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別稱鵝城,廣東省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二線城市,國務院批覆確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東接汕尾市,南臨南海,與深圳市相連,西南接東莞市,西交廣州市,北與韶關市、東北與河源市為鄰,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11347平方千米,下轄2個市轄區、3個縣。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常住人口607.34萬人。

宋天禧四年(1020年),禎州改名惠州。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惠州路為惠州府。清代基本沿明制。1988年1月,撤銷惠陽地區,設立惠州市(地級)。惠州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一直以來都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古時即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之稱。惠州市是中國近代抗爭史的前沿陣地,曾建立華南抗日戰爭的主力部隊—東江縱隊。惠州是東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處在客家文化廣府文化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廣府、客家、潮汕等三大民系在這裡共融共生,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並蓄,廣東漢劇粵劇漁歌山歌舞龍舞獅舞春牛瑤族舞火狗等各種文化活動盛行。

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便是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漫長的歷史文明進程中,千年惠州逐漸形成了璀璨多元的文化。東江流域孕育和發展起來的東江文明,是嶺南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是客家四州之首,被稱為客家僑都

2023年,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5639.68億元,同比增長5.6%。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生物資源,海洋資源,人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政治,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數據,公路,鐵路,航運,航空,公共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概覽,客家風情,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方言,社會團體,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地方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友好城市,

