶,山東半島防禦薄弱。此時慈禧太后起用恭親王奕欣,令其與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共籌和議。和談被拒後,得知了日軍企圖,始作迎戰準備。李鴻章令北洋艦隊水陸相依,陸軍固守大小炮台,艦船依託岸上炮台進行防禦。威海衛是清廷經營已久的海防重鎮,北洋水師各艦艇於旅順失陷前即集結於此,此時尚有大小艦艇27艘;威海衛港區陸上築有炮台23座,岸炮160餘門,守軍19營;煙臺、酒館(今牟平東)、榮成等處另有駐軍41營,兵力總計60營三萬多人,分別由北洋大臣李鴻章和山東巡撫李秉衡統轄。但清軍兵力分散於整個山東半島,極易被各個擊破。
戰鬥前期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九日,日本山東作戰軍在聯合艦隊護送下分乘50多艘運兵船從大連灣出發,次日在山東半島榮成灣登入,占領灘頭陣地。榮成灣清軍兵少力單,被迫後撤,日軍乘勢進占榮城。二十八日,日軍3.4萬餘人登入完畢,三十日,分兩路進犯威海。日本海軍也從海上正面進攻,企圖全殲北洋艦隊。是日下午,日本陸軍行至白馬河,遭到福字軍和嵩武軍總兵孫萬林率領的1000多清軍的英勇阻擊,激戰2小時,日軍死傷10餘人後撤。
一八九五年正月初四,兩路日軍對威海港南岸炮台形成包圍,次日發起總攻。駐守摩天嶺、楊楓嶺等炮台的清軍奮力抵抗,日軍少將大寺安純被擊斃。但清軍寡不敵眾,付出重大犧牲,炮台陷落。不久,百尺崖、龍廟嘴、鹿角嘴等海岸炮台亦相繼失守。為避免日軍利用海岸炮台轟擊威海港內的北洋艦隊,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下令將皂埠嘴炮台炸毀,威海港南岸炮台於是全部失守。初七,日軍開始進攻威海衛和北岸炮台。炮台守將戴宗騫(1842―1895)勢單力孤,最終無力回天。丁汝昌派人掩護其撤離炮台,但他誓死不離陣地,最終被丁汝昌派來的水兵連勸帶拉護離炮台,護送到劉公島。
戰鬥中期
次日,丁汝昌只得下令將北岸炮台炸毀。這樣,“威海之防盡墮”,威海衛城陷落,北洋海軍被封鎖在港內,形勢萬分危急。此時,丁汝昌斷然拒絕日軍的誘降,決心血戰到底。初九,日本海軍大舉出動,猛烈進攻威海港前沿天然門戶劉公島和日島。日本陸軍也將原南岸炮台的7門大炮修復,從海岸射擊北洋水師,形成“炮資敵,我殺我”的慘痛局面。北洋官兵及守島陸軍奮起發炮還擊,擊中筑紫、葛城等日艦。次日深夜,日軍魚雷艇進港偷襲,北洋旗艦定遠被擊傷擱淺。十二日,日軍故伎重演,北洋海軍來遠、靖遠、威遠、寶筏4艦又被魚雷擊沉,實力大損。十三日,日軍發動總攻,清軍士兵奮勇迎戰。雙方炮火互射,硝煙蔽海,戰鬥甚為激烈。松島、橋立、千代田、秋津洲、浪速、扶桑等日艦均被擊中,士兵死傷眾多。
戰鬥高潮
清軍日島炮台彈藥庫也被敵炮擊中爆炸,守軍被迫撤至劉公島。正當戰鬥激烈進行時,北洋魚雷艇管帶王平貪生怕死,率10餘艘魚雷艇和2艘汽船乘機逃跑,被日艦追及,大部分魚雷艇被擊沉,北洋海軍損失慘重。十四日夜,日艦又破壞了封鎖威海港東口的鐵鏈,打開了港口門戶。清軍極其盼望援軍趕來,但希望渺茫,士氣開始低落。這時,在北洋艦隊服務的外國船員英人泰萊、克爾克、德人瑞乃爾等散布失敗情緒,威逼丁汝昌向日軍投降,遭到丁嚴辭拒絕。為避免戰艦落入敵手,丁汝昌下令炸沉各船。十六日,管帶劉步蟾在定遠被炸沉後自殺殉國,其餘各艦將領害怕以徒手降敵“取怒倭人”,竟拒絕執行命令。
十七日,北洋守軍彈藥將盡,勢不能支。當夜,丁汝昌召集部下,提出冒險突圍,多數將領表示反對,紛紛散去。丁汝昌見大勢已去,決心以身殉國,與劉公島北洋護軍統領張文宣、鎮遠管帶楊用霖先後自殺。第二天,外國洋員浩威勾結威海衛水陸營務處候選道牛昶曬等人投降。二十日,牛昶曬代表清軍在投降條約上籤字,劉公島淪陷。
戰鬥後期
