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因赤道橫貫非洲的中部,有3/4的土地受到太陽的垂直照射,所以,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區終年炎熱,故稱為“
阿非利加”,簡稱非洲。“阿非利加”是希臘文陽光灼熱的意思。非洲的沙漠面積約占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洲。其中,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東部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其他沙漠多分布在南部非洲和東非
非洲之角。南北緯15度以內,多為廣闊的
熱帶草原,
剛果盆地和
幾內亞灣沿岸為熱帶雨林。非洲有2/3的居民屬於黑種人,其餘大部分屬白種人,僅馬達加斯加有一小部分黃種人。
歷史
人類的發源地
非洲是人類文明歷史最悠久的大洲,自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起源》中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觀點後,世界考古學界提供了大量的物證,表明非洲尤其是東非和南非,可能是人類最早的發源地。從古代猿類進化到現代人類有5個階段:臘碼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在非洲都有發現,且其演變過程比其他洲更具有連續性,各個階段的時間也比較早,這都說明非洲很可能是人類的發源地。現代分子生物學興起以後,進一步力證現代智人全部起源於非洲。現代分子生物學運用遺傳學的工具對非洲、歐洲以及亞洲人種的母系線粒體和父系Y染色體進行分析,發現不同人種共同的祖先距今天的時間為14.3-14.4萬年,現代智人走出非洲是在5萬年到7萬年前。
古代王國
世界上最古老的黑人王國是尼羅河中游的努比亞人所創建的
庫施王國,建立於公元前十世紀,由於後遷都於
麥羅埃,所以又被稱為麥羅埃王國。公元前8世紀,庫施國王卡什塔征服上埃及首府
底比斯,其子皮安基(前751~前716在位)繼而占領
孟斐斯,成為庫施和
上埃及的國王 。約公元前730年,皮安基之弟沙巴科建立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又稱
努比亞王朝。約公元前656年,由於
亞述人入侵,努比亞人被迫退出埃及。公元350年,庫施王國為阿克蘇姆帝國所滅。
庫施王國在文化上深受古埃及影響,但仍保持了很多自己的特點。早期的庫施王國政體上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是“萬民授人君位”,國王由選舉產生。所謂“君為民授”是指國王由公民選舉從王室成員中挑選出來。被推選者往往是軍事領袖、高級官員和氏族領袖等。然而從皮安基國王開始,轉為君權神授。
阿蒙神廟在國王登基典禮中通過神示對國王加以確認,使公眾相信國王是由
阿蒙神親自選定的。庫施王國的神廟祭司擁有極高地位,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執行神的旨意為名,勒令國王自殺。麥羅埃王國曾經建有大量精美的金字塔、神廟、石雕、石碑,至今仍保留不少遺蹟,麥羅埃遺址現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他們還發明了自己獨創的拼音文字——麥羅埃文字。
阿克蘇姆文明是古代尼羅河上遊興起的又一重要文明,阿克蘇姆帝國建立於公元前五世紀,起源於今天的衣索比亞北部和厄利垂亞西半部地區。國王
埃扎納在位時(320年-360年),征服衣索比亞高原、
庫施王國和南阿拉伯,與
羅馬帝國皇帝
君士坦丁締結同盟條約,國勢極盛,被稱為“眾王之王”。埃扎納還皈依基督教,推行新拼音文字,使阿克蘇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6世紀中葉,波斯