歷史沿革

今惠州市境列入全國行政區劃始於秦代。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傅羅縣、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改稱博羅縣。三國時,吳國行政區劃制度與漢相同,其縣內區劃情況未見記載。
鹹和六年(331年),博羅縣析置海豐縣。晉鹹康二年(336年),又析置欣樂、安懷兩縣。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析置羅陽縣。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析南海、東官兩郡地置梁化郡,轄欣樂、博羅、河源、龍川、雷鄉等5縣。梁天監六年(507年),懷安縣併入欣樂縣、羅陽縣併入博羅縣,梁化郡轄縣依舊。南朝陳禎明二年(588年),欣樂縣改名歸善縣。梁化郡轄歸善、博羅、龍川、河源、雷鄉(龍川縣析置)等5縣。
開皇九年(589年),廢梁化郡置循州,州治歸善,轄歸善、博羅、河源(省龍川入)、新豐、興寧(省雷鄉入)、海豐等6縣。設循州總管府,初治龍川,開皇十年(590年),遷至歸善。開皇十八年(598年),新豐改名休吉,循州轄歸善、博羅、河源、興寧、海豐、休吉(新豐改)等6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廢循州,改置龍川郡,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省休吉入)、興寧等5縣。
武德五年(622年),龍川郡復名循州,轄循、潮(州)2州,先後隸廣州(總管府、大都督府)。循州領歸善、博羅、海豐、安陸(海豐析置)、河源、石城(河源析置)、興寧等7縣。貞觀元年(627年),龍川縣併入歸善縣,羅陽縣併入博羅縣,齊昌縣併入興寧縣,石城縣併入河源縣。循州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興寧等5縣。天授元年(690年),廢循州,置雷鄉郡,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雷鄉(析興寧縣置)等5縣。天寶元年(742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郡治歸善縣,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雷鄉、興寧等6縣。乾元元年(758年),廢海豐郡復循州,轄歸善、羅陽(博羅縣改)、海豐、河源、雷鄉、齊昌(興寧縣省入)等6縣。
南漢乾亨元年(917年),羅陽縣復名博羅縣。循州析置禎州,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等4縣。
宋代政區劃分基本沿襲唐制。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北宋滅南漢後,仍稱禎州,轄4縣不變。宋天禧四年(1020年),禎州改名惠州。宋宣和二年(1120年),賜惠州為博羅郡。宋紹興三年(1133年),博羅郡復稱惠州,仍轄4縣。
元代實行行省轄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惠州為惠州路,仍轄4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循州路降為州,併入惠州路。惠州路因此加轄龍川、興寧、長樂3縣,共轄7縣。其中,元貞元年(1295年),長樂縣改隸惠州路;泰定元年(1324年),復隸循州。
初政區因襲元制。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惠州路為惠州府,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等4縣。洪武二年(1369年),撤銷循州,其所轄龍川、興寧、長樂3縣併入惠州府。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龍川、河源地置和平縣。隆慶三年(1569年),析歸善、長樂地置永安縣,析河源、翁源、英德3縣地置長寧縣,均屬惠州府,惠州府轄10縣。崇禎六年(1633年),析河源、和平、長寧、翁源等4縣地置連平州。惠州府轄歸善、博羅、長寧、永安、海豐、龍川、長樂、興寧、河源、和平等10縣和連平州(領河源、和平兩縣)。
清代基本沿明制。清順治三年(1646年)底,清軍入主惠州後,惠州府所轄州縣未變。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豐縣坊廓、石帆、吉康3都置陸豐縣,惠州府轄連平州和11縣。雍正十一年(1733年),長樂、興寧兩縣改屬嘉應直隸州後,惠州府轄1州9縣。
民國初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民國元年(1912年),改歸善縣為惠陽縣(1914年1月由內政部通令更定)。民國三年(1914年)1月,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後,惠陽縣、博羅縣隸屬廣東省設潮循道(原惠潮嘉道),龍門縣隸屬粵海道。
民國九年(1920年)12月,仍恢復省、縣二級制。民國十年(1921年)1月,在惠州設立東區,屬臨時性政區,轄惠陽、博羅等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7月,全國地方行政區劃分為省、行政區、縣、市4級。廣東省分設6個行政區,東江行政區轄惠陽、博羅等25縣。民國十五年(1926年)11月,廢除行政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規定由省直轄縣、市。不久,廣東全省劃為東、西、南、北、中5個行政區。同年3月,復設東區,轄博羅、惠陽等縣。後惟屢設屢廢,並無定製。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9月,廣東省設定第四行政督察區,公署駐惠陽縣,轄惠陽、博羅、海豐、陸豐、河源、紫金、新豐、龍門等8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公署移駐河源,加轄東莞、增城、寶安,共11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廣東省政區再作調整,行政督察區分省政府直接督察區和專署行政督察區。專署行政督察區為省政府派出機關,不是一級地方政區。專署行政督察區第五區轄惠陽、博羅、海豐、陸豐、河源、紫金、龍門等7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廣東省政區又作調整,惠陽、博羅、東莞、寶安、中山等5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龍門縣則屬第六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全國實行大行政區、省、專(地)區、縣四級地方政制。1949年12月,設東江專員區(簡稱東江專區),隸中南行政區廣東省,轄惠陽、博羅、增城、龍門、紫金、河源、連平、龍川、和平、海豐、陸豐、寶安、東莞、從化、五華等15縣。1951年,調整行政區劃,新豐縣從北江專區劃入東江專區,寶安縣、東莞縣從東江專區劃入珠江專區,五華縣從東江專區劃入興梅專區,東江專區轄12縣,專署駐惠州鎮。1952年11月,東江專區撤銷,惠陽、陸豐、海豐、龍川、河源、紫金等6縣改隸粵東行政區(行署駐潮安);博羅、龍門、增城等3縣改隸粵中行政區(行署駐江門);和平、連平、新豐等3縣改隸粵北行政區(行署駐韶關)。
惠州市
惠州-客家女雕塑
1956年1月4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惠陽專區,轄惠陽、博羅、增城、龍門、紫金、河源、連平、龍川、和平、海豐、陸豐、寶安、東莞等13縣,專署駐惠州鎮。1958年4月8日,惠陽縣析置惠東縣。同年4月11日,設立惠州市(惠州鎮升,縣級)。惠陽專區轄1市、14縣,專署駐惠州市。同年11月,龍門縣與增城縣合併,改隸廣州市。先後於同年11月、12月(國務院批准時間為1959年3月)撤銷惠州市和惠東縣,仍併入惠陽縣。1959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惠陽專區,惠陽、博羅、寶安、東莞、增城等縣劃歸佛山專區,河源、連平、龍川等縣劃歸韶關專區,紫金、海豐、陸豐等縣劃歸汕頭專區。1961年10月25日,恢復龍門縣建置。
1963年7月,恢復惠陽專區,轄惠陽、博羅、河源、連平、和平、龍川、紫金、寶安、東莞、增城、龍門等11縣,專署駐惠州鎮。1963年8月,惠州鎮升為縣級鎮。1964年10月,恢復惠州市(縣級)。惠陽專區轄1市11縣。1965年7月,恢復惠東縣,惠陽專區轄1市12縣。
1970年10月,惠陽專區更名為惠陽地區,管轄範圍、地區革委會駐地不變。1975年3月,增城、龍門兩縣劃歸廣州市,惠陽地區轄1市、10縣。1979年3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惠陽地區轄1市、9縣。1983年12月22日,海豐陸豐兩縣從汕頭地區劃歸惠陽地區,惠陽地區管轄1市、11縣。1985年9月5日,撤銷東莞縣,設立縣級東莞市,惠陽地區轄2市、10縣。
1988年1月,撤銷惠陽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設立惠州、河源東莞汕尾4個地級市。惠州市轄惠城區(原縣級惠州市改)、惠陽縣、博羅縣、惠東縣和龍門縣(從廣州劃回)。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惠州市境縣以下的基層行政區劃,秦代縣以下設鄉、亭、里,10里為亭,10亭為鄉。漢平南越後,縣以下設鄉、亭。晉代,縣以下有鄉、里,無亭。隋代,縣以下為保、里、族。唐代,縣以下設鎮和鄉、里,但在廣東此時鎮的建置尚未形成定製。唐武德中,令天下4家為鄰,100戶為里,5里為鄉。邑居者為坊,野居者為村。宋代,縣以下設鎮(人口達到100戶即為建鎮的最低人口限度),鎮以下為鄉、里。宋熙寧間,改鄉、里為都、保。宋元豐間,廢都、保,而復鄉、里。元代,縣以下基層建置仍為鎮和鄉、都,後改鄉、里為都、圖;城區仍為附廓。明代縣以下政區是鄉、里、甲制,鄉下設都,都下設圖,里圖之下為甲。以110戶為里。推丁糧多者10戶為長,餘100戶為10甲。甲凡10人,歲役里長1人,甲首1人,董1里1甲之事(《明史.職官志》)。明代惠州府設有鄉里192里(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城區,則實行朝邑制,城內曰坊,附城曰廂,為城市基層行政區劃。清代縣以下農村實行里社制,110戶為1里、里下為甲,後又規定10戶為1牌、10牌為1甲、10甲為1保;城市則仍照明代坊廂制。1909年(清宣統元年),清廷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規定府、州、縣、廳治所駐在地的城廂為城,城廂以外的村鎮屯集圩等聚落,5萬人以上者為鎮,5萬人以下者稱鄉。
民國時期,廣東省縣以下基層政區,按民國二十年(1931年)國民政府規定,實行區-鄉-里制,以25戶為1里,40~100里為1鄉鎮。區公所為縣政府派出機關,按地方範圍大小、戶口多寡、經濟能力強弱,分為甲、乙、丙3類。1937年開始,實施縣-鄉(鎮)二級制,縣為一級,鄉(鎮)為另一級,而區為虛級。鄉(鎮)以下設保、甲,屬治安管理性質組織。在城市則實行區坊制,500戶為1坊,10坊為1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廣東省縣以下基層建置為區、鄉、鎮。區,1949~1950年為縣以下一級政區,1951年以後變為虛一級政區,1956年以後區大部分撤銷。鎮,分區級鎮、鄉級鎮兩個等級,1957年撤銷區級鎮,一律稱鎮。鄉,為農村政區建制,分為農村鄉、漁民鄉、市郊型鄉和其它鄉。1956年開始小鄉併入大鄉。1958年9月後建立的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制度,也是一種行政區劃。它是由原來的區、鄉、鎮按地域組織而成,是當時中國獨有的政區單元。人民公社轄生產大隊,生產大隊轄生產隊。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改為區公所,生產大隊改為鄉人民政府。1986年5月後,撤銷區公所,改為鄉、鎮建制,至1987年3月完成。其演變過程可分為區鄉鎮、政社合一、政社分設、撤區建鎮4個時期。1994年5月惠陽撤縣改市(縣級),由惠州市代管;至2003年3月又撤市設區,隸惠州市,6月10日掛牌。
2017年10月,惠東縣大嶺鎮撤鎮改街道、多祝鎮原增光片區併入平山街道;龍門縣平陵鎮撤鎮改街道。2021年末,全市縣(區)以下劃分為1個鄉、48個鎮,22個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惠州市下轄2個市轄區、3個縣: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市政府駐惠城區江北街道。2021年,惠州市共下轄22個街道、49個鄉鎮。
惠州市行政區劃一覽表(2022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屬珠江三角洲東北、東江中下游地區,地處北緯22°24′~23°57′、東經113°51′~115°28′之間。市域東西相距152千米,南北相距128千米。東接汕尾市,南臨南海,與深圳市相連,西南接東莞市,西交廣州市,北與韶關市、東北與河源市為鄰。與周圍6市政區界線846.49千米。全市土地面積1134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452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281.4千米,是廣東省海洋大市之一。半島與海灣相間,良港較多。島嶼羅列,有大小島嶼162個。
惠州市

