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國牡丹
- 類型:漢劇
廣東漢劇以西皮、二簧為主要聲腔,以中州音調為舞台語言。它表演行當齊全,文武兼容,唱腔優美,扮相俊秀,在中國戲曲中獨樹一幟,譽滿神州藝苑。新中國成立後,因其藝術特點有別於湖北漢劇,故正式更名為“廣東漢劇”,曾被周恩來總理譽...
南國牡丹王 李萬,出生桂林,95年畢業於廣西師大美術系,99年研修於廣州美院國畫系,歷二十年艱難曲折磨練,融匯中西方繪畫技藝,煉成自己畫作的個性與特色。多次應邀到東南亞地區、日本等地參加國際書畫大展賽並累獲獎譽。因牡丹花鳥畫獨具特色被書畫界朋友贊稱為“南國牡丹王”,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聯主席藍懷昌先生特意...
《一種牡丹綠茶及其生產方法》是桂陽南國牡丹種植專業合作社於2019年12月2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公布號為CN112970894A,專利公布日為2021年6月18日,發明人是歐陽忠勇等。專利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牡丹綠茶及其生產方法,生產方法中共包括七個步驟,即採摘挑選、清洗晾曬、殺青冷卻、三次揉捻、乾燥、提香和整形,最終獲得...
牡丹(拉丁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在唐朝尤為盛,而唐代則以京師長安(今西安)為最,劉禹錫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就描寫的是盛唐長安的牡丹盛景。盛唐之前,長安城內...
廣東漢劇(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廣東省漢族客家戲劇劇種,是嶺南地區傳統劇種、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是嶺南文化的寶貴財富,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稱為“南國牡丹”。廣東漢劇原稱“外江戲”,清代乾隆年間進入粵東,以潮州為中心,向鄰近地區傳布。其藝術風格與湖北漢劇...
客家漢劇,是客家地區的漢劇,由於歷史源頭、流行地區和音樂等不盡相同,又分為“廣東漢劇”和“閩西漢劇”。廣東漢劇行當齊全,表演藝術多姿多彩,音樂唱腔豐富優美,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曾被周恩來總理讚譽為“南國牡丹”。這一別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客家文化及南方戲曲藝術的研究中...
閩西漢劇是福建六大地方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閩粵贛台以及東南亞地區。閩西漢劇以其獨特的藝術表演與別具一格的語言特色,深受海內外人士喜愛,素有“南國牡丹”之譽,2006年入選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鄧玉璇則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閩西漢劇代表性傳承人。鄧玉璇,1936年生於廣東梅州,7歲時父親經商遇害,她...
閩西漢劇以其獨特的藝術表演與別具一格的語言特色客群多海內外人士厚愛,素有“南國牡丹”之稱。在閩西的各個角落都留有閩西漢劇的足跡,每逢過年、廟會、客家習俗日都會有漢劇團的演員到地方演出,為當地百姓上演精彩演出,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在2006年5月20日閩西漢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閩西漢劇...
另外兩棵奇樹則是生長得枝繁葉茂的楠樹。凝望著這兩棵相伴而生、猶如孿生兄弟一般的楠樹,另人感到神奇的是:一向生長在南國、喜歡高溫濕熱的楠樹怎么居然會這裡安居樂業。三、仙人洞 游異洞、登名亭、拜古寺,領略銀屏風光。銀屏山上有一個神奇的仙人洞,位於牡丹花的絕壁之下,由於經過上億年的地質運動變遷,洞...
2017年,羅敏芳參與組織婁底市“南國牡丹旗袍仙子”選拔大賽。2017年,羅敏芳擔任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禮儀客座教授。2018年,羅敏芳成為清大厚德教育研究院認證的授課老師。2021年,羅敏芳當選為湖南省婁底市第六屆政協委員。公益事業 2020年,羅敏芳組織人員為一線抗疫人員提供愛心中、晚餐直至疫情結束。2022年,羅敏芳前往...
牡丹被譽為花王,但南國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禿禿不見葉子,真是“臥叢無力含醉妝”。唯獨這吊鐘顯示著異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僅能夠開花,還能夠發葉。這些小鐘兒狀的花朵,一簇簇迎風搖曳,使人就象聽到了大地回春的鈴鈴鈴的鐘聲。花市盤桓,令人撩起一種對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我們和這一切古老而又...
花田厝鮮花藝術小鎮前身是湖南景然園林發展有限公司的科普示範基地,總規劃1200餘畝,一期開放近300畝。現由花田文化旅遊運營有限公司運營,小鎮是長沙周邊以鮮花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型旅遊景區。發展歷史 2019年4月3日,路口鎮第二屆牡丹文化藝術節暨花田厝南國牡丹節在長沙花田厝鮮花藝術小鎮隆重舉行。一百多個品種近萬株...
舞台上她將傳統戲曲和流行結合,先後以串燒歌 《看我七十二變》、戲曲舞蹈《功夫水袖》、漢歌《南國牡丹賦》、戲歌《紅旗飄飄》四首歌曲成功闖關閃亮登場、才藝比拼、家鄉美、超越夢想四個環節,獲得周冠軍。 此次管樂瑩獲得周冠軍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並不容易。先是在第一輪的閃亮登場中,主持人畢福劍和導演...
李夫晨獨的國畫雪牡丹將南國的牡丹與北國冰雪繪入畫卷,並加上自己創作的詩詞、篆刻,形成以詩、書、畫、印為一體的雪牡丹藝術。美國第二大華文報紙《國際日報》主編對李夫晨的雪牡丹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在《國際日報》撰文稱:“李夫晨是位集詩、書、畫、印成就斐然的藝術家,他敢為人先,大膽創作的《雪牡丹...
大埔漢劇團成立40多年來,經歷了不平凡的歷程,但無論是順境還是困境,劇團始終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堅持把傳承和發展漢劇藝術,並把這“南國牡丹”奉獻給廣大觀眾作為根本任務,從而邁著堅實的腳步走了過來。從1959年至2012年,共上演移植、整理、改編的古裝漢劇65台,傳統漢劇節目19台,現代戲37台。每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