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月不知肉味
- 拼音: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 類型:成語
- 釋義: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個月內,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別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現亦用以形容清貧,謂三個月沒有吃過肉。出自於《論語·述而》...
不知肉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zhī ròu wèi,意思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史記·孔子世家》載:“子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
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善唱餘音竟能繞樑三日,音樂的力量實在是令人無法想像的。〖解釋〗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孔子故事的一篇古文。孔子在齊國聽到了舜帝時代的《韶樂》,三個月的時間不知道肉味的誘惑,說:“沒有想到演奏和欣賞音樂能夠達到這個程度。...
聞韶忘味,成語,典出《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在齊國聞《韶》(舜時樂曲名)後,入迷的三個月不知肉味。他說到想不到會有這樣好的音樂。後以“聞...
不圖,指不料;不貪求,不謀求。語出《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③三國 魏 阮籍 《樂論》:“故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樂使人無欲,心平氣定,不以肉為滋味也。”2、味道。①《管子·戒》:“滋味動靜,生...
“學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記·孔子世家·述而》)留下了一世佳話。《隋書·何妥傳》載:“秦始皇滅齊,得齊《韶》樂;漢高祖滅秦,《韶》傳於漢,漢高祖...
傳說孔聖人周遊列國,到達濟陽曲堤鎮時,忽聞韶樂,悠揚動聽,故止步不前,繼而不思茶飯,三月不知肉味,流連忘行。孔聖人路途勞累,脫下靴子,倒了倒靴子裡的土,一下...
孔夫子當年在齊國聞《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就是類乎於此的欣賞過程。在一絲絲地抽剝中,作品的內蘊一點點的展示出來,最後如蛹化蝶。吳晉先花鳥扇面 此外吳晉先...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34)大羹:古代祭祀時所用的肉汁。(35)金石:鐘磬類樂器。轟鏗:發出轟鳴鏗鏘的聲音。(36)叩壺自高歌:...
尾聯“看君潁上去,新月到應圓”,回味無窮,“三月不知肉味”。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目送友人“潁上去”,想像著友人的路途,這在李白詩文中同樣很常見,“我寄愁...
清代莊士傑著的《仕番六社志》中載:“舂米之際,頗同彈琴之聲,其音韻有清濁高下之分。令人聞之三月不知肉味。”可見用杵舂米發出的音律頗有感人的魅力!杵歌...
兔子慌不擇路,不知“小山,,頂上有陷阱,一頭紮下。 墓是空墓,只剩骨粉和棺釘,兔子是唯一收穫。 民工說,他只要皮,肉歸我們。 我們,“三月不知肉味”...
21 孔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為什麼將音樂和肉聯繫在一起?知識連結:春秋時期有哪些肉食?肉食的烹飪方法是什麼?22 孔子為什麼說“學在四夷”?...
《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孔子聽了((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中國古代先賢對...
12.[The Maidenhair Tree / 古木]==在聽過上一首曲子後,好像還真有點兒“三月不知肉味”,只怕再聽什麼也不會覺得更好了。所幸這首還不算太差,至少其中...
聞韶是漢語詞語,是指聽極美妙極嚮往的音樂。出自於《論語·述而》:“子在 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韶》,傳為 舜 時...
忘味典源 《論語註疏·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三國魏·何晏集解:「周曰,孔子在齊,聞習韶樂之盛美,故忽忘於肉...
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善唱餘音竟能繞樑三日,音樂的力量實在是令人無法想像的。〖解釋〗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善唱餘音竟能繞樑三日,音樂的力量實在是令人無法想像的。〖解釋〗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自己老了,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