地質

惠州市處於華南褶皺系大地構造單元,地質構造和地層岩性較複雜。地質構造以北東走向斷裂構造為主,褶皺次之,主要斷裂構造有羅浮山斷裂帶、紫金-博羅斷裂帶、蓮花山斷裂帶。地層與岩石多變,惠州東部和西北部主要分布花崗岩等岩漿岩,西部分布有混合岩變質岩,北部、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有砂岩礫岩石灰岩等沉積岩,伴隨斷裂帶分布有構造角礫岩、碎裂岩、矽化岩等動力變質岩,在東江、西枝江河谷階地、平原谷地及南部沿海一帶,分布有黏性土、砂土和卵礫石土等沖積物。
惠州市在地質歷史上岩漿活動強烈,地質構造發育,成礦條件較好,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已探明礦種38種,發現礦產地(點)506處,其中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14種,非金屬礦產21種,水氣礦產1種。惠城區橫瀝鎮、龍門縣永漢鎮和龍田鎮等地帶蘊藏豐富的地熱資源。位於橫瀝鎮的“惠熱1井”發現廣東省境內水溫最高、自噴流量最大的地熱資源。惠東縣安墩鎮具有較高地熱潛能,存在較豐富的地下熱水資源。在亞熱帶氣候環境下,惠州市域岩石風化作用強烈,殘積、沖積形成土層厚度較大,羅浮山一帶表層土壤鉀、磷含量較高,潛在肥力較好。惠東縣梁化鎮、鐵涌鎮一帶農作區土壤具有一定的富硒潛力。

地形地貌

惠州市北依九連山,南臨南海,處於粵東平行嶺谷的西南端,地貌大部分屬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勢西北、東北部高,向中部東江傾斜。境內主要山脈分屬天堂山脈、羅浮山脈、白雲嶂山脈、蓮花山脈和南部海岸山脈。其中,中低山分布約占全市陸地面積的7.7%,丘陵約占26%。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餘座,惠東縣域的蓮花山主峰海拔1336.2米,為全市第一高峰。
惠州市
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中心濕地
惠州市中部主要為沿江沖積平原和東江、西枝江及其支流侵蝕、堆積形成的台地、階地,約占陸地面積的66.3%。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潼湖濕地是廣東省最大的內陸淡水濕地。
惠州市南部臨南海,島嶼星散分布,海岸線曲折多灣,全長281.4千米。基岩、砂質、泥質、生物及人工岸線相間,潟湖、濕地發育。在大亞灣小鷹咀、惠東黑排角、墨子石等基岩岸線保留有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柱等地質遺蹟資源。惠東縣雙月灣有雙月形海相沉積地貌。惠東縣稔山鎮、鐵沖鎮、黃埠鎮、吉隆鎮、鹽洲鎮、大亞灣澳頭鎮等地有沿海紅樹林和濕地分布區,總面積3634公頃,其中,大亞灣澳頭鎮濕地被列為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考洲洋濕地和稔山濕地被列為市級濕地保護區。
在龍門縣平陵鎮、龍華鎮、龍江鎮、永漢鎮、龍田鎮,博羅縣公莊鎮及惠陽區淡水街道一帶見喀斯特岩溶地貌。

氣候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惠州市。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2200毫米,年平均氣溫22度,7、8月份惠州降雨較多,9、10月份天氣晴朗。

水文

廣東三大水系之一的東江及其支流西枝江橫貫惠州市境內,境內水庫容量超過16億立方米,是供給香港深圳廣州等地的主要水源。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截至2022年,惠州發現了中華穿山甲的新鮮洞穴,並拍攝到了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

海洋資源

據惠州市人民政府網站2022年1月28顯示,惠州市所轄海域面積4520平方千米(位居全省第六位),相當於陸域面積40%左右,其中10米水深以內淺海水域約302平方千米,潮間帶灘涂面積約35.4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長為281.4千米(位居全省第五位)。有海島162個,島岸線長約148千米,面積18.78平方千米。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122個,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大三門島,面積4.73平方千米;鹽洲島次之,面積3.7平方千米。海島主要分布在大亞灣,呈南北向延伸排列,自北向南有港口列島、中央列島和沱濘列島等。

人口

人口數量

2019年末,惠州市常住人口488.00萬人,人口密度430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13.58‰,死亡率3.49‰,自然增長率10.09‰。戶籍人口389.7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8.15萬人,鄉村人口161.59萬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惠州市常住人口為6042852人,常住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為1614182人,省內流動人口為1419229人。
2021年,惠州常住人口超過604萬,其中市區常住人口接近350萬,正式躋身“Ⅰ型大城市”。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常住人口607.34萬人,城鎮人口445.1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3.30%;戶籍人口425.2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42.66萬人,鄉村人口182.63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8.07‰,死亡率3.45‰,自然增長率4.62‰。
惠州市
惠州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3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民族構成

惠州市是廣東省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居住在本市的居民分屬54個民族,截至2021年,惠州市有少數民族人口約11萬人,有1個少數民族鄉、9個少數民族村(居),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是全省7個少數民族鄉之一。

政治

現任領導

機構
職位
姓名
中國共產黨惠州市委員會
書記
副書記
常委
秘書長
惠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主任
副主任
鄭則豐張偉榮(女)、邱偉澤溫小林袁清山、朱文轉
秘書長
李簫
惠州市人民政府
市長
副市長
秘書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惠州市委員會
主席
副主席
徐毅黃曉霞(女)、王正印劉恆蓉(女)、吳欣(女)、陳東照林利育胡雪平
秘書長
註:數據截至2024年6月

歷任領導

惠州市歷任市長名單一覽表(1949年後)
姓名
籍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任職時間
廣東東莞
1944.11
大專
1988.6—1994.4
廣東新會
1947.05
大學
1994.5—1996.1
山東昌樂
1956.08
大學,經濟師
1996.2—2000.3
湖南安化
1953.01
碩士,在職研究生
2000.4—2001.4
廣東潮陽
1948.10
在職研究生
2001.5—2003.7
廣東陽江
1957.09
碩士,工程師
2003.8—2006.12
廣東東莞
1954.05
大學
2007.1—2011.8
廣東潮安
1962.04
碩士
2011.8—2018.4
湖北麻城
1969.05
碩士
2018.4--

經濟

綜述

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全國首批5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
2023年,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5639.68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6.06億元,增長6.6%;第二產業增加值3070.35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2273.27億元,增長4.8%。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3:54.4:40.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303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3203美元),增長5.5%。
2023年,惠州市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3.23億元,增長7.1%。其中稅收收入282.50億元,增長5.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6.70億元,增長4.9%。其中,教育支出151.40億元,增長4.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8.95億元,下降0.1%;衛生健康支出73.24億元,增長3.4%;節能環保支出17.11億元,增長35.9%;城鄉社區支出89.99億元,增長24.4%;農林水支出52.80億元,增長4.3%;交通運輸支出22.29億元,增長32.7%。
2023年,惠州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3%。分投資主體看,內源性經濟投資增長5.3%,外源性經濟投資增長5.4%,民間投資下降2.7%,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4.5%。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同比下降41.2%;第二產業增長13.8%;第三產業投資下降0.8%。工業投資增長13.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6.7%,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6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4.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9.6%,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3.7%。
惠州市
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2018年~2023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第一產業

