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音繞樑(中國成語)

餘音繞樑(中國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餘音繞樑,讀音是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語出《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 ,匱糧,過雍門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欐,三日不絕。” 清 賀裳 《載酒園詩話·宋歐陽修》:“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樑之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餘音繞樑
  • 外文名稱:The tune lingered in the room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戰國·列禦寇《列子·湯問》
  • 作者:戰國·列禦寇
解釋,示例,典故,近義詞,餘音裊裊,繞樑三日,反義詞,不堪入耳,索然寡味,造句,燈謎,詞語辨析,相關詞語,開頭相同,結尾相同,相關成語,典故詳解,原文,譯文,注釋,

解釋

繞:環繞。原來形容歌聲優美,使人回味。現亦形容激動人心的話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餘音繞樑餘音繞樑

示例

1 “受罪半天,能聽到一段盪氣迴腸的唱兒,就很值得,‘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確是真有那種感覺。” 例如:梁實秋聽戲》。
2《新華成語辭典》:形容歌聲優美,令人難以忘記。
3 燈謎:餘音繞樑(打二字詞語)謎底:曲折

典故

出 處 :《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後,聽眾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

近義詞

餘音裊裊

近義詞辨: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餘音繞樑強調聲音沒有離開,形容聲音給人難忘的印象;餘音裊裊則強調聲音細弱綿長,形容聲音綿延不絕,非常柔美。

繞樑三日

釋義:"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欐﹐三日不絕。" 後遂以“繞樑三日“等形容音樂高昂激盪,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迴響。
餘音繞樑餘音繞樑

反義詞

不堪入耳

釋義:堪:可,能;入耳:聽。指說的話使人聽不進去(多指髒話)。
出處:
明·李開先《市井艷詞序》:“二詞嘩於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艷褻狎,不堪入耳。”

索然寡味

釋義: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文章)。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願做一回‘文剪公’,因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刪節了怕會索然無味。”

造句

聽完你的古箏演奏,真是讓人覺得餘音繞樑,意猶未盡啊。
他的歌聲深深打動聽眾 ,真是餘音繞樑啊!

燈謎

餘音繞樑(打二字詞語一) 謎底:曲折

詞語辨析

上述故事,晉人張華的《博物志》中也有記載。但是有人認為:韓娥當時歌唱演出的地點雍門,不在齊國的國都,而在秦國的國都(今陝西鹹陽); 是在她去齊國之前,不是在到了齊國之後,是因為她要到齊國去,缺乏路費,於是演唱籌款。後來有人還因此給韓娥的姓名添一“秦”字而稱為韓秦娥。(元人“燕南芝庵”《論曲》:“古善唱者五人:秦青薛譚、韓秦娥、沈右之、李存符。”)
後形容歌聲優美動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後世就有了“餘音繞樑”、 “繞樑三日”的成語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聲和音樂的魅力。
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善唱餘音竟能繞樑三日,音樂的力量實在是令人無法想像的。
造句:聽完他的小提琴演奏,讓人覺得餘音繞樑,意猶未盡。
古文: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讀音yu四聲)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
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悅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匱:沒有,缺少
鬻;賣
逆旅:旅店
曼聲:拉長聲音。曼,長。
遽:急速。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