二十三日上午十點三十分,日本聯合艦隊擺出征服者的架式,占領了威海港,舉行捕獲儀式。北洋海軍鎮遠、濟遠、平遠、廣丙、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等10艘艦船全部作為日軍戰利品,被插上日本國旗。北洋練習艦康濟號被解除武裝,交還中國。下午4時,康濟載運著丁汝昌、戴宗騫、劉步蟾、楊用霖、張文宣的靈柩,在瀟瀟細雨中悽然離港,駛向煙臺,汽笛哀鳴,威海衛之戰至此結束,清政府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戰爭結果
北洋水師在此戰中全軍覆沒,京畿地區頓時門戶大開,位於旅順的日軍也展開進攻,連破鳳凰、營口、海城、牛莊等地,清軍全線潰敗。清廷只得乞降,派遣李鴻章全權處理,前往日本和談。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馬關條約》簽訂,甲午中日戰爭結束。
失敗原因
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不重視和放棄制海權。
後世影響
威海衛和山東半島的失陷,使京畿地區門戶洞開,清廷危急萬分,更加快了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向日本乞和投降的步伐,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半封建程度。
戰爭評價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本的最後一戰。北洋艦隊株守軍港、威海海陸軍未能密切協同作戰,是此戰失敗的主要原因。威海之戰的失敗和北洋艦隊的覆滅,實際上造成了中國戰敗的結局。
重要人物
丁汝昌
劉步蟾
劉步蟾(1852-1895.2.10)字子香,福建侯官人。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事母至孝”。少時性格沉毅,好學善思,愛憎分明,敢於非禮不義之事相爭。同治六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入後學堂,學習駕駛。十年,與同學十八人上“建威”號練船實習,南至廈門、香港、新加坡、檳榔嶼,北上渤海灣、遼東等地,途中測量日度、星度,操練駕駛,見識大為增進。丁汝昌因海戰中受傷暫時離艦養傷,由劉步蟾代理。威海保衛戰中,二十一年元月十一日,“定遠”被偷襲入港的日本魚雷艇擊傷,被迫擱淺在劉公島東部充作“水炮台”,因進水過於嚴重,丁汝昌下令放棄“定遠”。當時劉公島局勢日益惡化,因恐“定遠”將來落入敵手,丁汝昌、劉步蟾於正月十六日下令,將“定遠”艦炸散。當夜,劉步蟾追隨自己的愛艦,自殺殉國。實踐了生前"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時年43歲。李鴻章獲悉劉步蟾自殺的訊息後,深感惋惜,並盛讚劉步蟾當年直陳御日之計是實言真心。清廷諭令:將劉步蟾照提督陣亡例從優賜恤,世襲騎都尉加一等雲騎尉。一代海軍名將,就這樣與他所鐘愛的戰艦,一同消失在保家衛國的海上疆場。
楊用霖
楊用霖(1854-1895),字雨臣,福建閩縣人。一八七一年,參加海軍,投“藝新”炮艦為船生,從管帶許壽山學習英語及槍炮、駕駛技術。楊用霖刻苦好學,用心專一,“日夕勤劬,寒暑不輟,而穎悟銳進,於航海諸藝日益精熟”。不久,便補為“振威”炮艦管炮官,又升為“藝新”炮艦二副。楊用霖升護理左翼總兵兼署鎮遠管帶。當時旅順已經失陷,“鎮遠”無法進塢修理,楊用霖帶領人員想盡辦法,日夜趕修,終於將艦底補好。次年二月十一日,丁汝昌和劉步蟾先後自殺。北洋水師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推舉楊用霖出面與日軍接洽投降。楊用霖嚴詞拒絕,回艙後口吟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命詩,用手槍從口內自擊殉國。朝廷嘉其忠烈,予優恤賞銀治喪,增提督銜,給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