2023年,惠州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1.34萬畝,增長0.3%;糧食總產量61.66萬噸,下降0.5%;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359.07萬噸,增長1.4%;水果總產量111.65萬噸,增長9.0%。
2023年,惠州市肉類總產量21.13萬噸,增長7.5%。其中,豬肉產量11.86萬噸,增長4.5%;禽肉產量8.95萬噸,增長12.8%。全年水產品產量22.01萬噸,增長4.8%。其中,海水產品產量7.20萬噸,增長3.4%;淡水產品產量14.81萬噸,增長5.5%。

第二產業

2023年,惠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56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2%。分行業看,電子行業增長8.1%,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增長5.9%,生命健康製造業增長7.7%。分企業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4.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0.4%,集體企業下降7.4%,私營企業增長2.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0.3%,重工業增長6.8%。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2.6%,中型企業增長13.4%,小微型企業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增長0.7%,其中內銷產值增長3.3%;出口交貨值下降6.9%。內外銷比例為76.9:23.1。
2023年,惠州市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9.7%。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9.7%,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業增長2.0%,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7.6%,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增長10.2%,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7.9%。
2023年,惠州市先進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4.9%。其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6.2%,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8.5%,石油化工業增長5.0%,先進輕紡製造業與上年持平,新材料製造業下降0.5%,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增長11.4%。
2023年,惠州市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5.7%。
2023年,惠州市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與上年持平,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1.5%。
2023年,惠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15.9億元,增長12.6%。企業虧損面25.9%。成本費用利潤率3.03%,上升0.32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93.98%,下降0.5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25.17萬元/人年,增長2.2%。全年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8.41元,減少0.26元。

第三產業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惠州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23年,惠州市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9.5%,金融業增加值增長9.9%,房地產業增加值下降7.3%。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333.04億元,增長1.2%。
2023年,惠州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50.56億元,比上年增長5.9%;利潤總額100.10億元,下降39.6%。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4.6%,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4.8%,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增長5.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0.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0.8%,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下降5.5%,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46.9%,教育行業增長19.5%,衛生和社會工作下降10.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10.7%。
2023年,惠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44.90億元,同比增長4.9%。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增長5.0%,鄉村消費品零售增長4.7%。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增長4.2%,餐飲收入增長10.1%。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看,糧油、食品類增長31.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5.2%,化妝品類增長2.4%,金銀珠寶類下降3.3%,日用品類增長26.3%,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2.3%,書報雜誌類增長17.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0.5%,中西藥品類下降5.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0.6%,通訊器材類增長39.1%,石油及製品類下降1.5%,汽車類下降5.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17.7%。
2023年,惠州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409.36億元,增長10.3%。其中,出口2035.41億元,下降0.4%;進口1373.95億元,增長31.2%。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661.46億元。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9648.9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9%。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8914.19億元,增長14.5%。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0783.89億元,增長13.8%。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0108.86億元,增長11.2%。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證券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9家,市價總值3441.37億元。全年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32.70億元。其中,首次公開發行A股2隻,籌資15.54億元;股票資產再籌資(包括公開增發、定向增發、配股)14億元;上市公司通過滬深交易所發行公司債、可轉債籌資3.16億元。2023年末,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掛牌企業21家,定向發行股票籌資0.93億元。證券公司27家,證券公司分支機構45家,股票賬戶數281.16萬戶,增長5.7%;股票交易額8780.8億元,下降7.2%。2023年末,全市成立並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有18家(其中,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10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8家),備案的各類私募基金共65支。
2023年,惠州市共有各類保險公司61家(含分支機構),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94.99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壽險保費收入98.81億元,增長15.0%;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34.94億元,下降2.0%;財產險保費收入61.24億元,增長7.0%。支付各類保險賠款72.07億元,增長38.6%。

交通運輸

數據

2023年,惠州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14.20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公路旅客周轉量60854萬人公里,增長34.5%,公路貨物周轉量869428萬噸公里,增長6.0%,水路旅客周轉量211萬人公里,增長82.6%,水路貨物周轉量3317612萬噸公里,增長1.0%。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9158萬噸,比上年增長1.7%。

公路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公路通車裡程139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24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182.88萬輛,比上年末增長6.9%,其中,私人汽車163.81萬輛,增長8.4%。民用轎車保有量113.02萬輛,增長6.4%。其中,私人轎車106.19萬輛,增長8.0%。惠州市在營運道路客運等級站23個(其中:一級站2個、二級站2個、三級站11個、四級站6個,五級站2個),簡易站4個,貨運站2個。
惠州市
惠州市公路網
國家高速公路
長深高速公路(G25)、濟廣高速公路(G35)、武深高速公路(G0422)、瀋海高速公路(G15)、甬莞高速公路(G1523
粵省高速公路
廣州—河源高速公路(S2)、河惠莞高速(S6廣州-龍川高速公路組成路段)、汕頭—湛江高速公路(S14)、廣州—惠州高速公路(S21)、惠陽—塘廈高速公路(S22、規劃)、惠州—大亞灣高速公路(S23)、韶關—惠州高速公路(S27)、從化—東莞—深圳高速公路(S29)、惠深沿海高速公路(S30)、長春—深圳高速公路惠州支線(S9925)、惠城—霞涌高速公路

鐵路

截至2023年12月,惠州市境內運營的高速鐵路有贛深高速鐵路廣汕高速鐵路廈深鐵路,普速鐵路有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惠大鐵路,城際軌道有廣惠城際鐵路(莞惠段),高鐵通車總里程258公里,居全省第一。正在建設中的有深汕高速鐵路莞惠城際鐵路北延段。
2021年9月30日起,莞惠城際仲愷站更名為陳江南站。2023年6月27日起,杭深鐵路惠州南站正式更名為惠陽站,惠東站更名為惠東南站。2024年2月,廣東城際完成莞惠城際運營交接,惠州市境內的莞惠城際鐵路站點將支持羊城通刷卡乘車、廣州捷運乘車碼。
惠州市鐵路線路概覽表
線路名稱
設計速度
投用時間
京港高速鐵路(贛深段)
350km/h
2021年
甬廣高速鐵路(廣汕段)
350km/h
2023年
350km/h
2026年(預計)
杭深鐵路(廈深段)
250km/h
2013年
廣惠城際鐵路(莞惠段)
200km/h
2017年
120km/h
1995年
120km/h
1996年
註:未含貨運線路。分段建設的幹線鐵路後注對應區段。
惠州市鐵路車站列表
西湖東站(廣東城際)
龍豐站(廣東城際)
陳江南站(廣東城際)
雲山站(廣東城際)
小金口站(廣東城際)
惠州北站(廣東城際)
惠環站(廣東城際)
瀝林北站(廣東城際)