薩珊王朝攻占
葉門,阿克蘇姆被擠出南阿拉伯。7世紀
阿拉伯帝國興起,壟斷從印度到
地中海的商路,原本因紅海貿易而興盛的阿克蘇姆從此衰落。此後伊斯蘭教向北非、東非迅速擴張,衣索比亞周邊被敵對宗教的國家包圍,逐漸趨向閉關鎖國,也從此停滯不前。衣索比亞在阿克蘇姆王朝衰落後經歷兩次改朝換代,但其文明延續至今。衣索比亞文明同時承襲古埃及文明、麥羅埃文明和南阿拉伯文明,國內保留有大量古代遺蹟。1978年,建於12世紀的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遍布
方尖碑、王室墓地和古代城堡的
阿克蘇姆遺址和
貢德爾遺址也分別於1979年、1980年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公元三世紀至十六世紀,西非尼日河流域先後建立了代表西非草原文明的
加納王國、代表西非雨林文明的
貝寧王國和
馬里帝國、
桑海帝國兩個伊斯蘭帝國。公元三世紀前後,索寧克人在
塞內加爾河至
尼日河上游之間建立古加納王國。八世紀末,版圖包括西非尼日河上游和塞內加爾河流域。盛產黃金。因西非對北非的貿易興盛而繁榮。阿拉伯商人運來鹽、織物、雜貨、貝殼(加納用作貨幣),換去黃金、奴隸、象牙。商道附近興起瓦格拉、迭內、廷巴克圖和加奧等城市。1076年,北非的
穆拉比特王朝攻陷加納的首都昆比,逼迫當地人民改信伊斯蘭教。此後加納帝國開始衰微,最後被
馬里帝國併吞。馬里本是尼日河支流
桑卡拉尼河地區的一個小酋長國,由說曼丁戈語的凱塔氏族所組成,一向臣屬於加納王國,以黃金貿易著稱,到11世紀中葉逐漸強大。約1235年,
松迪亞塔在反抗
蘇蘇人入侵過程中,團結曼丁戈人,打敗了蘇蘇國王蘇曼古魯的軍隊,繼加納王國之後成立西蘇丹大帝國。松迪亞塔的統治奠定了馬里帝國的基礎,其子繼位後繼續征戰,擴大了王國的版圖。第9位國王
曼薩·穆薩在位時其版圖空前遼闊,進入帝國的黃金時代。曼薩·穆薩1324~1325年去麥加朝聖,途中大肆揮霍黃金,在伊斯蘭世界中留下深刻印象,馬里的聲名自此遠揚西歐。1360年後馬里發生內亂,此後王位之爭層出不窮,國勢日趨衰落。14世紀後,馬里帝國先後遭到莫西人和圖阿雷格人的襲擊和騷擾。一些原來被馬里兼併的地區紛紛獨立。馬里屬國加奧發展成為強大的桑海帝國。在桑海的襲擊和摩洛哥的侵略下,馬里的東部疆域不斷縮小。此時西方殖民主義者已逐漸由沿海順塞內加爾河、甘比亞河入侵。西方的貿易,特別是非洲奴隸貿易,引起了馬里社會內部矛盾,最終使馬里土崩瓦解。1660年,馬里末代皇帝馬馬杜三世在尼日河和巴尼河之間被班巴拉人打敗,出走到康加巴,帝國告終。桑海帝國最初是桑海人在登迪建立的一個小王國,後遷至加奧,曾先後臣屬於加納帝國和馬里帝國,並逐漸皈依伊斯蘭教。15世紀後期,桑尼·阿里即位後沿尼日河大力擴張,占領馬里帝國中心城市廷巴克圖,正式建立桑海帝國。桑海最盛時期領土西至大西洋,東至豪薩人區域,北至摩洛哥南境。桑尼·阿里死後國家陷入內亂,1590年,摩洛哥軍隊入侵,占領加奧、廷巴克圖等地,桑海帝國隨之瓦解。貝寧王國在文化上與加納、馬里、桑海帝國有較大不同,它是西非雨林文化的代表,而後者是西非草原文化的代表。貝寧王國位於今
奈及利亞境內
尼日河三角洲以西的森林地帶。14世紀前由來自伊費城的
約魯巴人建立。首都
貝寧城。16~17世紀全盛時期勢力範圍西起
拉各斯,東抵尼日河三角洲。17世紀末葉以後逐漸衰落。1897年被英國占領,後被併入英屬奈及利亞。
種族構成
概況
蘇丹尼格羅人
蘇丹尼格羅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兩河一湖地區,即尼日河-查德湖-尼羅河中上游,西起大西洋沿岸,東至衣索比亞高原西側。所使用的語言包括
尼日-科爾多凡語系、
尼羅-撒哈拉語系和含閃語系的
查德語族。蘇丹尼格羅人各支系體貌特徵稍有不同,均身材高大魁梧,皮膚黝黑。其中以東蘇丹人的尼羅特人為甚。蘇丹尼格羅人有較悠久的文明歷史,尼羅特人創建過世界上第一個黑人王國——庫施王國,西蘇丹人創建過
加納王國、
貝寧王國、
