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漢劇

客家漢劇

客家漢劇,是客家地區的漢劇,由於歷史源頭、流行地區和音樂等不盡相同,又分為“廣東漢劇”和“閩西漢劇”。

廣東漢劇行當齊全,表演藝術多姿多彩,音樂唱腔豐富優美,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曾被周恩來總理讚譽為“南國牡丹”。這一別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客家文化及南方戲曲藝術的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閩西漢劇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西皮、二簧聲腔體系,舊稱外江戲,亦稱亂彈,主要流行於閩西、粵東、贛南、閩南、台灣等地,影響遍及東南亞地區。清代乾隆年間,亂彈流入閩西後,不斷吸收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於嘉慶年間逐步衍化成閩西本地的地方戲曲劇種,原來稱為亂彈,20世紀50年代末正式改稱閩西漢劇。

2008年6月7日,廣東漢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29。

2006年5月20日,閩西漢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漢劇
  • 分布地區:客家地區 
簡介,廣東漢劇,廣東漢劇源流發展,廣東漢劇藝術特徵,廣東漢劇主要劇目,廣東漢劇傳人,閩西漢劇,閩西漢劇源流發展,閩西漢劇藝術特徵,閩西漢劇主要劇目,閩西漢劇傳人,

簡介

客家漢劇,是客屬地區的漢劇,分為“廣東漢劇”和“閩西漢劇”。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亂彈”“興梅漢戲”等,是廣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1933年廣東大埔縣人錢熱儲所著《漢劇提綱》中對何謂漢劇進行了論述,最早倡議把當時的“外江戲”定名為“漢劇”;20世紀50年代初為與湖北漢劇相區別,正式改稱為“廣東漢劇”。廣東漢劇為廣東三大劇種之一,被周總理譽為“南國牡丹”,流行於廣東的梅州、惠州、韶關等客屬地區。2008年,廣東漢劇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客家漢劇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源流發展

廣東漢劇源於湖北,於清乾隆丙辰年(1736年)之前,經外江戲班--湖南班(今祁劇)由外省傳入廣東,至今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廣州歸德門魁星巷樹立了“外江梨園會館”碑記,碑記中記載當時廣州共有外江班十五班,其中四個是徽班,八個來自湖南,三個江西班。據廣州越秀山五雲樓博物館資料室的資料記載,清乾隆五十六年,歲次辛亥三月,吉且立的“廣州外江梨園會館”上會館碑記中共有四十六個班子,其中湖南班十九個,徽班六個,江西班五個,姑蘇班十一個,無名班有五個。由此可見,外江梨園會館包括了所有外來戲班。嘉慶年間(1796-1820年),外江戲班除活躍於廣州外,也開始進入粵東,漸次達到潮州、汕頭一帶,降至道光、鹹豐年間,潮州府各地已有“外江戲”;同治年間,“外江班”在潮州開始吸收當地人人戲班學戲和演出:光緒年間,粵東正式設班達30多個,以潮州府為中心,沿韓江流域,上至閩西,下至潮汕,形成上下“四大班”,並於潮州建立“外江梨園公所”。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漢劇活動的中心便轉移到客屬地區(興梅客屬地區),其中以大埔最盛,故大埔有“漢劇之鄉”之稱譽。
新中國成立後,梅州各地紛紛建立起專業劇團,1952年梅縣成立了“藝光漢劇團”,1954年大埔縣成立了“民聲漢劇團”,1956年平遠縣成立了“新藝漢劇團”,1957年蕉嶺縣成立了“長風漢劇團”,1961年豐順縣成立了“豐順漢劇團”。1965年,梅縣專區成立,由梅縣和豐順縣漢劇團合併成立了“梅縣專區漢劇團”,,而後成立“廣東漢劇團”。1959年開始組建“廣東漢劇院”至今。
客家漢劇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藝術特徵