航運

惠州港為國家一級口岸,水路距香港僅47海里。惠州海岸線長223千米,水深港灣多,具有建設年吞吐量一億噸以上大港口和國際港口城市的條件。惠州港首期工程兩個萬噸碼頭已於1993年投產,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運輸往來,每年有近千艘次國際船舶進出惠州港,航線可直達世界各地區主要港口。二期工程5萬噸貨櫃碼頭等大型泊位正在建設中。隨著96年底京九鐵路的全線開通,惠州港的腹地將延伸到京九鐵路沿線地區,成為中國南方通向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的進出口口岸
惠州市
惠州港
惠州港的港口發展格局分海港與東江內河港兩大部分,其中海港設3大港區(荃灣、東馬、碧甲)和4個裝卸點(亞婆角、范和、鹽洲、港口),東江內河港區設11個作業區(石灣、園洲、龍溪、潼湖、羅陽、惠城、汝湖、水口、仍圖、觀音閣)。
沿海港口擁有碼頭泊位3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7個(30萬噸級2個,15萬噸級2個,1~5萬噸級13個),設計總吞吐能力達9000萬噸。

航空

惠州平潭機場位於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建成於1956年,距惠州市中心約20千米.截至2019年3月,正班航線總數達36條,通航31個城市,周計畫航班量達458架次。2019年完成惠州機場擴容擴建工程,T2航站樓啟用。2023年,惠州機場飛行區擴建完成,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60萬人次。
惠州市
惠州平潭機場

公共運輸

截至2018年,惠州市政府已完成《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工作,正上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3年,惠州市參加當年高考被錄取的學生人數48120人;本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21520人,普通中學招生139024人,國小招生110684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數1862所。
惠州市高等教育院校名單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辦學性質
本科
公辦
本科
民辦
專科(高職)
公辦
專科(高職)
公辦
專科(高職)
公辦
專科(高職)
民辦
參考資料:
惠州市普通高中名單(2022年)
所屬區域
學校列表
市直(惠城區)
惠陽區
博羅縣
惠東縣
龍門縣
龍門中學龍門縣高級中學、龍門縣臻德高級中學、龍門縣永漢中學
大亞灣區
大亞灣第一中學、惠州大亞灣區外語實驗學校、惠州大亞灣區博雅培文實驗學校
仲愷區
參考資料:
惠州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名單(2022年)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附設中職班)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附設中職班)
惠州商貿旅遊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惠州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惠州市惠城職業技術學校
博羅中等專業學校
惠州市求實職業技術學校
惠州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
惠州市東江職業技術學校
惠州市通用職業技術學校
惠州市新華職業技術學校
惠州華洋科技職業高級中學
惠州市榕城職業技術學校
惠州市華磐職業技術學校
-
-
參考資料:
惠州市技工院校名單(2022年)
惠州市惠城區技工學校
惠州市博賽技工學校
惠州市高迪技工學校
參考資料:

科學技術

2014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與“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落戶惠州。HIAF定位於重離子物理及套用研究,於2018年底開工建設,能夠提供國際最強的低能連續和高能脈衝重離子束流。CiADS定位於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能研究,於2021年7月開工建設,將建成國際上首個兆瓦級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
惠州市
中科院惠州“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
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於2019年8月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授牌啟動建設,惠州設立核心總部(東江實驗室)。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委託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建設。實驗室聚焦先進核能與核技術,重點發展化石能源,開展新型固態儲能等能源關鍵技術攻關研究,建設多能互補能源系統。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縣級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33個。全年全市專利授權22545件,比上年下降18.4%,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499件,增長19.5%;PCT專利申請401件,增長32.3%;有效發明專利量13924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3.01件。
2023年,惠州市共有建成或在建的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3個,省級授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10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5個,特種設備綜合檢驗機構1個;標準化技術機構1個。法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3個。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獲得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實驗室289家,獲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三大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分別為6648、2977和1869家,獲得3C產品認證的企業773家。

文化事業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共有文物保護單位385個,博物館(紀念館)12個,公共圖書館7個、文化館6個、鎮(街道)文化站73個,廣播節目7套,電視台節目6套。廣播人口覆蓋率為100%,電視人口覆蓋率為100%。全市有線電視用戶61.71萬戶,歌舞娛樂場所305家,網咖364家;新增廣電網際網路用戶105962戶。
惠州慈雲圖書館新館建成於2004年,前身為始建於1886年的惠州豐湖書藏,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和廣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惠州市文化館(加掛惠州市文化藝術培訓中心、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牌子),原名惠州市民眾藝術館,位於江北雲山西路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附樓,樓高三層,建築面積4850平方米,2009年9月建設,2010年6月28日正式啟用,館內有12個培訓室,一個會議室、一個展覽廳。2011年被評為國家一級館,廣東省十佳文化館。
惠州市博物館,主場館位於惠州市江北市民樂園西路3號,總建築面積23636萬平方米。主要由陳列區、公共服務區、技術辦公區、藏品庫房區、創作辦公區組成。建築五層,一至四層為展廳,五層為辦公及功能用房。館內有8個展廳和一個學術報告廳,展廳主要由惠州通史《東江流域的文明》及國寶文物展廳,陶瓷、書畫、金漆木雕展廳,劉侖美術館,惠州名人館等組成。2009年正式對外開放。
2011年12月,惠陽區文化館、博羅縣文化館、惠東縣文化館被命名為國家一級文化館,惠城區文化館被命名為國家二級文化館。

醫療衛生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醫療衛生機構4114個(含村衛生室1273個),其中醫院84個、衛生院7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0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衛生監督所5個。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25753張,比上年增長3.10%,其中醫院、衛生院實有床位23331張。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55215人;衛生技術人員4737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8129人,註冊護士21957人,藥師(士)2550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357人,衛生監督所衛生技術人員147人。

體育事業

惠州市是第13屆廣東省運會舉辦地。惠州市中心體育場,俗稱惠州鳥巢、惠州圍屋體育館等,是2010年廣東省運會的主場館。經10屆116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自2010年3月22日起,正式命名為“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
2023年,惠州市體育運動員在省級以上比賽中共獲獎牌246枚;人均體育場面積2.72平方米。

社會保障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不包含離退休人員)202.47萬人,比上年增長3.8%;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41.55萬人,下降1.8%;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20.93萬人,下降8.6%;參加失業保險166.50萬人,下降0.2%;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89.12萬人,增長10.5%。
2023年,惠州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9977人,其中農村43901人。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5949張,收養人員2865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415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49個。全年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14.37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47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2.50億元。

歷史文化

概覽

惠州市是東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處在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並蓄,廣東漢劇、漁歌、山歌、舞龍、舞獅、舞春牛、瑤族的舞火狗等文化活動盛行,民間文化多姿多彩。惠州的“李家拳”是中國武術中南拳的五大拳種之一,惠東的“平海漁歌”名揚神州,龍門的“農民畫”被譽為中國三大民間畫之一。惠州是東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樞紐,廣府、客家、潮汕等三大民系在這裡共融共生,因此也孕育出惠州豐富多彩的建築文化。