馬里帝國和
桑海帝國。
尼羅特人來自尼羅河上游,“尼羅特”的名稱就是由尼羅河而來,為此也稱為尼羅人,包括
努比亞人、
丁卡人、
努埃爾人、
希盧克人、
巴里人、洛圖科人、
圖爾卡納人、
阿喬利人、
馬賽人等民族。在體質特徵上,尼羅特人有兩大特點,一是身材高大,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在1.8米以上,二是皮膚漆黑油亮,因此有黑色巨人之稱。他們聚居在尼羅河中上游,主要分布在南蘇丹共和國、烏干達、肯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坦尚尼亞、衣索比亞和埃及,其中除南蘇丹居民以尼羅特人為主體外,居住在其餘國家的尼羅特人均為少數民族。 按分布地域,尼羅特人分北、中、南三支。北支主要分布在喀土穆以北到亞斯文的尼羅河兩岸及科爾多凡山地東南,以努比亞人為代表,多混有少部分歐羅巴人血統,他們臉型窄長,鼻樑高而直,鼻翼稍寬,身材高大,但不及中支和南支。中支主要分布在南蘇丹共和國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東北部和衣索比亞的西南部,以丁卡人為代表,他們是世界上身材最高大的族群,膚色呈暗黑色,窄長臉型,寬鼻厚唇。南支主要分布在東非的北部,包括烏干達北半部、肯亞北中部和坦尚尼亞北部,以馬塞族為代表,他們的外貌類似於北支,長頭直鼻,身材與中支相仿,同樣為世界上最高大的民族之一。尼羅特人北支以灌溉農業為生,創造過麥羅埃文明。中支以畜牧業為生,也從事農耕。南支主要從事畜牧業,兼農業、漁業和狩獵。大多數尼羅特人都保持著原始信仰,崇拜祖先,信奉萬物有靈。少部分信奉伊斯蘭教。尼羅特人實行一夫多妻制,男女青年都要舉行成人禮。尼羅特人南支各族以其特有的年齡等級制而聞名,同時還有一些與宗教信仰、年齡等級有關的習俗。一些支系至今仍保持紋身、刻面的習俗,而且有相當複雜而嚴格的儀式。尼羅特人以牛肉、牛奶和穀物為主要食物。普遍養牛,並把牛看作財富的標誌。在以牧牛為生活的族體中,男子有從牛脖子上吮吸鮮血的習俗,吸血時要舉行一定的儀式。例如,跨肯亞和坦尚尼亞的馬賽族,他們相信上蒼賜給他們牛群,牛的精靈則通過脖頸上的血流傳到男子身上,從而使本民族得以繁衍和興旺。
西蘇丹人包括
桑海人、
豪薩人、
索寧克人、
沃洛夫人、
富拉尼人、
約魯巴人、
格魯西人、
曼德人、
莫西人、
馬林克人、巴蘭特人、
班巴拉人、
伊博人等民族,主要分布在馬里、塞內加爾、甘比亞、貝寧、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加納、象牙海岸、賴比瑞亞、尼日、獅子山和奈及利亞,他們是這些地區的主體民族。西蘇丹人一般臉型較窄,有長頭型也有圓頭型,眼睛大而圓,鼻子寬大,嘴唇寬厚,皮膚暗黑至朱古力色。西蘇丹人是西非文明的重要開拓者。他們主要從事鋤耕農業,種植粟類或薯芋類,薩赫勒地區以畜牧業為主。手工業、漁業和狩獵在不同地區亦占一定地位。西蘇丹人大部分信奉伊斯蘭教,少部分人信奉基督教或萬物有靈。盛行一夫多妻,以貨幣或牛作為彩禮。
班圖尼格羅人
班圖尼格羅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團,幾乎占全非人口的1/3,分布在蘇丹尼格羅人以南廣大地區,是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各國的基本居民。與蘇丹尼格羅人紛雜的語言不同,班圖人的語言非常統一,全部均屬
尼日-科爾多凡語系
尼日-剛果語族貝努埃-剛果語支。從體質特徵上看,班圖人明顯分為兩個類型:剛果型和大湖—開普型。西非及剛果河盆地的班圖人與西蘇丹人相似,身材較高,皮膚多為黑朱古力色。東非大湖地區及南部非洲的班圖人,很多都混有少部分科伊桑人等當地土著居民的血統,通常身材中等,膚色比剛果型稍淺,朱古力色至棕色。南非的班圖人母系基因60%-71%來自科伊桑人,因此膚色最淺,少數人具有單眼皮、
內眥褶等桑人特徵。東非及南部非洲的班圖人內部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人長得更有地域特色,另一些人相貌與剛果班圖人無異。
