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岐(1875年—1945年9月15日),字堅白,山東無棣人。1894年甲午科舉人。1898年師從名舉岑春煊,頗得賞識。1900年後,隨岑春煊赴陝西、四川、兩廣等地,歷任兩廣學務、營務處、廣西布政使、廣西巡撫等職。1910年因賄賂慶親王奕劻而升任兩廣總督兼署廣州將軍,頑固擁護帝制,反對民主共和,大肆捕殺革命黨人。1911年4月指揮鎮壓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成功後,攜款潛逃日本。袁世凱執政後回國,1915年因擁護袁世凱復辟帝制而被封為一等伯爵。袁世凱死後,張鳴岐逃往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與白堅武狼狽為奸,勾結日本特務。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公開投靠日本,淪為漢奸,歷任漢奸要職。1945年3月,日軍瀕於戰敗之際,張鳴岐又與王揖唐、殷汝耕等人發起乙酉法會,祈禱“大東亞戰爭必勝”。1945年9月15日在民眾的一片聲討中死去,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鳴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無棣縣
- 出生日期:1875年
- 逝世日期:1945年
- 職業:兩廣總督、漢奸
人物生平,罪惡一生,封疆大吏,鎮壓起義,首鼠兩端,淪為漢奸,人物故居,
人物生平
張鳴岐,1875年出生於山東省無棣縣段家村。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舉人。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就館於廣東布政使岑春煊家,頗得器重,後充當其幕僚。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4月,岑春煊署理兩廣總督,張鳴岐被任命為總文案,兼管兩廣學務處,繼而又兼管練兵處。1904年(光緒三十年)5月,廣西民變蜂起,岑春煊入桂督師鎮壓,張鳴岐隨行,總理兩廣營務處,兼充廣西巡撫李經羲的幕僚,並得李的保舉,任廣西太平思順道道員,次年,岑春煊又薦張鳴岐署理廣西布政使。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12月,任廣西布政使,署理廣西巡撫,翌年實授。張鳴岐在廣西,一面指揮提督龍濟光、總兵陸榮廷等鎮壓民變,一面大舉推行所謂“新政”,一時朝野頗著虛名。1910年(宣統二年),因賄賂慶親王奕劻而得署理兩廣總督。1911年(宣統三年)4月,署廣州將軍孚琦被刺身亡,滿清政府任命張鳴岐為兩廣總督兼任廣州將軍。此時張鳴岐獲得中國同盟會即將在廣州舉行起義的情報,立即與水師提督李準等會商, 派出大批偵探,抽調防營入城,實行戒嚴。4月12日廣州起義爆發,黃興率隊攻破督署,張鳴岐丟下老父妻妾,翻牆越屋逃至水師公所,指揮清軍反撲。廣州起義失敗後,經張鳴岐親自下令殺害的革命黨人就有林覺民、喻雲紀等四十三人。10月武昌起義爆發, 廣東革命黨人聞風而起,張鳴岐見軍心動搖,危局難挽,被迫於11月5日宣布廣東獨立。經紳士提議,推舉張鳴岐為臨時都督。他避而不就,攜款潛逃至沙面租界,不久經香港逃往日本。袁世凱執政後,張鳴岐回國在北京閒居,掛名高級顧問。1913年10月, 出任廣西民政長,會辦廣西軍務。1915年7月改任廣東巡按使,同年底,他窺知袁世凱有稱帝野心,遂與廣東督軍龍濟光上表勸進,被封為一等伯爵。護國戰爭爆發後,張鳴岐從此脫離政界,隱居上海法租界。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移居天津租界, 篤佛長齋。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與白堅武狼狽為奸,勾結日本特務。 1937年12月,張鳴岐參加了漢奸王揖唐等發起漢奸組織。1942年3月,充任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咨議委員。1945年3月,日軍瀕於戰敗之際,張鳴岐又與王揖唐、殷汝耕等發起乙酉法會,祈禱“大東亞戰爭之必勝”。1945年9月15日在民眾的一片聲討中死去。