客家風情

惠州市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認為,惠州是客家四州之首,因此,惠州被稱為客家僑都
客家人從粵東、閩西、贛南遷到惠州不過四百多年歷史。但惠州客家人立足傳統,博採眾長,創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惠州客家文化,既有其來源地梅州、贛南、閩西客家的傳統,又善於吸取廣府、閩南文化的精華,形成獨特的風采。如惠州山歌雖然源於梅州,但受當地土著歌謠的影響,曲調沒有梅州山歌那么圓潤柔和,卻顯得高亢豪放。東江美食也獨具一格,與梅州美食有所不同。
客家地方劇――漢劇
漢劇與粵劇、潮劇並列為廣東三大劇種。漢劇別稱外江劇,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素有“南國牡丹”的美稱。惠陽漢劇團是在1963年以龍川的東江漢劇團為基礎,吸納了來自汕頭、韶關和梅州等地的漢劇漢樂人才組成的文化團體,曾經成功地演出了《秦香蓮》、《海瑞罷官》等漢劇。該團1976年在惠州人民會場(現在花都影劇院)連續上演了《秦香蓮》47場,場場滿座,盛況空前。1984年該團撤銷。但許多藝人仍滿懷對客家傳統地方劇的執著追求,自願組建了惠州市漢劇樂研究會,力爭讓這朵客家藝術奇葩重放異彩。
客家山歌
惠州客家山歌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歌詞基本上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情真意切,反映了當地風土人情,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惠陽客家山歌“日頭一出半天高,看牛阿姐好轉朝,若然轉去無朝食,番薯芋仔拿兩條”。(含曲調)就被星海音樂學院溫萍教授收入所著《客家山歌攬勝》一書中。良井鎮樓角村客家人王俊文44年共自編自唱山歌7200多首,他堅持用山歌幫助農民少盲,表揚好人好事,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被民眾譽為“山歌王”。永湖鎮客家女歌手黃紅英更是馳名海內外的“山歌明星”,她以一首《客家妹子愛唱歌》唱紅大江南北。
客家歇後語
筆者在博羅縣工作21年過程中,曾被當地客家口頭的熟語客家歇後語迷醉,日積月累,竟記錄下近百句。這種口語的引注語,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一句是類似謎語的謎面,後一句是謎底,也有省去後一句的。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床底下破柴――撞板”;“黃牛過水――各顧各;駝背睡覺――兩頭不搭席;狗咬烏龜――無從下口;臘蔗打狗――少一轆;單眼仔看老婆――一眼看清;老公背老婆看戲――辛苦搭出醜……”這種客家歇後語,善用比擬、雙關、誇張等藝術手法,把客家方言形象化了,既豐富又生動,令人忍俊不禁。
客家美食――“東江名菜”
惠州美食有三件寶:東江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內外頗具盛名。其實,這是東江客家人在飲食文化方面的傑作。
惠州市
東江鹽焗雞
惠州梅菜的主要產地是矮陂鎮土橋村,種梅菜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末。相傳土橋梅菜是一個姓盧的客家人先種,現在該村戶戶都種,種植、加工技術很有講究,成為惠州名優土特產。惠州地域名優特產還很多,如龍門西溪竹筍、蜂蜜;博羅酥糖、麻陂肉丸,羅浮山酥醪菜、百草油,石壩三黃雞;惠東鐵涌獻蚝,高潭明姜;惠陽淡水沙梨,鎮隆荔枝等等。

文物

惠州市是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頗多,主要景觀有惠州西湖西山頂上的泗洲塔、平湖北畔的元妙觀,城區橋西東城基3號的文筆塔、橋西上米街北門渡口所的古城牆,羅浮山中的沖虛古觀、酥醪觀,惠東平海鎮的平海古城、多祝鎮皇思揚村等。北宋時期大文豪蘇軾被貶謫到惠州留下多處遺蹟,其待妾王朝雲病逝就葬在西湖邊的孤山。
2006年6月,葉挺故居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

惠州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先後公布了四批市級“非遺”名錄,挖掘保護了2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惠東漁歌羅浮山百草油製作技藝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舞火狗、小金麒麟舞、龍形拳、九龍峰祖廟廟會、鳳舞等7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惠東漁歌
惠東漁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惠東漁歌據記載從宋朝開始傳入惠東縣,據《惠東縣誌》的記載,惠東沿海漁民的遠祖屬原“疍民”,又稱“後船疍民”,是中國南方“百越族”的組成部分。惠東漁歌在音樂創作和歌詞創作上具有獨特的價值,歌詞深入淺出,通過敘事、敘人、敘物、敘情來表達人與人的情感,語言純樸、修詞簡練,源於生活,均為漁民對自身生活的真實寫照,對現代歌詞的創作具有較高的借鑑和啟發作用。惠東漁歌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對研究漁民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客家習俗“上燈”儀式
在惠州的客家地區,每到春節期間,農村里都要舉行“上燈”儀式,凡是哪家上年添丁的,都要在祠堂里吊一盞大花燈,其間戶主抱來前一年出生的男嬰先向列祖列宗參拜,接著參拜長輩,長輩給“利是”表示祝願,完畢後全族人開懷大飲。吃過燈酒,男嬰就算正式加入宗族行列,將名字注入族譜
粵劇
惠州人向來愛聽粵劇、唱粵劇。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惠州民間藝術家蘇定明介紹,惠州曾是東江流域的文化中心,也是粵東通往省城的必經之地,因此粵劇劇團大都在惠州演出過,引起過轟動。在娛樂方式匱乏的年代,粵劇在惠州民間盛行,“睇大戲”“唱大戲”的人比比皆是。深厚的民眾基礎,誕生了演唱功底不凡的本地粵劇團,更是讓粵劇傳唱於大街小巷。直至今日,飲早茶、聽粵劇、看粵劇、談論有關粵劇的逸聞趣事,仍是惠州普通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像鵝城曲藝社這樣的民間“私伙局”,在惠州遍地開花。據魏金髮介紹,惠州有近百個團隊,約有數千人參與其中,看粵劇自娛自樂的更是數不勝數。俗話說,“有廣東人的地方就有粵劇”,惠州也不例外,粵劇已經成為好幾代人的共同回憶。