餘糧 余錢 余飽 餘桶 餘一人 餘珍 餘子 余課 余豁 餘罪 餘食 余炎 餘瀝 余棧 余陰 余武 余晶 余濫 餘下

結尾相同

業餘 戔余 狗鼠不食汝余 一覽無餘 賈余 棄余 逋余 綽綽有餘 財政結餘 孑余 劫餘 遺余 商余 富富有餘 歸餘 荒余  閏余 慶余 剩餘

相關成語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yú yīn rào liáng,sān rì bù jué,繞樑:環繞屋樑。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在屋樑上迴蕩。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聲音。 【繞樑三日】:rào liáng sān rì,形容音樂高昂激盪,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迴響。作謂語、定語;用於聲音或音樂。
【餘音繞樑】:yú yīn rào liáng,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聲音。
餘音繚繞】:yú yīn liáo rào,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迴蕩。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歌聲繞樑】:gē shēng rào liáng,繞:迴旋;梁:房屋的大梁。歌聲迴旋於房梁之間。形容歌聲優美動聽。作賓語、定語;形容歌聲優美動聽。
繞樑之音】:rào liáng zhī yīn,形容歌聲美妙動聽。作主語、賓語;用於音樂等。
餘響繞樑】:yú xiǎng rào liáng,形容歌聲高亢圓潤,餘韻無窮。亦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聲音。
餘聲三日】:yú shēng sān rì,形容樂聲餘韻無窮,不絕於耳。作定語;用於書面語。
餘韻繞樑】:yú yùn rào liáng,韻:韻律。形容歌聲高亢、優美悅耳,餘味無窮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聲音。
遏雲繞樑】:è yún rào liáng,遏:停止。歌聲優美,使遊動的浮云為之停下來靜聽,似餘音繞著屋樑,不願散去。作謂語、定語;用於聲音等。
餘妙繞樑】:yú miào rào liáng,形容歌聲美妙動聽,長遠留在人們耳邊。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聲音。
一唱三嘆】:yī chàng sān tàn,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和著唱。原指音樂和歌唱簡單而質樸。後轉用來形容詩婉轉而含義深刻。作謂語、賓語、分句;用於音樂或詩歌。
不絕於耳】:bù jué yú ěr,絕:斷。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作謂語;用於聲音。
游魚出聽】:yóu yú chū tīng,形容音樂美妙動聽。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字正腔圓】:zì zhèng qiāng yuán,形容吐字準確,唱腔圓熟。作賓語、賓語、定語;指說話。

典故詳解

原文

昔曹娥東之①齊,匱②糧,過雍門③,鬻歌④假食⑪。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左右⑤以其人弗去⑥。
過逆旅⑦,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⑧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⑨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⑩老幼喜躍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選自戰國·列禦寇列子·湯問

譯文

古代有個善歌唱的女子韓娥向東到齊國去,(在途中)缺少糧食,經過雍門,賣唱以換取糧食。(韓娥)走了之後,(她)歌聲的餘音在房梁間繚繞,經過多日未斷絕,左右鄰舍都認為她還沒離開。
經過旅店,旅店的人欺辱她。韓娥便用長音悲哭,整個街巷的老人小孩都悲傷憂愁,流淚相互看著,三天不吃飯。(人們)趕緊追趕韓娥。韓娥回來,又用長音放聲歌唱。整個街巷的老人小孩都高興的又蹦又跳,不能自控,忘記了先前的悲傷。氣氛頓時歡悅起來,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所以雍門的人,都擅長唱歌跳舞,哭泣,那是韓娥傳出的遺留的聲音。

注釋

雍門:地名
假食:換取食物
逆旅:旅店
抃:鼓掌
昔:過去 ;以前
韓娥:韓國女子,娥,女子
東:向東去,方位名,詞作狀語,戰國時齊國在韓國的東部
匱:缺少 匱乏
鬻(yù):賣
既:已經
而:表示轉折
三日:多日。古時“一”為單,"二"雙,"三"為多 。
涕:哭泣
食:吃;吃飯
弗:不
絕:停;停止
成語故事
傳說戰國時期,一位叫韓娥的女子來到齊國,因為一路飢餓,斷糧已好幾日了,於是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轉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後,人們還聽到她的歌聲的餘音在房梁間繚繞,人們都說韓娥之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韓娥投宿一家旅店,因為貧困,韓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韓娥傷心透了,曼聲哀哭而去。聲音是那么悲涼,凡是聽到她歌聲的人都覺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時間,老幼悲愁,垂淚相對,三日不食,只好又把她請回來唱一首歡樂愉快的歌曲。韓娥復為曼聲長歌,眾人聞之喜躍抃舞,弗能自禁,氣氛頓時歡悅起來,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聲之動人,乃至於此。
因此後世就有了餘音繞樑、 繞樑三日的成語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聲和音樂的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