廣東漢劇在二百多年的流變過程中,融合了粵東民間音樂和佛、道樂曲,以及中軍班音樂(梅州梅縣、興寧、五華、大埔等民間婚喪活動的吹奏樂曲),既保持了原始的風貌,又因有別於其他皮黃劇種而獨具一格。
(1)聲腔結構與調式:廣東漢劇的基本唱腔屬板腔體,主要以二黃西皮為主,兼有大板、崑腔、佛曲和民間小調等。
二黃(又稱南路)曲調平穩,寬廣大方,優雅莊重。唱詞為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體。二黃男女分腔不太嚴格,有正反線之分。板式有慢板、原板、馬龍頭(又稱回龍)、二六、散板、疊板、三板、倒板、哭板、滾板、哭科等。
二黃唱腔可分為“商”調式和“徵”調式兩種:原喉唱腔(老生、烏淨、紅淨)以“商”調式為主;子喉唱腔(旦、小生)以“”調式為主;醜、婆唱腔則“商”“徵”調式兼用。二黃善於抒發真切、哀怨的感情,例如《盤夫》唱段。
西皮(又稱北路)曲調高亢激昂,流暢悠揚,灑靈活。唱詞為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體。西皮男女分腔,各行當有不同的使用音域和演唱方法,有正反線之分。板式有慢板、原板、退板、二六、散板、疊板、三板、倒板、哭板、滾板、哭科等。
西皮唱腔可分為“宮”調式和“徵”調式兩種:原喉唱腔(老生、烏淨、紅淨)以“宮”調式為主,例如《空城計》唱段;子唱腔(旦、小生)以“徵”調式為主;醜、婆唱腔則“宮”“徵”調式兼用。西皮的生、旦腔抒情優美,老生腔流暢悠揚。
(2)舞台語言:廣東漢劇的舞台語言原為“中州韻、湖廣音”,後與梅州本地的客家語言雜陳,接近國語。
(3)角色行當與用嗓:廣東漢劇的行當分為“六行七當”,有生(小生、老生)、旦(正旦、青衣、花旦)、醜、公、婆、淨(烏淨、紅淨)旦角、小生全用假嗓(子喉),老生、公、婆均用本嗓(原喉);丑角多用虛字耍腔;烏淨髮“炸音”,嘶中透亮;紅淨則“三分原喉七分子喉”,即真假嗓結合,唱腔悠揚清脆,頗有特色。
(4)表演藝術:廣東漢劇在表演上富有特色。小生開膀拉山平肩,舉手投足穩重大方、端莊、文雅。文生和武生均重瀟灑、飄逸,講究扇子水袖、翎子功夫。文生要行似秋風落葉,站如玉樹臨風,武生舉手投足講究暗勁力度、造型亮相和槍刀把子。旦行開膀拉山對臍上,婆(老旦)開膀拉山不過肩不下臍。旦行的科步動作、程式有慢步、中步、快步、細步(碎步)、直步、斜步、彎步、大跳、小跳、出水、入水等五十多種。閨門旦要求行不露足,踱不過寸,笑不露齒,手不上胸,表演輕鬆重。醜行表演動作誇張,胸正膝曲,常走矮步或單腿移動,肩、眼、鼻、口、舌與肩、手、指、腰、腿緊密配合。公(老生)開膀拉山齊胸出手,雙手平肩拉開,水袖、台步、扇子的各種程式都要求大方、端莊、穩重。紅淨、烏淨的表演程式要求“舉手投足千斤重,開膀過頭顯英雄,步履穩健使暗勁,亞賽金剛搬不動。”
(5)樂隊與伴奏:廣東漢劇樂隊人數為12~13人,伴奏分文場與武場。文場樂器有頭弦、二胡、三弦、橫簫、大嗩吶、小嗩吶、揚琴、提胡、秦琴、月琴、椰胡、琵琶、古箏、蘆笙、大提琴;武場有戰鼓、大鼓、邊鼓、大蘇鑼(又稱“銅鑼”)、小鑼、碗鑼、銅金、檀板、號頭、大鈸、小鈸等。
廣東漢劇的伴奏音樂分為器樂曲牌和鑼鼓兩大部分:器樂曲牌包括廣東漢樂中的絲弦樂和吹打樂兩類;鑼鼓分為基本類、小套類、大套類和弦頭鑼鼓四種。
廣東漢劇的伴奏手法主要為隨腔伴奏,講究“托”“保”“帶”“送的技巧。另外,不同的聲腔、板式,有不同的樂器配置和伴奏技法。
客家漢劇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主要劇目