方言

惠州市境內主要通行漢語方言,也有少數人講瑤語和畲語。龍門縣北部的藍田瑤族鄉有講瑤語的,但已逐漸漢化;惠東和博羅有少數人講畲語。
境內通行的漢語方言主要有客家話福佬話(閩語)和白話(粵語)。各方言的分布大致與周邊的方言環境相一致。客家話是惠州市第一大漢語方言,這與市境固有的人文歷史背景和長期與其北邊的客家地區梅州、韶關、河源等地密切往來有關。東邊的汕尾市主要講閩語,故市境的東部地區有講閩語的。西邊的廣州市、東莞市主要講粵語,故西部地區有講粵語的。
另外,博羅、龍門還有一部分人講“本地話”。
隨著社會的前進和新事物的不斷湧現,惠州市境內的漢語方言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新詞的引進和一些舊詞的退出。同時,客家話、福佬話和白話詞語也在交流中相互吸納套用。這樣就使得幾個方言的一般辭彙都有一定的變動。由於國語的推廣和較多外來人(特別是外省人)的進入,惠州市境內使用漢語方言和國語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惠城區內,變化相當大,在公共場合,方言的使用率已大大低於國語的使用率。各縣城內方言的使用率也有降低趨勢。
惠州市
惠州市志第四冊第六十一篇方言
客家話是惠州市境的第一大漢語方言,分布在惠州市下轄各縣(市、區)的大部分地區,包括惠城區和惠陽市的所有鄉、鎮,龍門縣和惠東縣的大部分鄉、鎮、場以及博羅縣的大部分鄉、鎮。從地理分布上看,講客家話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山區,或者近山的地方。
惠州市境講福佬話(閩語)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惠東縣和惠陽市,其中惠東縣約有23萬人,主要分布在沿海的黃埠鎮鹽洲鎮港口鎮平海鎮及縣城平山鎮;惠陽約有5.28萬人,主要分布在平潭鎮馬安鎮瀝林鎮蘆洲鎮橫瀝鎮等鎮。這兩縣的福佬話有差異,惠東福佬話還可以分為平山腔、鹽洲腔、甌船腔3種。惠陽福佬話還未能加以調查。這裡以惠東縣城平山話為代表來記述惠州市福佬話(閩語)。以下的“惠州福佬話”實指惠東平山話。
惠州市
惠州市志第四冊第六十一篇方言第二章福佬話
惠州市境講白話(粵語)的居民主要分布在龍門博羅兩縣以及惠東、惠陽的個別村、鎮。具體來說,就是龍門的龍城街道、王坪、永漢鎮、沙逕、龍華鎮、麻榨、鐵崗、左潭、地派鎮、藍田、天堂山、油田等鄉、鎮、場;博羅縣博西的石灣鎮、九潭、園洲鎮3個鎮以及福田、長寧兩個鎮的部分地區:此外,惠東縣港口鎮的“艇戶村”和惠陽縣瀝林鎮的少數居民也講白話。從使用人口上看,龍門縣大約有16萬,但這些居民在使用白話(當地稱“龍門話”)的同時,還使用客家話,故這些地區屬“雙方言區";博羅使用白話的大約有10.29萬人;惠東“艇戶村”有800人:惠陽縣瀝林鎮有2600人。這裡以龍門縣政府所在的龍城話,亦即“龍門話”《龍門縣的代表方言)為代表,總結歸納惠州市境白話的語音系統、辭彙和語法特點,其中語音部分兼談博羅白話的音系。
惠州市
惠州市志第四冊第六十一篇方言第三章白話(粵語)
龍門縣平陵的黃沙、祖塘、晨光和龍江的隔朗、廣尾、良塘及地派、藍田、天堂山相當一部分本地人,使用的是一種既非客家話、又與帶廣州話色彩的龍門話大異的本地話,使用人口2萬餘人。這種方言的絕大多數成分和廣州話、龍門話相當接近而有同一來源,少數成分則來自客家話或受到客家話的較大影響。
路溪話,龍門縣境東南的路溪鎮,當地人說的話受粵海系方言、客家話和其它語種的影響,具有較多接近於粵海系方言的成分,但基本上和平陵、龍江的本地話相近,使用人數近萬人。
上述兩種話都屬粵方言東江中、上游地區的支系,可以視為惠州白話粵語)的一部分。附龍門本地話(以黃沙話為代表)和路溪話的語音系統。
軍話,又稱軍聲,是一種含有官話成分的混合型漢語方言。使用地域主要集中在惠東縣平海鎮,此外,港口鎮的埔頂村和東海管理區也有幾百戶居民講軍話,他們都是從平海分出去的。平海講軍話的有一萬來人,有七成住在城內,城外講軍話的主要是洞上、大水坑和麥園3個老軍話點(始自明代),其他如葵坑、畲坑、畲背、大(小)林、佛元、大《小)灣等村莊均屬軍話點。
占米話是惠東的一種粵、客混合方言。惠東縣講占米話的居民約有7萬人,主要分布在鐵涌鎮吉隆鎮稔山鎮平海鎮4鎮。
本地話是指惠州市原住民所講的一種方言,使用人口不到一萬,也是一種粵客混合方言。主要分布在惠東縣多祝的三勝、明溪,以及大嶺的大布及蕉田。

社會團體

歷史上,惠州府轄十縣,稱“惠州十屬”,包括惠陽、博羅、河源、紫金、龍川、海豐、陸豐、連平、和平、新豐等縣。現今的惠州、河源、新豐、汕尾等市縣曾是惠州所屬,世界惠州同鄉懇親大會是世界惠屬聯繫鄉親、敦睦鄉誼、增強凝聚力的重要大會。
惠州籍華僑華人所屬團體遍及世界各僑居地,團體眾多,名稱不一,計有四種類型:一為同鄉團體,二為同業團體,三為同語言(客屬)團體,四為同宗團體,現擇其主要團體作簡要介紹。
東南亞惠州社團:馬六甲惠州會館新加坡惠州會館檳城惠州會館雪蘭莪惠州會館(雪隆惠州會館)、森美蘭惠州會館太平惠州會館萬里望惠州會館霹靂惠州會館東甲惠州公會柔佛州惠州會館雅加達惠州會館古來惠州會館、馬來西亞惠州屬團體總會、美羅惠州會館吉隆坡沙叻秀惠州會館、印尼棉蘭鵝城慈善基金會
歐美惠州社團:蘇利南廣義堂紐約惠州工商會蘇利南中華會館
客屬僑團組織(部分):雪隆客屬總會及其屬下團體、南洋客屬總會、印尼勿里洞客屬惠州會館、舊金山客屬惠州會館、崇正總會(如香港崇正總會英國崇正總會)、世界客屬總會、加拿大安省惠東安會館
港澳同胞社團:澳門歸僑總會僑港惠州同鄉總會、惠州十屬公會、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
其他:澳大利亞惠州同鄉會
惠州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惠州市僑聯成立於1982年12月8日。實行獨立設定,編制9人,政協組成單位,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樑和紐帶。主要職能是“民眾工作,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惠州市僑聯下設2個部室(辦公室、經濟聯絡部),負責僑聯的日常工作。全市三縣三區均成立了僑聯組織,各級僑聯組織共有109個。已與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華僑華人社團建立了聯繫。1997年,設立惠州市歸僑僑眷福利會。