罪惡一生
封疆大吏
張鳴岐,字堅白,出生於1875年,山東無棣人 。張鳴岐祖上世居無棣段家村,其家族產業不多,皆事農耕。其父張凌雲曾立志讀書,企望在科舉上一搏,雖有才氣卻無運氣,屢試不第。後輟學經商,混跡在外。有一定積蓄後,乃捐官,出任湖南湘潭朱亭丞。
張鳴岐從小奸猾頑劣,及長,張鳴岐學業上不斷進步,1894年考取舉人,但次年會試卻鎩羽而歸,遂留南學讀書。儘管遭受了挫折,張鳴岐卻頗為自負,自詡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以漢朝張良自比,自認為有濟世之才。
有一個人使張鳴岐的政治生涯一帆風順、平步青雲,由一介書生成為封疆大吏,使其才幹得到了充分發揮。此人就是岑春煊。岑春煊,字雲階,廣西西林人。舉人出身,其父岑毓英曾任雲貴總督。父歿,以恤典予五品京堂,後擢升太僕寺少卿。庚子事變時,岑春煊任甘肅布政使,回響朝廷的呼籲,帶兵二千“勤王”。在河北懷來縣會合逃難中的慈禧太后,有了這番際遇,春煊成了太后眼中的板蕩誠臣,從此扶搖直上,歷任陝西、山西巡撫,四川、兩廣總督。戊戌變法之前,岑春煊倡言“發憤圖強”、應詔陳言新政之策,受到光緒皇帝的讚賞。其所應詔所對即為張鳴岐所擬。張鳴岐因此受到岑春煊的器重,成為岑春煊的幕僚,一直隨侍左右。張鳴岐能言多謀,善於揣摩逢迎,與岑春煊相處異常投機。岑春煊曾說:“堅白與我,同而不異,可作耐久朋。”後岑春煊轉任甘肅布政使,升陝西巡撫,遷山西巡撫,再升署四川總督。歷次升遷,張鳴岐均有謀劃之功,被稱為“智囊”。
張鳴岐亦因岑春煊之助,不斷升遷。1903年4月,岑春煊調署兩廣總督,張鳴岐任總文案,兼管兩廣學務處,不久又兼管練兵處。1904年5月,因事,岑春煊入廣西督師,張鳴岐隨侍總理兩廣營務處。當時,廣西的巡撫是李經羲,與岑春煊不屬一派,他為與岑搞好關係,特求岑春煊讓張鳴岐兼充他之幕僚。張鳴岐由此充當起了勾通兩人關係的橋樑,受到雙方的重視。同年,李經羲保舉張鳴岐任廣西太平思順道;1905年,岑春煊又推薦張鳴岐署理廣西布政使。1906年12月,滿清政府任命張鳴岐為廣西布政使,署理廣西巡撫,1907年6月實授廣西巡撫。至此,張鳴岐由幕後“策劃師”走到前台,成為清朝一方大員。
鎮壓起義
1911年4月8日,廣州將軍孚琦被中國同盟會會員溫生才暗殺,全城震動。此時,張鳴岐剛剛署理兩廣總督才七個多月。滿清政府聞訊,隨即任命張鳴岐署廣州將軍,又實授兩廣總督。張鳴岐在恐慌中得知中國同盟會即將舉事的情報,立即與水師提督李準會商,然後派出大批偵探,抽調防營進城,實行戒嚴。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這天的下午五時半,張鳴岐的總督府前突然槍聲大作,一百七十多名起義的革命志士,臂纏白布,腳穿黑面膠鞋,手執槍械炸彈,開始攻打總督衙門。此時,張鳴歧正在府內召集部下的文武,商議如何對付革命黨人,哪知道革命黨人已經到了!
督府很快被黃興、林文率隊攻破,張鳴岐倉皇逃走。革命黨人直入大堂、二堂、後堂遍搜不見張鳴岐,只在後堂搜出張鳴歧的父親及其一妻一妾,他們瑟縮戰慄,口叫饒命。革命黨人對他們說:“不是你等之事,不必害怕”。追問張鳴岐在何處,說已逃出。原來張鳴岐登上樓頂,從瓦面溜落厚祥街民居,逃往天平街水師衙門。隨後,立即指揮軍隊反撲,大肆捕殺革命黨人。革命黨人李德山等退入高陽里源盛米店,堆米袋拒守,並拋擲炸彈,清兵不敢接近。張鳴岐竟下令縱火燒街。起義被俘者林覺民、喻培倫等幾十人也先後犧牲。廣州起義失敗。當時,烈士的遺骸橫陳街頭。這些遺骸,都是折臂斷腦,血肉模糊。張鳴岐這么做,也是想以此來威懾革命黨人和老百姓們。四月的廣州已經是很熱了,很快這些烈士們的遺體就開始腐爛。但是張鳴岐下令,街上只要有穿洋裝、剪短髮的人,就立即抓來審訊。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名叫潘達微的中國同盟會會員看到烈士們的遺骸橫陳街頭,痛心疾首,決定冒死前往安葬。潘達微通過父親的一些朋友關係,周旋於朝廷要員之間,同時利用自己是《平民日報》記者的身份出面到處奔走,終於通過當地的慈善機構善堂,領回了犧牲烈士的遺體,又一一收斂了暴露於街市的烈士遺體,並且自己出資購買棺材。由於犧牲的烈士很多,潘達微靠個人能力實在買不了那么多的棺材,棺材不夠,只好將幾個人裝在一個棺材裡頭。潘達微一共收斂了七十二具烈士遺體,然後用自己的房產做抵押,買了白雲山下的一塊荒地紅花崗,用一方淨土,將七十二位革命志士安葬在了那裡。潘達微覺得紅花太嬌弱,就將這片墓地改名為黃花崗,用菊花來象徵烈士們不屈的革命精神,黃花崗由此而得名並流傳開來。