在廣東漢劇中,其傳統劇目有800多個,而有完整劇本的就有300多個。廣東漢劇題材廣泛,取材於各朝代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演義、傳奇、神話和元明雜劇,內容與皮黃系統的兄弟劇種大同小異。主要保留節目有:《齊王求將》《百里奚認妻》《盤夫》《秦香蓮》《打洞結拜》《紅書寶劍》《柴房會》《時遷宿店》《探樓》《三打王英》《林昭德》《花燈案》《打花鼓》《貨郎計》《一袋麥種》《人民勤務員》等;20世紀 90年代以來,陸續推出《蝴蝶夢》《深宮假鳳》《白門柳》《塵埃落定》《黃遵憲》《金蓮》《詩娘》《紅百靈》等多出優秀劇目。

廣東漢劇傳人

廣東漢劇著名老藝人有黃粦傳、黃桂珠、羅恆報、范思湘等;著名樂師有饒淑樞、羅旋、管石鑾、余敦昌、羅璉等;現代藝術上較有成就的演員有梁素珍、曾謀、黃群、羅純生、林仕律、范開聖、黃月崇、楊秀薇、李仙花等。

閩西漢劇

閩西漢劇舊稱“外江戲”或“亂彈”,是福建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20世紀30年代初定名為“漢劇”,20世紀50年代末為與湖北漢劇相區別,正式改稱“閩西漢劇”,主要流行於閩西的龍巖地區和三明、漳州的部分縣(市)2006年5月,閩西漢劇經國務院批准列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客家漢劇
閩西漢劇

閩西漢劇源流發展

閩西漢劇源於湖南祁陽的楚南戲(今稱祁劇),於清乾隆年間傳人閩西,至今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據《福建戲曲史料》第十四集林慶熙的《淺談閩西漢劇》記述:“清乾隆丙辰年(1736年),寒食節時,湖南祁劇喜興堂’班到福建寧化各地演出,並在寧化坊田公社大羅大隊池氏祠堂的板壁上題詞。”① 清中葉後,“喜光班”“榮盛班”“壽福台班”“福泰興班”“新福祥班”“榮德班”“雙貴班”“恆興班”等陸續來到閩西的龍巖連城、永安、長汀、寧化等地演出,並收徒傳藝,開始在閩西紮根落戶清末至民初,是閩西漢劇的興盛時期,閩西出現的戲班有“榮德順”“新天彩”“新樂天”“新羅天”“樂同源”“新福順”“大香山”“新金華“新桃園”“賽桃園”“新梅花”“榮天彩”“同樂春”“大羅天”等班社。這些班社曾到龍溪(閩西)、贛南、粵東北及台灣等地演出,有的戲班甚至還到過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等地演出。20世紀40年代後,閩西漢劇開始衰落,戲班數量大量減少,藝人流散各地。
新中國成立後,閩西漢劇開始恢復。1950年,老藝人陳坤、鄧星堂等重新組建龍汀漢劇團。1952年,龍巖群聲漢劇團成立並於1954年改稱龍巖專區漢劇團。龍巖地區7縣(市)都有專業或業餘的漢劇團體,如永定縣大溪漢劇團、上杭縣漢劇團、武平縣漢劇團等。20世紀70年代劇團多被解散或極少活動。
20世紀80年代,閩西漢劇創作活動十分活躍,龍巖地區漢劇團的《鬼戀》《唐僧行賄》《春娘曲》《人民啊,母親》,上杭縣漢劇團的《月到中秋》,武平縣漢劇團的《打賭成親》《史碑案》(龍巖地區漢劇團、藝校漢劇班協助演出)在參加全省戲劇會演中分別獲獎。1994年,閩西漢劇創作了《擂皮子七七》《酒樓風波》《三代風流》《甲魚緣》《風起庭院》等現代戲。其中《擂皮子七七》於1995年獲省現代戲劇本徵文二等獎、第10屆“田漢戲劇獎”二等獎。1996年9月,在福建省第20屆戲劇會演上,龍巖地區漢劇團演出《俏俏嫂》,獲劇目、音樂、舞美等獎項,並於1997年12月進京參加福建劇展演出。龍巖地區漢劇團於1996年11月與龍巖山歌劇團、龍巖地區藝術學校聯合組成閩西客家藝術團,首次赴新加坡演出新編的反映客家婦女生活的現代戲《客家嫂》。
客家漢劇
閩西漢劇

