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迎大帝
- 別名:廿一埠
- 節日時間: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一等,因地而異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梅州高陂地區
- 節日起源:祭祀、傳說
- 節日活動:舞獅、舞龍、舞鯉、八音、漢劇、木偶等
- 節日飲食:水果、齋菜、素麵、雞鴨豬羊等
- 節日意義:歡慶過去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並祈來年人和家順、國泰民安
節日起源,節日概述,節日活動,漢劇,八音,舞獅,舞龍,舞鯉,木偶戲,
節日起源
相傳高陂赤山馬鞍亭五顯華光大帝和湖寮的保生大帝是親兄弟,兩人分別在高陂和湖寮行醫,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免費給老百姓醫治,深受民眾愛戴。兩人逝世後,當地百姓為紀念他們,分別在高陂馬鞍亭和湖寮黎家坪修建大帝宮,每逢初一、十五都到大帝宮上香,常年供奉,以示感恩。
到了近代抗日戰爭時期,大帝公便披上了一層神的光環。相傳潮州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對白玉城(高陂的別名)虎視耽耽。派兵沿韓江而上,派飛機到高陂上空轟炸,但當日本人的飛機飛到高陂上空以後,只見一片雲海。找不到轟炸地點。只好灰溜溜地飛走了。人們傳說見到大帝公站在神倉地頂,身穿白衣,手拿仙掃把高陂裝進雲海之中,使高陂躲過一劫。
1958年開始,單獨的“迎景”活動甚少開展。人們把農曆正月二十迎大帝活動和正月廿一“迎景”活動並在正月廿一舉行,並一直延續至今。高陂鎮迎景活動俗稱“迎大帝”或“廿一埠”
高陂鎮
節日概述
“迎大帝”,由街道福首(理事總理)牽頭組織籌備迎"五顯華光大帝"。迎大帝時,"大帝"由四人抬著從赤山馬鞍亭出宮,巡遊巿區各條街道 給信眾賜福。隊伍最前頭鳴響二面大蘇鑼開道,其次是兩塊"迴避"、"肅靜"的牌匾,接著是"大帝"坐的轎,然後是舞獅隊、花燈隊、彩旗隊,一路浩浩蕩蕩,進入街區。沿線各家各戶擺上豐盛的祭品,善男信女爭先恐後上香迎接,頂禮膜拜,此時街區內燈籠、對聯映眼紅,鑼鼓鞭炮震長空。所有街道游完後,"大帝"經街道碼頭抬到大沙壩(即韓江河沙壩),落座於預先搭建好的帝棚內。帝棚是用木柱、枋板搭起的約100平方米的大棚,天頂蓋以藍色帆布。木板牆全部刷上油漆,並繪上各種歷史人物畫像,置身其中有如進人歷史畫廊。帝棚左右楹柱上,貼著一副:"寶鏡光瑤,中院元宵天不老;銀燈輝映,五更三點月留人"。帝棚內擺設祭品的信眾,人頭攢動,虔誠禮拜,把大街小巷擠得水泄不通。大沙壩中還另搭有大戲棚,演出酬神戲,請來“八仙”、大埔漢劇班和潮州大鑼鼓班在祠堂祭春。整個晚上,仔獅舞、彩燈車、彩旗隊、鑼鼓隊、鯉魚隊、黃龍隊等民俗文化傳統節目表演隊伍在各條街道、村居穿梭,受到民眾接送歡迎。當日逾千人在祠堂祭春,晚上又舉行賽笛、賽弦等慶典活動,隊伍浩蕩,熱鬧非常,場面蔚為壯觀。
節日活動
漢劇
漢劇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廣東省漢族客家戲曲劇種之一,1933年廣東大埔縣人錢熱儲著《漢劇提綱》,定名為漢劇,從此約定俗成,沿稱至今。流行於廣東的梅州地區、惠陽地區、韶關地區等閩粵贛邊區各地。廣東漢劇為廣東三大劇種之一,被周總理譽為“南國牡丹”。
在客家人心目中,戲劇有“大戲”、“小戲”之分。山歌劇、採茶戲之類,被認為是小戲,而漢劇則無疑是其中的大戲。不同於平日漢劇院的室內演出,節日中的漢劇都為露天搭棚,節目編排多以喜慶、熱鬧類為主,樂器搭配也以大鼓、小鑼、嗩吶、二胡等。
八音
“八音”在定義上有時可以等同於中軍班,因為在以前,“八音”是中軍班的主要演奏形式,“絲弦樂”是不用於中軍班中的,“鑼鼓吹”也較少像現今這樣大規模的使用。在現今,八音班依然是使用最頻繁的,尤其是在邊遠山區,因為它的形式最為靈活,成本也相對較低。