風景名勝

綜述

截至2011年底,惠州市建成景區60餘處,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及自然保護區19處。其中,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處(惠東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2處(南崑山、廣東御景峰);國家生態風景區1處(白盆湖國家生態風景區);國家生態農業示範點1處(永記生態園);省級自然保護區四處(羅浮山南崑山、惠東古田自然保護區、惠東蓮花山自然保護區);省歷史文化名城2處(惠州市、惠東縣平海古城)。
截至2020年1月,惠州市A級旅遊景區增至33家,其中,5A級旅遊景區2家(惠州西湖羅浮山風景名勝區),4A級景區11家(南崑山生態旅遊區南崑山溫泉大觀園龍門鐵泉、尚天然花海溫泉小鎮、惠州海濱溫泉旅遊度假區永記生態園、巽寮濱海旅遊區等),3A級景區18家(香溪堡旅遊區、冠和博物館等),2A級景區2家。
截至2023年末,惠州市共有A級景區43個,其中5A級景區2個,4A級景區10個。

主要景點

主要景點
景點
介紹
圖片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地處惠州市惠城中心區,由西湖和紅花湖景區組成,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13平方公里,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為特徵、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休閒和觀光為主要功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惠州市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羅浮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它位於博羅縣境內,離縣城35千米,與龍門、增城接壤,方圓26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432座,主峰飛雲頂海拔1296米,飛瀑名泉980處,洞天奇觀18處,石室幽岩72個,林木品種齊全,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嶺南第一山”之稱。羅浮山又是中國道教名山,是道教中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惠州市
羅浮山
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它位於龍門縣境內,距廣州97千米,與增城、從化兩市接壤。旅遊景區面積124平方公里。南崑山恰好位於北回歸線附近,主峰天堂頂海拔1228米。境內重巒疊嶂,千山萬壑、古木參天、青籮遍野。在4000多公頃自然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2500多種,經濟林木50科123屬500多種。開闢的旅遊景觀有“穿龍飛瀑”、“石河奇觀”、“盤龍古松”等30多處,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惠州市
南崑山
葉挺將軍紀念園,位於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是首批100個"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也是廣東省3個重點紅色景區之一。2006年啟動園區建設,整合原葉挺紀念館和葉挺故居,總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核心區占地20公頃,由葉挺故居、騰雲學堂、練武堂、育英樓、會水樓等歷史建築和葉挺紀念館、銅像廣場、牌坊、千年古樟、龜山、心湖等組成。紀念園按“一軸、二水、三廣場、六景區、二十四景點”進行規劃。一軸:“將軍故里牌坊至紀念館形成的景觀軸”;二水:東門河和湖泊;三廣場:“紀念廣場”、“英雄廣場”和“銘牌廣場”;六景區:“英雄廣場景區”、“紀念館景區”、“故居景區”、“客家文化景區”、“沿湖景區”和“鳳凰山景區”;二十四景點:根據不同景區的景觀特點分別設計的“人傑地靈”、“功昭日月”等。
惠州市
葉挺將軍紀念園
水東街,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位於惠州市惠城區橋東街道,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主街長730米,形成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在歷史上曾經是東江流域水陸貨運的集散地,形成了惠州古城獨特的“一街挑兩城”城市格局。街區內有省、市級文保單位11處,歷史建築42處,各類旅遊資源點87處。
惠州市
水東街
雙月灣位於惠東縣港口濱海旅遊度假區,地處惠東縣稔平半島的南端,三面環海,因形狀鳥瞰似兩輪新月,故名“雙月灣”。雙月灣共分兩灣,由大亞灣和虹海灣相鄰的兩個半月形組成。左灣水平如鏡,右灣波濤洶湧,兩條沙壠直奔大星山,如蛟龍出海,似雙龍戲珠,有靜有動,十分壯麗。
惠州市
雙月灣

地方特產

綜述
惠州市美食在海內外頗具盛名,惠州市美食有三件寶:東江鹽焗雞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內外頗具盛名,是東江客家人在飲食文化方面的傑作。惠州市地域名優特產還有龍門西溪竹筍、蜂蜜;博羅酥糖麻陂肉丸,羅浮山酥醪菜百草油,石壩三黃雞;惠東鐵涌獻蚝,高潭明姜;惠陽淡水沙梨,鎮隆荔枝等等。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是惠州市獨有的傳統特產。歷史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鄉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自蘇東坡來惠州後,這種梅菜由東坡傳授的東坡扣肉(梅菜扣肉)而名揚四海。梅菜不僅可獨成一味,又可以把梅菜作配料製成梅菜蒸豬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鮮魚等菜餚。

著名人物

朝代
人物
隋代
智敫(高僧)
唐代
懷迪(高僧)、張昭遠
宋代
梅蟠(文學家)
明代
王度(名臣)、葉夢熊(軍事家)、葉春及(方誌學家)、楊起元(理學家)、張萱(文史專家)、韓日纘(尚書)。
清代
函可(詩人)、行森(高僧)、陳金江、李義(李家拳創建人)、葉亞來(華僑領袖)、翟火姑、鄧承修(名臣)、江逢辰(詩人)、李星閣(畫家)、李綺青(詞人)。
中華民國
鄭士良(三周田起義領導人)、鄧子瑜(民主革命先驅)、張友仁(文史專家)、廖仲愷(近代民主革命家)、林耀桂(龍型拳代表人物)、羅仲霍(民主革命先驅)、丘紀祥(體育明星)、青主(音樂家)、鄧演達(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鄧鏗(粵軍名將)、葉挺(北伐名將)、高恬波(廣東首位女共產黨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
秦咢生(書法家)、廖承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仕端余道元黃銘新(醫學專家)、廖似光(長征女紅軍)、黃秉維(地理學家)、黃萃庭(醫學專家)、陳紫(音樂家)、李曙軒(農業專家)、梁永泰(版畫家)、彭寶林(公安英模)、廖尚果、廖輔叔、呂欽、藍佛安(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

榮譽稱號

惠州市榮譽稱號
榮譽
年份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
中國最具特色文化競爭力十佳城市”榜首
2012年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
-
-
2020年
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
-
-
廣東省文明城市
-
-
全國創建文明工作先進城市
-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
-
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
-
中國十大文明城市
-
中國十大政府創新典型城市
-
-
2008年、2011年、2015年、2017年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中國最美城市
2013年2014年、2015年
中國最佳商業城市百強
2015年
全國十大“洗肺”城市
2015年
廣東十大最美濕地(惠東)
2016年
2015年
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獲得廣東最美森林
2016年
中國最安全城市
2017年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7年
暢遊中國100城
2018年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8年、2019年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55
2018年
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
2018年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第26
2019年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19年
2019年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第78
2019年
2019年
“2019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第47位
2019年
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2020年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2020年
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2020年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0年
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
2021年
2020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2021年
2021數位化轉型百強城市第62名
2021年
擬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名單
2021年
2021年國家衛生城市
2022年
中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
2022年
“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29名
2022年
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做強三大平台,做優三大活動,公共法律服務實現提質增效)
2022年
2023年11月,入選省級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城市試點。
2024年4月,榮獲“2021-2022年度廣東省無償獻血先進市獎”稱號。

友好城市

惠州市友好城市
英國伍斯特郡、墨西哥州聖馬丁·金字塔市、韓國城南市、加拿大卑詩省北溫哥華市、美國米爾皮塔斯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