閩西漢劇藝術特徵

閩西漢劇在二百多年的流變中,吸收了閩西木偶、西秦戲、饒平戲以及民間音樂小調等,成為既保留楚南戲皮黃聲腔的風貌,又具有閩西特色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
(1)聲腔結構:閩西漢劇的聲腔屬板腔體,以西皮、二黃為主,兼用部分崑腔、高腔、吹腔、南詞北調,並吸收了大量閩西、閩南的民間小調和佛、道教曲調。因長期受閩西民間音樂和按本地方言的聲調正字行腔的唱腔影響,從而產生了具有本劇種特色而又有別於其他皮、黃劇種的閩西漢劇皮、黃聲腔。
(2)舞台語言:閩西漢劇道白和唱詞以“湖廣話”為基礎,押“中州韻”。其語言因結合閩西方言的發聲而形成閩西的用韻特色。
(3)角色行當:閩西漢劇的角色行當分生、旦、醜、公、婆、淨六大類,各行當表演程式不同,即使是同一行當也有差異。每個行當均有一套傳統的基本功,如“倒吊蓮”“畫眉跳架”“過火坑”“跳刀尖”“桌上翻”等武功技藝為閩西漢劇所獨有。
(4)表演藝術:閩西漢劇的表演程式十分豐富,而且各具特色。如“拉山膀”,又叫“開山”“拉山”,是跳台的起始動作,而且各行當都有“右單山膀”“左單山膀”“開山膀”三個階段。與別的劇種不同的是,其動作細膩,剛中帶柔,手心朝外,手指向上,兩手與頭部成“山”字形。
(5)樂隊與伴奏:基本分文場和武場,使用樂器與廣東漢劇大同小異。另外,閩西漢劇所用的伴奏曲牌和鑼鼓經極為豐富,與其他劇種有明顯區別,除伴奏常用的曲牌、吹牌外,還有許多經過閩西漢劇藝人改造的漢樂、十番(八音)、中軍班音樂、民間小調以及來自閩西、閩南至廣東潮汕地區的民間器樂曲等,都很有本劇種特色,極大地豐富了閩西漢劇音樂。另外,閩西漢劇的鑼鼓經以“十二景”最具代表性,它幾乎包括了各種打法的套路和變化,閩西漢劇藝人分別稱之為“火炮鼓”“後槌”“水波浪”等。

閩西漢劇主要劇目

閩西漢劇可查的傳統劇目總數有836個,代表性劇目有《九炎山》《薛蛟吞珠》《醉園》《藍繼子》《時遷偷雞》《臧眉寺》《審六曲》《洛陽失印》《百里奚認妻》《大鬧開封府》《二進宮》《貴妃醉酒》《拾玉鐲》《孟麗君》《杏元和番》等。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閩西漢劇新創作的劇目有《鬼戀》《唐僧行賄》《春娘曲》《人民啊,母親》《月到中秋》《打賭成親》《史碑案》《擂皮子七七》《酒樓風波》《三代風流》《甲魚緣》《風起庭院》等。

閩西漢劇傳人

閩西漢劇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湧現出一些藝術造詣很深,在我國閩西南、粵東、台灣地區以及印度、東南亞各地享有盛譽的表演藝術家,如“新舞台”的蔡邁三(1898-1972)、郭聯壽,龍巖藝人林南輝,永定藝人張全鎮(1886-1948),組建龍汀漢劇團的老藝人陳坤福、鄧星堂,女演員鄧玉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