由於非洲缺乏文字資料,古代非洲的歷史不是那么清晰,包括“班圖人的起源地”這樣的問題,存在著較大的爭議。美國學者約瑟夫·格林伯格在《非洲語言分類研究》一書中,主要從語言學的角度進行研究,具體計算出班圖語辭彙中有42%仍然保留在西非語言之中,他據此認為,班圖人發源於奈及利亞和喀麥隆的交界處,大體上在喀麥隆高原的西側。
關於班圖人遷徙的原因,學術界同樣存在著爭議,中國學者艾周昌和陸庭恩兩位先生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班圖人生產力的提高、人口快速增長,加速了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導致班圖人的遷徙。班圖人由狩獵和採集經濟向農耕經濟過渡後,物質生活得到一定改善,尤其是班圖人較早掌握了冶鐵技術,熱帶鋤耕農業的發展,加之香蕉、玉米等高產農作物的引入,糧食產量的增加,加速了人口的繁殖。當土地已經無法支撐人口快速增長的時候,班圖人只得向外遷徙,尋求新的土地。二是撒哈拉沙漠的擴大和南移,使得沙漠沿線的蘇丹尼格羅人南遷,推動著班圖人向外擴散。
班圖人大遷徙歷時將近2000年,從公元1世紀開始,11世紀後大大加快,到19世紀才結束。班圖人的大遷徙是以部落為單位陸續擴展開來的。他們一股一股地向前推進。有時,後來的一股越過前面的部落;有時,前後來的部落融合為新的部落,再向前遷徙。
班圖人遷徙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一批接一批的班圖人沿著剛果河各河道從喀麥隆中部和烏班吉的林地向薩伊赤道森林以南的林地迅速遷徙;第二階段,遷徙各族結合併定居下來,然後繼續向外遷徙,遷徙的範圍更大,包括西海岸的剛果河口至東海岸的魯伍馬河之間整箇中部非洲地區;第三階段,班圖各族迅速向南進入氣候更加濕潤的地區;第四階段,占領當今班圖非洲的其餘地區。
班圖人遷徙的路線十分複雜,大致可以分為東、西和南三條路線。
西線是班圖人最早向外遷徙的路線。他們到達的範圍大約北起剛果(金)北部和喀麥隆的南部,南到納米比亞北部,西抵大西洋,東到鄰近大湖地區的廣大地帶。這些西遷的班圖人後來形成了剛果人、芳人、赫雷羅人、班吉人、隆達人、盧巴人、庫巴人、恩哥拉人等民族。
南線是班圖人遷徙數量最多、歷時最久的方向。他們先後進入魯伍馬河至贊比西河地區、贊比西河至林波波河之間地區,最後進入今天南非,如科薩人一直到南非大魚河流域,祖魯人到達南非的納塔爾地區。今天分布於坦尚尼亞、馬拉威、尚比亞、莫三比克、辛巴威境內的恩戈尼人、恩森加人、圖姆布卡人、恩德貝萊人和聰加人等,都是班圖人南遷後形成的民族。
向東遷徙的班圖人形成吉庫尤人、坎巴人、戈戈人、乾達人、尼亞姆韋齊人和馬孔德人等民族。遷到沿海地區的一部分,由於受阿拉伯人的影響,形成了混合居民——斯瓦希里人,他們講斯瓦希里語。這種語言是以班圖語為主,吸收了大量的阿拉伯語的辭彙和發音而形成的。
衣索比亞人種
非洲之角最早的居民是科伊桑人。公元前8000年,庫希特人進入非洲之角,並逐漸取代了原本的科伊桑人。庫希特人包括
貝扎人、
阿高人、
奧羅莫人、薩霍人、達納基爾人、
加拉人、
索馬里人、
錫達莫人、卡法人和伊拉庫人等。按地域分為北、中、東、南4支,在語言、傳統文化和經濟生活上互有差異。在與閃米特人、尼羅特人和班圖人長期交往中,形成了農牧混合經濟。南支和中支各族從事農業,種植苔麩、高粱、玉米、小谷和菸草。北支和東支以畜牧為主,飼養駱駝和牛、羊。北支和東支受阿拉伯文化影響,多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中支受阿姆哈拉文化影響,多信基督教,屬
科普特教派。南支多保持傳統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傳統社會允許一夫多妻。男女均行割禮。按父系居住,按雙系續譜和繼承財產。
阿姆哈拉人和提格雷人是阿克蘇姆帝國的後裔,他們的先祖與古代阿拉伯半島南部的