首鼠兩端
夤緣奕劻、袁世凱。清末的官場派系林立,爾虞我詐,鬥爭激烈。後來演化成兩個主要派別,即首席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袁世凱為首的一派和軍機大臣瞿鴻機和岑春煊為首的一派。在奕劻、袁世凱的打擊下,1907年瞿鴻機和岑春煊失勢,岑春煊開缺養病。岑春煊這棵大樹一倒,張鳴岐頓失依靠。但張鳴岐是一個善於鑽營、善於發現機會、善於抓住機會的人。想當年,在兼充李經羲幕僚的時候,張鳴岐與之相處甚洽。而李屬於奕劻、袁世凱一派,與李的關係張鳴岐一直保持著。
1910年,署理兩廣總督袁樹勛因控制不住局面,地位動搖。張鳴岐看準時機,通過李經羲結交上了奕劻、袁世凱,並向奕劻報效了大量錢財,據說是200萬。這樣,張鳴岐順利地當上了代理兩廣總督,不久又實授兩廣總督。岑春煊知道這個訊息後,明白“可作耐久朋”張已經背叛了他,非常氣憤,從此兩人恩斷義絕。
辛亥革命期間張鳴岐又首鼠兩端。在廣西辦“新政”期間,張鳴岐想借著辦新政、用新人來沽名釣譽,的確也因此而得了一些虛名。但是那些新人物之中有很多是中國同盟會會員,他們來廣西,目的是想在廣西宣傳革命和發動起義。 張鳴岐還不時宴請那班新軍人物,以示親近。張鳴岐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與新人物談話就完全是革命者的姿態。但張鳴岐並不真喜歡革命,所以,他殘酷鎮壓了黃花崗起義。
武昌起義成功後,張鳴岐仍陰謀控制廣東,遂擴編新軍約萬人,編為第225鎮,以龍濟光為鎮統。李準在鎮壓廣州黃花崗起義時,自恃有功,但未受重任,對張鳴岐不滿,因此不參加鎮壓革命黨人。張鳴岐對李準不滿,奪走李準所領導的80營軍隊的兵權。李準遂派朋友赴香港和中國同盟會聯繫反正。李準反正,張鳴岐頓感孤立,龍濟光不願就職。1911年10月25日,革命黨人李沛基在市內倉前直街炸死廣州將軍鳳山。懾於革命形勢高漲,張鳴岐曾同意和平光復廣東。但是,滿清政府突然來電要張鳴岐繼續維持地方秩序。張鳴岐又改變主張,急派官員將獨立大旗和燈籠毀掉,還張貼告示,禁止獨立,揚言獨立不對。
張嗚岐出爾反爾,突然轉變。廣大人民非常憤慨。省城商店罷市,官員、紳士迴避。省城局面動盪。張鳴岐明白廣東局勢難以保持原貌,誠惶誠恐,又突然聽謠言傳說,“京師失守”,復聽說南粵各地回響起事,於是再次不得不贊成和平獨立。11月8日,廣東和廣州各團體在總商會開會。張鳴岐派的代表也出席會議。會上議定於翌日正式宣告廣東省獨立。會上推選張鳴岐為廣東省都督,龍濟光為副都督。不料張鳴岐假裝同意,竟於當夜攜款潛逃往香港,後來又從香港逃亡到日本。
淪為漢奸
張鳴岐是一個閒不住的人。袁世凱執政後,張鳴岐回國,前往北京,掛名袁世凱的高等顧問。名為閒居,實際是在尋找復起的機會。在鎮壓二次革命後,為監視西南軍閥,袁世凱在1913年10月派張鳴岐為廣西民政長,後改官名為廣西巡按使,從此,張鳴岐又投靠在袁世凱的旗下,開始充當袁世凱的鷹犬爪牙。1915年,張鳴岐又調任廣東巡按使。年底,袁世凱陰謀稱帝,張鳴岐又與廣東都督龍濟光竟上表勸進,鼓吹復辟帝制,因此被袁世凱封為一等伯爵。張鳴岐還與張勛暗通音訊,以期復辟,留下後路。1916年袁世凱稱帝失敗,一命嗚呼,張鳴岐被迫脫離政界隱居上海法租界。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張鳴岐又移居天津英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與白堅武狼狽為奸,勾結日本特務。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張鳴岐又加入王揖唐等人發起的漢奸組織。1942年3月,又與王克敏等漢奸參加偽華北政務委員會。1945年3月,日軍瀕於戰敗之際,張鳴岐又與王揖唐、殷汝耕等發起乙酉法會,祈禱“大東亞戰爭必勝”。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1945年9月15日,張鳴岐在民眾的一片罵聲中死去,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人物故居
張鳴岐故居建於1921年,為一座磚木結構,大坡頂英式別墅平房,建築面積545平方米,頂部高低錯落,造型精巧別致。建築現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