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相關史實,鎮南關起義,鎮南關戰爭,文物介紹,關樓題字,關樓組成,關樓兩旁,交通資料,火車:,公路:,
歷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1368)為鞏固南疆,改建為兩層門樓。後易名鎮南關。又在金雞山陡壁上修築炮台數座俯控關口。關城附近山巒重疊,谷深林茂,地勢險要,為中國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古有“南疆要塞”之稱。清光緒十一年(1885),法國侵略軍2000餘人自越南諒山進犯鎮南關,愛國將領馮子材率軍民在關內4公里處的關前隘英勇抗擊,大敗法軍(鎮南關大捷)。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由越南進犯廣西,將關門焚毀。
1953年改稱“睦南關”。
1965年越南戰爭爆發後,中國出兵援助北越抵抗美國,中國軍隊和援助物資經常由此進入越南境內。同年,“睦南關”改名“友誼關”,由時任中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親筆題寫關名,象徵中共與越共“同志加兄弟”的革命情誼。
現關城重建為三層花崗石城樓。
相關史實
鎮南關起義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9月,同盟會中王和順因發動防城起義失敗等原因,孫中山改派黃明堂為鎮南關都督。12月2日,黃明堂、關仁甫率鄉勇80人,攜帶快槍42桿,潛襲廣西鎮南關。黃明堂與守炮台的清軍取得聯繫,約訂2日由山背間縋繩直入,直取第三炮台。起義軍披蒙茸,撥鉤藤,跨越斷澗危崖,吶喊而入。守兵百餘人略事抵抗,即相率投降,接著,第二炮台、第一炮台相繼奪得。3日,孫中山親率黃興、胡漢民、日人池亨吉、法國退職炮兵上尉狄氏等至關,登上炮台,全軍鼓舞,黃明堂奏樂歡迎。次日,清軍開到,發起攻擊, 指揮站——越南堤岸宏泰街29號屋舊址
孫中山在陣地為傷員包紮,並親手發炮,竟打得很準。他慨言道:“反對清政府二十餘年,此日始得親發炮擊清軍耳!”當日下午,陸榮廷派一樵婦持函登台,表示願率600餘人投入孫中山麾下,並告以清軍大兵來援,事急萬分,祈自重。孫中山便決定回河內籌款籌械,命黃明堂堅守5日,一俟餉械運到,便進取龍州。當晚,孫中山、黃興等下山回安南。7日,軍機處將失去鎮南關的張鳴岐“交部議處”,又命他戴罪立功“即日克復”。清軍以4000人的兵力圍攻。當夜,陸榮廷向北台猛撲,黃明堂堅持數日,槍彈告罄,於8日夜棄台,退至安南燕子大山。孫中山從越南運送的槍彈在文登即被法方扣留。鎮南關起義遂告失敗。
鎮南關戰爭
鎮南關大捷示意圖下,沿東嶺、西嶺、中路谷地進攻關前隘,馮子材一面令各部迎戰,一面通告扣波、幕府各軍前來策應。當敵逼近長牆時,年已70的馮子材持矛大呼,沖入敵陣,全軍感奮,一齊湧出,與敵白刃格鬥,戰至中午,終將法軍擊退。馮子材指揮清軍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重傷法軍指揮官尼格里,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法軍亡74人傷213人(有比較不嚴謹的歷史普及短文稱“法軍傷亡一千餘人”)。鎮南關大捷使清軍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振奮了民族精神。法軍戰敗的訊息傳至巴黎後,議會否決了茹費理的“增撥軍費案有先議權”提案,導致茹費理內閣倒台。
文物介紹
關樓題字
關樓組成
友誼關關樓、法式樓、友誼關廣場。關樓由底座和迴廊式樓閣兩部份,主要設有友誼關歷史展廳、會晤室和中國九大名關展覽廳。友誼關歷史展廳展出鎮南關大捷、鎮南關起義和紅旗插上鎮南關等歷史圖片以及模型。會晤室為家具陳列以及圖片展覽。
關樓兩旁
交通資料
火車:
南寧—憑祥,
1、南寧——憑祥5517次列車,早07:40發車,中午12:00到達,票價30元;
2、南寧——憑祥8511次列車,早11:45發車,下午17:15到憑祥。票價15元
3、南寧——憑祥T8701次列車 晚18:45分發車,晚上22:14到達,票價19元;
憑祥—南寧
1、憑祥—南寧T8702 早6:40發車,早上10:40到達,票價19元
2、憑祥—南寧8512 早9:00發車,下午14:25到達,票價15元
3、憑祥—南寧5518 中午12:45發車,下午16:15到達,票價30元
公路:
1、南寧汽車總站8:00~18:00發往憑祥的客車每小時一班。返程時可乘憑祥至南寧直達快巴,早7:00~17:00每小時一班,車票66元,單程2.5小時。
憑祥市汽車總站 地址:憑祥市北大路
2、憑祥——友誼關,每天可由憑祥市汽車總站乘坐直線車前友誼關,行車時間約40分鐘;
3、在憑祥市區,或汽車站門前可乘坐的士前往友誼關,車費為35元-4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