賽伯伊人有密切關係。賽伯伊人屬於閃米特人南支,居住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的
葉門地區,並於公元前8世紀左右建立了
示巴王國。公元前10世紀起,部分賽伯伊人跨越紅海來到衣索比亞高原北部,他們與庫希特人通婚融合,逐漸融入當地。公元前五世紀,賽伯伊人和庫希特人的混血後裔在今
厄利垂亞及
衣索比亞北部建立了
阿克蘇姆帝國。國王
埃扎納在位時(320年-360年),征服衣索比亞高原、
庫施王國和阿拉伯半島南部,控制紅海貿易,盛極一時。7世紀後隨著阿拉伯帝國興起,阿克蘇姆帝國漸趨衰落。部分人在北方庫希特遊牧民族
貝扎人的侵擾下向南遷徙,政治重心轉移到今
亞的斯亞貝巴附近。此後逐漸分化出兩個民族,南下的成為阿姆哈拉人,留守北方的則為提格雷人。阿拉伯興起後,非洲之角沿海形成若干伊斯蘭蘇丹國,阿克蘇姆基督徒被迫內遷,與當地的阿高人混合,逐漸形成提格人、古拉格人、哈拉里人和阿爾戈巴人等民族。
馬達加斯加人
馬達加斯加島位於非洲大陸的東南海面上,為世界第四大島嶼,隔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當地的馬達加斯加人是由若干遷徙到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外來民族融合而成的,主要來源是來自亞洲的
印度尼西亞人和來自非洲大陸的
班圖人,此外還混有少量阿拉伯人成分。他們使用的馬達加斯加語屬
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
典型的馬達加斯加人膚色為棕色,中等身材,相貌兼有
亞美人種和
尼格羅人的特徵。頭髮捲曲,部分為直發。與其他尼格羅人相比,馬達加斯加人臉較平,鼻小唇薄。但馬達加斯加人的內部差異相當巨大。有些人相貌更偏向亞美人種,有些人更偏向尼格羅人。還有些人長得高鼻深目,具有明顯的阿拉伯人血統。馬達加斯加人過去曾被認為是混有尼格羅人成分的
亞美人種。但是根據現代遺傳學研究,他們的尼格羅人成分基本上與亞洲成分持平,甚至稍多於亞洲成分。
最早抵達馬達加斯加的外來移民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航海者。從文化和發展程度來看,他們最有可能是婆羅洲居民。第一批移居馬達加斯加的印度尼西亞移民稱為瓦津巴人,他們於公元前10~公元前2世紀移民至馬達加斯加,是現今海岸部族中大部分民族的祖先。這些民族現在已經與後來逐漸到達馬島的班圖人等非洲人充分融合,甚至非洲成分要稍多於印度尼西亞成分。其中巴拉人、安泰薩卡人以非洲成分為主。他們和非洲東海岸的班圖人一樣混有少量科伊桑人血統。因此有人認為馬達加斯加最早的土著居民和非洲大陸東南部一樣是科伊桑人,但這並無考古上的佐證。海岸部族多兼事農業和畜牧業,部分部族以畜牧業為主,如巴拉人、塔納拉人。
梅里納人是馬達加斯加第一大民族,占全國人口的1/4,他們與海岸諸部族有明顯區別。梅里納人是以印度尼西亞人血統為主導的,不少人至今仍保持著與
印度尼西亞人完全相同的外貌。他們到達馬達加斯加遠較瓦津巴人要晚,一般認為他們於公元10世紀前後才抵達馬島。他們占據了最適宜發展種植業的中央高原,並同化了一部分原本生活在那裡的瓦津巴人。與海岸部族兼事農業和畜牧業不同,梅里納人是純粹的農業民族。
尼格利羅人
尼格利羅人通常被稱為俾格米人,但俾格米人並非他們的正式稱呼,而是泛指所有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超過5英尺(約1.52米)的民族,非洲俾格米人的正式稱呼是尼格利羅人。尼格利羅人是
中部非洲最早的居民,班圖人擴散至中非後,尼格利羅人受到排擠、迫害,人口大量減少,現在僅剩60萬人,分布在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中非共和國、
蒲隆地、
盧安達、
烏干達等國的密林中。