在高陂當地,“八音”是指由嗩吶領奏,絲弦樂伴奏的演奏形式,民間又稱“八音”為“打八音”、“鬧八音”。有些漢樂局內人認為“八音”的名稱來源與中國古代將樂器分為八種材質有關,如“鬧八音是民間弦、琴、簫、笛鼓等八種樂器和擊樂共奏的漢調音樂……”,但實際上,“八音”演奏時所加入的樂器數量並沒有一個定數,所以,“八”在這裡應該是一個虛詞,指樂隊中加入的各種非打擊類樂器,但不管加入什麼,嗩吶都是最主要的領奏樂器。配上其他樂器,八音的表演總是使節日氣氛更加濃厚。
舞獅
高陂舞獅是流行於南方的醒獅,是從北方的黃獅子(北獅)脫胎而來的,但始於何時,查遍史料,迄未見記載,其確切的年代,已不可考。
舞獅的節日活動在當地也有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在粵東北的崇山峻岭中,有一頭修練千年的獅子,經常作惡吃人。皇帝派兵討伐,也沒法收服它。玉皇上帝聞報,只好指派紫薇星君下凡伏獅。紫薇下達人間,得終南山大頭和尚相助,雙雙施展法術,與獅子展開搏鬥,久戰而未見勝負。不過,經過如此抗衡之後,凶獅精疲力竭,漸漸改變了性情,在紫薇星君和大頭和尚牽制之下,四處戲耍悠遊。他們所到之處,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後來,人們仿照獅子、紫薇星君、和尚戲耍的動作,漸漸形成一種民間娛樂形式——舞獅。演化至今,獅頭成了精巧的紙偶,紫薇星君與大頭和尚則成了形象滑稽的咪翠娘和大頭佛。由於舞獅象徵吉利又有娛人的特點,因此在當地成了民間傳統節日的必備活動。
醒獅的製作多以竹蔑、紙為主要材料,先用竹蔑紮成獅頭形狀,糊上紙朴,眼、耳、嘴等處,是可以活動的,均粘上豬繽、馬撰或植物織物,晾乾後,塗上各種顏色,再上光油定形。醒獅在造型上最大的特點是頭上多一角,據傳是為了避開專供皇帝欣賞的黃獅子舞的各種禁忌,令官府抓不住把柄而創造出來的。醒獅頭最重的6.5公斤,最輕的3.5公斤,共分四類。醒獅被(亦稱獅尾),傳統的長度是4米,為了舞動靈活,現今改為2.6-3米。
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加上“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
舞龍
舞龍俗稱玩龍燈,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和舞獅一樣,舞龍亦是作為傳統節日的必備節目。在高陂當地,一般以村為單位,有自己的舞獅隊和舞龍隊,在節日當天走街串巷,進村入戶,慶賀節日。
舞鯉
舞鯉魚取材於“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傳說。鯉魚跳龍門寓意高升,喜兆吉祥。下戶“獻舞”也就是上門“送吉”,所以很受民眾歡迎。這些魚的製作是用竹篾扎骨架,外表裹綢布或用紙糊成,魚腹下裝一支長 20厘米的木柄供執舞。整條魚通常是長80厘米,寬40厘米,舞蹈是魚躍龍門的縮寫過程。
表演者一般6人,還有擊鼓1人,敲鑼1人,執紅燭引路1人。舞前將燭點亮,獻於受舞者家裡,表示引祥入室,鑼鼓的敲擊旋律是“冬冬倉、冬倉冬倉冬冬倉”,隨著擊樂,表演者擎魚起舞,忽高忽低,表示魚在遊動;來往穿梭,由緩到急,表示魚在水中順流逆流遊動,邊舞邊唱;舞蹈達到高潮是“送春”也是鯉魚躍門化龍,勇搏湍流急渦的場面。表演者輪流仰躺於地,兩足蜷曲,手的五指掌柄運轉鯉魚,身子也隨著轉動。此刻,鑼鼓密集,歡歌以伴,扣人心弦,精彩可觀。
木偶戲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木偶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製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3種, 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
在高陂,木偶戲分為兩種,一種是大家熟悉的搭台演出,有時候也會與漢劇編排到一起;而另一種則是更為方便簡易的遊街表演,一個木偶戲組,一般為三到五人,隨著遊行隊伍一起表演。