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伏爾鏗造船廠主要為德意志帝國海軍服務,負責生產U型潛艇及軍艦,在兩場世界大戰中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他們也外銷藍圖給其他國家,如俄國Novik級驅逐艦、俄國Novik級驅逐艦、Pamyat Merkuriya輕巡洋艦等。
二戰時,德國唯一的航母「齊柏林伯爵」號(Graf Zeppelin),排水量約33,000噸。1943年2月2日希特勒下令取消所有德國戰艦、巡洋艦與航空母艦的建造工作。齊柏林伯爵號被送往奧德河河口的斯特丁(Stettin,今波蘭斯塞新((Szczecin))準備拆除。1945年4月底,眼見蘇聯紅軍即將逼近斯特丁,德軍主動將齊柏林伯爵號鑿沈以免落入敵手,但占領該地後的蘇聯卻在1946年時將沉船打撈上來,該艦最後一次的目擊地點是在斯維內明德(Swinem↓nde,也就是今日波蘭境內的斯未諾契,?winouj?cie),當時該艦載運了一些物資,準備前往列寧格勒,但卻從此消失無蹤。2006年7月12日,一艘隸屬於波蘭石油業者波羅的海石油(Petrobaltic)的船隻在韋巴港(?eba)附近發現一艘長265米的沉船,正好與失蹤的齊柏林伯爵號之船長相符。7月26日,波蘭海軍調查船阿克托夫斯基號(ORP Arctowski)實際對沉船進行穿鑿調查以確定其身份,並在隔日由波蘭海軍宣布,沉沒在87米深海底的沉船,證實是行蹤成謎多年的「齊柏林伯爵」號。
二戰之後,伏爾鏗造船廠整間企業及造船設施被波蘭政府接管。新的船廠在原址重新開始,名為Szczecin Shipyard。
“中國情結” 19世紀後期的歐洲,傳統的海軍大國主要有英、法等國,另外新興的德國挾普法戰爭勝利之勢,也在努力發展武備,著意建設海軍。作為新崛起的海軍國家,德國的造艦技術在當時世界並不突出,此前各國外購軍艦大都尋找傳統海軍強國英、法等國,沒人會對海軍尚弱的德國投以青眼。而北洋艦隊旗艦“定遠”級鐵甲艦為伏爾鏗造船廠接下的第一筆出口訂單。也因此實現德國軍艦出口史上零的突破。
“定遠”級鐵甲艦 1880年12月2日上午7點,清朝駐德公使李鳳苞依據德國海軍部的標準,與伏爾鏗造船廠草簽了定造第一艘鐵甲艦的契約,造價620萬馬克。8天后,借一艘新船下水儀式,伏爾鏗造船廠邀請德國海軍司令以及中國特使徐建寅等參加宴會,席間,徐建寅即興致祝酒辭,謂“……今我中國擬在伏爾鏗船廠訂造一船,足證我國與德國交誼之厚。尤願伏爾鏗廠用心製造,成此利器,俾將來中國武備之聲名洋溢四海,而思以此船為始基……”,躊躇之志溢於言表,今日讀來仍令人激動不已。次年1月8日,第一號鐵甲艦定造契約正式簽約,4個月後,1881年5月23日,中國向德國定造第二號鐵甲艦。8月22日,第一號鐵甲艦被李鴻章命名為“定遠”,英文名稱Ting Yuen;10月9日,同型的第二號鐵甲艦被李鴻章命名為“鎮遠”,英文名稱Chen Yuen,中國海軍的新時代悄然來臨了。關於這級新式鐵甲艦的技術概況,徐建寅在當時的日記中稱:“現在(1881年)中國擬造之船,議仿‘英弗萊息白’及‘薩克森’之制,集二者之長,去二者之弊……似可列於當今遍地球第一等鐵甲船……”。從後來的實際情況看,“定遠”級軍艦很大程度上採用了德國“薩克森”軍艦的設計,在此基礎上又加入了英國“英弗萊息白”軍艦的一些優秀設計以及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自己的創新思想,其噸位屬於大型的一等鐵甲艦,其先進程度無愧於當時亞洲第一巨艦的盛讚。
“濟遠”級穹甲巡洋艦 清廷後來在伏爾鏗造船廠訂造的來遠號巡洋艦是德國造艦史上設計製造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
“來遠”號裝甲巡洋艦 從1870年代至1900年代間,伏爾鏗造船廠建造的軍艦和船隻數目,以國家來分類,中國(清廷)9艘、德國19艘、希臘4艘、日本1艘、俄國1艘和土耳其1艘。以船隻種類來劃分,戰艦14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4艘、炮艦1艘、魚雷艦2艘。從時間區分,1870年代是3艘,1880年代是5艘,1890年代是7艘,1900年代是13艘,1910年代是6艘。
其中,伏爾鏗造船廠替清廷建造的軍艦共9艘,是該船廠建造數量最多的外國國家。
伏爾鏗造船廠主要製品:
定遠
鎮遠
濟遠
來遠
布蘭登堡號
巡洋艦
漢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