尼格利羅人屬於尼格羅人種尼格利羅類型,他們的最突出的特點是身材矮小,成年人平均身高僅1.4米,是世界上最矮小的民族。他們的體型頗像未發育完全的孩童,頭大腿短,人人都長著圓滾滾的肚子,肚臍眼凸起。關於尼格利羅人為何身材如此矮小,一直眾說紛紜。一般認為他們身材矮小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有關。研究者曾經以為在尼格利羅人中矮個可能比高個更有優勢,比如矮個生育力更強,但事實正好相反。
尼格利羅人以採集、狩獵為生。男子負責狩獵,女子負責採集。狩獵武器是弓箭和短矛,多用圍獵、追獵、毒殺、拉網和陷阱等狩獵方法。他們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以六、七戶為一小群,一起遷移,在遷移中尋找野生植物和追捕野獸。他們用獵獲物與鄰族換取必需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如瓦罐、 木薯、食鹽和鐵器等。 尼格利羅人實行一夫一妻制,他們沒有私有觀念,財產歸集體所有。能歌善舞,歌舞均有節奏鮮明的音樂伴奏。樂器種類較多。
由於中非地區局勢不穩,戰火此起彼伏,種族屠殺時有發生,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也從未停止,俾格米人世代生存的家園和生存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他們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命也遭受挑戰,甚至有瀕臨絕種的危險。2003年,剛果民主共和國曾傳出駭人聽聞的食人訊息,居住在熱帶叢林中的俾格米人成為了該國反政府武裝的盤中餐。
科伊桑人
科伊桑人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種族,早在三大人種未分化前,他們就已經存在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非洲只有兩個種族,科伊桑人和非科伊桑人(黑白黃棕等人種分化前的共同祖先),並且科伊桑人的人口曾一度多於非科伊桑人。科伊桑人在人類學上被劃分為尼格羅人種,但其體貌特徵與一般
尼格羅人有明顯差別。他們體毛極少,頭髮短而捲曲,呈螺旋狀。膚色為黃褐色,面部扁平多皺,顴骨突出,眼睛細小,不少人為單眼皮,
內眥褶明顯。嘴唇豐厚。科伊桑人身材矮小,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僅1.55米左右,但是身材比例勻稱,頭顱占比例較小,女性臀部格外豐滿。在語言學上,科伊桑人以其獨特的發音方式著稱,許多語音靠舌尖與口腔唇齒摩擦而生。
科伊桑人分兩種,一種為科伊科伊人,過去稱
霍屯督人,另一種為桑人,過去稱
布須曼人,兩者無論基因還是外貌都存在差別。兩相比較,桑人帶有更多近似尼格羅人的特徵,如鼻子寬大,眉骨明顯,眼眶較深,嘴唇更厚。科伊科伊人面部更扁平,臀部更為豐滿。科伊科伊人屬遊牧民族,牧養牛羊,有較複雜的社會結構,他們以父系氏族組成的大部落為基本社會組織,氏族首領組成部落會議,酋長按父系由長子繼承。桑人完全以狩獵及採集為生,通常由幾個小家庭組成小型部落共同生活。他們沒有私有觀念,所有財物都歸集體所有。
科伊桑人過去曾經遍布
東非及
南部非洲。2000年前,起源於西非的班圖人向非洲東部及南部擴張,他們同化了一部分科伊桑人,另一部分科伊桑人退居非洲大陸最南端的
波札那、
納米比亞和
南非。18世紀起,西方殖民者進入非洲南部。殖民者帶來的屠殺和瘟疫導致科伊桑人人口大量減少,倖存的科伊桑人因失去牧場和土地,被迫在殖民者的農場做工為生,這些人後來多與班圖人、
布爾人、
馬達加斯加人、
馬來人、
印度人等外來民族混合成為開普有色人種,還有些被班圖人同化。部分不願意屈服的科伊桑人遁入荒涼的
卡拉哈里沙漠,過著艱苦的生活。目前現存的科伊桑人僅有10萬,都生活在自然條件極差的荒漠中,其中很多人都已混有班圖人血統,他們未來有完全被外來民族同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